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_(44V6)在胃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江 张振玉 +3 位作者 祝金泉 王崇文 谢勇 黄德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40-441,共2页
目的:探讨CD44V6与胃癌发生及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研究10例胃粘膜肠化及46例胃癌的CD44V6表达。结果:胃粘膜肠化及胃癌阳性率分别为10%和63%,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75%)明... 目的:探讨CD44V6与胃癌发生及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研究10例胃粘膜肠化及46例胃癌的CD44V6表达。结果:胃粘膜肠化及胃癌阳性率分别为10%和63%,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75%)明显高于非转移组(45%,P<0.05),且CD44V6表达与Lauren分型相关。结论:CD44V6分子参与肿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CD44V6 基因表达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乙醇性胃粘膜损伤的保护机制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谢勇 李小平 +4 位作者 王崇文 祝金泉 黄德强 张昆和 陈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为了探讨牛磺酸抗乙醇性胃粘膜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实验性乙醇胃粘膜损伤模型,测定胃粘膜局部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内皮素(ET)和部分胃肠激素含量。结果牛磺酸可明显减轻胃粘膜损伤,抑制ET释放,增加NOS... 目的为了探讨牛磺酸抗乙醇性胃粘膜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实验性乙醇胃粘膜损伤模型,测定胃粘膜局部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内皮素(ET)和部分胃肠激素含量。结果牛磺酸可明显减轻胃粘膜损伤,抑制ET释放,增加NOS活性及生长抑素(SS)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含量。结论牛磺酸可明显减轻实验性乙醇胃粘膜损伤,其可能机制为调节胃粘膜局部ET、NOS、SS、VIP的活性和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损伤 乙醇 牛磺酸 保护作用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