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0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农业院校《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杨丽聪 王文君 +2 位作者 杨武英 王丹 郑国栋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6期163-165,共3页
食品毒理学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必修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本文针对农林院校中食品毒理学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了如何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食品毒理学教学质量,为农林院校食... 食品毒理学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必修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本文针对农林院校中食品毒理学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了如何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食品毒理学教学质量,为农林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创新型和素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理想的教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毒理学 教学改革 地方农业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动导向教学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运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黎冬明 上官新晨 +1 位作者 徐明生 沈勇根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6期34-36,共3页
针对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研究了行动导向教学中的"任务行动教学法"和"引导文教学法"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行动导向教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中心·二融合·六支撑”的食品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3
作者 吴娜 徐明生 +2 位作者 王文君 黎冬明 涂勇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3期272-275,279,共5页
以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通过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联动式育人机制、“多元体系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基于“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内/外部支撑体系3个方面的探讨,构建“一中心、二融合、六支撑”的食品卓越工程人... 以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通过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联动式育人机制、“多元体系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基于“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内/外部支撑体系3个方面的探讨,构建“一中心、二融合、六支撑”的食品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为推动新工科形势下高等工程人才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卓越工程人才 学生 交叉融合 支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下“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周雯雯 杜娟 +2 位作者 洪艳平 赵燕 涂勇刚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期116-122,125,共8页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具有多元性、综合性的特点,学生学习难度较高。根据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特点和社会需求,将课程思政元素从“学、识、用”3个层次融入“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授课体系中,建立“学以识,识为用,用促学”...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具有多元性、综合性的特点,学生学习难度较高。根据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特点和社会需求,将课程思政元素从“学、识、用”3个层次融入“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授课体系中,建立“学以识,识为用,用促学”三位一体食品添加剂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基于OBE理念的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校内校外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比较,依据课程目标达成度目前选择校内校外融合式教学模式,即课前线上发布预习资源,课中线下讲授+线上直播异地同步进行课堂活动,课后全方位评价学习成效,师生双方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持续改进,以循环上升的方式达到课程教学目标。同时,课堂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解锁、奇思妙想和热点解惑等教学模块,加深了学生工程知识理解程度,培养了学生进行问题分析、科学研究、个人与团队、职业规范、沟通和终身学习等多方面能力,提升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课程采用的校内校外融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可为食品专业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理论教学 成果导向教育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武英 杜娟 +4 位作者 黄波 王文君 耿响 熊建华 罗秋水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4期121-125,共5页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课程是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就业及食品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基础,对此种教学方法的项目设计...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课程是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就业及食品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基础,对此种教学方法的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和考核方式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在该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为项目驱动教学法在该专业其他专业主干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驱动教学法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师”背景下的“食品添加剂”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周雯雯 周志娥 +3 位作者 汤雨露 秦兰 孙超 李骏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3期118-123,126,共7页
作为食品相关专业核心课程——“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产业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智慧教学推广率低、实践创新能力不足、学生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等痛点,提出了在“金师”背景下,利用农业院校的优势与特点,以资源材... 作为食品相关专业核心课程——“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产业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智慧教学推广率低、实践创新能力不足、学生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等痛点,提出了在“金师”背景下,利用农业院校的优势与特点,以资源材料库建议、虚拟仿真结合工程实训、学生学习能动性调动为切入点,构建“五育融合教育、对接经济发展新需求、嵌入学科前沿新进展、融入科研实践新成果(三全育人)”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和优化考核机制,通过以学生为中心、深入产教研融合、课内外联动-校内外联动、融入课程思政、揉入前沿进展及科研成果、多样化资源集成、双线结合等手段;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能力,以达到“一中心、一融合、五支撑”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让专业课堂更具温情,让本科教育教学更有爱的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金师 产教研融合 启发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粉葛产业高质量发展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何绍浪 邹涵芳 +10 位作者 王斌强 吴波 黄尚书 林小兵 陈慧 葛菲 成艳红 丁立军 舒娟 陈凯 黄欠如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00-105,共6页
介绍了江西省粉葛产业的生产规模、种植模式、加工产品等发展现状,分析了影响该省粉葛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品种较为单一、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不合理、地膜残留较为严重以及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等问题,提出了加大粉葛种业研发力度、优... 介绍了江西省粉葛产业的生产规模、种植模式、加工产品等发展现状,分析了影响该省粉葛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品种较为单一、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不合理、地膜残留较为严重以及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等问题,提出了加大粉葛种业研发力度、优化施肥方式、科学使用回收地膜、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江西省粉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葛产业 高质量发展 困境 对策建议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创时代下“竞技强能”导向的食品工艺类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8
作者 吴娜 谌淑平 +2 位作者 赵燕 涂勇刚 王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1期273-275,278,共4页
根据食品工艺类课程的特点,在双创时代需求背景下,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课赛相通”的基本理念,构建以“竞技强能”为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及“校企双师型”教学团队,完善教学模块,组建高素质、强能力的教师队伍,... 根据食品工艺类课程的特点,在双创时代需求背景下,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课赛相通”的基本理念,构建以“竞技强能”为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及“校企双师型”教学团队,完善教学模块,组建高素质、强能力的教师队伍,为着重培养大学生创造精神、团队协作和实践能力,塑造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创 竞技强能 食品工艺类课程 改革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脂肪酸在几种常见食品风味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37
9
作者 邓文辉 赵燕 +2 位作者 李建科 涂勇刚 马晓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22-425,共4页
游离脂肪酸在许多食品的风味形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直接作为风味化合物起作用;另一方面游离脂肪酸作为风味前体物,对食品特有风味的形成做出贡献。但是,在不同的食品风味形成的过程中,游离脂肪酸的作用是不同的。文章综合... 游离脂肪酸在许多食品的风味形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直接作为风味化合物起作用;另一方面游离脂肪酸作为风味前体物,对食品特有风味的形成做出贡献。但是,在不同的食品风味形成的过程中,游离脂肪酸的作用是不同的。文章综合论述了它在腊肉、香肠、火腿、奶酪、茶叶及啤酒等常见食品的风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脂肪酸 食品 风味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乙酸钠在食品防腐保鲜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32
10
作者 沈勇根 上官新晨 +1 位作者 蒋艳 吴少福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747-751,共5页
介绍了双乙酸钠的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在食品防腐保鲜中的应用,并对双乙酸钠与其他防腐剂进行了比较,阐明了双乙酸钠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关键词 双乙酸钠 食品 防腐 保鲜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蜡梅叶黄酮和多糖同步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11
作者 张敏 范丹娜 +4 位作者 王文君 郭春兰 胡文兵 陈凌利 陈慧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3-1106,共14页
【目的】旨在探究山蜡梅叶黄酮和多糖的最佳同步提取工艺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为山蜡梅叶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抗氧化功能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蜡梅叶为试验材料,其黄酮和多糖的总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乙醇提取法通过单... 【目的】旨在探究山蜡梅叶黄酮和多糖的最佳同步提取工艺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为山蜡梅叶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抗氧化功能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蜡梅叶为试验材料,其黄酮和多糖的总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乙醇提取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化山蜡梅叶黄酮和多糖的同步提取工艺,并利用柱层析法进一步同时分离纯化提取物中的黄酮和多糖组分。通过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FRAP试验评价提取物(粗提物)及纯化后产物(纯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1)山蜡梅叶黄酮和多糖的最佳同步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100 W,乙醇体积分数30%,超声温度50℃,该条件下山蜡梅叶黄酮和多糖总得率为10.70%,进一步分离纯化后其黄酮和多糖的质量分数分别提高了71.17%和47.26%。(2)在质量浓度0.1~0.6 mg/mL范围内,山蜡梅叶黄酮和多糖粗提物及纯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2.98~30.09%,5.69~48.28%;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50.48~75.71%,48.99~89.05%;在质量浓度0.02~0.1 mg/mL范围内,山蜡梅叶黄酮和多糖粗提物及纯化物的FRAP值分别为0.0220~0.3403、0.0320~0.3439,均显著低于VC(P<0.0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同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且AB-8大孔树脂对山蜡梅叶中的黄酮和多糖组分具有显著的同时纯化效果,纯化前后的产物均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且纯化物的抗氧化活性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蜡梅叶 黄酮 多糖 同步提取 体外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加工过程中有害物质——赖丙氨酸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董攀 赵燕 +2 位作者 杨有仙 李建科 涂勇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312-316,共5页
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是目前食品安全研究的一个热点。含蛋白质的食品在高温或碱处理时,赖氨酸易和胱氨酸、丝氨酸、磷酸丝氨酸或脱氢丙氨酸发生交联,生成一种新的氨基酸——赖丙氨酸。本文对赖丙氨酸的产生条件、机理、对... 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是目前食品安全研究的一个热点。含蛋白质的食品在高温或碱处理时,赖氨酸易和胱氨酸、丝氨酸、磷酸丝氨酸或脱氢丙氨酸发生交联,生成一种新的氨基酸——赖丙氨酸。本文对赖丙氨酸的产生条件、机理、对实验动物和人体的危害及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也对赖丙氨酸未来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丙氨酸 氨基酸 碱处理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被引量:17
13
作者 郜彦彦 林丽萍 +2 位作者 舒梅 张凤英 吴国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1期277-279,共3页
课程思政是近年来在我国高校广泛推广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从食品微生物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出发,明确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详细介绍了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中案例的筛选,重点探索了思政教育的实践途径,旨在提升课堂教学的育人功... 课程思政是近年来在我国高校广泛推广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从食品微生物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出发,明确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详细介绍了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中案例的筛选,重点探索了思政教育的实践途径,旨在提升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同时为其他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食品微生物学 教学改革 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畜禽粪尿资源分布及其污染潜势估算 被引量:7
14
作者 欧阳克蕙 王文君 +1 位作者 周萍芳 舒希凡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6-620,共5页
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饲养方式的改变,畜禽粪尿养分的循环和处理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利用统计资料和文献数据,结合国内外研究,估算了江西省畜禽粪尿产生量及其排出的氮磷养分、CODcr、BOD5、NH3-N总量和单位耕地承载量。结果表明... 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饲养方式的改变,畜禽粪尿养分的循环和处理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利用统计资料和文献数据,结合国内外研究,估算了江西省畜禽粪尿产生量及其排出的氮磷养分、CODcr、BOD5、NH3-N总量和单位耕地承载量。结果表明:2006年江西省畜禽粪尿耕地承载量为49.19 t/hm2、单位耕地粪尿N承载量为278.77 kg/hm2、单位耕地粪尿P承载量为78.63 kg/hm2。畜禽粪尿CODcr、BOD5、NH3-N总量分别为271.54、235.54、25.69万t。耕地畜禽粪尿承载量在空间上分布极不平衡,承载量大的主要分布在赣州、萍乡、新余3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污染 排泄参数 粪尿耕地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技术在食品痕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汤凯洁 汤坚 顾小红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5-109,共5页
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制备对特定目标分子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选择性分子识别材料的新兴仿生技术,该技术在近几年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在许多领域被广泛关注。作者综述了分子印迹技术原理、制备方法及其在食品痕量分析中的应用,最新的进展... 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制备对特定目标分子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选择性分子识别材料的新兴仿生技术,该技术在近几年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在许多领域被广泛关注。作者综述了分子印迹技术原理、制备方法及其在食品痕量分析中的应用,最新的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 痕量分析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杯鸡预制菜加工工艺优化研究
16
作者 唐菊莲 赵疆川 +4 位作者 高新建 刘雯祯 谢冬丽 蔡志鹏 沈勇根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5-131,共7页
三杯鸡预制菜的调味和预熟制工艺参数直接决定成品的适口性。该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探究了调和油、酱油、米酒的添加量对三杯鸡预制菜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对比不同预熟制工艺参数(煸炒时间和上汁上味时间)下三杯鸡预制菜的出品率、水分含量... 三杯鸡预制菜的调味和预熟制工艺参数直接决定成品的适口性。该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探究了调和油、酱油、米酒的添加量对三杯鸡预制菜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对比不同预熟制工艺参数(煸炒时间和上汁上味时间)下三杯鸡预制菜的出品率、水分含量、色泽和质构,结合感官评价优化三杯鸡预制菜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三杯鸡预制菜的最佳加工工艺为调和油添加量2.5%、酱油添加量(生抽∶老抽为6∶1)6.25%、米酒添加量4.0%、预熟制时间7 min(煸炒时间5 min、上汁上味时间2 min),在此工艺参数下三杯鸡预制菜产品的感官评分最佳,色泽酱红且有光泽,香气浓郁,口感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杯鸡 预制菜肴 调味工艺 预熟制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胶体对冷冻熟抹茶粉圆品质的改善
17
作者 李娜 胡帅 +2 位作者 牛丽亚 涂瑾 肖建辉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48,共6页
为进一步提高免煮粉圆的复热品质,在以抹茶(MT)和糯米粉(GRF)为原料制作冷冻熟抹茶粉圆(FCMB)的基础上,分别添加2.0%(以抹茶粉圆质量计)的黄原胶(XG)、瓜尔胶(GG)、可得然胶(CD)、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魔芋胶(KGM),探究不同亲水胶体对F... 为进一步提高免煮粉圆的复热品质,在以抹茶(MT)和糯米粉(GRF)为原料制作冷冻熟抹茶粉圆(FCMB)的基础上,分别添加2.0%(以抹茶粉圆质量计)的黄原胶(XG)、瓜尔胶(GG)、可得然胶(CD)、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魔芋胶(KGM),探究不同亲水胶体对FCMB冷冻过程、蒸煮性质、质构特性、感官评分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冻过程中XG将总冻结时间从(271.67±3.86)min降低至(241.67±4.64)min。亲水胶体的添加使FCMB的复热损失率降低到1.27%~1.80%。不同亲水胶体均提高了冻藏前后FCMB的硬度和咀嚼性。对于凝胶网络结构而言,XG与CD对其的改善效果较佳。从感官的结果来看,CD组的感官评分最高,为64.50。不同亲水胶体对FCMB品质改善的效果并不相同,其中CD对FCMB综合品质改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胶体 熟抹茶粉圆 方便食品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检测技术在果蔬食品安全控制上的研究应用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武英 孙远明 +1 位作者 周杨 吴民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期147-149,共3页
介绍了目前我国果蔬类食品中存在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综述了化学比色、酶抑制技术、生物传感器、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物芯片、ATP生物发光等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在果蔬食品安全控制上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果蔬食品 食品安全 快速检测 研究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霉在发酵工业与环境科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金梅 张凤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6-33,共8页
根霉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真菌,千百年来一直是我国数种传统发酵食品的重要优势菌。近年来又发现根霉可利用不同的原料在特定的条件下发酵和代谢生产人们所需的各种产物,如L-乳酸、L-苹果酸、富马酸和脂肪酶等,其代谢产物广泛用于... 根霉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真菌,千百年来一直是我国数种传统发酵食品的重要优势菌。近年来又发现根霉可利用不同的原料在特定的条件下发酵和代谢生产人们所需的各种产物,如L-乳酸、L-苹果酸、富马酸和脂肪酶等,其代谢产物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及环保等行业。随着根霉菌特殊代谢产物的不断发现,相关产品的研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主要介绍根霉在发酵工业与环境科学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霉 酸味剂 平台化合物 安全性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科研小组提高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 被引量:6
20
作者 林丽萍 张凤英 李聚森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10-112,共3页
立足当前本科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毕业生就业形势,为进一步提高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教学效果 科研小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