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轴及循环加卸载应力路径下深埋硬岩变形破坏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赵军 郭广涛 +4 位作者 徐鼎平 黄翔 胡偲 夏跃林 张頔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21-1530,共10页
硬岩应力型脆性破坏对高应力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构成严重威胁。为研究深埋花岗岩在高围压循环加卸载下的变形破坏特征,采用MTS815电液伺服岩石试验系统对某水电站地下洞室群花岗岩进行了10、30、40、50 MPa围压下的常规三轴及循环加卸载试... 硬岩应力型脆性破坏对高应力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构成严重威胁。为研究深埋花岗岩在高围压循环加卸载下的变形破坏特征,采用MTS815电液伺服岩石试验系统对某水电站地下洞室群花岗岩进行了10、30、40、50 MPa围压下的常规三轴及循环加卸载试验,得到相应的应力-应变曲线及变形破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围压下两种应力路径花岗岩试样均呈现明显的脆性破坏特征;(2)两种应力路径下,试样峰值强度、裂纹损伤应力随围压线性增大;弹性模量、起裂应力随围压先增大后减小;泊松比随围压先增大后保持不变或减小;(3)同等围压下循环加卸载的试样峰值强度、起裂应力、裂纹损伤应力和泊松比总体上大于常规三轴下的量值,卸荷弹性模量小于常规三轴下的弹性模量;(4)两种应力路径下试样的宏观破坏均以剪切破坏为主。研究揭示的花岗岩试样变形破坏规律对深埋地下工程围岩稳定的岩体力学模型选择、力学参数随损伤变量演化规律以及围岩支护对策的制定均具有显著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硬岩 三轴循环加卸载 卸荷弹性模量 起裂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源热泵砂淤层阻塞试验系统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军 夏明 张程远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29-1734,共6页
提出针对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阻塞机理研究开发的砂层阻塞模拟试验系统。该观测系统采取透射式观测方案,可以实时、直接地观测砂层渗流的变化和阻塞物的空间时间变化;系统采用双向水流驱动,可以模拟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回灌和回扬的渗流条件;... 提出针对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阻塞机理研究开发的砂层阻塞模拟试验系统。该观测系统采取透射式观测方案,可以实时、直接地观测砂层渗流的变化和阻塞物的空间时间变化;系统采用双向水流驱动,可以模拟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回灌和回扬的渗流条件;本试验系统可以同时模拟地下水砂层中颗粒、气泡和微生物运移并阻塞孔隙水流的过程以及其耦合作用,可为进一步解决具体技术问题,如采用水回灌、环境安全评估等提供必须的实验基础。最后通过对砂砾和玻璃珠颗粒作对比性试验,从试验结果得出试验系统在研究砂层淤堵机理上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源热泵 砂层阻塞 砂淤层 试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源热泵物理阻塞系统介质长度改变时沉积特性参数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军 吴雨明 张程远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93-1197,共5页
介绍针对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阻塞机理研究开发的砂层阻塞模拟试验系统。通过对玻璃珠颗粒和砾石颗粒的对比性试验得出:砾石颗粒间的不均匀性为颗粒的沉积提供了"温床",孔隙孔道的不连续和不均匀性有利于悬浮颗粒的沉积,在不同... 介绍针对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阻塞机理研究开发的砂层阻塞模拟试验系统。通过对玻璃珠颗粒和砾石颗粒的对比性试验得出:砾石颗粒间的不均匀性为颗粒的沉积提供了"温床",孔隙孔道的不连续和不均匀性有利于悬浮颗粒的沉积,在不同长度的试验箱体中,流体速度与悬浮颗粒沉积率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关系。悬浮颗粒恢复率与流体速度以及试验箱体长度间的变化关系也呈现出增减不同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源热泵 砂层物理阻塞 介质长度 沉积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浯溪口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位的变化及种间联结性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学平 陈子悦 +3 位作者 何国庆 廖伟东 姚元勋 秦朗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68,共8页
为研究昌江流域浯溪口水利枢纽蓄水后3种水情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趋势,对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位、种间联结性和水质变化动态进行研究,在2021年3月(平水期)、6月(丰水期)、11月(枯水期)对9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浮游... 为研究昌江流域浯溪口水利枢纽蓄水后3种水情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趋势,对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位、种间联结性和水质变化动态进行研究,在2021年3月(平水期)、6月(丰水期)、11月(枯水期)对9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优势种4门27种,其中,颗粒直链藻在3个水情期中均为优势种;11月调查出现的分歧锥囊藻指示水质状态为οs型,可能出现水质呈贫营养的变化动态,但整体来看流域呈中营养状态;根据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数,划分为3类对资源利用能力不同的藻种。此外,根据统计量检验结果显示,浮游植物总体呈显著正相关,联结性显著的有11对,关联显著率为6.18%,可能是由于蓄水对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使得群落结构处在初、中期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指数 种间联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尺度下苏北耕地多功能权衡与协同关系及分区调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付永虎 耿灿 +4 位作者 刘俊青 郭赟 赵彬玉 蒲嘉霖 朱敏杰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2-172,共11页
耕地多功能价值评估与权衡协同关系研究对于指导耕地可持续利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省东海县为例,综合运用多功能价值体系、SPSS偏相关工具、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探究耕地多功能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 耕地多功能价值评估与权衡协同关系研究对于指导耕地可持续利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省东海县为例,综合运用多功能价值体系、SPSS偏相关工具、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探究耕地多功能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区调控研究。结果表明东海县生产经济功能、社会保障功能与生态保护功能之间存在梯度化分布态势,生产经济功能为主导,其次为社会保障功能,生态保护功能价值最低。研究区耕地多功能间存在着协同关系,协同关系由强到弱依次为:生产经济功能与生态保护功能(0.523)>生产经济功能与社会保障功能(0.456)>生态保护功能与社会保障功能(0.138)。空间上,研究区19个乡镇(街道)耕地3类功能的两两功能间以空间独立关系为主,处于权衡或协同关系的乡镇数量较少,且较为离散。根据上述研究成果,通过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4种类型区,针对不同类型区域提出了差异化的耕地发展与保护策略。研究结果可为提升耕地资源的综合竞争力、指导粮食生产功能区乡村规划及实现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目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多功能 权衡与协同 时空变化 东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