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进江西省现代农业建设机制体制创新的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美球 黄建伟 段萍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126-130,共5页
在分析江西省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主要体制机制障碍的基础上,结合江西省现代农业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江西省现代农业建设的机制体制创新对策建议,包括:创新农业经营制度,着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创新强农惠... 在分析江西省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主要体制机制障碍的基础上,结合江西省现代农业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江西省现代农业建设的机制体制创新对策建议,包括:创新农业经营制度,着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创新强农惠农机制,集中资金破解"瓶颈",培育现代农业发展内在动力;重点攻关绿色农业的关键技术,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升现代农业科技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建设 机制体制创新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公共治理中的科技创新策略研究——以对大学知识产权事务的介入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建伟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7-102,共6页
美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公共治理中的科技创新策略是美国走向并保持强国地位的有力举措,其中对大学知识产权事务的巧妙介入堪称典型。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判例研究法发现美国联邦政府利用宪法"知识产权保护权"条款的明示性专有权力... 美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公共治理中的科技创新策略是美国走向并保持强国地位的有力举措,其中对大学知识产权事务的巧妙介入堪称典型。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判例研究法发现美国联邦政府利用宪法"知识产权保护权"条款的明示性专有权力,可以通过引导大学知识产权走向、决定大学知识产权权限、介入大学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大学知识产权成果、规制大学知识产权行为、形成大学知识产权判例等方式来驱动大学创新创业,从而形成一种依"知识产权保护权"条款的高等教育公共治理权。研究结果表明,美国联邦政府充分而适当地行使着这种高等教育公共治理权,通过谨慎而善意地介入大学知识产权事务,起到了以"知识产权保护权"之火点燃大学创新创业之油之功效并有效达成了实现国家科技创新的战略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联邦政府 大学 科技创新 高等教育公共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对农村宅基地流转的认知与意愿——基于江西省254户农户调查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美球 徐星璐 朱美英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5-510,共6页
作为农村宅基地的使用主体,农户在农村宅基地流转决策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他们对农村宅基地流转的认知与意愿对规范农村宅基地流转起着关键作用。文章通过对"江西省农村宅基地流转"专题调研,以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析江西... 作为农村宅基地的使用主体,农户在农村宅基地流转决策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他们对农村宅基地流转的认知与意愿对规范农村宅基地流转起着关键作用。文章通过对"江西省农村宅基地流转"专题调研,以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析江西省当前农户对农村宅基地流转的认知与意愿,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农村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农民对于国家农村宅基地的相关政策了解程度一般,对于构建规范有效的农村宅基地流转机制期望较高,但反映出普遍担心农村宅基地入市后的高房价和投机行为的发生;户主年龄、家庭年收入、家庭农村宅基地面积及个数对农户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影响最大。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流转 农户认知 农户意愿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陈美球 钟太洋 吴月红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2014年第1期14-23,共10页
针对现阶段我国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四项农业补贴政策,在理论分析了农户耕地保护行为对农业补贴政策的响应,并运用"江西省农业补贴与农户耕地耕种变化"专题调研的390份问卷,实证研究了农业补... 针对现阶段我国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四项农业补贴政策,在理论分析了农户耕地保护行为对农业补贴政策的响应,并运用"江西省农业补贴与农户耕地耕种变化"专题调研的390份问卷,实证研究了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对农业机械化提高、低毒农药的使用、先进农业技术的运用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对劳动力投入天数、农田基础设施投入、种植绿肥面积和施用农家肥基本没有发挥作用;粮食直补对促进低毒农药的使用和农业先进技术的应用有显著的影响,但对兼业农户的低毒农药的使用影响远大于专业农户,对专业农户的先进农业技术的使用影响要大于兼业农户;良种补贴对专业农户和兼业农户的先进农业技术使用都有显著影响,对专业农户的激励作用要大于兼业农户;农机具购置补贴对专业农户和兼业农户的农业化水平提高都有显著影响,对专业农户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兼业农户。研究最后提出了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几点建议:改变福利式的农业补贴形式,整合资金形成合力;针对农户耕地保护的具体行为表现,找准农业补贴政策的切入点;减少政策实施运行成本,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充分尊重农户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补贴政策 农户耕地保护行为 农户类型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公共行政中的“府学关系”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建伟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58,共9页
高等教育公共行政主要体现在政府对大学的管制和服务上,其核心问题实际上就是"府学关系"问题。高等教育公共行政中的"府学关系"问题既是一个无止境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有时限解决的现实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转变... 高等教育公共行政主要体现在政府对大学的管制和服务上,其核心问题实际上就是"府学关系"问题。高等教育公共行政中的"府学关系"问题既是一个无止境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有时限解决的现实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转变政府职能和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的问题被加速化地提上议事日程,高等教育界涌现出大批的学者研究该问题。多学科的知识渗入是"府学关系"问题研究的重要特征,尤其是政治学、管理学和法学的学科视野为政府怎样管大学提供了多层次、多途径的解决办法,但在政府管大学什么、不该管大学什么等权力边界问题上还研究得不够深入和系统。另外,以从政府公共行政的规律出发的逻辑起点来研究该问题的文献还不多见。今后,以高等教育公共行政的权力边界为切入点来研究"府学关系"问题既必要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公共行政 “府学关系” 权力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的治理机构及其组织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建伟 喻洁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5-44,共10页
美国作为世界头号高等教育强国,其联邦政府在高等教育治理机构的组织设计中如何布局和分配高等教育公共治理权,对他国高等教育公共治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联邦行政机关中高等教育的主管机构、立法机关中高等教育的主治机构以及... 美国作为世界头号高等教育强国,其联邦政府在高等教育治理机构的组织设计中如何布局和分配高等教育公共治理权,对他国高等教育公共治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联邦行政机关中高等教育的主管机构、立法机关中高等教育的主治机构以及作为高等教育外部治理主体但无"对口"的主治机构的联邦司法机关的介绍及其组织设计的描述,归纳出了上述三类高等教育治理机构的权能和主要权力清单。研究发现,美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公共治理权具有多元共治和间接驾驭这两大主要特点。这两大特点使美国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既不偏离国家利益的轨道,又能按照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自主办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政府 大学 高等教育 治理机构 组织设计 权能 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国家关于政府与大学关系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动态分析——基于德、美两国学者特定时期相关研究的综述
7
作者 黄建伟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16,共3页
德国和美国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都从不同的基点论述过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并各有所侧重;两国学者有关政府与大学的关系观都具有理性的特点和辩证的风格;两国学者不同的诉求反映了大学自身就有平衡政府控制与大学自治的矛盾的需求。西... 德国和美国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都从不同的基点论述过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并各有所侧重;两国学者有关政府与大学的关系观都具有理性的特点和辩证的风格;两国学者不同的诉求反映了大学自身就有平衡政府控制与大学自治的矛盾的需求。西方学者在政府与大学关系问题的研究上,其逻辑起点主要从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出发,而很少兼及政府公共行政的规律。以高等教育公共行政的权力边界为切入点来研究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应是我国学者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大学 关系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地农民市民化现状剖析与对策探索——基于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沙井街道的调研 被引量:8
8
作者 陈美球 李志朋 +3 位作者 刘桃菊 刘馨 曹磊 周小清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1-38,共8页
研究目的:以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沙井街道为例,深入了解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现状,为加速失地农民市民化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环境得到彻底改观;失地农民的经济收入明显增加,且来源多样化;失... 研究目的:以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沙井街道为例,深入了解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现状,为加速失地农民市民化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环境得到彻底改观;失地农民的经济收入明显增加,且来源多样化;失地农民的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失地农民征地补偿费用的使用主要用于基本保障,较少用于非农创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和谐因素增多。失地农民市民化面临着"还建房"社区建设存在"先天不足",失地农民市民化的软件环境建设严重滞后,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生活困难大等主要困境。研究结论:要推进失地农民市民化,必须改革土地征用安置补偿方式,保障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加强对失地农民就业的引导与扶持,着重培育失地农民的生存能力;创新"还建房"小区管理,构建成"和谐社区";加强"还建房"小区文化建设,优化失地农民市民化软件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失地农民市民化 现状 对策 沙井街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下的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思考 被引量:22
9
作者 陈美球 刘桃菊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共5页
研究目的:针对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目标,探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对策。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城乡发展一体化对农村土地资源的供给需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不断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城镇化、工业化、新农村... 研究目的:针对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目标,探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对策。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城乡发展一体化对农村土地资源的供给需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不断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城镇化、工业化、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建设用地保障,为城乡居民的生活与生产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研究结论:针对当前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农村土地主要问题,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农村土地制度创新:(1)完善强农惠农方式,优化耕地流转环境,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良好的土地条件;(2)改革农村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提升节约集约利用水平;(3)改革土地征收制度,完善城镇化土地资源的配置机制;(4)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机制,真正发挥区域土地利用的宏观管制作用;(5)创新农村土地整治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土地综合整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城乡发展一体化 农村土地制度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流转:演进逻辑、现实困境及破解路径——基于文献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建伟 刘文可 陈美球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2016年第4期381-389,共9页
基于国内学者对我国农地流转问题的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与农地流转相关性较强的文献进行梳理,描绘1996年至今20年间该领域研究重点的变迁。结果发现,国内学者界定了农地流转的定义,对其特点、分类、动因开展过深入的探究,特别是... 基于国内学者对我国农地流转问题的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与农地流转相关性较强的文献进行梳理,描绘1996年至今20年间该领域研究重点的变迁。结果发现,国内学者界定了农地流转的定义,对其特点、分类、动因开展过深入的探究,特别是对现阶段我国农地流转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困境,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提供了多种解决思路。但是,关于农地流转我国学者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以及基层政府职能等方面还研究得不够全面和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确权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会调查的方法与技巧——以安义、南昌两县农村土地确权和流转调查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璐 黄建伟 +1 位作者 邹晓娟 江永清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15-119,共5页
农村社会调查方法是研究"三农问题"主要使用的方法。农村土地确权和流转作为新时期"三农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能否在相关研究中掌握科学适用的社会调查方法,不仅关系到该研究是否能顺利推进,还关系到该研究是否... 农村社会调查方法是研究"三农问题"主要使用的方法。农村土地确权和流转作为新时期"三农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能否在相关研究中掌握科学适用的社会调查方法,不仅关系到该研究是否能顺利推进,还关系到该研究是否能取得高质量的成果。本文以安义、南昌县农村土地确权、流转调查为例,介绍了农村社会调查的科学程序,总结了农村社会调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遵循的原则,最后进行了小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调查 方法与技巧 农地确权 土地流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郊失地农民非农就业现状及其意愿的实证分析
12
作者 李志朋 陈美球 +1 位作者 曹磊 刘馨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34-137,共4页
在南昌市和赣州市城郊失地农民非农就业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利用183份有效问卷,对城郊失地农民的非农就业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失地农民接受技能培训的意愿比较强,对希望政府帮扶政策的意愿呈多样化,其中"集中安排岗位"... 在南昌市和赣州市城郊失地农民非农就业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利用183份有效问卷,对城郊失地农民的非农就业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失地农民接受技能培训的意愿比较强,对希望政府帮扶政策的意愿呈多样化,其中"集中安排岗位"是最主要的意愿。提出了促进失地农民非农就业的对策建议:加大对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失地农民非农就业的岗位;多样化安排失地农民就业,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现状 非农就业意愿 城郊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