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浮梁县乡村特色景源开发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永浩 徐浩宸 +1 位作者 周武 邹昌锋 《现代园艺》 2019年第17期51-53,共3页
风景名胜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不仅能够维持生态平衡,改善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提升人类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民族自豪感。风景资源通过合理的开发利用,还可以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旅游资源,在当地的经济建设中起到促进作用。江西省浮... 风景名胜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不仅能够维持生态平衡,改善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提升人类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民族自豪感。风景资源通过合理的开发利用,还可以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旅游资源,在当地的经济建设中起到促进作用。江西省浮梁县历史悠久,自然和人文风景资源丰富。笔者通过挖掘、评价浮梁县全境的重要风景资源,提出开发策略,旨在更好地保护浮梁县风景资源,彰显浮梁县的文化特色,助推其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也为国内县域的景源开发提供部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资源 景源开发 浮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梁县风景名胜资源开发现状研究
2
作者 黄永浩 徐浩宸 +1 位作者 周武 邹昌锋 《现代园艺》 2019年第19期64-66,共3页
近年来自然和人文环境的重要性被广泛认识,全国各地都在为合理地保护和开发风景资源出谋划策。风景资源日益减少、城镇千篇一律等严峻现状,促使人们更多地去挖掘、思考问题所在,通过对浮梁县风景资源相关问题的挖掘、分析,能够折射出国... 近年来自然和人文环境的重要性被广泛认识,全国各地都在为合理地保护和开发风景资源出谋划策。风景资源日益减少、城镇千篇一律等严峻现状,促使人们更多地去挖掘、思考问题所在,通过对浮梁县风景资源相关问题的挖掘、分析,能够折射出国内风景资源面临的典型问题。鉴于江西大多数地区,特别是拥有丰富风景名胜资源的县域,仍有较多蕴含观赏、文脉等价值的风景名胜资源未被发现,有待相关从业人员进行评价及保护开发研究。以江西省浮梁县为例,对浮梁县的众多风景名胜资源开发现状问题进行评价及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资源 景源开发 浮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生态文明教育:基于社区公共绿地参与式行动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婕 刘纯青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2-100,共9页
生态文明教育对象的全民化和教育时长的终身化使其必须融入面向全民的社区教育之中,而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的生态化和真实性又使其与环境科学领域发生链接。基于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的发展困境,分析依托社区组织、社区教育和社区公共绿... 生态文明教育对象的全民化和教育时长的终身化使其必须融入面向全民的社区教育之中,而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的生态化和真实性又使其与环境科学领域发生链接。基于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的发展困境,分析依托社区组织、社区教育和社区公共绿地空间的社区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的可行性和优势性。学习借鉴跨学科研究中的方法论,将新的工具、方法和协作框架纳入社区生态文明教育情境,提出基于社区公共绿地参与式行动研究的社区生态文明教育行动框架。并对未来基于城市绿地系统扩容生态文明教育资源,构建城市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作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教育 社区公共绿地空间 参与式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时代需要何种自然教育——基于东西方自然教育观嬗变及生态人文融合的再思考
4
作者 王婕 刘纯青 《远程教育杂志》 2025年第4期68-76,共9页
在智能时代,教育因技术驱动而迅速变革,然而对自然体验的忽视正在酿成“离身性风险”,削弱学习者与环境之间的深层连接。该研究回顾了东西方自然教育观的历史演进,系统探讨从“早期朴素自然观—机械自然观—生态自然观”的全球转向趋势... 在智能时代,教育因技术驱动而迅速变革,然而对自然体验的忽视正在酿成“离身性风险”,削弱学习者与环境之间的深层连接。该研究回顾了东西方自然教育观的历史演进,系统探讨从“早期朴素自然观—机械自然观—生态自然观”的全球转向趋势,重点阐述中国“天人合一”传统思想与西方生态教育思潮的契合关系。从教育目的、实施方式与资源配置三个维度,提出构建智能时代自然教育的新范式,并将政策层面倡导、教师专业发展、社区及多元主体协同,以及评价与改进机制融入该范式的建构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提出“赋予智能教育自然之维”与“赋予自然教育智能之力”的双向融合策略,为智能时代构建兼具“人文与生态深度、技术与自然共生”的教育生态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教育 智能时代 生态自然观 离身性风险 教育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