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芎嗪和维拉帕米对P2X_3受体介导的伤害性反应作用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梁尚栋 滕莉丽 +3 位作者 高云 许宝华 穆松牛 徐昌水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6-478,共3页
关键词 川芎嗪 维拉帕米 三磷酸腺苷 P2X受体 伤害性 反应 足底用药 鞘内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P2X嘌呤受体介导反应的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徐昌水 徐文苑 梁尚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19-1323,共5页
目的 探讨川芎嗪(tetramethy1pyrazine,TMP)对嘌呤2X(P2X)受体介导反应的作用。方法 在大鼠新鲜分离的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标本上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川芎嗪对P2X受体激动剂激活电流的影响。结果 外... 目的 探讨川芎嗪(tetramethy1pyrazine,TMP)对嘌呤2X(P2X)受体介导反应的作用。方法 在大鼠新鲜分离的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标本上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川芎嗪对P2X受体激动剂激活电流的影响。结果 外加ATP(1~1 000 μmol·L^-1)可引起DRG神经元产生激活电流(n=102),ATP-激活电流(IATP)显示快失敏和慢失敏两种形式的内向电流。预加川芎嗪(0.1~10 mmol· L^-1)后,大部分(89.2%,91/102)受检细胞可观察到ATP(100 μmol·L^-1)-激活电流出现明显的抑制作用。川芎嗪 (1 mmol· L^-1)使α,β-meATP (10 μmol·L^-1)-激活电流减小。预加川芎嗪(1 mmol·L^-1)后ATP(1~1 000 μmol·L^-1)激活电流的剂量-效应曲线明显下移。预加川芎嗪(1 mmol·L^-1)前后ATP(100 μmol·L^-1)的I-V曲线反转电位值不变,均接近0 mV.川芎嗪(1 mmol·L^-1)可明显抑制被前列腺素E2(100 μmol·L^-1)或P物质(0.1 μmol·L^-1)增大的ATP激活电流。通过微电极胞内透析注入PKA抑制剂H89(10 μmol·L^-1)至胞内,使川芎嗪(1 mmol· L^-1)抑制ATP(100 μmol·L^-1)激活电流的作用减小。结论 川芎嗪可能是通过PKA系统以及P2X受体离子通道复合体细胞外环的变构调制点影响P2X受体激动剂在大鼠DRG神经元的激活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背根神经节 嘌呤2X受体 全细胞膜片钳记录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3 刺激Dami 细胞增殖(英文)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文林 石小玉 +1 位作者 熊丽霞 周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113-1115,共3页
目的和方法: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3(rhIL- 13) 对Dami 细胞的作用,在血浆凝块培养基中分别加入rhIL- 13 50 ng/ mL、100 ng/ mL、150 ng/ mL,计数Dami 细胞的集落数,在液体... 目的和方法: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3(rhIL- 13) 对Dami 细胞的作用,在血浆凝块培养基中分别加入rhIL- 13 50 ng/ mL、100 ng/ mL、150 ng/ mL,计数Dami 细胞的集落数,在液体培养基中同样加入rhIL- 13 50 ng/ mL、100ng/ mL、150 ng/m L,检测掺入到Dami 细胞DNA 中的5 - 溴- 2 - 脱氧尿嘧啶(5 - BrdU) 。结果:血浆凝块培养基中加入rhIL- 13 能使Dami 细胞扩增,50 ng/ mL、100 ng/m L、150ng/mLrhIL- 13 实验组Dami 细胞集落数分别是对照组的1 .42倍、1 .85 倍、2 .31 倍。5 - BrdU 掺入实验结果表明,rhIL- 13 50 ng/mL、100 ng/ mL、150 ng/mL 实验组的吸光度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47 .06 % 、88 .24 % 、114 .71 % 。结论:rhIL- 13 促进了Dami 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巨核细胞 急性 细胞培养 白细胞介素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镧对兔颈上交感神经节突触传递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梁尚栋 刘汉清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3-86,共4页
以蔗糖间隙法观察镧(La3+)对离体兔颈上交感神经节突触传递的影响。由顺向刺激诱发的复合神经节动作电位(APc),N电位(相当于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以及后超极化和P电位(相当于慢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被用作突触反应的... 以蔗糖间隙法观察镧(La3+)对离体兔颈上交感神经节突触传递的影响。由顺向刺激诱发的复合神经节动作电位(APc),N电位(相当于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以及后超极化和P电位(相当于慢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被用作突触反应的指标。在浓度为20,40,80和160μmol·L-1时,LaCl3减小APc和N波的幅度,而以LaCl3灌流后,对节前神经干的动作电位并无明显影响。后超极化及P电位先有增大,继而也被抑制。LaCl3(40μmol·L-1)可减弱无钙Krebs液对APc的抑制效应。高钙(10mmol·L-1)则可拮抗LaCl3对APc的抑制作用。4-氨基吡啶(0.1mmol·L-1)可逆转LaCl3对APc的抑制效应。外源性乙酰胆碱引起的神经节去极化,被LaCl3所抑制。结果提示,La3+可通过突触前及突触后机制抑制颈上交感神经节的突触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 氨基吡啶 神经节 突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3对人红白细胞白血病细胞株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5
5
作者 石小玉 李文林 +2 位作者 奚晓东 韩忠朝 JacquesP.Caen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37-340,共4页
观察了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3(IL-13)在体外对人红白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EL)的作用。该细胞株是巨核细胞白细胞株。培养液中加入或不加入IL-13,HEL细胞培养4天后,计数细胞,然后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糖蛋白(GP)Ⅱb/Ⅲa表达。为研... 观察了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3(IL-13)在体外对人红白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EL)的作用。该细胞株是巨核细胞白细胞株。培养液中加入或不加入IL-13,HEL细胞培养4天后,计数细胞,然后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糖蛋白(GP)Ⅱb/Ⅲa表达。为研究IL-13对HEL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培养3天后,用免疫细胞法检测掺入HEL细胞DNA中的5-溴-2′-脱氧尿苷酸(5-Brdu)。结果表明:IL-13使GP Ⅱb/Ⅲa表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P<0.05),也能促进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较,P<0.05)。以上结果提示IL-13对HEL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3 巨核细胞 糖蛋白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3对巨核细胞系-HEL细胞原癌基因c-mp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许铭炎 石小玉 李文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193-1195,共3页
目的 :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 13 (rhIL - 13 )刺激巨核细胞系 -HEL细胞的增殖是否与原癌基因c -mpl表达有关。方法 :用MTT比色法和RT -PCR法 ,分别观察了rhIL - 13对HEL细胞增殖的影响和对c -mpl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rhIL - 13促进... 目的 :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 13 (rhIL - 13 )刺激巨核细胞系 -HEL细胞的增殖是否与原癌基因c -mpl表达有关。方法 :用MTT比色法和RT -PCR法 ,分别观察了rhIL - 13对HEL细胞增殖的影响和对c -mpl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rhIL - 13促进了HEL细胞的增殖 ,上调了HEL细胞c-mplmRNA的表达。结论 :rhIL - 13促进巨核细胞系 -HEL细胞增殖 ,其部分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c -mpl的表达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3 巨核细胞 原癌基础 基因表达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激素对小鼠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董建英 周南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用注射L-T4和PTU灌胃的方法成功地制备了甲状腺机能增高(甲高)和甲状腺机能减低(甲低)小鼠模型,并对这些小鼠的免疫功能进行了检测。发现甲低小鼠脾细胞数减少,甲高和甲低小鼠脾细胞对ConA反应性减弱。甲高小鼠IgM... 用注射L-T4和PTU灌胃的方法成功地制备了甲状腺机能增高(甲高)和甲状腺机能减低(甲低)小鼠模型,并对这些小鼠的免疫功能进行了检测。发现甲低小鼠脾细胞数减少,甲高和甲低小鼠脾细胞对ConA反应性减弱。甲高小鼠IgM产生增加,而甲低小鼠IgM产生降低。但此两组甲状腺机能异常小鼠的IgG产生均受到抑制。此外,还发现甲低小鼠脾脏中Ts细胞比值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疾病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增强血小板生成素对巨核细胞增殖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文林 石小玉 +2 位作者 周莹 熊丽霞 关华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616-618,共3页
目的和方法:为了探讨巨核细胞增殖调控,我们研究了肝素对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humanthrombopoietin,rhTpo)刺激BALB/c小鼠巨核系祖细胞(CFU-MK)和人巨核细胞系-红白... 目的和方法:为了探讨巨核细胞增殖调控,我们研究了肝素对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humanthrombopoietin,rhTpo)刺激BALB/c小鼠巨核系祖细胞(CFU-MK)和人巨核细胞系-红白细胞白血病(humanerythroleukemia,HEL)细胞株增殖的作用。采用半固体和液体培养、CFU-MK-乙酰胆碱脂酶染色和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5-BrdU)-酶联免疫吸附等方法,观察了CFU-MK和HEL细胞集落数以及HEL细胞的吸光度。结果:在培养基中加入rhTpo100ng/mL和肝素25U/mL,细胞集落和吸光度高于不加肝素对照组。CFU-MK被扩增150%,HEL细胞集落和HEL细胞吸光度增幅分别为102%和106%。结论:肝素能增强血小板生成素对巨核细胞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血小板生成素 巨核细胞 小鼠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钆对兔颈上交感神经节突触传递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梁尚栋 刘汉清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0-33,共4页
用蔗糖间隙法研究氟化钆对离休免领上交感神经节突触传递的影响低浓度GdCl3(40-160μmol·L1)对神经书复合动作电位有易化作用。高Ca2=可增强Gd3+的效应;无Ca2+溶液中Gd3+不显示易化作用。钙通... 用蔗糖间隙法研究氟化钆对离休免领上交感神经节突触传递的影响低浓度GdCl3(40-160μmol·L1)对神经书复合动作电位有易化作用。高Ca2=可增强Gd3+的效应;无Ca2+溶液中Gd3+不显示易化作用。钙通道阻断剂维拉帕米可拮抗Gc3+的易化作用。低浓度的Cdcl3对复合动作电位后超极化电位和N波亦有易化作用,但对乙酰胆碱去极化电位则无影,高浓度GdCl3(0.510mmol·L1)对神经节复合动作电位及其后超极化电位,N波和乙酰胆碱去极化电位均显示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钆 神经节 交感 突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死后眼玻璃体液消光度与死亡时间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龚志强 许小明 +4 位作者 孙跃刚 王登文 周宪民 徐方云 周吉林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77-78,共2页
目的 为寻找一种精确推定死亡时间的方法。方法 应用 754分光光度计,在 420nm波长下,检测了 48只家兔死后不同时间的眼玻璃体液消光度,探讨其与死亡时间的关系。结果 眼玻璃体液消光度( X)与死亡时间( Y)呈线性正相关( r=0.983... 目的 为寻找一种精确推定死亡时间的方法。方法 应用 754分光光度计,在 420nm波长下,检测了 48只家兔死后不同时间的眼玻璃体液消光度,探讨其与死亡时间的关系。结果 眼玻璃体液消光度( X)与死亡时间( Y)呈线性正相关( r=0.983 27, P< 0.05),在死后 0~ 72小时,眼玻璃体液消光度与死亡时间存在回归关系( F=116.54, P< 0.05),直线回归方程为: Y = 453.30X+ 0.75 [Y为死亡时间 (PMI),单位为小时; X为眼玻璃体液消光度 ]。结论眼玻璃体液消光度的测定可作为推断死后 72小时内死亡时间的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时间 消光度 眼玻璃体 法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基在肾缺血再灌流损伤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汪永清 孙亚平 周苏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95-498,共4页
本实验选用大鼠右肾切除、左侧肾蒂夹闭60min肾缺血模型,观察缺血、再灌流、再灌流加别嘌呤醇(AP)和再灌流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动物血清肌酐(Scr)、肾系数和肾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60min肾缺血后再灌流24hr,动物的Scr水平明... 本实验选用大鼠右肾切除、左侧肾蒂夹闭60min肾缺血模型,观察缺血、再灌流、再灌流加别嘌呤醇(AP)和再灌流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动物血清肌酐(Scr)、肾系数和肾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60min肾缺血后再灌流24hr,动物的Scr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缺血组动物的水平(P<0.01)和假手术组动物的水平(P<0.01);光镜下肾组织损伤较单纯缺血组动物明显加重,表明再灌流可以加重缺血肾损伤,动物发生缺血性急性肾衰(IARF)。给AP和SOD处理后,肾衰动物的Scr水平、肾系数分别较单纯再灌流组动物明显降低(P<0.01)。整个肾组织病变尤其是线粒体病变、刷状缘损伤大为减轻。说明AP和SOD可以减轻IARF,自由基可能参于肾缺血再灌流损伤,膜和线粒体损伤可能是IARF发病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 超氧物歧化酶 肾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人红白血病HEL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小玉 李文林 +3 位作者 熊丽霞 关华凤 龙飞 章克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1-13,共3页
为了进一步阐明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的生物学作用,我们研究了rhTpo(recombinant human Tpo)对人红白血病(human erythroleukemia,HEL)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血浆凝块集落培养法和5-溴-2’-脱氧尿核苷(5-BrdU)掺入HEL细胞DNA... 为了进一步阐明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的生物学作用,我们研究了rhTpo(recombinant human Tpo)对人红白血病(human erythroleukemia,HEL)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血浆凝块集落培养法和5-溴-2’-脱氧尿核苷(5-BrdU)掺入HEL细胞DNA-ELISA法。培养基中加入rhTpo,HEL细胞集落数量和吸光度值明显高于未加rhTPo对照组。当rhTPo浓度为10,50,100,200ng/ml时,实验组集落数分别是对照组集落数的1.5,2.07,2.34,2.46倍;实验组A值分别是对照组A值的1.28,1.84,2.25,2.31倍。研究结果表明,rhTpo促进HEL细胞增殖和DNA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成素 HEL细胞 细胞增殖 c-mpl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对突触传递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尚栋 刘汉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0-13,共4页
稀土元素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钪和钇等化学元素的总称,它们在自然界密切共生、理化性质非常相似。自1910年Mines首先发现镧对蛙心收缩的抑制效应以来,国外对稀土元素的生物效应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1965年美国的Haley在大量动... 稀土元素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钪和钇等化学元素的总称,它们在自然界密切共生、理化性质非常相似。自1910年Mines首先发现镧对蛙心收缩的抑制效应以来,国外对稀土元素的生物效应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1965年美国的Haley在大量动物实验的基础上阐述了稀土元素的药理及毒理作用;1974年发表的镧的细胞药理学综述,概括了镧对神经、骨胳肌、心肌、平滑肌和内分泌腺等器官和组织的药理作用。70年代以来国内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突触传递 神经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洛酮对急性冠脉闭塞后家兔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丹丹 吴吉茂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69-272,共4页
本实验观察了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对急性冠脉闭塞家免心肌舒缩性能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和肾上腺素能β受体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家兔急性冠脉闭塞早期,纳洛酮可显著增强心肌舒缩性能,改善心功能;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可取消纳洛酮的这种作... 本实验观察了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对急性冠脉闭塞家免心肌舒缩性能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和肾上腺素能β受体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家兔急性冠脉闭塞早期,纳洛酮可显著增强心肌舒缩性能,改善心功能;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可取消纳洛酮的这种作用。说明纳洛酮增强急性冠脉闭塞家兔心肌舒缩性能的作用与肾上腺表能神经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心得安 心肌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洛酮对心肌收缩力和心脏节律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丹丹 吴吉茂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28-331,共4页
纳洛酮(naloxone,NAL)为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它与阿片受体特异性结合,阻断内源性阿片肽的效应。
关键词 纳洛酮 心肌收缩力 心脏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细胞与嗜酸性细胞趋化因子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苏廉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5-29,共5页
嗜酸性细胞是保护性杀伤细胞,主要杀伤多细胞寄生虫,有吞噬抗原一抗体复合物、被抗体覆盖了的细菌和某些病毒的功能,亦有调节变态反应的作用。过去认为嗜酸性细胞能中和炎症介质而起抗炎作用;目前有人提出嗜酸性细胞可能是炎症反应的原... 嗜酸性细胞是保护性杀伤细胞,主要杀伤多细胞寄生虫,有吞噬抗原一抗体复合物、被抗体覆盖了的细菌和某些病毒的功能,亦有调节变态反应的作用。过去认为嗜酸性细胞能中和炎症介质而起抗炎作用;目前有人提出嗜酸性细胞可能是炎症反应的原发性介质,具有细胞毒性。嗜酸性细胞趋化因子(ECF)的来源是肥大细胞、嗜碱性细胞、补体系统、淋巴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以及某些癌肿(肺大细胞癌)等。ECF过多或活性过高是诱发嗜酸性细胞增多症的常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细胞 ECF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转染体细胞系产生单克隆抗体 被引量:1
17
作者 邬淑云 温淦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2-26,78,共6页
本文研究淋巴细胞转染体的产生和转染体单克隆抗体的抗原结合特性.以小鼠宫颈癌细胞系U14为抗原免疫小鼠。以制备的U14和小鼠骨髓瘤细胞系Sp2/0DNA分别转染经U14免疫的小鼠原代脾细胞.将所形成的转染体细胞进行克隆... 本文研究淋巴细胞转染体的产生和转染体单克隆抗体的抗原结合特性.以小鼠宫颈癌细胞系U14为抗原免疫小鼠。以制备的U14和小鼠骨髓瘤细胞系Sp2/0DNA分别转染经U14免疫的小鼠原代脾细胞.将所形成的转染体细胞进行克隆,建成2株淋巴细胞转染体细胞系UD和SD.它们能连续生长于含血清和无血清培养液中,但不能在同基因小鼠体内生长.UD和SD细胞系所产生的单克隆抗体不仅能与小鼠宫颈癌细胞表面抗原及其可溶性抗原发生特异反应,且能识别人宫颈癌组织和宫颈癌病人血清中的肿瘤抗原决定簇.本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我们提出的肿瘤"进化抗原"理论,并提示瘤细胞DNA转染造成的淋巴细胞永生化,可能是产生人源性单克隆抗体具有前景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单克隆 DNA转染 淋巴细胞 子宫颈肿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交感神经节牛磺酸的含量及变化
18
作者 梁尚栋 李焕英 +2 位作者 熊玉卿 刘汉清 关新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9-350,共2页
本研究用高效液相层析分别测定了大鼠颈上交感神经节、豚鼠腹腔交感神经节及蟾蜍椎旁交感神经节的牛磺酸含量。结果分别为 :2 5 .65μg/ mg(大鼠颈上交感神经节湿重 ) ;10 .2 5μg/ mg(豚鼠腹腔交感神经节湿重 ) ;1.4μg/ mg蟾蜍椎旁交... 本研究用高效液相层析分别测定了大鼠颈上交感神经节、豚鼠腹腔交感神经节及蟾蜍椎旁交感神经节的牛磺酸含量。结果分别为 :2 5 .65μg/ mg(大鼠颈上交感神经节湿重 ) ;10 .2 5μg/ mg(豚鼠腹腔交感神经节湿重 ) ;1.4μg/ mg蟾蜍椎旁交感神经节湿重。此外 ,又切断大鼠颈上交感神经节神经干 ,1周后与对侧未切断侧比较 ,切断侧牛磺酸含量 (3 8.2 4μg/ mg,神经节湿重 )高于未切断侧 (2 6.12μg/ mg,神经节湿重 )。本文结果表明 ,三种交感神经节均含有牛磺酸 ,大鼠颈上交感神经节牛磺酸含量高于其它交感神经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交感神经节 高效液相层析 大鼠 豚鼠 蟾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组织中内皮素-1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
19
作者 李文林 石小玉 +3 位作者 熊丽霞 周莹 奚明 郑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98-500,共3页
目的 :为了探明内皮素 (ET)在输卵管组织中的分布及来源 ,以便进一步探讨内皮素 - 1(ET - 1)与输卵管功能调节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地高辛精标记的ET - 1cRNA探针核酸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 ,观察了兔输卵管组织ET - ... 目的 :为了探明内皮素 (ET)在输卵管组织中的分布及来源 ,以便进一步探讨内皮素 - 1(ET - 1)与输卵管功能调节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地高辛精标记的ET - 1cRNA探针核酸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 ,观察了兔输卵管组织ET - 1的分布和ET - 1mRNA的表达。结果 :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内可见被染成红色的ET - 1颗粒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的上方 ,靠近游离面 ,在肌层可见少量的ET - 1颗粒。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内可见呈深兰色的ET - 1mRNA阳性杂交信号 ,阳性杂交信号强且密集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的上方 ,靠近游离面 ,在肌层未见ET - 1mRNA阳性杂交信号。结论 :表明兔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自分泌ET -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 杂交 基因表达 内皮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3上调巨核细胞系-Dami细胞原癌基因c-mpl的研究
20
作者 李克强 李文林 +3 位作者 石小玉 彭淑牖 刘颖斌 刘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170-1173,共4页
目的 :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 13(rhIL - 13)对巨核细胞系 -Dami细胞原癌基因c -mpl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RT -PCR法检测c-mplmRNA的表达。用配体结合实验检测膜蛋白c-mpl的表达。结果 :经 2 5 μg/LrhIL - 13处理过的实验组Dami细胞c -... 目的 :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 13(rhIL - 13)对巨核细胞系 -Dami细胞原癌基因c -mpl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RT -PCR法检测c-mplmRNA的表达。用配体结合实验检测膜蛋白c-mpl的表达。结果 :经 2 5 μg/LrhIL - 13处理过的实验组Dami细胞c -mplmRNA的表达比对照组高 2 4 8%。经 10 0 μg/LrhIL - 13处理过的实验组Dami细胞膜蛋白c -mpl的表达比对照组高 2 8 5 % (P <0 0 5 )。结论 :rhIL - 13增强了Dami细胞原癌基因c -mpl表达 ;膜蛋白c-mpl与促血小板生成素 (TPO)的结合功能正常 ;rhIL - 13促进Dami细胞增殖的部分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原癌基因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3 重组 Dami细胞 原癌基因c—mpl 血小板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