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绿色发展视角下美国有机农业的成功经验与政策启示 被引量:11
1
作者 马健 虞昊 罗小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0-483,共14页
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恢复生态平衡,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我国农业绿色发展以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式之一。美国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发展有机农业,如今已在生产销售、贸易互动、认证管理、补贴与科研等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 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恢复生态平衡,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我国农业绿色发展以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式之一。美国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发展有机农业,如今已在生产销售、贸易互动、认证管理、补贴与科研等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主要经验包括一方面坚持以农业法案的完善为核心,构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理基础;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实施有机农业援助项目,降低有机转换成本,鼓励农户从事有机农业。另一方面,不断创新有机技术理论,提高有机科研水平;积极推动有机标准国际认证认可,打造全球第一的市场规模,提升有机农业国际化水平。尽管如此,美国有机农业在国家农业布局中仍属小众化产业,有机农地面积和农场数量占全国的比例较低,在各州的分布也不均衡,西部、中西部和东北部有机农业发展明显优于南部。同时,有机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结构也存在一定的失衡。本文认为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有机农业经营成本较高、有机农产品竞争优势不强以及技术支持与财政投入力度有限等。基于此,对我国有机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培育新型有机农业经营主体,拓宽有机产品营销渠道;树立顶层设计理念,构建精准的政策支持体系;推进有机农业立法,加强科研投入与技术创新;健全有机认证制度,积极推进国际认证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美国 有机农业 成功经验 政策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机理、路径与应用场景 被引量:57
2
作者 钟业喜 吴思雨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2,共12页
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元宇宙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高新技术为基础,有效整合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资料,为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 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元宇宙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高新技术为基础,有效整合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资料,为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数据成为数字经济的关键性生产要素,改变了生产要素的供应体系,能够提供海量可重复利用的资源,有利于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在元宇宙的作用下,资源配置的时空阻隔效应被打破,供需实现精准预测和匹配,要素组合效率和生产效率实现质的飞跃,资源配置实现帕累托最优,数字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依托数字货币构建的去中心化交易支付系统以及区块链辅助构建的低信用成本、优质信用环境的平台,元宇宙为数字经济发展构建了便捷的支付方式、安全的交易环境、完善的信用体系与良好的竞合关系。在开源思维、共享理念、通证技术的支撑下催生出通证经济、开源经济和元宇宙经济等新兴数字经济业态,数字经济不断进行横向聚合和纵向延展性扩容。数字经济的边际成本逐渐变成沉没成本,在消费引导供给的模式下数字经济发展模式从规模经济向范围经济转变,其发展空间得到拓展,促进了数字经济的质变与量变。数据作为关键性生产要素渗透到数字经济的全行业和全产业链,既促进数字经济向智能化、高级化和众包化转型,又充分释放生产端和消费端之间的市场潜力,同时,通过对大数据的深入挖掘,构建企业最佳生产路径,从而达到节能降耗、低碳绿色发展的目标,推动数字经济与元宇宙的深度融合。元宇宙赋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契合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高端制造、医疗健康、智慧农业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辟出新途径,为实现我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目前,在元宇宙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两者融合不平衡不充分、核心技术和智能装备不足、重商业娱乐应用轻核心产业发展以及运用安全等问题,未来需要突破关键技术的短板,培育元宇宙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样板以及优势产业集群,向民生保障、国家战略产业、高端制造业等方面深入,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数字经济 大数据 实体经济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农业绿色发展的路径、成效与政策启示 被引量:17
3
作者 马健 虞昊 周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9-162,F0003,共15页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了以有机农业和环境保全型农业为主要路径的农业绿色发展模式。通过创新组织机构、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强化优良案例的引导作用等主要举措,在体...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了以有机农业和环境保全型农业为主要路径的农业绿色发展模式。通过创新组织机构、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强化优良案例的引导作用等主要举措,在体系建设、政策支持、生态农户认定、化学品投入减量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采用归纳法系统梳理日本农业绿色发展相关组织机构创新与法律法规体系的演变,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对比优良案例的成功路径与主要经验。研究发现,首先,日本通过社会团体、议员联盟、有机学会等组织机构的创设,逐渐形成了官民一体的协同推进机制。其次,行政主管部门不断完善支持农业绿色发展的相关政策,逐步构建了较为精准的法律法规支援体系。同时,为了鼓励和激励农业经营主体选择绿色生产行为,日本农林主管部门设置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各项荣誉,涌现出众多的优良事例,为日本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尽管如此,日本农业绿色发展整体规模在国家农业布局中仍属小众化产业,虽然环境保全型农业的普及率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仍然面临生态农户数量不断萎缩、绿色农产品溢价空间有限、有机农业规模与认证面积相对较小等现实难题。为应对上述挑战,日本采取了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推进有机农业国际化发展;立足“产消连携”,创造地域环境共生产业链等创新路径。基于此,对我国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建议:明确农业绿色发展路径,建立化学品投入减量化技术标准;制定生态农户认定制度,培育农业绿色发展接班人;重视发挥社会学术团体的功能与作用,营造农业绿色发展法治化环境;立足优质农产品“地产地消”,构建绿色农产品全国统一大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日本 有机农业 环境保全型农业 生态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改良视角下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4
作者 周佳 马健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6期5-7,共3页
战后日本农业工业化的发展,虽然提高了农产品产量,但同时也对农户的身心健康和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影响,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发生,这为重塑日本农业发展理念、确立环境保全型的农业生产方式提供了机遇。该文从土壤改良的视角分析... 战后日本农业工业化的发展,虽然提高了农产品产量,但同时也对农户的身心健康和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影响,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发生,这为重塑日本农业发展理念、确立环境保全型的农业生产方式提供了机遇。该文从土壤改良的视角分析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早期的发展,并结合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实际,提出了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制度,成立自上而下的土壤改良综合管理机构,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构建生产者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等对策建议,以期助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全型农业 日本 土壤改良 农业可持续发展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超引力城市的概念、形成条件与效率评价
5
作者 黄信灶 踪家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1-148,共8页
在一批收缩城市诞生的同时,一些城市正通过吸收大量的人口、资金等资源而不断膨胀并快速发展。以人口与经济增长两个维度定义超引力城市,东部的超引力城市以双子星为主,中东部只有省会城市具备超引力城市的特征。究其形成的原因发现,在... 在一批收缩城市诞生的同时,一些城市正通过吸收大量的人口、资金等资源而不断膨胀并快速发展。以人口与经济增长两个维度定义超引力城市,东部的超引力城市以双子星为主,中东部只有省会城市具备超引力城市的特征。究其形成的原因发现,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有一批超引力城市是基于地理位置优越、历史上曾经繁荣、行政等级高等因素所形成的循环累积效应而诞生的。超引力城市是最具有效率的城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对其不应采取抑制的态度,而应施以鼓励性的政策,包括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完善超引力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协作网络、将超引力城市打造为新质生产力的引领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引力城市 城市化 人口增长 效率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安全视角下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的主要成效、现实挑战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健 虞昊 《农业展望》 2023年第2期114-120,共7页
开展农业国际合作是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举措。中国与东盟作为东亚地区重要的新兴经济体,自正式签署农业合作相关协议以来,双边农业合作机制逐步完善,呈现出“农产品贸易合作是核心,农业投资合作是重要领域,农... 开展农业国际合作是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举措。中国与东盟作为东亚地区重要的新兴经济体,自正式签署农业合作相关协议以来,双边农业合作机制逐步完善,呈现出“农产品贸易合作是核心,农业投资合作是重要领域,农业科技合作是新亮点”的主要特点,但仍然存在政策体系不完善、农产品贸易不对等、投资规模偏小和技术合作层次低等问题。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中国需统筹农业开放总体布局,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合作;优化农产品贸易结构,推进产业标准国际互认;确保农业企业主体地位,加强投资引导与保障;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农业技术互联互通,推动中国—东盟农业国际合作高质量发展,共同提升区域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农业合作 主要成效 现实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