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分离一株具有荚膜的白假丝酵母菌 被引量:10
1
作者 马廉兰 钟有添 +3 位作者 曾祥凤 李坊贞 刘志春 张文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F002-F004,共3页
【目的】观察白假丝酵母菌临床菌株的荚膜结构并探讨其形成条件。【方法】临床标本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和用沙保氏琼脂平板、琼脂斜面及沙保氏液体培养基培养、用涂片革兰染色和Hiss荚膜染色镜检、出芽试验、厚膜孢子形成试验、糖发酵试验... 【目的】观察白假丝酵母菌临床菌株的荚膜结构并探讨其形成条件。【方法】临床标本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和用沙保氏琼脂平板、琼脂斜面及沙保氏液体培养基培养、用涂片革兰染色和Hiss荚膜染色镜检、出芽试验、厚膜孢子形成试验、糖发酵试验、小白鼠与家兔试验、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观察等进行鉴定。【结果】(1)该临床分离菌为革兰阳性、念珠状菌;能形成芽管、假菌丝、厚膜孢子;能发酵葡萄糖和麦芽糖产酸又产气;发酵蔗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2)人阴道分泌物涂片、感染小白鼠及家兔体内及沙保氏液体培养基培养均可形成荚膜,荚膜层的厚度可因不同环境及培养时间的长短而有差异,但均≥0.2滋m,边界明显。沙保氏液体培养物经离心(1500r/min,15min,3次)荚膜层仍然可见。【结论】该菌株可被鉴定为具有荚膜的白假丝酵母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 阴道分泌物涂片 液体培养基 透射电镜观察 染色镜检 厚膜孢子 糖发酵试验 临床分离菌 不发酵乳糖 形成条件 荚膜结构 临床菌株 琼脂平板 直接涂片 临床标本 革兰染色 家兔试验 扫描电镜 培养时间 不同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抗HBsAg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郑民实 罗思齐 《微生物学杂志》 CAS 1987年第4期1-5,共5页
本工作使用组织培养技术,对50种中草药水和乙醇(95%)提取物的四种(管外、同时、治疗、预防)给药法进行了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的研究。药物抑制病毒对数(复筛)表明,同时治疗或、/和预防给药法有夏枯草、千里光、无患子、荆芥、金樱子、... 本工作使用组织培养技术,对50种中草药水和乙醇(95%)提取物的四种(管外、同时、治疗、预防)给药法进行了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的研究。药物抑制病毒对数(复筛)表明,同时治疗或、/和预防给药法有夏枯草、千里光、无患子、荆芥、金樱子、薄荷、草决明、犁头草、野菊花、马勃、六月雪等11种水或/和乙醇提取物有效。管外给药法亦初筛出十余种。部位提取物使用同时给药法细筛时,夏枯草、薄荷、荆芥的抑制对数在3.00—4.50范围。金樱子多羟基色素和鬼臼中的一个单体可减少病毒空斑形成,前者配成1%滴眼剂治疗32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有效率为78.1%。我们使用组织培养法对50种中草药进行了抗单纯疱疹病毒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空斑 HBsAg 给药法 金樱子 蔷薇属 野菊花 药物 提取物 夏枯草 降压药(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多糖的提取和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魏永成 罗福成 +4 位作者 刘惠德 赖理 任维朴 郑民实 李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1年第1期64-67,共4页
马尾藻经热水提取,乙醇沉淀,得到褐色粗多糖.经作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检测属高效药物,临床试验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有效率为84.7%.
关键词 马尾藻 多糖 I型单疮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病奈瑟菌药物敏感性及质粒谱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黎帆 傅颖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淋病奈瑟菌 药物敏感试验 质粒谱 NG 抗生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ELISA技术检测中草药抗HBeAg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郑民实 邱健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0-14,共5页
使用ELISA技术对250种中草药水提取物进行抗HBeAg的实验研究,共筛出有效药物7种(占总数的2.8%).若按5种不同剂量(0.3、0.6、1.2、2.5、5.0mg/100μl)的药物、2种不同浓度的HBeAg(10.92、14.26P/N值)与3种不同接触时间(立即、1h、2h)的1... 使用ELISA技术对250种中草药水提取物进行抗HBeAg的实验研究,共筛出有效药物7种(占总数的2.8%).若按5种不同剂量(0.3、0.6、1.2、2.5、5.0mg/100μl)的药物、2种不同浓度的HBeAg(10.92、14.26P/N值)与3种不同接触时间(立即、1h、2h)的10项P/N值均数来综合评价药效指数时,7种有效药物的次序为丹参(1.55)、皂夹(2.34)、黄莲(2.81)、寻骨风(3.09)、杜仲(3.54)、藜芦(4.33)和藕节(4.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ELISA 乙型肝炎病毒 E抗原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庐山石韦抗I型单纯疱疹病毒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郑民实 李文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Z1期73-76,共4页
我们使用原代人胚肌皮单层细胞培养技术对庐山石韦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进行了实验研究。由结果知,同时给药途径与治疗给药途径的最低有效剂量均为250ug/ml(抑制病毒对数分别为2.55±O.21和2.5d±0.19),预防给药途径为500ug/ml(... 我们使用原代人胚肌皮单层细胞培养技术对庐山石韦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进行了实验研究。由结果知,同时给药途径与治疗给药途径的最低有效剂量均为250ug/ml(抑制病毒对数分别为2.55±O.21和2.5d±0.19),预防给药途径为500ug/ml(抑制病毒对数为2.00±0.15),管外给药途径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石韦 单层细胞培养 给药途径 外给药 最低有效剂量 细胞病变 细胞培养技术 肌皮 人胚 培养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A技术筛选200种中草药抗HBsAg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郑民实 章晋根 刘志勇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4,共4页
使用ELISA技术对200种中草药水提取物进行抗HBsAg的实验研究,共筛出有效药物7种(占总数的3.5%)。若按5种不同剂量(0.3、0.6、1.2、2.5、5.0mg/100μl)的药物、2种不同浓度的HBsAg... 使用ELISA技术对200种中草药水提取物进行抗HBsAg的实验研究,共筛出有效药物7种(占总数的3.5%)。若按5种不同剂量(0.3、0.6、1.2、2.5、5.0mg/100μl)的药物、2种不同浓度的HBsAg(10.92、14.26P/N值)与3种不同接触时间(立即、1h、2h)的10项P/N值均数来综合评价药效指数时,7种有效药物的次序为青蒿(1.67P/N值)、大蒜(2.19P/N值)、红孩儿(2.31P/N值)、仙鹤草(2.31)、魔芋(2.32P/N值)、冬瓜皮(2.63P/N值)和猕猴桃(2.89P/N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药理学 ELISA 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气相色谱法鉴定艰难梭菌
8
作者 廖筑华 赖东跃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16-218,共3页
应用国产气相色谱仪,选用不锈钢色谱柱,在色谱柱柱温140℃、检测室温度190℃下采用15%改性聚乙二醇固定液(FFAP),以氮气作载体,将从临床肿瘤病人粪便中分离的5株艰难梭菌(Clostridiumdifficil... 应用国产气相色谱仪,选用不锈钢色谱柱,在色谱柱柱温140℃、检测室温度190℃下采用15%改性聚乙二醇固定液(FFAP),以氮气作载体,将从临床肿瘤病人粪便中分离的5株艰难梭菌(Clostridiumdifficile)菌株与1株参考株的脂肪酸代谢产物气相色谱图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分离株与参考株的色谱图非常相似:均出现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异己酸、丙酸、戊酸峰。其中乙酸、丁酸、异己酸峰较高;其次为异丁酸及异戊酸峰;而丙酸及戊酸峰则较低。此外,在14min时尚可见出现1个低平峰,此峰与国外Berg等报道的p-甲(苯)酚峰相似。实验结果表明气相色谱法是一种简单、快速鉴定艰难梭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艰难梭菌 脂肪酸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流行性出血热血清学调查
9
作者 林英姿 扬文 刘佩芹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75-76,共2页
目的 :调查海南岛一般人群中流行性出血热 (EHF)的隐性感染率 ,以了解人群对 EHF的免疫力。方法 :应用 m IFA法分别对采自海南各地区一般人群血清 3 71份、不明热患者血清 3 5份进行流行性出血热 (EHF) Ig G抗体检测。结果 :一般人群血... 目的 :调查海南岛一般人群中流行性出血热 (EHF)的隐性感染率 ,以了解人群对 EHF的免疫力。方法 :应用 m IFA法分别对采自海南各地区一般人群血清 3 71份、不明热患者血清 3 5份进行流行性出血热 (EHF) Ig G抗体检测。结果 :一般人群血清中只有 1份阳性 (滴度 :1∶ 80 )。阳性率为0 .2 7% ,不明热患者血清中有 2份阳性 (滴度 :1∶ 2 0 )。阳性率为 5 .71 %。结论 :海南岛一般人群隐性感染率低 ,人群缺乏对 EHF的免疫力。海南岛是否存在 EHF的易感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海南岛 EHF 血清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乳鼠毒在蚯蚓和苍蝇中实验带毒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明天暂 廖延雄 刘尧服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2-35,共4页
O型口蹄疫(FMD)乳鼠毒注射到蚯蚓(Pheretima sp.)体内后的第8天仍可检测到口蹄疫病毒(FMDV),但第14天以后则未查出。将此病毒洒在蚯蚓生活的土壤中,检测蚯蚓体内FMDV的结果亦同。本试验还间接地表明,FMDV不能在蚯蚓体内复制、增殖,蚯蚓... O型口蹄疫(FMD)乳鼠毒注射到蚯蚓(Pheretima sp.)体内后的第8天仍可检测到口蹄疫病毒(FMDV),但第14天以后则未查出。将此病毒洒在蚯蚓生活的土壤中,检测蚯蚓体内FMDV的结果亦同。本试验还间接地表明,FMDV不能在蚯蚓体内复制、增殖,蚯蚓只起携带FMDV的作用。蚯蚓属于低等动物,免疫系统尚未健全,但对非已物质有一定的免疫应答。蚯蚓与FMDV接触后,用间接血凝测得其体腔液中具有“抗体”反应。FMDV与舍蝇属(Muscasp.)和金蝇属(Chrysomyia sp.)的苍蝇接触24小时后,对其带毒检测结果表明:苍蝇只能短时在体表携带FMDV,且苍蝇体表携带FMDV的量很少。故认为在FMDV传播中苍蝇只起短时机械扩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鼠毒 蚯蚓 苍蝇 FMDV O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endo Finisher锉对根管内壁玷污层清除效果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辛悦 杨健 宋矿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评估XP-endo Finisher(XPF)锉与被动超声冲洗(PUI)对根管内壁玷污层的清除效果。方法选择60颗离体单直根管下颌前磨牙,距根尖16 mm处截冠,采用S3镍钛锉预备到3S,根据终末处理方式不同将样本随机分成6组。A组:3 mL 3%次氯酸钠溶液联... 目的评估XP-endo Finisher(XPF)锉与被动超声冲洗(PUI)对根管内壁玷污层的清除效果。方法选择60颗离体单直根管下颌前磨牙,距根尖16 mm处截冠,采用S3镍钛锉预备到3S,根据终末处理方式不同将样本随机分成6组。A组:3 mL 3%次氯酸钠溶液联合XPF处理1 min;B组:3 mL 3%次氯酸钠溶液联合XPF处理1 min,再用4 mL 17%乙二胺四乙酸(EDTA)溶液冲洗1 min;C组:3 mL 3%次氯酸钠溶液联合PUI处理1 min;D组:3 mL 3%次氯酸钠溶液联合PUI处理1 min,再用4 mL 17%EDTA溶液冲洗1 min;E组:3 mL 3%次氯酸钠溶液30号侧方冲洗针冲洗1 min;F组:3 mL 3%次氯酸钠溶液30号侧方冲洗针冲洗1 min,再用4 mL 17%EDTA溶液冲洗1 min。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玷污层形态,并比较根尖1/3区、根中1/3区牙本质小管开口数。结果 A、C、E组实验样本整个根管壁都有玷污层覆盖,A组与C组牙本质小管开口数明显高于E组(P<0.05),而A组与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根中区、B组和D组根尖区有少量玷污层覆盖,牙本质小管开放或半开放;F组根尖区可见玷污层,牙本质小管封闭或半封闭;B和D组根中区根管壁玷污层均被有效去除;在根尖1/3区和根中1/3区,B组与D组牙本质小管开口数高于其他4组(P<0.05),而B组和D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PF锉对根管内壁玷污层的清洁效果与PUI无明显差异,可用于根管预备后提高根管清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P-endoFinisher锉 玷污层 被动超声冲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在流行性出血热传播中的作用──I.EHF病人家中猪血清EHFV抗体的检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佩芹 谌济国 +1 位作者 余克花 龙健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8-39,共2页
猪在流行性出血热传播中的作用──I.EHF病人家中猪血清EHFV抗体的检测江西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刘佩芹,谌济国,余克花,龙健自从1988年张云等[1]首次从猪肺中分离到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以来,关于猪在EHF... 猪在流行性出血热传播中的作用──I.EHF病人家中猪血清EHFV抗体的检测江西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刘佩芹,谌济国,余克花,龙健自从1988年张云等[1]首次从猪肺中分离到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以来,关于猪在EHF传播中的作用研究,已见血清学[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病学 传播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养荣汤和强的松龙对自身免疫MRL/I小鼠的协同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南南 中井祥二 姬野国祐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32-234,共3页
用人参养荣汤和低剂量的强的松龙从6周龄始给MRL/1 小鼠灌胃,每周5次,观察到此联合疗法能显著延长MRL/1小鼠的生存期,并降低外周血中抗ds-DNA 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水平。流式细胞分析结果表明:联合治疗能显著减少淋巴器官中异常B220^+T... 用人参养荣汤和低剂量的强的松龙从6周龄始给MRL/1 小鼠灌胃,每周5次,观察到此联合疗法能显著延长MRL/1小鼠的生存期,并降低外周血中抗ds-DNA 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水平。流式细胞分析结果表明:联合治疗能显著减少淋巴器官中异常B220^+T 细胞数并可能由此增强脾细胞和淋巴结细胞对丝裂原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养荣汤 强的松龙 MRL/1小鼠 免疫调节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在流行性出血热传播中的作用──Ⅱ、养猪户人群中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的检测
14
作者 陈瑞琪 刘佩芹 +2 位作者 谌济国 余克花 龙健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4-45,共2页
猪在流行性出血热传播中的作用──Ⅱ、养猪户人群中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的检测江西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陈瑞琪,刘佩芹,谌济国,余克花江西省上高县卫生防疫站龙健自1988年张云等[1]首次从猪肺中分离到流行性出血热(EHF... 猪在流行性出血热传播中的作用──Ⅱ、养猪户人群中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的检测江西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陈瑞琪,刘佩芹,谌济国,余克花江西省上高县卫生防疫站龙健自1988年张云等[1]首次从猪肺中分离到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关于猪在EHF传播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病毒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与流行性出血热关系的现地调查
15
作者 刘佩芹 谌济国 +3 位作者 陈瑞琪 胡荣 余克花 尤健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3年第4期43-45,共3页
采用RPHI法裣测疫区EHF患者家中饲养的猪的血清,EHF抗体阳性率为7%,对照组为1%,两组有显著差异,P值<0.05。从猪肺及肾组织中检测EHF抗原,采用免疫荧光法,猪肺及肾阳性率分别为5.33%和10%,总阳性率为5.88%;采用免疫组化法,猪肺... 采用RPHI法裣测疫区EHF患者家中饲养的猪的血清,EHF抗体阳性率为7%,对照组为1%,两组有显著差异,P值<0.05。从猪肺及肾组织中检测EHF抗原,采用免疫荧光法,猪肺及肾阳性率分别为5.33%和10%,总阳性率为5.88%;采用免疫组化法,猪肺及肾阳性率分别为13.33%和50%,总阳性率为17.64%,猪抗体阳性的养猪户和猪抗体阴性养猪户人血清中EHF抗体检测,采用免疫荧光法,阳性率分别为16.66%和1.49%,两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养猪户与非养猪户人血清中EHF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33%和0.99%。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猪抗体阴性的养猪户EHF病人家属血清与对照正常人群血清中EHF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9%和0%,两组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病 流行性出血热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