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5种中蜂蜂蜜的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震 李淑云 +1 位作者 曾青 颜伟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0-743,共14页
【目的】旨在探究江西省5种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简称中蜂)蜂蜜理化成分及抗氧化活性,为江西特色中蜂蜂蜜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江西省中蜂采集的锥属蜜、树参蜜、赤楠蜜、壳斗蜜及五倍子蜜等5种蜂蜜为试验材料... 【目的】旨在探究江西省5种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简称中蜂)蜂蜜理化成分及抗氧化活性,为江西特色中蜂蜂蜜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江西省中蜂采集的锥属蜜、树参蜜、赤楠蜜、壳斗蜜及五倍子蜜等5种蜂蜜为试验材料,分别对其进行孢粉学鉴定,并测定葡萄糖、果糖、蔗糖、水分、酸度、淀粉酶活性、灰分、电导率、羟甲基糠醛(HMF)等基本理化指标,以及总酚酸与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分析;通过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对中蜂蜂蜜和麦卢卡蜂蜜(UMF10+)的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并对理化成分、总酚酸、总黄酮、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除赤楠蜜的灰分[(0.421±0.034)g/100g]、电导率[(0.804±0.044)ms/cm]不符合行业标准外,中蜂蜂蜜中葡萄糖、果糖、蔗糖、酸度、羟甲基糠醛均符合行业标准;(2)总酚酸、总黄酮含量最高的分别为锥属蜜[(0.375±0.040)mg/g]和壳斗蜜[(0.165±0.012)mg/g]。DPPH自由基清除力最强为壳斗蜜[(34.24±6.44)mg/mL],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力最强为锥属蜜[(62.46±4.08)mg/mL],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最强为赤楠蜜[(0.751±0.060)μmol/g],但均次于麦卢卡蜂蜜(UMF10+)(P<0.05);(3)HMF、总酚酸、总黄酮含量与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50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江西5种中蜂蜂蜜的理化性质、总酚酸、总黄酮及抗氧化能力差异较大,其中壳斗蜜抗氧化能力最强,树参蜜最弱;麦卢卡蜂蜜(UMF10+)的抗氧化能力均高于5种中蜂蜂蜜;此外,5种中蜂蜂蜜的HMF、总酚酸及总黄酮含量与其抗氧化能力均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中蜂蜂蜜 理化性质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蜜蜂裁脾育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卢方明 胡越洋 +1 位作者 潘其忠 吴小波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7-455,共9页
【目的】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是我国本土的优质蜂种,在养殖过程中主要通过人工移虫来培育新蜂王,但中华蜜蜂幼虫底部的蜂王浆较少,导致人工移虫育王过程中存在移虫难、幼虫易损伤等问题。研究旨在探索一种简单便捷的育王方式,... 【目的】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是我国本土的优质蜂种,在养殖过程中主要通过人工移虫来培育新蜂王,但中华蜜蜂幼虫底部的蜂王浆较少,导致人工移虫育王过程中存在移虫难、幼虫易损伤等问题。研究旨在探索一种简单便捷的育王方式,为中华蜜蜂优质蜂王培育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研究根据中华蜜蜂的生物学特性,设计一套中华蜜蜂裁脾育王装置,包括产卵框、育王条、固定条和育王框等。通过将裁脾育王装置放入中华蜜蜂蜂群(5框蜂量)中,奖励饲喂蔗糖水促使工蜂分泌蜂蜡建筑巢房,并控制蜂王在巢房中产卵6 h,卵孵化2 d后拆卸育王条卡入育王框,放入无王群中进行改造王台育王,并以人工移虫育王为对照组,检测分析裁脾育王组与人工育王组王台长度、羽化出房蜂王初生重、蜂王形态指标、蜂王发育相关基因(Vg、Hex70b、Hex110),以及蜂王自然交尾后的日产卵量等。【结果】裁脾育王组的王台长度和蜂王出房率显著高于人工移虫组(P<0.05);裁脾育王组所培育蜂王的初生重、胸长、前翅长、前翅宽均显著高于人工移虫组(P<0.05),而裁脾育王组所培育蜂王的胸宽与人工移虫组差异不显著(P>0.05);裁脾育王所培育蜂王的卵巢管数以及蜂王自然交尾后的日产卵量显著高于人工移虫组(P<0.05);裁脾育王所培育蜂王发育相关基因(Vg、Hex110)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人工移虫组(P<0.05),但Hex70b基因在裁脾育王组与人工移虫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根据中华蜜蜂生物学特性设计的裁脾育王装置可以有效培育蜂王,裁脾育王培育的蜂王质量优于传统人工移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蜂王 裁脾 育王技术 蜂王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饲粮对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繁殖与蜜蜂免疫力的影响
3
作者 魏秀秀 陈雅 黄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4,共8页
【目的】研究酸性饲粮对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繁殖和意大利蜜蜂免疫力的影响,验证酸性饲粮是否能够防治蜜蜂微孢子虫疾病,为在养蜂中合理使用酸性饲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意大利蜜蜂为研究对象,选取400只新出房蜜蜂,随机分为4组,分别... 【目的】研究酸性饲粮对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繁殖和意大利蜜蜂免疫力的影响,验证酸性饲粮是否能够防治蜜蜂微孢子虫疾病,为在养蜂中合理使用酸性饲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意大利蜜蜂为研究对象,选取400只新出房蜜蜂,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微孢子虫组、微孢子虫+柠檬酸组(含50 g·L^(-1)柠檬酸)和微孢子虫+醋酸组(含400 mL·L^(-1)醋酸),每组100只,检测并分析感染后第1天和第3天免疫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统计分析感染7 d后蜜蜂体内微孢子虫数量和蜜蜂存活率。【结果】4个试验组之间的存活率差异极显著(P<0.01),微孢子虫+柠檬酸组的蜜蜂死亡率显著高于微孢子虫组(P<0.05)。与微孢子虫组和对照组相比,酸性饲粮处理组(微孢子虫+柠檬酸组和微孢子虫+醋酸组)的蜜蜂中肠内微孢子虫感染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在微孢子虫组中,蜜蜂感染3 d内检测到11个免疫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未显著下降(P>0.05),但酸性饲粮处理组中的部分免疫基因PGRPSC4300和Abaecin的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含有50 g·L^(-1)柠檬酸和400 mL·L^(-1)醋酸的饲粮无法抑制微孢子虫繁殖,也不能提高蜜蜂免疫力和存活率,不适用于治疗蜜蜂微孢子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 意大利蜜蜂 酸性饲粮 免疫基因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蜂箱研究进展
4
作者 何升洋 何旭江 曾志将 《中国蜂业》 2025年第6期57-61,共5页
蜜蜂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人类和蜜蜂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人与蜜蜂的关系也从一开始的毁巢取蜜进化为通过蜂箱互惠互利的共生型。经历了漫长时间,蜂箱也进行了多次更新换代。目前国内的养蜂生产技术主要还建立在精细... 蜜蜂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人类和蜜蜂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人与蜜蜂的关系也从一开始的毁巢取蜜进化为通过蜂箱互惠互利的共生型。经历了漫长时间,蜂箱也进行了多次更新换代。目前国内的养蜂生产技术主要还建立在精细管理的基础上,属典型的劳动密集型技术,明显落后于国外较为先进的机械化水平,因此开展蜂群数据监测及蜂群状态分析对于维护蜂群健康和养蜂技术发展都至关重要。本文将从蜂箱的历史出发,介绍几款国内外研制的智能蜂箱,对其功能和优缺点进行介绍和分析,为研制适合我国产业规模化、省力化和智能化蜂箱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箱 智能蜂箱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蜂为油菜授粉增产效果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石元元 管翠 +2 位作者 曾志将 安建东 罗术东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94-999,1005,共7页
种植赣杂3号油菜,在油菜开花前,把种植的油菜分为自然授粉、蜜蜂授粉和无蜂授粉三个区。然后测定座果率、产量、千粒重、畸形率、发芽率、出油率、油菜籽成分、柱头上花粉含量、花粉活力、花粉管萌发、子房中的RNA含量等指标,并统计授... 种植赣杂3号油菜,在油菜开花前,把种植的油菜分为自然授粉、蜜蜂授粉和无蜂授粉三个区。然后测定座果率、产量、千粒重、畸形率、发芽率、出油率、油菜籽成分、柱头上花粉含量、花粉活力、花粉管萌发、子房中的RNA含量等指标,并统计授粉昆虫的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蜜蜂授粉区油菜籽产量比自然授粉区和无蜂授粉区分别提高40.16%和114.98%,实际亩产油量比自然授粉区和无蜂授粉区分别高7.59%和25.12%,并且蜜蜂授粉区的千粒重、发芽率、柱头上的花粉含量、花粉活力、花粉管萌发数量、子房中RNA的含量都是极显著或显著高于自然授粉区和无蜂授粉区;蜜蜂授粉区油菜籽畸形率极显著低于自然授粉区和无蜂授粉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蜜蜂 授粉 增产效果 授粉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蜜蜂卵表面微观结构及化学成分初步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颜伟玉 曾志将 +1 位作者 吴小波 刘益波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6-120,共5页
为认识蜜蜂的工蜂监督机制,利用扫描电镜分别观察了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不同类型卵(蜂王产的受精卵、未受精卵以及工蜂产的未受精卵)的表面超微结构,同时用气-质联用技术测定了各类型卵新产卵(0h)和5h卵的表面化学信息素成分。... 为认识蜜蜂的工蜂监督机制,利用扫描电镜分别观察了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不同类型卵(蜂王产的受精卵、未受精卵以及工蜂产的未受精卵)的表面超微结构,同时用气-质联用技术测定了各类型卵新产卵(0h)和5h卵的表面化学信息素成分。结果表明:中华蜜蜂3种卵表面均覆有六边形的结构,结构内充满小突起,3种卵的大小及表面超微结构无显著差异。受精卵表面化学信息素种类比未受精卵更为丰富,C27∶2和C27∶1可能是卵带有的标记化学信息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微观结构 化学成分 工蜂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蜜蜂工蜂监督及卵表面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颜伟玉 张丽珍 +1 位作者 胡景华 袁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7-162,共6页
为研究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的工蜂监督机制,采用人工移取中华蜜蜂蜂王产的受精卵(QDG)、未受精卵(QHG)和工蜂产的未受精卵(WHG)至同一张巢脾的工蜂巢房和雄蜂巢房中,置于中华蜜蜂的有王群中,在2,5,12和24 h分别观察3种类型卵... 为研究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的工蜂监督机制,采用人工移取中华蜜蜂蜂王产的受精卵(QDG)、未受精卵(QHG)和工蜂产的未受精卵(WHG)至同一张巢脾的工蜂巢房和雄蜂巢房中,置于中华蜜蜂的有王群中,在2,5,12和24 h分别观察3种类型卵的清除率。同时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中华蜜蜂QDG、QHG和WHG三种类型卵在2,5,12和24 h的表面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在2,5,12和24 h WHG的清除率都显著比QDG和QHG高(P<0.05),QDG和QHG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中华蜜蜂蜂群中存在工蜂监督现象;在2,5,12和24 h QDG、QHG和WHG 3种类型卵表面超微结构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工蜂监督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ID技术在蜜蜂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何旭江 曾志将 +3 位作者 王文祥 吴小波 颜伟玉 王子龙 《中国蜂业》 2010年第11期19-21,共3页
本文主要阐述了RFID的定义、特点、组成和工作原理,探讨了江西农业大学蜜蜂研究所与广州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蜜蜂RFID技术组成元件、操作技术,以及在蜜蜂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并对该技术的可靠性进行了检测。
关键词 RFID技术 蜜蜂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对蜜蜂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颜伟玉 赵方媛 孟雅苹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39-1043,共5页
地球内部存在着天然磁性现象,被称为地磁场。当今社会电子通讯发达,电磁波信号频繁,地球表面充满了电磁场。蜜蜂作为重要的授粉昆虫,其活动范围大部分都处于磁场环境中。目前研究者普遍认为蜜蜂能利用磁场进行导航,但环境中异常的磁场... 地球内部存在着天然磁性现象,被称为地磁场。当今社会电子通讯发达,电磁波信号频繁,地球表面充满了电磁场。蜜蜂作为重要的授粉昆虫,其活动范围大部分都处于磁场环境中。目前研究者普遍认为蜜蜂能利用磁场进行导航,但环境中异常的磁场同样会影响蜜蜂的定位导航、飞行行为、采集活动和学习认知能力等。本文对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以期系统地了解磁场对蜜蜂行为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 磁场感应 定位导航 生命活动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性昆虫社会身份识别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旭江 杨晨 +2 位作者 王宇祥 王润彪 汪志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5-896,共12页
昆虫社会身份识别是指昆虫通过感知各种信息来辨别其他个体的身份,进而建立一定社会关系的生物学现象。社会身份识别对社会性昆虫的信息交流、天敌防御、社会分工、个体及群体生存和繁衍尤为重要。本文以蚂蚁、白蚁和蜜蜂等社会性昆虫为... 昆虫社会身份识别是指昆虫通过感知各种信息来辨别其他个体的身份,进而建立一定社会关系的生物学现象。社会身份识别对社会性昆虫的信息交流、天敌防御、社会分工、个体及群体生存和繁衍尤为重要。本文以蚂蚁、白蚁和蜜蜂等社会性昆虫为例,详细阐述了社会性昆虫的社会身份识别机制:社会性昆虫以信息素为关键线索,利用嗅觉实现社会身份的识别;社会性昆虫也通过其视觉观察同伴或天敌等个体的行为,实现社会身份的识别;社会性昆虫还能够识别特殊的声音信号和感知空气中的震波,并作为其社会身份识别的重要依据。此外,研究表明昆虫共生菌也参与调控社会性昆虫的身份识别。针对社会性昆虫身份识别是先天还是后天形成的这一争论,我们从基因、适应学习以及基因和环境互作等方面,阐述了昆虫可能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社会身份识别的观点。社会性昆虫是研究人类和动物社会行为学的绝佳模式生物。社会身份识别的研究成果不仅可深入解析社会性昆虫的生物学特性,也对人类及其他动物的社会认知进化以及各类社会问题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今后应加强以下两方面的研究:(1)探索社会性昆虫多样的识别方式,解码其更深层次的机制研究;(2)应用现代新型计算机技术,将社会性昆虫身份识别行为可视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昆虫 社会身份识别 信息交流 学习 识别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蜜蜂卵的转移效果研究
11
作者 吴小波 曾志将 《中国蜂业》 2007年第7期15-16,共2页
本试验以中华蜜蜂蜂群里不同时间段的卵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时间段卵人工转移后的存活率。结果表明:24~36h卵的存活率最高,其次是12~24h的卵;0~12h卵的存活率最低。
关键词 中华蜜蜂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ggyBac转座子系统的西方蜜蜂Rubia基因转移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柯俐 胡小芬 +2 位作者 王子龙 曾志将 何旭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42-1047,共6页
为探讨piggy Bac载体在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中的基因转移功能,并检测其可行性,研究以西方蜜蜂为实验材料,利用piggy Bac转座子系统将外源性Rubia红色荧光蛋白基因转移至西方蜜蜂受精卵中,分析检测外源基因的整合与荧光表达情况。PC... 为探讨piggy Bac载体在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中的基因转移功能,并检测其可行性,研究以西方蜜蜂为实验材料,利用piggy Bac转座子系统将外源性Rubia红色荧光蛋白基因转移至西方蜜蜂受精卵中,分析检测外源基因的整合与荧光表达情况。PCR扩增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piggy Bac转座子能够将外源性Rubia红色荧光蛋白基因整合到蜜蜂基因组上,且在显微注射组中检测到微弱的红色荧光蛋白表达。本研究证实piggy Bac转座子系统可将外源性基因植入蜜蜂基因组。为今后的蜜蜂转基因基础研究和分子育种技术开发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GGYBAC转座子 Rubia 西方蜜蜂 基因转移 显微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蜂生物学研究进展
13
作者 曾志将 《中国蜂业》 2009年第12期22-24,28,共4页
蜜蜂生物学是研究蜜蜂的形态、进化和行为特点,以及蜂群的结构和功能规律的学科。蜜蜂生物学研究属于基础性研究,而重大基础性研究成果往往都会对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生物学 蜜蜂 基础性研究 行为特点 研究成果 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蜂人工育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黎长龙 刘一博 +2 位作者 何玉珠 杨晨 何旭江 《中国蜂业》 2023年第3期31-33,共3页
蜂王是蜂群的核心。蜂王质量影响整个蜂群的生存繁衍和蜂产品产量,人们在蜜蜂优质育王方面的研究一直未曾停止。近年来,蜜蜂人工育王技术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涌现出各种新的人工育王技术。本文就蜜蜂优质育王的主要技术及最新研究进展进... 蜂王是蜂群的核心。蜂王质量影响整个蜂群的生存繁衍和蜂产品产量,人们在蜜蜂优质育王方面的研究一直未曾停止。近年来,蜜蜂人工育王技术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涌现出各种新的人工育王技术。本文就蜜蜂优质育王的主要技术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 蜂王质量 人工育王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硒源对西方蜜蜂蜂王抗氧化、免疫指标及抗氧化、繁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史文凯 郭冬生 +4 位作者 李震 黎力之 张海波 关玮琨 邹垂彬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9-1148,共10页
本试验旨探究育王期间添加不同硒源(亚硒酸钠、纳米石墨硒和纳米碳粉硒)对西方蜜蜂蜂王抗氧化、免疫指标及抗氧化、繁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控制西方蜜蜂蜂王产卵后,幼虫孵化至24 h后移虫育王,将120只蜂王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王台。... 本试验旨探究育王期间添加不同硒源(亚硒酸钠、纳米石墨硒和纳米碳粉硒)对西方蜜蜂蜂王抗氧化、免疫指标及抗氧化、繁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控制西方蜜蜂蜂王产卵后,幼虫孵化至24 h后移虫育王,将120只蜂王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王台。亚硒酸钠组(SSe组)、纳米石墨硒组(GSSe组)和纳米碳粉硒组(TSSe组)分别添加等量3种不同硒源(硒浓度均为3.2 mg/L),在2、3和4日龄的同一时段,从蜂群中取出3组育王框,分别在王台中人工添加5μL亚硒酸钠溶液、纳米石墨硒溶液和纳米碳粉硒溶液;对照组在王台中人工添加5μL双蒸水。待4组蜂王出房后取全虫测定抗氧化和免疫指标,解剖卵巢测定抗氧化和繁殖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各组之间蜂王体重、翅长、体长、胸长和胸宽无显著差异(P>0.05)。2)SSe组的蜂王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TSSe组的蜂王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SSe组和GSSe组的蜂王酚氧化酶(PO)活性显著高于CON组(P<0.05)。3)SSe组、GSSe组和TSSe组的蜂王卵巢UDP-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2A3、UDP-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2B18和全反式视黄醇脱氢酶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4)SSe组的蜂王卵巢苯丙氨酸-4氢化酶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TSSe组的蜂王卵巢法尼基二磷酸磷酸酶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SSe组、GSSe组和TSSe组的蜂王卵巢法尼苏酸甲酯环氧化物酶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综上所述,不同硒源可提升蜂王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及其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促进蜂王的卵巢发育,提升繁殖能力,并对免疫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源 西方蜜蜂 蜂王培育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蜂衰老与寿命调控研究进展
16
作者 金梦杰 曾志将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27-1534,共8页
蜂王与工蜂具有相同遗传背景,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但由于发育过程中营养和空间差异导致蜂王与工蜂在形态、生理和行为上出现显著差异,特别是蜂王寿命比工蜂寿命高数十倍,表现出很强的衰老与寿命可塑性。胰岛素信号通路(insulin signal... 蜂王与工蜂具有相同遗传背景,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但由于发育过程中营养和空间差异导致蜂王与工蜂在形态、生理和行为上出现显著差异,特别是蜂王寿命比工蜂寿命高数十倍,表现出很强的衰老与寿命可塑性。胰岛素信号通路(insulin signal pathway,IIS)可调节工蜂行为,进而影响工蜂寿命;蜂王长寿与氧化应激增加和应激防御增强有关;卵黄原蛋白(vitellogenin,Vg)与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高卵黄原蛋白和低保幼激素水平与长寿有关;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长度受蜜蜂发育及级型影响,蜂王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都明显高于工蜂的,越冬工蜂比夏季工蜂寿命更长,端粒酶活性更高;线粒体损伤是衰老的标志,而老年蜂王线粒体功能维持在旺盛状态;衰老与DNA甲基化密切相关,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在社会性昆虫可塑性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衰老相关疾病高发,“健康老龄化”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中一系列重要问题的密切关注。有关蜜蜂衰老与寿命调控的研究结果将对衰老生物学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 衰老 寿命 DNA甲基化 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蜂残翅病及其防制技术研究进展
17
作者 孟雅苹 颜伟玉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2-233,共12页
蜜蜂残翅病病毒(DWV)是感染蜜蜂最常见、传播最广泛的病毒之一,通常以隐性感染的形式存在。在蜜蜂的各个发育阶段都能检测到DWV,严重时会导致感染蜜蜂表现出典型的发病症状并且使蜜蜂寿命缩短。DWV在其传播媒介狄斯瓦螨Varroadestructo... 蜜蜂残翅病病毒(DWV)是感染蜜蜂最常见、传播最广泛的病毒之一,通常以隐性感染的形式存在。在蜜蜂的各个发育阶段都能检测到DWV,严重时会导致感染蜜蜂表现出典型的发病症状并且使蜜蜂寿命缩短。DWV在其传播媒介狄斯瓦螨Varroadestructor的作用下传播范围更为广泛,在32个国家的蜂群中DWV的平均感染率至少为55%。DWV的大肆流行是导致蜂群损失的重要原因,给养蜂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我国养蜂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将从DWV的流行与分布、发病特征及危害、传播途径、遗传多样性以及其防制措施等方面对蜜蜂残翅病病毒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我国进一步开展蜜蜂病毒学研究提供参考,为开发防治技术方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 残翅病病毒 防制措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蜜蜂穴堡式活框养蜂研究
18
作者 龚文广 杨柳 +4 位作者 吴小波 卢新民 杨绍君 刘金明 温全禄 《中国蜂业》 2022年第7期24-25,共2页
2006年,赣州市养蜂学会在大余县吉村乡蓝善富蜂场调查,发现可以利用地穴进行中华蜜蜂的饲养,便不断的探索用水泥蜂箱、砖块蜂箱;或者选择高燥地势,挖好地穴,将木制蜂箱直接置入洞穴,让蜜蜂回归原来土穴、树洞、岩隙的自然生存状态,繁衍... 2006年,赣州市养蜂学会在大余县吉村乡蓝善富蜂场调查,发现可以利用地穴进行中华蜜蜂的饲养,便不断的探索用水泥蜂箱、砖块蜂箱;或者选择高燥地势,挖好地穴,将木制蜂箱直接置入洞穴,让蜜蜂回归原来土穴、树洞、岩隙的自然生存状态,繁衍生息。实践表明:穴堡式蜂箱中的蜜蜂,表现群势强、耗蜜少,繁殖快,早春蜂群蜜脾多在4框以上。自2007年至今,十多年以来,先后在全南、南康、安远、信丰、大余、赣县六个县蜂场进行中蜂穴堡式活框养蜂实验,蜂群群势强、蜂蜜高产获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蜂群群势 活框养蜂 蜜脾 中蜂 大余县 赣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烟熏对西方蜜蜂抗氧化酶、解毒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杨晨 颜幸超 +4 位作者 江武军 胡景华 史莹 黄张宁庆 何旭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6-466,共11页
【目的】蜜蜂疾病是影响养蜂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可显著降低蜂群繁殖速度、蜂产品产量和品质,甚至造成蜜蜂大量死亡。旨在研究中草药烟熏对蜜蜂的抗氧化能力和解毒能力的影响,进而探究中草药烟熏对蜜蜂的影响,为探寻新型蜜蜂病虫害绿... 【目的】蜜蜂疾病是影响养蜂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可显著降低蜂群繁殖速度、蜂产品产量和品质,甚至造成蜜蜂大量死亡。旨在研究中草药烟熏对蜜蜂的抗氧化能力和解毒能力的影响,进而探究中草药烟熏对蜜蜂的影响,为探寻新型蜜蜂病虫害绿色防控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为研究对象,选用1260只健康1日龄西方蜜蜂工蜂,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生物学重复,每个重复70只蜜蜂。使用干稻草(对照组)、艾草、蒲公英、虎杖、忍冬藤、板蓝根6种干草作为烟熏燃料,从2日龄开始烟熏,每48 h烟熏1次。每天记录各组蜜蜂死亡率,第14天烟熏6 h后分别测定各组抗氧化酶活性和解毒酶活性,以及相关免疫基因和解毒基因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中草药烟熏显著改变健康蜜蜂的存活率、抗氧化酶活性和解毒酶活性。蒲公英组的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但其他组蜜蜂的存活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艾草组、蒲公英组和板蓝根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艾草组、蒲公英组、忍冬藤组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蒲公英组、虎杖组总抗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艾草组、板蓝根组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艾草组、蒲公英组、虎杖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显著升高;艾草组细胞色素P450活性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羧酸酯酶活性与中草药烟熏处理组无显著影响(P>0.05)。此外,艾草组显著上调Vg、Defensin2、AmNOS和PTP-99A基因表达(P<0.05)。【结论】以艾草、蒲公英、虎杖、忍冬藤、板蓝根作为烟熏燃料,可显著提高蜜蜂机体抗氧化和解毒能力,其中艾草对提高蜜蜂抗氧化酶和解毒酶活性以及免疫和解毒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效果最佳。因此,利用中草药作蜜蜂烟熏材料在提高蜜蜂抵抗力的同时,不增加劳动力成本,不污染蜂产品,是解决养蜂疾病防控的简单而有效途径,对蜜蜂生态高效饲养和促进养蜂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蜜蜂 中草药 烟熏 抗氧化酶 解毒酶 免疫基因 解毒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注射Dnmt3 siRNA对意大利蜜蜂雌蜂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石元元 曾志将 +2 位作者 吴小波 颜伟玉 王子龙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2-278,共7页
为了研究人工注射DNA甲基化转移酶3(DNA methyltransferase3,Dnmt3)siRNA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雌蜂的Dnmt3酶活性、Dnmt3 mRNA表达量、dynactin p62基因甲基化水平以及蜜蜂形态指标之间的影响和关系,分别给3组3日龄的... 为了研究人工注射DNA甲基化转移酶3(DNA methyltransferase3,Dnmt3)siRNA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雌蜂的Dnmt3酶活性、Dnmt3 mRNA表达量、dynactin p62基因甲基化水平以及蜜蜂形态指标之间的影响和关系,分别给3组3日龄的意大利蜜蜂幼虫人工注射50ng Ringer,uth siRNA和Dnmt3 siRNA溶液。在幼虫的发育过程中,测定每组幼虫头部的Dnmt3酶活性、Dnmt3 mRNA表达量、dynactin p62基因甲基化水平以及刚羽化雌性蜜蜂的初生重、体长、前翅长、前翅宽、吻长、第3背板长等形态指标。结果表明:人工注射Dnmt3 siRNA不仅可以显著降低意大利蜜蜂幼虫头部Dnmt3酶活性、Dnmt3 mRNA表达量和dynactin p62基因整体甲基化水平,同时显著提高了刚羽化雌性蜜蜂的初生重、体长、第3背板长。结果说明Dnmt3的改变可以影响雌性意蜂幼虫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蜜蜂 蜂王 工蜂 SIRNA Dnmt3 dynactin P6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