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免疫建立分泌卵巢癌反应性单克隆IgG人-鼠杂交瘤 被引量:1
1
作者 邬淑云 温淦升 +3 位作者 徐方云 刘秋如 龚文华 余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用正丁醇提取的人卵巢癌细胞ao10/17抗原,置于含免疫反应剂的无血清培基中免疫人脾细胞。经融合、筛选和克隆化,建立了9株分泌人源性单克隆IgG抗体(HmAb)的人-鼠杂交瘤细胞系AF1~AF9。酶标抗体竞争抑制试验... 用正丁醇提取的人卵巢癌细胞ao10/17抗原,置于含免疫反应剂的无血清培基中免疫人脾细胞。经融合、筛选和克隆化,建立了9株分泌人源性单克隆IgG抗体(HmAb)的人-鼠杂交瘤细胞系AF1~AF9。酶标抗体竞争抑制试验表明,其中HmAbAF5和AF8能识别卵巢癌抗原分子上的不同表位;杂交瘤细胞系所分泌的HmAb的效价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单克隆抗体 体外免疫 人鼠杂交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单克隆抗体-葡聚糖-氨甲喋呤偶合物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立夫 邬淑云 温淦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84-387,共4页
以葡聚糖(Dex)氧化产物多醛基葡聚糖作为中间载体,将氨甲喋呤(MTX)共价偶联于抗小鼠宫颈癌单克隆抗体AU_(14-1)(IgG)上,制得AU_(14-1)-Dex-MTX偶合物;其中IgG与MTX摩尔比为1:20。间接膜免疫荧光试验表明,偶合物中AU_(14-1)对靶肿瘤U_(14... 以葡聚糖(Dex)氧化产物多醛基葡聚糖作为中间载体,将氨甲喋呤(MTX)共价偶联于抗小鼠宫颈癌单克隆抗体AU_(14-1)(IgG)上,制得AU_(14-1)-Dex-MTX偶合物;其中IgG与MTX摩尔比为1:20。间接膜免疫荧光试验表明,偶合物中AU_(14-1)对靶肿瘤U_(14)细胞的特异结合活性在3.75×10^(-8)M水平,与未偶合的AU_(14-1),相似。体外抗肿瘤实验表明,偶合物不仅获得了由单克隆抗体导向的选择性药物抗肿瘤作用,且对HeLa细咆的生长抑制作用强于U_(14)细胞,进一步证明了“进化抗原”理论。本研究提示AU_(14-1)-Dex-MTX偶合物具有临床应用的潜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喋呤 子宫肿瘤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转染体细胞系产生单克隆抗体 被引量:1
3
作者 邬淑云 温淦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2-26,78,共6页
本文研究淋巴细胞转染体的产生和转染体单克隆抗体的抗原结合特性.以小鼠宫颈癌细胞系U14为抗原免疫小鼠。以制备的U14和小鼠骨髓瘤细胞系Sp2/0DNA分别转染经U14免疫的小鼠原代脾细胞.将所形成的转染体细胞进行克隆... 本文研究淋巴细胞转染体的产生和转染体单克隆抗体的抗原结合特性.以小鼠宫颈癌细胞系U14为抗原免疫小鼠。以制备的U14和小鼠骨髓瘤细胞系Sp2/0DNA分别转染经U14免疫的小鼠原代脾细胞.将所形成的转染体细胞进行克隆,建成2株淋巴细胞转染体细胞系UD和SD.它们能连续生长于含血清和无血清培养液中,但不能在同基因小鼠体内生长.UD和SD细胞系所产生的单克隆抗体不仅能与小鼠宫颈癌细胞表面抗原及其可溶性抗原发生特异反应,且能识别人宫颈癌组织和宫颈癌病人血清中的肿瘤抗原决定簇.本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我们提出的肿瘤"进化抗原"理论,并提示瘤细胞DNA转染造成的淋巴细胞永生化,可能是产生人源性单克隆抗体具有前景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单克隆 DNA转染 淋巴细胞 子宫颈肿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治疗小鼠宫颈癌
4
作者 邬淑云 温淦昇 +2 位作者 张华 张纪宁 黎曰真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94年第1期12-17,共6页
本文探讨小鼠宫颈癌单克隆抗体(AT14-1)对带瘤动物的疗效。动物经不同途径接种不同数量的可移植性宫颈癌(U14)细胞;然后给治疗组的动物从腹腔注入不同剂量的AU14-1。结果表明,AU14-1可延长带有腹水型或实体... 本文探讨小鼠宫颈癌单克隆抗体(AT14-1)对带瘤动物的疗效。动物经不同途径接种不同数量的可移植性宫颈癌(U14)细胞;然后给治疗组的动物从腹腔注入不同剂量的AU14-1。结果表明,AU14-1可延长带有腹水型或实体型肿瘤小鼠的存活期,且可治愈其中某些动物;但其功效受不列条件的制约:接种的肿瘤细胞数量,治疗的肿瘤类型,所用的单克隆抗体剂量,以及单克隆抗体与肿瘤细胞的结合程度。本研究提示,AU14-1在特定条件下有可能应用于人体宫颈癌的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宫颈癌 肿瘤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转染体细胞系产生单克隆抗体
5
作者 邬淑云 温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4-121,共8页
本文研究淋巴细胞转染体的产生和转染体单克隆抗体的抗原结合特性。以小鼠宫颈癌细胞系U14为抗原免疫小鼠。将制备的U14和小鼠骨髓瘤细胞系SP2/0DNA分别转染经免疫的小鼠原代脾细胞。将所形成的转染体细胞进行克隆,建成... 本文研究淋巴细胞转染体的产生和转染体单克隆抗体的抗原结合特性。以小鼠宫颈癌细胞系U14为抗原免疫小鼠。将制备的U14和小鼠骨髓瘤细胞系SP2/0DNA分别转染经免疫的小鼠原代脾细胞。将所形成的转染体细胞进行克隆,建成2株淋巴细胞转染体细胞系UD和SD,它们能连续生长于含血清和无血清培养液中,但不能在同基因小鼠体内生长。UD和SD细胞系所产生的单克隆抗体不仅能与小鼠宫颈癌细胞表面抗原及其可溶性抗原发生特异反应,且能识别人宫颈癌组织和宫颈癌病人血清中的肿瘤抗原决定簇。本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我们提出的肿瘤“进化抗原”理论,并提示,瘤细胞DNA转染造成淋巴细胞永生化,可能是产生人源性单克隆抗体具有前景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脱氧核糖核酸 单克隆抗体 子宫颈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丁醇提取的低分子量宫颈癌细胞表面抗原 被引量:4
6
作者 邬珊 邬淑云 温淦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0-43,共4页
本实验采用正丁醇提取方法以研究甲基胆蒽诱发的小鼠宫颈癌(U_(14))细胞表面抗原。用2.5%正丁醇溶液对U_(14)细胞进行提取所获得的正丁醇粗提物(CBE),经Lowry法测得其蛋白含量为147微克/毫升;在SDS-PAGE中显出8条区带,分子量为18-70kD;... 本实验采用正丁醇提取方法以研究甲基胆蒽诱发的小鼠宫颈癌(U_(14))细胞表面抗原。用2.5%正丁醇溶液对U_(14)细胞进行提取所获得的正丁醇粗提物(CBE),经Lowry法测得其蛋白含量为147微克/毫升;在SDS-PAGE中显出8条区带,分子量为18-70kD;用ELISA检测表明CBE与抗宫颈癌单克隆抗体(AU_(14-1))和多克隆抗体均呈阳性反应。结果证明CBE系低分子量的宫颈癌细胞表面抗原,其中含有能够与AU_(14-1)发生免疫反应的肿瘤抗原决定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子宫肿瘤 子宫颈肿瘤 正丁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转染淋巴细胞表达宫颈癌细胞膜抗原
7
作者 余鹰 邬淑云 +3 位作者 温淦昇 刘秋如 徐方云 龚文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100-1102,共3页
目的:证明抗宫颈癌单克隆抗体(m Ab)AU14 - 1 识别的宫颈癌抗原决定簇是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产物。方法:将宫颈癌(U14) 细胞DNA 转染原代培养正常淋巴细胞;分别用细胞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检测... 目的:证明抗宫颈癌单克隆抗体(m Ab)AU14 - 1 识别的宫颈癌抗原决定簇是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产物。方法:将宫颈癌(U14) 细胞DNA 转染原代培养正常淋巴细胞;分别用细胞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检测DNA转染细胞膜表面抗原。结果:转染细胞如同U14 细胞一样对AU14 - 1 染色呈阳性反应;western 印迹法分析表明,转染细胞膜表面可溶性抗原呈现4 条与U14 细胞一致的分子量为20 000 、46 000 、61 000 和65 000 的蛋白多肽区带。结论:宫颈癌细胞膜表面抗原是肿瘤相关基因编码的低分子量糖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转染 单克隆抗体 子宫颈肿瘤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