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2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协同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火根 胡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43-2054,共12页
探究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路径,可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江西省为例,构建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3个维度的协同发展关系,测度与评价2008—2020年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现状,并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农业生产... 探究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路径,可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江西省为例,构建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3个维度的协同发展关系,测度与评价2008—2020年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现状,并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消费习惯、政策支持5种策略下的7种情景模式对2021—2030年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在2008—2020年,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先降后升,总体趋势向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效果显著。在维持现有情景模式下,在2021—2030年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能够进一步提升,7种情景模式均能有效促进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在各要素独立作用下,调减耕地复种指数、提高化肥利用率对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与单要素发展相比,多要素协同发展对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促进效果更大。为了使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朝着有序方向发展,未来应构建区域多要素协同发展机制,实现农业生产生态生活全过程全方位绿色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农业绿色发展 系统动力学 协同效应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物联网技术采纳意愿多元驱动路径研究——以江西省蔬菜种植大户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李连英 李文斌 +1 位作者 邓永胜 刘文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2-310,共9页
为探究农户物联网技术采纳意愿驱动的具体路径,基于整合型技术接受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以406份蔬菜种植大户数据为调研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运用组态分析诠释前因条件与农户高物联网技术采纳意愿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 为探究农户物联网技术采纳意愿驱动的具体路径,基于整合型技术接受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以406份蔬菜种植大户数据为调研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运用组态分析诠释前因条件与农户高物联网技术采纳意愿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单一要素不构成蔬菜种植大户高物联网技术采纳意愿的必要条件,但高社会影响和政府支持在产生高物联网技术采纳意愿方面起着更普遍的作用;存在4类产生高物联网技术采纳意愿的适配组态路径:便利条件与政府支持驱动型、绩效期望与社会影响驱动型、努力期望与社会影响驱动型、多维协同驱动型;高绩效期望和高努力期望在实现高物联网技术采纳意愿的过程中互为替代关系;存在2类导致非高物联网技术采纳意愿的适配组态路径,即绩效便利缺失型和政府支持缺失型,且与产生高物联网技术采纳意愿的适配组态存在非对称关系。基于此,提出坚持系统观念,发挥多要素协同作用;重视社会影响,发挥推广示范作用;优化政策支持环境,发挥精准化政策引导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种植大户 物联网技术 采纳意愿 多元驱动 智慧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与农民收入——以经营规模与劳动力转移为调节变量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桂英 谢文军 +3 位作者 陈跃灵 杨梦琦 张梦梅 周利平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1-279,共9页
厘清农业机械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理,对实现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利用2003—2020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统计数据,构建加入工具变量的两阶段最小二乘模型(IV—2SLS),深入探究农业机械化对我国农民收... 厘清农业机械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理,对实现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利用2003—2020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统计数据,构建加入工具变量的两阶段最小二乘模型(IV—2SLS),深入探究农业机械化对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农业机械化对农民收入产生显著的影响,两者呈倒“U”型关系,即农民收入先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发生增长,后随着农户对农机需求趋于饱和发生下降。经营规模与劳动力转移在农业机械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中都产生增强性的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粮食主产区农业机械化对农民收入产生显著影响,非粮食主产区影响不显著。提出有关部门应积极优化城乡就业环境,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推进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农民增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同时对不同农业生产条件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因地制宜地制定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农民收入 经营规模 劳动力转移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农就业、家庭代际与农户“两闲”盘活利用行为——基于江西省实证 被引量:4
4
作者 翁贞林 魏天知 +1 位作者 刘思宇 魏天言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3,共10页
基于江西省乡村振兴“双百双千”农户调研数据,采用二元Probit模型实证分析非农就业对农户“两闲”盘活利用行为的影响机制,检验家庭代际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初始参与非农就业对农户“两闲”盘活利用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未参与非农... 基于江西省乡村振兴“双百双千”农户调研数据,采用二元Probit模型实证分析非农就业对农户“两闲”盘活利用行为的影响机制,检验家庭代际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初始参与非农就业对农户“两闲”盘活利用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未参与非农就业的农户更愿意盘活利用“两闲”资源,为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积累经济资本;非农就业收入会显著促进农户“两闲”盘活利用行为,非农就业收入较低的农户对“两闲”资源的依赖程度更高,进而更倾向于保留宅基地;家庭代际在初始非农就业参与对农户“两闲”盘活利用行为的显著负向影响以及非农就业收入对农户“两闲”盘活利用行为的显著正向影响中均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据此,建议加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政策宣传,促进农户有效就业,多渠道保障闲置宅基地流转有序进行,多措并举推进农村“两闲”盘活利用制度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农就业 闲置宅基地 闲置住宅 盘活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类高校学生创业观调查及分析——以江西AJ大学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陈胜东 王珂 王家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75-177,共3页
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学生活动中日益受学生关注的焦点,在很多高校得到较好的发展,农业类高校大学生创业与其他综合类高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以抽取江西AJ大学部分专业学生,分非农业类学生及农业类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创业... 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学生活动中日益受学生关注的焦点,在很多高校得到较好的发展,农业类高校大学生创业与其他综合类高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以抽取江西AJ大学部分专业学生,分非农业类学生及农业类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创业的了解情况、创业动机和目的、创业形式及伙伴、创业心态、创业支持等内容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目前学生对创业观的认识情况,为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作必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类高校 大学生创业观 现状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地方猪及外三元猪养殖收益成本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郑瑞强 类迎春 +1 位作者 胡艳 季华员 《猪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生猪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产业,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条件的有效途径。猪肉稳定供应事关国民经济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在当前的猪肉市场中,主要由引进的杜洛克、长... 生猪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产业,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条件的有效途径。猪肉稳定供应事关国民经济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在当前的猪肉市场中,主要由引进的杜洛克、长白、大白等外来猪种及其衍生的杂交猪种占主导地位,而地方猪种在市场上的份额相对较小,且这一比例正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然而,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健康消费理念深入,人们对肉类食品由“吃的饱”的基本需求转变成“吃的好”的高品质食品体验。在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多样化、差异化趋势下,消费者对猪肉产品的需求也逐步从单纯的数量满足转变为对安全、优质、品牌化、差别化等具有鲜明特色的产品偏好,这使得地方猪及其肉类产品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产业 消费结构 养殖收益 消费需求 猪肉市场 肉类产品 猪肉产品 肉类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险+期货”试点能否促进县域农业经济增长? 被引量:3
7
作者 赖娟 罗继美 刘小春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1-751,共11页
基于2012—2021年中国146个县域面板数据,将“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的开展视为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法评估“保险+期货”对县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险+期货”试点能够显著促进县域农业经济增长且具有长期经济增长效... 基于2012—2021年中国146个县域面板数据,将“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的开展视为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法评估“保险+期货”对县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险+期货”试点能够显著促进县域农业经济增长且具有长期经济增长效应,这一结论在进行PSM-DID回归、安慰剂检验和培根分解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调节机制分析表明,农地经营规模与农业机械化可以在“保险+期货”试点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中产生进一步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县域信贷支持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粮食作物种植地区,“保险+期货”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据此,建议持续创新融合多方主体的“保险+期货”金融支农模式,构建多层次、多样化农业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同时适度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创造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的有利条件,进而实现“保险+期货”有效服务县域农业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期货” 县域农业经济增长 风险管理 金融支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经济对流通产业链韧性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
8
作者 冷雪蕊 吴丽萍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24-127,共4页
平台经济作为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新型经济形态,探究其如何影响流通产业链韧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机理分析和实证模型分析,探讨平台经济对流通产业链韧性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平台经济作为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新型经济形态,探究其如何影响流通产业链韧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机理分析和实证模型分析,探讨平台经济对流通产业链韧性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平台经济可以显著推动当地流通产业链韧性水平的提升,且这一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从作用机制发现,平台经济可以通过提升市场交易效率,进而促进当地流通产业链韧性水平;从异质性研究发现,平台经济对不同地区流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尚不明显。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经济 流通产业链韧性 市场交易效率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组织、零售市场距离与农户生态生产行为
9
作者 米锋 陈婧茹 +1 位作者 施建魁 李沁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4-183,共10页
在农业生产资源日益趋紧、农业面临污染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创新农业产业组织,让农户成员切实受益,对于激发农户采纳生态生产行为,从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现实中农户即便加入了农业产业组织,在距离零售市场较近时依然会将... 在农业生产资源日益趋紧、农业面临污染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创新农业产业组织,让农户成员切实受益,对于激发农户采纳生态生产行为,从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现实中农户即便加入了农业产业组织,在距离零售市场较近时依然会将农产品转投零售市场,然而零售市场的“敲竹杠”行为和逆向选择会降低农户生态生产意愿,从而制约了生态环境的改善。为此,该研究引入零售市场距离的调节效应,通过建立农户经济收益和社会成本的生态生产行为决策的理论模型,揭示农业产业组织对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利用江西省茶叶种植户一手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加入农业产业组织对农户生态生产行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感知效应(收入效应、品牌效应、生态效应)和行为规范(政府培训、角色示范、交流互动)是其重要机制。②农户距离零售市场的远近在农户加入农业产业组织对其生态生产行为的影响中具有倒U型调节效应,即农户距离零售市场较近时加入农业产业组织有助于实施生态生产行为,但距离零售市场较远时加入农业产业组织对这一进程的促进作用逐步减弱。③所居住的区域经过国道、年轻组和风险规避类型的农户,零售市场距离与农业产业组织的共同作用更加明显。据此,该研究认为应当积极引导农户加入农业产业组织,激发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内生动力与外在推力,同时坚持政府支持、市场引导,利用农户风险规避心理,在交通不便利、农村人口老龄化地区开展适度规模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组织 农户生态生产行为 零售市场距离 农业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柑橘黄龙病防控现状与对策研究
10
作者 邱海兰 廖文梅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20期172-176,共5页
柑橘黄龙病威胁产业安全,是阻碍江西省柑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难题。近年来,江西省通过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推动防控技术落地,构建基层服务网络,探索多元投入机制,激发农户防控动力等措施,在黄龙病防控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 柑橘黄龙病威胁产业安全,是阻碍江西省柑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难题。近年来,江西省通过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推动防控技术落地,构建基层服务网络,探索多元投入机制,激发农户防控动力等措施,在黄龙病防控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一些问题:防控部门协同矛盾显现,防控技术应用短板突出,防控人员队伍建设不足,防控资金投入难以保障,防控内生激励难以持续。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加强柑橘黄龙病防控的对策建议:强化顶层设计,提升政策效能;补齐技术短板,发挥技术优势;优化人员配置,释放服务潜能;完善资金管理,落实资金保障;提升防控认知,增强利益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产业 黄龙病 黄龙病防控 产业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江西省农业碳排放量测算、影响因素分析与预测研究 被引量:31
11
作者 黄和平 李紫霞 +2 位作者 黄靛 谢美辉 王智鹏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90,共12页
农业是中国的立国之本,也是重要的碳排放源,发展低碳农业有助于中国总体碳减排目标的实现。选择农资投入、农田利用、畜禽养殖及秸秆焚烧4类碳源,利用IPCC碳排放模型对江西省2000—2020年的农业碳排放量予以测算,利用LMDI模型进行影响... 农业是中国的立国之本,也是重要的碳排放源,发展低碳农业有助于中国总体碳减排目标的实现。选择农资投入、农田利用、畜禽养殖及秸秆焚烧4类碳源,利用IPCC碳排放模型对江西省2000—2020年的农业碳排放量予以测算,利用LMDI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解,并运用XGBoost模型预测2021—2050年碳排放量。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江西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波动趋势,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农业碳排放强度逐年降低。农业碳排放源中农田土壤利用贡献率最高,其次为畜禽养殖、农资投入和秸秆焚烧。2000—2020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农业碳排放量及排放强度均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且差异不断扩大,其中宜春市的农业碳排放量和平均碳排放强度均居于首位。(2)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率的增加是导致农业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而农业生产效率、农业产业结构、地区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对碳减排的作用比较有限。(3)预测结果显示,2030年前江西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及11个地级市农业碳排放量已达到峰值。其中,新余市在2005年最早达到峰值,景德镇市和赣州市在2016年最晚达到峰值。2020年后,江西省碳排放量在经历一段时间攀升后呈现出震荡回落的趋势,其中宜春市和新余市震荡幅度较大,南昌市、抚州市及九江市碳排放量有上升趋势,其他地区均在一段时间后趋于较小振幅的回落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碳达峰 碳排放强度 XGBoost模型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险+期货”试点能否促进农业产业规模化——基于全国146个县域经济数据的证据 被引量:4
12
作者 赖娟 罗继美 +1 位作者 唐凡 刘燕云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3-84,94,共13页
选取2011—2020年全国146个县域的平衡面板数据,视“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的开展为准自然实验,采用熵值法对农业产业规模化进行赋权测算,并选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评估“保险+期货”对农业产业规模化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保险+... 选取2011—2020年全国146个县域的平衡面板数据,视“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的开展为准自然实验,采用熵值法对农业产业规模化进行赋权测算,并选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评估“保险+期货”对农业产业规模化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保险+期货”试点对农业产业规模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地方财政支持具有正向调节效应;“保险+期货”试点地区与品种对农业产业规模化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即在东部地区“保险+期货”试点对农业产业规模化的影响更大,对粮食作物产业规模化的促进效应强于经济作物。对此要持续推进“保险+期货”试点范围扩大并覆盖更多农产品品种,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现有“保险+期货”模式。与此同时,要在东部地区与产粮县区做好宣传与培训工作,积极推动“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开展,以提升当地农业产业规模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期货” 农业产业规模化 风险管理 农产品期货 多期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新质生产力赋能农户化学投入品减量化研究--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证据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振江 赵星磊 +3 位作者 高世超 冷明妮 康小兰 朱述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3-984,共12页
农业化学投入品过度使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发展数字新质生产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路径。本文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450份粮农调查数据研究,构建了“数字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素养匹配—农户采纳化学投入品... 农业化学投入品过度使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发展数字新质生产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路径。本文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450份粮农调查数据研究,构建了“数字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素养匹配—农户采纳化学投入品减量行为”的分析框架,并通过建立理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旨在揭示数字新质生产力赋能农户化学投入品减量化的内在机理,以期通过发展数字新质生产力,找到农户化学投入品减量化的长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素养正向影响农户化学投入品减量行为,价值感知和社会认同对数字素养与农户化学投入品减量行为具有正向中介效应。本文研究结论如下:1)数字素养以激励相容与自我执行机制驱动农户化学投入品减量化;2)数字新质生产力通过构建价值感知与社会认同系统驱动绿色生产力形成;3)聚焦农户分化是提升农户化学投入品减量化的有效路径。基于此,本文提出3点建议:1)全面提高农户数字素养,加快数字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转化;2)打造智慧农业应用场景,并力推化学投入品减量降本增效措施;3)加大数字技术赋能化学投入品减量技术与成果应用的宣传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质生产力 数字素养 价值感知 社会认同 化学投入品减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农业高质量发展:位势评价、突出问题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柳林 余永琦 +1 位作者 池泽新 吴昌华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7-575,共9页
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5个维度选定28个指标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并运用加入时间变量的熵权法对江西农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及其在全国和中部地区的位势进行测算分析。结果表明:江... 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5个维度选定28个指标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并运用加入时间变量的熵权法对江西农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及其在全国和中部地区的位势进行测算分析。结果表明:江西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呈逐年上升态势,整体处于全国中等水平。其中,绿色水平和共享水平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创新水平、开放水平和协调水平等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绿色产业实力与生态优势地位不匹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数量不多、“三产融合”水平不高、农产品加工业“弱、散、小”“名、优、特”以及响亮品牌不多等关键问题。据此,建议立足江西资源禀赋,采取宏观、系统和前瞻的战略思维,发挥比较优势,采用强产业、强科技、强龙头、强融合、强品牌等“五强”并举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质量发展 位势评价 突出问题 比较优势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户化肥施用程度的影响研究——以江西省水稻种植户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石龙飞 贺亚琴 +1 位作者 赖萍 郭锦墉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9期122-129,共8页
基于2021年江西省“百村千户”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户化肥施用程度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调节效应和农业劳动力投入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否对农户化肥... 基于2021年江西省“百村千户”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户化肥施用程度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调节效应和农业劳动力投入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否对农户化肥施用程度具有显著差异,存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会显著提高农户的化肥施用程度;老龄化对农户化肥施用程度的影响会受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调节作用,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够抑制老龄化对农户化肥施用程度的影响;老年劳动力主要通过减少农业劳动力投入进而增加化肥施用程度。据此,建议重视对农业劳动力的相关技能培训,持续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村机械化程度,从而达到化肥施用减量的最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农业社会化服务 化肥减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江西省碳排放预测与减排路径研究
16
作者 李伊涵 王火根 肖小玮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51-1360,共10页
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的重要框架。在新的发展阶段,做好“双碳”工作,对江西省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和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立足江西省实际,构建了与经济、工业、交通、生活、农业、能源、碳汇相关联... 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的重要框架。在新的发展阶段,做好“双碳”工作,对江西省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和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立足江西省实际,构建了与经济、工业、交通、生活、农业、能源、碳汇相关联的碳减排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模拟碳循环过程中的多维度反馈,揭示排放驱动机制的演化规律和时滞效应。通过设置经济发展、技术进步、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及综合调控等5种政策情景动态模拟江西省到2060年的碳排放情况,并据此归纳总结“双碳”目标导向下的行动路径。结果表明,1)现有模式下2024-2033年江西省二氧化碳净排放量从2.75×10^(8)t增长到3.07×10^(8)t而达到峰值,年均增长率为1.22%;预计到2060年降为1.80×10^(8)t。2)单一情景下优化能源结构对碳减排的贡献最大,能源结构调整2情景净碳排放量于2025年达峰,接近完成碳中和目标;调整产业结构次之,产业结构调整2情景可实现84%的减排目标;相对于单一情景,综合性碳减排政策效果更显著,有望于2054年实现碳中和。3)对碳减排贡献较大的行业为金属制造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到2060年能耗减少量超过0.3×10^(8)t。优化政策体系设计、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加强重点行业监管等措施有助于江西省实现“双碳”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江西省 系统动力学 模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组织化对稻农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影响研究——基于江西省1988份调查数据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胤 刘滨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8期145-152,共8页
近年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绿色化生产涉及多个环节,其中稻农在生产环节中采用绿色生产技术是既是绿色化生产的源头,也关乎粮食生产保障的国家战略。因此本... 近年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绿色化生产涉及多个环节,其中稻农在生产环节中采用绿色生产技术是既是绿色化生产的源头,也关乎粮食生产保障的国家战略。因此本文基于稻农微观视角,利用江西省1988份稻农调查数据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综合探究农户组织化对稻农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影响与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户组织化对稻农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促进稻农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社会化服务可以推动其采纳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并对文化程度较高、以务农为主和土地细碎化程度较低的稻农影响更显著。要在大力提升农户组织化水平的基础上,支持农户在种植生产过程中主动采用社会化服务,实现农业生产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农 农户组织化 社会化服务 绿色生产技术采纳 农业生产绿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油轮作补贴对职业粮农油菜产量的影响——以江西省为例
18
作者 张予涵 翁贞林 +1 位作者 林竹雨 高雪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8-589,共12页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推广水稻-油菜轮作(稻油轮作)是促进油菜扩面增产、提高食用油自给水平的重要途径。稻油轮作补贴作为政府的关键政策工具,是否对油菜产量产生激励作用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基于粮油生产核心主体职业粮农的视角,...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推广水稻-油菜轮作(稻油轮作)是促进油菜扩面增产、提高食用油自给水平的重要途径。稻油轮作补贴作为政府的关键政策工具,是否对油菜产量产生激励作用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基于粮油生产核心主体职业粮农的视角,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江西省303份职业粮农的调研数据,运用OLS线性回归、分位数回归、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探讨稻油轮作补贴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表明:第一,稻油轮作补贴对油菜产量有促进作用,补贴金额每提升10%,油菜产量会增加2.38%。这一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及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第二,稻油轮作补贴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在不同职业粮农中有较大差异,补贴政策对二熟制轮作模式和稻油轮作规模适中的职业粮农油菜产量的提升作用更显著。第三,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劳动力农内配置水平在稻油轮作补贴影响油菜产量的路径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贡献了34.88%的权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社会网络正向调节劳动力农内配置水平与油菜产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稻油轮作补贴对油菜产量的促进作用。因此,各级政府应当优化油菜种植补贴政策,加强补贴的动态调整,培育油菜生产的经营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油轮作补贴 油菜产量 劳动力农内配置水平 社会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
19
作者 刘艺 李谷成 李练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55,共14页
农业低碳发展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03−2020年中国部分省(市、区)的农业碳排放和农业碳汇测算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直接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农业低碳发展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03−2020年中国部分省(市、区)的农业碳排放和农业碳汇测算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直接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2003−2020年中国农业碳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2.3%,其中前沿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为2.27%;(2)在空间邻接矩阵和地理距离矩阵下,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与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具体而言,直接影响体现在东部、东北部地区以及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空间溢出效应则表现在西部地区以及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基于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区域间、省份间合作与信息共享,同时结合地域特征和农业发展实际制定差异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碳排放 农业碳汇 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禀赋、务农黏性与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基于江西省“百村千户”面板数据
20
作者 郭岩 汪兴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19-1429,共11页
在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入探讨土地禀赋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选择的影响及其内在逻辑,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8年、2021年和2023年3期江西省“百村千户”调查数据,采用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 在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入探讨土地禀赋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选择的影响及其内在逻辑,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8年、2021年和2023年3期江西省“百村千户”调查数据,采用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土地禀赋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禀赋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一结论在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讨论后依然成立。2)土地禀赋通过提升农户务农黏性(包括农业劳动时间和持续务农意愿)间接促进其绿色生产行为采纳,其中持续务农意愿是主要的中介因素。3)农业绿色生产补贴在土地禀赋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4)土地禀赋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在务农年限和生产目的层面具有异质性。基于此,政策制定应注重从量、质、权方面改善农户土地禀赋,完善土地流转市场与中介服务体系,优化劳动分工与资源配置,同时健全绿色生态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并针对不同农户群体实施差异化措施,以全面提升绿色生产行为采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禀赋 务农黏性 农业绿色生产补贴 绿色生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