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水稻品种对稻飞虱抗性鉴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65
1
作者
刘光杰
付志红
+1 位作者
沈君辉
张亚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2-56,共5页
采用苗期群体筛选、苗期单株鉴定、分蘖盛期单株鉴定、蜜露量测定和若虫发育历期测定 5种方法 ,分别测定了6个新近育成的、不同类型的水稻优质、高产新品种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抗性反应。多数品种在苗期接虫鉴定情况下的抗性表现都是...
采用苗期群体筛选、苗期单株鉴定、分蘖盛期单株鉴定、蜜露量测定和若虫发育历期测定 5种方法 ,分别测定了6个新近育成的、不同类型的水稻优质、高产新品种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抗性反应。多数品种在苗期接虫鉴定情况下的抗性表现都是一致或十分接近的 ,而且与品种的类型和抗感性无关。但少数品种随着苗龄的增大 ,其抗虫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蜜露斑面积测定结果与分蘖盛期接虫鉴定结果基本吻合 ,初步将蜜露斑面积与抗性级别的关系拟定为 :蜜露斑面积[mm2 / (雌虫· d) ]0~ 10 0 .0≈ 0~ 3级 ,10 0 .1~ 2 0 0 .0≈ 5级 ,>2 0 0 .1≈ 7~ 9级。综合多项测定指标 ,认为分蘖盛期接虫鉴定较苗期鉴定更能准确地反映水稻品种成株期的抗性水平 ;苗期群体筛选和蜜露量测定是水稻抗飞虱的两个快速、便捷、准确的鉴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白背飞虱
抗性筛选
蜜露测定
若虫历期
水稻
品种
稻飞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品种抗稻飞虱鉴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22
2
作者
刘光杰
郑宜才
+1 位作者
桂丽琴
沈君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306-310,共5页
采用苗期群体筛选,苗期单株接虫鉴定,分蘖盛期单株接虫鉴定,取食量测定和生育历期测定这5种方法,分别测定了12个新近育成的、不同稻型的水稻品种(品系)对褐飞虱[中早15和中香1号(籼稻)、春江06和辽942(粳稻)、培...
采用苗期群体筛选,苗期单株接虫鉴定,分蘖盛期单株接虫鉴定,取食量测定和生育历期测定这5种方法,分别测定了12个新近育成的、不同稻型的水稻品种(品系)对褐飞虱[中早15和中香1号(籼稻)、春江06和辽942(粳稻)、培S/501和Ⅱ优448(杂交稻)]和对白背飞虱[丰新占和中早19(籼稻),中鉴97-4和91-376(粳稻)、协优9308和65396(杂交稻)]的抗性反应。结果表明:水稻品种苗期与分蘖期对稻飞虱的抗性有密切的相关性,但是,随着稻株的生长,个别品种的抗虫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粳稻品种较籼稻和杂交稻品种更抗稻飞虱。蜜露斑面积测定结果与苗期和分蘖期接虫鉴定结果基本吻合。蜜露斑面积与抗性级别的关系初步拟定为:蜜露斑面积(mm2/雌虫·24h)≤50≈1级,50.1-100≈3级,100.1-150≈5级,150.1-200≈7级,≥200.1≈9级。综合多项测定指标,初步认为分蘖期接虫鉴定更能准确地反应水稻品种的抗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冰虱
白背飞虱
抗虫性
鉴定方法
取食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盲蝽象抗药性治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3
3
作者
刘仰青
吴孔明
薛芳森
《华东昆虫学报》
2007年第2期141-148,共8页
主要综述了国外关于盲蝽象的化学防治和抗药性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内发生情况,分别从盲蝽象的分布、危害、化学防治史、抗药性测定方法、抗药性产生和发展、抗药性机理以及抗药性治理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并进行展望。
关键词
棉盲蝽
化学防治
抗性机制
抗性治理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米地蜘蛛群落均匀性分析——一个新均匀性指数的提出及应用
被引量:
3
4
作者
陶方玲
王建国
+3 位作者
蒋佩兰
章志英
朱杏芬
熊叔平
《生物灾害科学》
1992年第1期1-6,10,共7页
本文讨论玉米地蜘蛛群落均匀性动态。应用一种新的均匀性指数 E′,其数学表达式为:E′=exp(2H-2H_(max)).与其它均匀性指数 J,J′、E 相比,有如下特点:①理论上本均匀性指数既包含了群落信息方面特性又考虑了群落的能量结构与组成;②克...
本文讨论玉米地蜘蛛群落均匀性动态。应用一种新的均匀性指数 E′,其数学表达式为:E′=exp(2H-2H_(max)).与其它均匀性指数 J,J′、E 相比,有如下特点:①理论上本均匀性指数既包含了群落信息方面特性又考虑了群落的能量结构与组成;②克服了 J、J′均匀性指数在群落由一物种组成,或由多物种组成,但各物种数量相等时出现的0/0情况.从分析结果可见,不同类型玉米地均匀性动态在基本相似的前提下,存在不同程序的差异,其中以早晚玉米地蜘蛛群落间的差异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蜘蛛
均匀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品种对稻飞虱抗性鉴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65
1
作者
刘光杰
付志红
沈君辉
张亚辉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
江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出处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2-56,共5页
基金
国家"九五"水稻育种攻关子专题项目 ( 96 -0 2 -0 2 -0 1-8)
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
文摘
采用苗期群体筛选、苗期单株鉴定、分蘖盛期单株鉴定、蜜露量测定和若虫发育历期测定 5种方法 ,分别测定了6个新近育成的、不同类型的水稻优质、高产新品种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抗性反应。多数品种在苗期接虫鉴定情况下的抗性表现都是一致或十分接近的 ,而且与品种的类型和抗感性无关。但少数品种随着苗龄的增大 ,其抗虫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蜜露斑面积测定结果与分蘖盛期接虫鉴定结果基本吻合 ,初步将蜜露斑面积与抗性级别的关系拟定为 :蜜露斑面积[mm2 / (雌虫· d) ]0~ 10 0 .0≈ 0~ 3级 ,10 0 .1~ 2 0 0 .0≈ 5级 ,>2 0 0 .1≈ 7~ 9级。综合多项测定指标 ,认为分蘖盛期接虫鉴定较苗期鉴定更能准确地反映水稻品种成株期的抗性水平 ;苗期群体筛选和蜜露量测定是水稻抗飞虱的两个快速、便捷、准确的鉴定方法。
关键词
褐飞虱
白背飞虱
抗性筛选
蜜露测定
若虫历期
水稻
品种
稻飞虱
Keywords
Nilaparvata lugens
Sogatella furcifera
screening for resistance
honeydew measurement
nymphal period
rice
分类号
S435.112.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品种抗稻飞虱鉴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22
2
作者
刘光杰
郑宜才
桂丽琴
沈君辉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
农业
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江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出处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306-310,共5页
基金
"九五"浙江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961102175"抗褐飞虱水稻品种鉴定技术的研究与抗性品种数据库的建立"
文摘
采用苗期群体筛选,苗期单株接虫鉴定,分蘖盛期单株接虫鉴定,取食量测定和生育历期测定这5种方法,分别测定了12个新近育成的、不同稻型的水稻品种(品系)对褐飞虱[中早15和中香1号(籼稻)、春江06和辽942(粳稻)、培S/501和Ⅱ优448(杂交稻)]和对白背飞虱[丰新占和中早19(籼稻),中鉴97-4和91-376(粳稻)、协优9308和65396(杂交稻)]的抗性反应。结果表明:水稻品种苗期与分蘖期对稻飞虱的抗性有密切的相关性,但是,随着稻株的生长,个别品种的抗虫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粳稻品种较籼稻和杂交稻品种更抗稻飞虱。蜜露斑面积测定结果与苗期和分蘖期接虫鉴定结果基本吻合。蜜露斑面积与抗性级别的关系初步拟定为:蜜露斑面积(mm2/雌虫·24h)≤50≈1级,50.1-100≈3级,100.1-150≈5级,150.1-200≈7级,≥200.1≈9级。综合多项测定指标,初步认为分蘖期接虫鉴定更能准确地反应水稻品种的抗性水平。
关键词
褐冰虱
白背飞虱
抗虫性
鉴定方法
取食
水稻
Keywords
Nilaparvata lugens
Sogatella furcifera
resistance screening methods
feeding response
longevity
rice
分类号
S435.112.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盲蝽象抗药性治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3
3
作者
刘仰青
吴孔明
薛芳森
机构
中国
农业
科学院
植物保护
研究所/
植物
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出处
《华东昆虫学报》
2007年第2期141-148,共8页
文摘
主要综述了国外关于盲蝽象的化学防治和抗药性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内发生情况,分别从盲蝽象的分布、危害、化学防治史、抗药性测定方法、抗药性产生和发展、抗药性机理以及抗药性治理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并进行展望。
关键词
棉盲蝽
化学防治
抗性机制
抗性治理
展望
Keywords
Miridae
chemical control
insecticide resistance mechanism
resistance control
prospect
分类号
S4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地蜘蛛群落均匀性分析——一个新均匀性指数的提出及应用
被引量:
3
4
作者
陶方玲
王建国
蒋佩兰
章志英
朱杏芬
熊叔平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南昌市农科所
出处
《生物灾害科学》
1992年第1期1-6,10,共7页
文摘
本文讨论玉米地蜘蛛群落均匀性动态。应用一种新的均匀性指数 E′,其数学表达式为:E′=exp(2H-2H_(max)).与其它均匀性指数 J,J′、E 相比,有如下特点:①理论上本均匀性指数既包含了群落信息方面特性又考虑了群落的能量结构与组成;②克服了 J、J′均匀性指数在群落由一物种组成,或由多物种组成,但各物种数量相等时出现的0/0情况.从分析结果可见,不同类型玉米地均匀性动态在基本相似的前提下,存在不同程序的差异,其中以早晚玉米地蜘蛛群落间的差异较为明显.
关键词
蜘蛛
均匀性指数
分类号
S4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水稻品种对稻飞虱抗性鉴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刘光杰
付志红
沈君辉
张亚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水稻品种抗稻飞虱鉴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刘光杰
郑宜才
桂丽琴
沈君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9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盲蝽象抗药性治理的研究进展
刘仰青
吴孔明
薛芳森
《华东昆虫学报》
2007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玉米地蜘蛛群落均匀性分析——一个新均匀性指数的提出及应用
陶方玲
王建国
蒋佩兰
章志英
朱杏芬
熊叔平
《生物灾害科学》
199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