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面喷施CaCl_(2)/SA/EBR对南酸枣幼苗抗寒性的影响
1
作者 朱秋敏 杨如梦 +6 位作者 汪加魏 吴南生 高岩 曹嘉晟 丁菲 孙荣喜 张露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0-372,共13页
【目的】探究叶面喷施氯化钙(CaCl_(2))、水杨酸(SA)、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南酸枣实生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筛选出增强幼苗抗寒性的处理及浓度,为提高南酸枣幼苗对冬季低温或倒春寒的抗寒能力提供依据。【方法】以1年生南酸枣实生盆栽... 【目的】探究叶面喷施氯化钙(CaCl_(2))、水杨酸(SA)、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南酸枣实生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筛选出增强幼苗抗寒性的处理及浓度,为提高南酸枣幼苗对冬季低温或倒春寒的抗寒能力提供依据。【方法】以1年生南酸枣实生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于11月10—20日分别对3个试验区组的南酸枣幼苗进行6次(2 d/次)叶面喷施CaCl_(2)(C1、C2、C3)、SA(S1、S2、S3)和EBR(B1、B2、B3),再将各喷施处理的幼苗枝稍进行4℃低温胁迫处理12 h,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胁迫处理后叶片的解剖结构,同时测定其枝条各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喷施清水(CK)相比,喷施CaCl_(2)、SA、EBR后南酸枣叶片的栅栏组织细胞密度有所增加。其中,10 mmol/L SA处理的上表皮厚度最大,1 mmol/L CaCl_(2)处理的下表皮厚度最大,0.1 mg/L EBR处理的栅栏组织较厚,10 mmol/L CaCl_(2)处理下海绵组织厚度、叶片厚度、叶片疏松度增加,栅海比、叶片紧密度降低;喷施20 mmol/L SA后南酸枣茎中相对电导率含量下降幅度显著低于CK,为12.07%,0.1 mg/L EBR处理后丙二醛含量低于其余处理和CK,仅为0.039μmol/g;除喷施0.01 mg/L EBR和0.1 mg/L EBR的南酸枣茎中可溶性糖含量略高于对照外,其他处理下的可溶性糖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CK相比,喷施CaCl_(2)、SA、EBR后南酸枣茎中可溶性蛋白、脯氨酸(1 mg/L EBR除外)含量和SOD、POD(10 mmol/L CaCl_(2)除外)活性均不同程度升高;通过对叶片解剖结构指标和生理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3种不同外源物质处理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10 mmol/L SA、1 mmol/L CaCl_(2)、20 mmol/L CaCl_(2)、1 mmol/L SA、10 mmol/L CaCl_(2)、20 mmol/L SA、0.1 mg/L EBR、0.01 mg/L EBR、1 mg/L EBR和CK。【结论】3种不同外源物质处理均有利于增强南酸枣幼苗的抗寒性,SA处理效果优于CaCl_(2)、EBR,以10 mmol/L SA处理后南酸枣的抗寒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酸枣幼苗 外源物质 叶片解剖结构 生理特征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