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省地矿局的地科所和地质中心实验室应该合并
1
作者 邓玉元 《当代经济管理》 1986年第2期64-65,共2页
三十多年来,地质科研所和地质中心实验室(地质测试中心)为地质找矿做出了大的成绩。但是由于管理体制上存在一些弊端,也确实影响了地质找矿工作的进程和地质工作经济效益。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错综复杂,有客观上的,也有主观的。
关键词 地质找矿 中心实验室 地矿局 合并 经济效益 测试中心 管理体制 地质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景德镇朱溪铜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控矿条件分析 被引量:101
2
作者 陈国华 万浩章 +2 位作者 舒良树 张诚 康川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901-3914,共14页
景德镇朱溪铜钨多金属矿是近年发现的一个矽卡岩型矿床,发育在江南新元古代基底之上。在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和最新勘探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控矿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矿化岩体为晚中生代花岗斑... 景德镇朱溪铜钨多金属矿是近年发现的一个矽卡岩型矿床,发育在江南新元古代基底之上。在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和最新勘探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控矿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矿化岩体为晚中生代花岗斑岩,晚古生代黄龙组和船山组是成矿的物质基础,矿化蚀变发育在花岗斑岩与黄龙组、船山组的接触带。矽卡岩存在分带现象,自花岗斑岩往围岩一侧,自内向外依次出现角岩带、石榴石-透辉石带、透闪石-阳起石带、含石榴石大理岩带;品位高、厚度大的矿体主要产于矽卡岩带中。在地表和浅部,存在成矿分带性;由东往西,依次出现铜→铜-白钨矿→白钨矿,成矿温度则由中温→中高温→高温,揭示一个向西北倾斜的成矿带面貌。本研究提出,该矿床的形成明显受NE向断裂构造的制约,主矿带主要分布在黄龙组与新元古代基底的接触面附近,浅部为铜或铜锌矿,往深处变为铜-白钨矿,更深处为白钨矿赋存场所。在塔前-赋春盆地东段的晚古生代碳酸盐岩盆地与花岗质岩体的接触带,是寻找矽卡岩型铜钨钼等多金属矿床最有利的远景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钨多金属矿 控矿条件 晚中生代 朱溪 江南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乐平塔前钨钼矿中辉钼矿Re-Os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4
3
作者 黄安杰 温祖高 +5 位作者 刘善宝 刘消清 刘献满 张家菁 施光海 刘战庆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6-504,共9页
江西乐平塔前钨钼矿床位于下扬子板块南缘的"塔前-赋春"成矿带,近年找矿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显示该成矿带具有极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巨大的找矿潜力。本文利用ICP-MS对矿石矿物辉钼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分析,5个样品的模式年龄... 江西乐平塔前钨钼矿床位于下扬子板块南缘的"塔前-赋春"成矿带,近年找矿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显示该成矿带具有极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巨大的找矿潜力。本文利用ICP-MS对矿石矿物辉钼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分析,5个样品的模式年龄变化在160.8~163.4Ma之间,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62±2Ma(MSWD=1.7),表明矿床形成于中侏罗世晚期。通过对区域同类矿床的成矿年代对比发现,塔前-赋春成矿带中矿床的形成时间明显晚于其周边的德兴铜矿等矿床,且主要控矿构造也相差很大,其原因可能与不同时期的构造背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定年 辉钼矿 塔前钨钼矿床 扬子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永平铜矿矽卡岩矿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8
4
作者 田明君 李永刚 +2 位作者 万浩章 张宇 高婷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741-3758,共18页
永平铜矿含矿岩石主要为绿帘石透辉石石榴石矽卡岩,这种岩石类型是与斑岩体有关的矽卡岩铜矿的典型赋矿岩石。通过对这一主要赋矿矽卡岩的研究,我们发现石榴石生长分为两个阶段:(1)早期石榴石:主要分布在石榴石颗粒核部,XAdr=1.0,... 永平铜矿含矿岩石主要为绿帘石透辉石石榴石矽卡岩,这种岩石类型是与斑岩体有关的矽卡岩铜矿的典型赋矿岩石。通过对这一主要赋矿矽卡岩的研究,我们发现石榴石生长分为两个阶段:(1)早期石榴石:主要分布在石榴石颗粒核部,XAdr=1.0,主要以钙铁榴石为主,说明早期流体中可能含有较多的铁,是在较氧化条件下形成的;(2)晚期石榴石,沿石榴石裂隙重新成核或者在靠近流体通道的早期石榴石表面生长,出现震荡环带,XAdr=0.46~0.99,为钙铁-钙铝石榴石系列。石榴石发生变化的期间也形成新的矿物,如绿帘石、萤石、方解石和石英等。共存石榴石和绿帘石矿物中存在Fe3+-Al3+之间的替代,说明流体的氧逸度、组分浓度或aFe3+/aAl3+可能发生了变化。金属矿物也可能是在这一阶段形成的。永平铜矿矽卡岩从接触带到大理岩空间上有分带现象。从岩体到围岩的变化趋势为:石榴石含量减少,颜色存在红棕色-棕色-棕绿色-黄绿色-浅黄色的变化趋势;矿石品位降低,这与石榴石中Al2O3含量的变化较一致。我们认为这种变化是含矿热液对早期矽卡岩进行再交代改造的结果,表现为石榴石和绿帘石中Fe3+-Al3+含量的变化,并将Cu等金属沉淀下来。根据矽卡岩矿物的这些特征,在矿床勘探时,可依据棕色石榴石来追踪主矿体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平铜矿 石榴石 绿帘透辉石榴石矽卡岩 矿床分带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冷水坑银铅锌矿床层状矿体的成矿模式及深部勘查方向 被引量:15
5
作者 骆学全 张雪辉 +6 位作者 徐贻赣 孙建东 李春海 郭维民 万浩章 肖茂章 郑承意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78-1087,共10页
江西冷水坑矿床层状银铅锌矿体严格受控于晚侏罗世巨厚的火山晶屑凝灰岩内的火山集块-角砾岩夹层,其没有或至少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成岩期后热液充填-交代成矿作用,矿体地质特征、矿石结构构造、银矿物标型、与斑岩型矿体的矿化关系,均... 江西冷水坑矿床层状银铅锌矿体严格受控于晚侏罗世巨厚的火山晶屑凝灰岩内的火山集块-角砾岩夹层,其没有或至少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成岩期后热液充填-交代成矿作用,矿体地质特征、矿石结构构造、银矿物标型、与斑岩型矿体的矿化关系,均显示其是陆相火山喷发沉积-成岩成矿的产物,属于火山喷溢矿床类型。矿体经历了火山喷发间歇期岩浆系统的赋矿岩浆聚集→火山活动期赋矿岩浆爆发性喷溢形成含矿火山集块角砾堆积物→在上覆凝灰岩覆盖下形成的封闭环境中成矿物质富集为层状矿体→燕山期含矿花岗斑岩微弱叠加的成矿作用过程。据其成矿过程,提出了针对已有的火山机构,运用探矿工程、地球物理测量,寻找次火山角砾岩筒状矿体和新的火山集块-角砾岩层状矿体的勘查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喷溢 层状银铅锌矿体 成矿模式 勘查方向 冷水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九瑞地区两个成矿系列的铜矿床 被引量:13
6
作者 季绍新 王文斌 +3 位作者 邢文臣 巫怀仁 周汉民 薛运义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4-24,共11页
九瑞地区是长江中下游铜矿床的主要矿田之一。其铜矿可分成两个成矿系列:一是与海底喷气沉积活动有关的矿床;另一是与浅成超浅成侵入活动有关的矿床。上述不同成因的铜矿床常常可以叠加在一起,形成复成因矿床,即所谓“三位一体”铜矿床... 九瑞地区是长江中下游铜矿床的主要矿田之一。其铜矿可分成两个成矿系列:一是与海底喷气沉积活动有关的矿床;另一是与浅成超浅成侵入活动有关的矿床。上述不同成因的铜矿床常常可以叠加在一起,形成复成因矿床,即所谓“三位一体”铜矿床。本文根据九瑞地区城门山、武山、封三洞等矿区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环境等对两个成矿系列铜矿床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 成矿系列 含铜黄铁矿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宜丰地区甘坊岩体成岩成矿作用分析 被引量:31
7
作者 周建廷 王国斌 +1 位作者 何淑芳 范爱春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345-351,358,共8页
在介绍江西宜丰地区甘坊岩体地质特征基础上,分析了该区稀有金属成矿物质来源,总结了锂等稀有金属矿化富集的制约因素,解释了甘坊岩体宏观地质特征和岩石矿物特征,阐明了甘坊岩体成岩过程和成矿过程的同时性。为锂资源勘查提供理论和技... 在介绍江西宜丰地区甘坊岩体地质特征基础上,分析了该区稀有金属成矿物质来源,总结了锂等稀有金属矿化富集的制约因素,解释了甘坊岩体宏观地质特征和岩石矿物特征,阐明了甘坊岩体成岩过程和成矿过程的同时性。为锂资源勘查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坊岩体 成岩成矿作用 稀有金属 江西宜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彭山锡多金属矿集区隐伏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罗兰 蒋少涌 +1 位作者 赵葵东 高文亮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23-324,共2页
关键词 隐伏花岗岩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锆石 矿集区 彭山地区 穹窿构造 锡多金属 白岗岩 长江中下游地区 挥发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上饶蔡家坪铅锌矿床硫化物特征及F4断裂的Ar-Ar年龄 被引量:3
9
作者 代堰锫 余心起 +5 位作者 吴淦国 狄永军 李春麟 邱骏挺 张家菁 罗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425-426,共2页
江西上饶蔡家坪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拼接带南侧、武夷隆起的北东端,赋矿围岩为侏罗系漳平组砂岩、粉砂岩,北北东向-北东向、北西向断裂是其重要控矿构造。区内岩浆活动强烈,分布有大面积燕山期岩浆岩:二长花岗岩(ηγ53、η... 江西上饶蔡家坪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拼接带南侧、武夷隆起的北东端,赋矿围岩为侏罗系漳平组砂岩、粉砂岩,北北东向-北东向、北西向断裂是其重要控矿构造。区内岩浆活动强烈,分布有大面积燕山期岩浆岩:二长花岗岩(ηγ53、ηγ52)、流纹斑岩(λπ53)。此外,还分布大量流纹斑岩脉(λπ)、少量基性岩脉(βμ)及二长花岗斑岩脉(ηγ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富铁闪锌矿 硫化物 方铅矿 流纹斑岩 黄铁矿 岩浆活动 黄铜矿 二长花岗斑岩脉 扬子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弋阳铁砂街铜矿床蚀变钾长石Ar-Ar同位素年龄 被引量:3
10
作者 万浩章 张达 +4 位作者 狄永军 罗平 吕良冀 董越 卢俊浩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613-614,共2页
江西弋阳铁砂街铜矿床位于华夏与扬子板块结合带南缘萍乡—广丰东西向深断裂之南侧,地处北武夷成矿带与钦杭成矿带的过渡地带。铁砂街铜多金属矿床所在的江西东北部地区作为华夏与扬子两大元古代板块相互作用的重要地带,经历了早元古代... 江西弋阳铁砂街铜矿床位于华夏与扬子板块结合带南缘萍乡—广丰东西向深断裂之南侧,地处北武夷成矿带与钦杭成矿带的过渡地带。铁砂街铜多金属矿床所在的江西东北部地区作为华夏与扬子两大元古代板块相互作用的重要地带,经历了早元古代基底形成、中元古代古陆增生、晚元古代板块消减及碰撞造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 AR-AR 同位素年龄 蚀变作用 晚元古代 成矿带 铜多金属矿床 扬子板块 弋阳 钾长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广昌县头陂花岗伟晶岩型锂辉石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矿机制探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建廷 王小颖 +1 位作者 李自敏 龙悟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378-387,共10页
广昌县头陂式花岗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围绕三叠纪富城超单元黑云母花岗岩体在平面和垂直空间上呈带状分布。区内花岗伟晶岩脉(为矿区的赋矿脉岩),其形态、产状,规模等均受北东或北西向断裂或裂隙控制,本矿床成矿时代为三叠纪至早侏罗纪... 广昌县头陂式花岗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围绕三叠纪富城超单元黑云母花岗岩体在平面和垂直空间上呈带状分布。区内花岗伟晶岩脉(为矿区的赋矿脉岩),其形态、产状,规模等均受北东或北西向断裂或裂隙控制,本矿床成矿时代为三叠纪至早侏罗纪。这类伟晶岩的物质来源具有壳源特点。矿床的形成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含矿花岗岩建造的形成和发展阶段,铌钽锂铷铍初步富集;含矿花岗岩的分异演化和裂隙充填阶段,成矿元素迁移富集形成含矿气水热液,硅质和碱金属的花岗质熔体-溶液则向周围的构造裂隙渗透;自交代变质阶段,花岗岩中呈分散状态、类质同像、包裹体和离子吸附状态的成矿元素进一步富集成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机制 地质特征 锂辉石矿床 花岗伟晶岩 广昌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矿山建设探索与实践:以江西下垄钨业樟斗矿区为例 被引量:15
12
作者 谢琳 龙立学 +1 位作者 赖荣旋 明小泉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7-81,共5页
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矿产资源开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矿产资源就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体现,矿产资源绿色开发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本文介绍江西下垄钨业樟斗... 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矿产资源开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矿产资源就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体现,矿产资源绿色开发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本文介绍江西下垄钨业樟斗矿区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和产生的成效,以及利用促进资源绿色开发带动矿业转型升级所取得的综合效益,具有推广示范意义,充分体现了绿色矿山建设是我国矿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必要措施,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矿业开发必须走绿色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矿山 矿业开发 樟斗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井冈山鹅岭隧道的工程地质调查与涌水量预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熊长林 徐晓星 +1 位作者 高应荣 舒良树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8-85,共8页
江西井冈山鹅岭隧道是新建衡阳—茶陵—吉安铁路的关键性控制工程,洞身全长10455m,最大埋深750m。该隧道的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岩石破碎,水量丰富。其涌水量是该隧道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参数。在区域地质和构造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选择... 江西井冈山鹅岭隧道是新建衡阳—茶陵—吉安铁路的关键性控制工程,洞身全长10455m,最大埋深750m。该隧道的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岩石破碎,水量丰富。其涌水量是该隧道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参数。在区域地质和构造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选择不同渗水岩性段进行了多口钻井(DK)及其水文地质试验,获得了一批宝贵的第一手隧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和数据。通过对这些资料和数据的分析和研究,确定了不同地质体的出水量和渗透系数。继而,按钻井位置将该隧道划分为9个不同涌水区段,运用不同方法对各个区段的涌水量进行了精细计算,预测5个区段涌水量大,分别为DK7+280—DK7+550(最大赋水段)、DK6+625—DK7+280(中等赋水段)、DK8+875—DK10+085(中等赋水段)、DK11+570—DK11+770(中等赋水段)和DK13+570—DK13+930(中等赋水段),施工过程中很可能产生突发涌水现象,建议施工设计中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高度重视这些区段的工程质量。实践证明,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嗣后的该隧道设计和施工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提高了施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涌水量 鹅岭隧道 江西井冈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新余市良山铁矿区中深部接替资源勘查启示 被引量:6
14
作者 肖光荣 姚琪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50-55,共6页
介绍了良山铁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矿区地质特征,通过对赣中铁矿田矿床成矿规律和典型矿区构造特征的认真研究,认为区内变质岩原岩主要形成于优地槽海底火山喷发环境,浅部与中深部是连续延伸,铁矿层相对稳定,保存较好。在二次褶皱... 介绍了良山铁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矿区地质特征,通过对赣中铁矿田矿床成矿规律和典型矿区构造特征的认真研究,认为区内变质岩原岩主要形成于优地槽海底火山喷发环境,浅部与中深部是连续延伸,铁矿层相对稳定,保存较好。在二次褶皱构造的轴部及附近是铁矿赋存的有利构造部位。提出了"矿下找矿和寻找构造有利部位相结合"的找矿模式,并成功地在良山铁矿区中深部接替资源勘查实践中进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赣中铁矿田 中深部接替资源 成矿规律 找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地质灾害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 被引量:9
15
作者 曾昭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7-20,共4页
以丰富的资料,论证了江西省的水土流失、地面塌陷、泥石流、滑坡、崩塌、泡泉、地震、冷浆田、地裂缝、瓦斯爆炸等地质灾害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
关键词 地质灾害 类型 分布规律 泥石流 滑坡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铁砂街铜矿变基性岩锆石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平 黄鸿新 +2 位作者 张达 黄卫平 狄永军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6期521-526,共6页
铁砂街铜矿位于钦杭结合带东段浙西地体南西部,是与海底火山热液喷发沉积作用有关的VMS型矿床。SHRIMP锆石U-Pb定年法测定赋矿地层中绿泥石阳起石化变基性岩的锆石年龄,获得年龄值为(1153±38)Ma。地质证据和测年结果表明铁砂街铜... 铁砂街铜矿位于钦杭结合带东段浙西地体南西部,是与海底火山热液喷发沉积作用有关的VMS型矿床。SHRIMP锆石U-Pb定年法测定赋矿地层中绿泥石阳起石化变基性岩的锆石年龄,获得年龄值为(1153±38)Ma。地质证据和测年结果表明铁砂街铜矿成岩成矿时期为中元古代晚期(1150 Ma),处于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钦杭结合带两侧多岛洋演化阶段,在岛弧的俯冲环境下形成细碧岩石英角斑岩建造。研究结果为铁砂街铜矿成岩成矿年龄提供了可靠的年龄数据,对深入了解铁砂街铜矿的成因和演化具有重要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砂街铜矿 中元古代 SHRIMP锆石U-PB定年 钦杭结合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地质灾害特征、成因及生态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金卫根 金云根 陈国华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266-271,共6页
江西是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具有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的特点。通过对其地质构造和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地质灾害是人为因素与地质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乱砍乱伐、工程建设等人为因素是加速加重地质灾害发生的主因。从生... 江西是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具有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的特点。通过对其地质构造和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地质灾害是人为因素与地质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乱砍乱伐、工程建设等人为因素是加速加重地质灾害发生的主因。从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生态与地质环境保护措施、生态农业、生态恢复、生态系统管理等方面论述了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的生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防治 水土保持 生态对策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地质环境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浅议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诗礼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49-53,共5页
江西省地层发育齐全,地质构造复杂,土壤侵蚀类型区分异明显。在岩浆岩分布区面蚀、沟蚀、崩岗和滑坡皆存;红色碎屑岩分布区以面蚀为主,无崩岗现象;变质岩及普通碎屑岩分布区则以滑坡、泥石流为主。在分析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及地质... 江西省地层发育齐全,地质构造复杂,土壤侵蚀类型区分异明显。在岩浆岩分布区面蚀、沟蚀、崩岗和滑坡皆存;红色碎屑岩分布区以面蚀为主,无崩岗现象;变质岩及普通碎屑岩分布区则以滑坡、泥石流为主。在分析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及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地下水等与水土流失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各类型水土流失的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地质构造 地形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江西部岭下湾金(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星强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z1期101-103,共3页
笔者根据多年对该区控矿地质特征的认识,类比国内同类型矿床,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建立As-Sb-Au成矿模式,以指导矿区深部和外围找矿工作。
关键词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岭下湾 修水县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江西省安义县的实地调查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拾娇 张晨 +1 位作者 蔡海生 张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115-119,共5页
通过深入江西省安义县实地调研,以深度访谈和农户普查的形式,走访了县管理部门、2个乡镇3个村庄152户农户,总结分析了当前安义县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构建"一平台三体系"的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土地流转趋成片集中、创新经营模... 通过深入江西省安义县实地调研,以深度访谈和农户普查的形式,走访了县管理部门、2个乡镇3个村庄152户农户,总结分析了当前安义县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构建"一平台三体系"的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土地流转趋成片集中、创新经营模式;分析了土地流转过程中在流转机制的法律导向、运行监管机制、农户利益保障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就强化农户市场意识、严格监管、保障参与主体利益、增加农户非农就业机会等提出了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农户调查 对策分析 安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