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潜在林木树冠覆盖的区域分布与动态变化——以南昌市主城区为例
1
作者 王华 汤浩藩 +4 位作者 迟韵阳 罗坤水 黄文超 狄岚 唐星林 《南方林业科学》 2025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揭示南昌市潜在林木树冠覆盖(PUTC)的区域分布及动态变化,为未来城市森林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ERDAS2014、eCognition Developer 9.0和ArcGIS 10.6等软件解译并分析了南昌市主城区2015―2019年PUTC的空间分布和动态... 【目的】揭示南昌市潜在林木树冠覆盖(PUTC)的区域分布及动态变化,为未来城市森林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ERDAS2014、eCognition Developer 9.0和ArcGIS 10.6等软件解译并分析了南昌市主城区2015―2019年PUTC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情况。【结果】2015―2019年间研究区域PUTC总面积减少了498.4 hm^(2),平均斑块面积增大了0.07 hm^(2)。2015年和2019年新建区PUTC斑块数量和面积最大,青山湖区次之,西湖区最小。2015―2019年间,东湖区和西湖区PUTC平均斑块面积减少,其他区县有不同程度增加。2015年PUTC斑块数量由大到小依次为:中斑块、大斑块、小斑块、特大斑块、巨斑块,而2019年斑块数量由大到小排序为:大斑块、中斑块、小斑块、特大斑块、巨斑块。【结论】研究期间南昌市主城区PUTC明显减少,且越靠近中心城区分布越少,说明可用于城市生态建设的土地面积在变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潜在林木树冠覆盖 生态建设 南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森林树冠覆盖特征与景观生态变化——以南昌市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唐星林 王华 +3 位作者 罗坤水 黄文超 万剑彪 狄岚 《南方林业科学》 2024年第2期27-31,共5页
为揭示南昌市城市森林树冠覆盖特征及景观生态变化,进一步为生态建设提供参考,本研究利用ERDAS 2014、eCognition Developer 9.0和Fragstats 4.2.1等软件解译并分析了南昌市主城区2015―2019年林木树冠覆盖特征和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 为揭示南昌市城市森林树冠覆盖特征及景观生态变化,进一步为生态建设提供参考,本研究利用ERDAS 2014、eCognition Developer 9.0和Fragstats 4.2.1等软件解译并分析了南昌市主城区2015―2019年林木树冠覆盖特征和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在景观水平上,2015―2019年间,南昌市主城区景观斑块数量从51344个增长至71707个,斑块密度从0.527个·hm^(-2)增长至0.740个·hm^(-2),景观形状指数从237.7增长到260.4。在斑块类型水平上,2015年南昌市主城区不透水地表面积最多,为43289.9 hm^(2);林木树冠覆盖面积次之,为21129.5 hm^(2);裸地面积最少,为1255.8 hm^(2)。2019年不同地类面积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草地和裸地面积分别减少了45.9%和34.2%,林木树冠覆盖面积增加了2.7%。总之,研究期间南昌市主城区城市森林呈现总面积增长和景观破碎化现象,建设用地面积仍在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景观格局动态 树冠覆盖变化 南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冠层温度与冠气温差变化特征及其对环境因素的响应
3
作者 毛炼 杨滢 +4 位作者 何子奇 陆森 刘琳奇 张劲松 王宝庆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60,共11页
[目的]研究核桃冠层温度与冠气温差变化特征以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为基于热指数诊断核桃水分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阿克苏地区核桃果园为研究对象,连续同步观测核桃冠层温度与环境参数,定期测定核桃叶片蒸腾速率,分析核桃... [目的]研究核桃冠层温度与冠气温差变化特征以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为基于热指数诊断核桃水分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阿克苏地区核桃果园为研究对象,连续同步观测核桃冠层温度与环境参数,定期测定核桃叶片蒸腾速率,分析核桃冠层温度与冠气温差的变化特征,确定冠层表面能量分量对冠层温度的影响,探讨冠层温度与冠气温差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结果]核桃冠层温度与冠气温差均呈现单峰变化趋势,但冠层温度变化与空气温度变化之间存在时间滞后效应。水分充足条件下,净辐射、蒸腾潜热以及对流换热在冠层表面能量平衡中的占比分别为54.60%~55.42%、40.56%~45.11%以及-0.53%~4.84%之间,最大可使冠层温度变化11.12、7.22以及1.65℃。冠层温度与冠气温差对环境条件的响应存在差异,核桃冠层温度与空气温度的相关性最好,而冠气温差与太阳辐射的相关性最佳,核桃冠气温差对土壤水分变化的敏感性相对于冠层温度更强。风速对冠层温度与冠气温差均存在一定影响。[结论]使用热指数诊断核桃果园水分状况是可行的,未来在构建核桃无水分胁迫基线与无蒸腾基线时,需考虑太阳辐射与风速对冠气温差的影响;同时,在使用热指数诊断核桃水分状况时,需考虑冠层温度与空气温度之间的时滞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层温度 冠气温差 环境因子 时滞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杉大田扦插与容器扦插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罗忠生 周琴 +4 位作者 罗坤水 王丽艳 曾宣萌 蒋志茵 郭奇志 《南方林业科学》 2022年第2期19-22,共4页
为降低育苗成本,提高中山杉扦插成活率,文章开展了大田扦插与容器扦插试验研究,分析不同扦插季节、不同生根剂、不同扦插基质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扦插时间在6月和9月均可,但以6月为宜;大田扦插采用黄心土+珍珠岩作基质,扦插... 为降低育苗成本,提高中山杉扦插成活率,文章开展了大田扦插与容器扦插试验研究,分析不同扦插季节、不同生根剂、不同扦插基质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扦插时间在6月和9月均可,但以6月为宜;大田扦插采用黄心土+珍珠岩作基质,扦插成活率达60%以上;容器扦插以轻基质+泥炭土+珍珠岩为最佳,扦插成活率达90%以上。因此,大田育苗仅适合小规模育苗户就地育苗,不能满足生产中大规模育苗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杉 容器扦插 大田扦插 黄心土 泥炭土 珍珠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密度对杉木林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及共生格局的影响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丽艳 李虹茹 +3 位作者 黄文超 刘春江 吴巧花 罗坤水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1-162,共12页
【目的】杉木是我国栽植面积最广的用材树种,阐明杉木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征,对通过密度调控科学间伐抚育经营杉木人工林有指导意义。【方法】为明确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MF)对杉木林种植密度变化的响应特征。基于高通量测序,评估不同密... 【目的】杉木是我国栽植面积最广的用材树种,阐明杉木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征,对通过密度调控科学间伐抚育经营杉木人工林有指导意义。【方法】为明确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MF)对杉木林种植密度变化的响应特征。基于高通量测序,评估不同密度杉木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MF)群落的多样性、结构和共生模式。【结果】从1 950、2 250、2 700、3 300株/hm~2密度杉木林根际土壤中共得到163个AMF-OTUs,分属于1门1纲5目6科8属,28个种。α多样性指数表明,丛枝菌根真菌群落Chao1、Shannon指数随着杉木林分密度增大而减小,但不同密度间差异不明显。β多样性指数表明,不同密度杉木间AMF群落组成差异明显。Bray-Curtis相异性分析显示,20个AMF群落样本被聚为2个组,与高密度和中低密度对应。共线性网络分析揭示了AMF真菌组成的非随机模式。Glomus-MO-G23-VTX00222、Glomus-viscosum-VTX00063、Glomus-Glo7-VTX00214被确定为共生网络中的关键分子种。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碱解氮AN、铵态氮(NH_(4)^(+)-N)共同影响AMF群落结构。【结论】杉木林分密度显著影响根际土壤AMF群落结构。碱解氮和铵态氮是影响AMF特性的主要土壤环境因子,在共线性网络中铵态氮NH_4~+-N和碱解氮AN网络中心系数为0.943 4。在林分密度变化过程中,林下植被辛普森指数与根际土壤AMF群落多样性辛普森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494)。土壤理化性质和分类群之间潜在的相互作用可能共同影响杉木林地AMF真菌群落结构。林分密度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后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又会影响地上植被,最终土壤群落与地上植被协同响应密度变化。这一结果为AMF介导植物地上地下协同作用的生态网络构建研究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密度 根际土壤 高通量测序 丛枝菌根群落 多样性 共线性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