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黄荷 陈飞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期137-140,共4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逐步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带给了城市居民众多的困扰,如环境污染、生活压力、劳累工作等多因素引发的问题,使人们越来越向往淳朴乡村田园生活,休闲农业迎来了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逐步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带给了城市居民众多的困扰,如环境污染、生活压力、劳累工作等多因素引发的问题,使人们越来越向往淳朴乡村田园生活,休闲农业迎来了大发展机遇。同时,乡村振兴建设正在同步进行中,便利的交通条件、逐渐提升的乡村景观、配套的服务设施等物质条件加快了休闲农业发展的脚步。该文通过对文献的查阅,阐述了江西省休闲农业的发展历程,对江西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以期为江西省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休闲农业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红色文化遗产研究进展及趋势综述
2
作者 邱燕羚 陈飞平 +1 位作者 刘昊 李华 《现代园艺》 2025年第7期61-63,67,共4页
红色文化遗产承载了特殊的意义与精神,近年来已成为学者们研究的一大热点。利用CiteSpace软件对红色文化遗产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自红色文化遗产概念初次提出后,其研究成果数量不断增加,但研究力量仍然不足,不同学者、研... 红色文化遗产承载了特殊的意义与精神,近年来已成为学者们研究的一大热点。利用CiteSpace软件对红色文化遗产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自红色文化遗产概念初次提出后,其研究成果数量不断增加,但研究力量仍然不足,不同学者、研究机构间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合作系统,缺乏学术交流;红色文化遗产研究的三大板块为:红色文化遗产内涵研究,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利用研究,红色文化遗产传承研究;其中红色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是最新研究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遗产 计量分析 前沿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江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庆杰 刘悦 +1 位作者 李华 陈飞平 《绿色科技》 2022年第21期7-13,共7页
选取江西省现有34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和270个省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ArcGIS10.7和Excel软件以及数据统计方法,对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国家级和省级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类型和影响因素上较为相似。两者空间分... 选取江西省现有34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和270个省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ArcGIS10.7和Excel软件以及数据统计方法,对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国家级和省级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类型和影响因素上较为相似。两者空间分布类型都为凝聚型;在分布均衡程度上都表现为分布不均、地势差异明显的特征。在空间聚集特征方面,国家级传统村落形成了3个高密度的聚集区域,分别是吉安市的中部和抚州市的西南部、抚州市的北部和中部、景德镇的南部和上饶市北部;省级传统村落形成了2个高密度区域,分别是吉安市的中部和抚州市的西南部、抚州市的北部和宜春市的东部。除此之外,自然地理、水系分布、交通便捷程度、社会经济以及地域文化因素共同影响了江西省国家级和省级传统村落的分布。根据研究结论对江西省传统村落的保护和规划工作提出了建议:①确立系统性、整体性、特色性策略;②保持传统村落的原真性;③加强传统村落谱系研究,构建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网络,根据传统村落价值和特征,确立相应的保护与规划方案;④省级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应放置到与国家级传统村落同等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农业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先堂 陈飞平 +1 位作者 吴春英 李华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1期145-150,共6页
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作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探究遗产在区域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成因,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为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采用ArcGIS分析、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以农业农村部... 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作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探究遗产在区域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成因,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为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采用ArcGIS分析、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中地处长江经济带的87项遗产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遗产分布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遗产呈显著性较低的均匀分布状态,省域空间分布不均衡,特征为下游区域密集、上游区域次之、中游区域最少;遗产在经济带有4个高密度聚集区域,分别为长江三角洲、赣皖浙边界、武陵山区和四川盆地;遗产分布重心有向中下游区域偏移的趋势,而分布范围处在动态变化当中;高程、河流、区位、经济、人口等自然、交通、社会人文因素对遗产的分布格局和类型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研究揭示了遗产分布的现状问题,需从遗产保护和利用的观念、方式、方法等着手,促进其可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农业文化遗产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乡村景观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黄荷 李华 +2 位作者 刘昊 王艳丽 陈飞平 《现代园艺》 2021年第23期6-9,共4页
随着城市化快速扩张,乡村景观逐渐成为当今新兴而起的景观元素,尤其是乡村旅游规划发展方向更是离不开以乡村景观评价为基础的理论体系,乡村景观评价方法针对不同对象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通过文献资源查阅,重点论述乡村景观与乡村... 随着城市化快速扩张,乡村景观逐渐成为当今新兴而起的景观元素,尤其是乡村旅游规划发展方向更是离不开以乡村景观评价为基础的理论体系,乡村景观评价方法针对不同对象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通过文献资源查阅,重点论述乡村景观与乡村景观评价的定义,对国内常用乡村景观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审美评判测量法、AVC综合评价法)和新技术应用发展等,进行探讨并总结各类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完善乡村景观评价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景观 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评价的蛇蟠岛景区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俞紫燕 张馨 +1 位作者 陈飞平 李华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18期70-75,共6页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推广,网络评价成为研究形象感知的重要手段。本文以蛇蟠岛景区为研究对象,网络评价点评内容为数据来源,借助ROST CM 6.0软件,采用网络文本分析法,以游客感知视角探讨游客对蛇蟠岛景区旅游目的地形...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推广,网络评价成为研究形象感知的重要手段。本文以蛇蟠岛景区为研究对象,网络评价点评内容为数据来源,借助ROST CM 6.0软件,采用网络文本分析法,以游客感知视角探讨游客对蛇蟠岛景区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结果表明:游客对蛇蟠岛景区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可归纳为旅游景观形象,旅游服务与设施形象,旅游游览形象以及旅游认知形象4个维度。在构成上以旅游景观形象为主(旅游景观形象以自然环境与地质特色为代表),而人文景观也成为景区的助推剂。总体上呈现出“核心—次核心—边缘”3层结构,以旅游景观形象与旅游服务与设施形象为保护核心,旅游游览形象为支撑,旅游认知形象为情感表现。旅游景观形象是影响游客产生积极情绪的主要的原因,而旅游服务与设施形象、旅游游览形象是构成积极情绪的基础。消极情感产生的原因与游览时间、旅游服务与设施以及游览活动等因素有关。在旅游体验词云分析中,蛇蟠岛景区在旅游开发中显现出缺少娱乐场所,缺少服务体验,管理设施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体验 形象感知 网络文本分析 蛇蟠岛 洞窟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产廊道视域下的长征红色景观保护及利用策略——以中央红军江西段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冯帆 罗敏晗 +1 位作者 刘昊 陈飞平 《现代园艺》 2022年第19期141-143,共3页
红军长征距今已有87年的历史,但长征途中遗留下来的丰富的红色遗产和长征精神却亘古不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人砥砺前行。江西省作为红军长征所途经的主要省份之一,抗战历史悠久,保留了大量的红色革命老区。因此,就江西省内而言,如何开... 红军长征距今已有87年的历史,但长征途中遗留下来的丰富的红色遗产和长征精神却亘古不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人砥砺前行。江西省作为红军长征所途经的主要省份之一,抗战历史悠久,保留了大量的红色革命老区。因此,就江西省内而言,如何开发和利用好这些红色遗产,对江西省红色景观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从基于遗产廊道建设的视角,以中央红军长征江西段为例,探讨长征沿线红色遗产景观的保护及利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长征 红色景观 遗产保护 遗产廊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生活方式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初探 被引量:5
8
作者 卢孟源 陈飞平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5期9-12,共4页
城市绿地与城市生活方式及居民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它既有提升城市景观、美化环境、维护生态、治理污染、防震减灾等功能,也丰富了居民日常生活,改善生活质量。当今城市生活正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人、城市和自然地关系愈发紧密,城市绿... 城市绿地与城市生活方式及居民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它既有提升城市景观、美化环境、维护生态、治理污染、防震减灾等功能,也丰富了居民日常生活,改善生活质量。当今城市生活正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人、城市和自然地关系愈发紧密,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选择和规划布局应基于城市生活方式理论进行。本文基于城市生活方式,结合城市绿地的类型和城市绿地系统对于城市生活的功能作用,初探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城市生活方式 城市绿地系统 规划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春市梅花国际温泉主题公园度假区总体规划探讨
9
作者 余文鹏 余慧如 陈飞平 《林业调查规划》 2013年第5期57-59,78,共4页
通过对梅花文化的延伸,以及与当地的月亮文化结合,形成"梅开月都,土沃甘泉"的规划主题,遵循生态引领规划,绿色立体开发,文化注入旅游,健康主导生活,创新管理体制,特色构筑优势的原则,进行一轴、二心、三脉、十景的结构布局,... 通过对梅花文化的延伸,以及与当地的月亮文化结合,形成"梅开月都,土沃甘泉"的规划主题,遵循生态引领规划,绿色立体开发,文化注入旅游,健康主导生活,创新管理体制,特色构筑优势的原则,进行一轴、二心、三脉、十景的结构布局,划分产权酒店区、温泉度假区、农业观光区、入口商住区,将梅花国际温泉主题公园度假区规划成为自然景观优美、文化内涵深刻、休闲度假设施丰富齐全的旅游度假胜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国际温泉主题公园 度假区 总体规划 结构布局 功能分区 游览线路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市防灾绿地建设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飞平 刘纯青 +1 位作者 郭劲 徐庆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6-167,共2页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防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突出的防灾避险功能。在阐述近年来南昌市城市绿地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防灾避险绿地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南昌市防灾绿地建设的对策,以有效解决城市防灾避险的...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防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突出的防灾避险功能。在阐述近年来南昌市城市绿地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防灾避险绿地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南昌市防灾绿地建设的对策,以有效解决城市防灾避险的绿地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绿地 城市绿地 南昌市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市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能力评估及提升对策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飞平 郭劲 +1 位作者 徐庆 刘纯青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2-96,共5页
以建立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系统为目标,在对南昌市城市绿地建设现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南昌市城市灾害类型与受灾特点,最后对避险绿地、隔离缓冲绿带、防灾避险通道、防灾避险绿地配套设施、市民防灾避险意识等分别进行了评估,以准确... 以建立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系统为目标,在对南昌市城市绿地建设现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南昌市城市灾害类型与受灾特点,最后对避险绿地、隔离缓冲绿带、防灾避险通道、防灾避险绿地配套设施、市民防灾避险意识等分别进行了评估,以准确把握南昌市防灾减灾绿地系统建设的现状情况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南昌市防灾减灾绿地系统建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昌市 城市绿地系统 防灾避险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景观质量评价中SBE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一 李华 +2 位作者 刘昊 王艳丽 陈飞平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5期68-70,74,共4页
基于美景度评价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是建立在心理物理学派基础上的景观评价方法,在森林景观评价中具有较高的使用率。立足于现状,着眼于森林景观评价中美景度的应用,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系统梳理了美景度评价法在森林景观... 基于美景度评价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是建立在心理物理学派基础上的景观评价方法,在森林景观评价中具有较高的使用率。立足于现状,着眼于森林景观评价中美景度的应用,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系统梳理了美景度评价法在森林景观评价研究中的应用,并从拓展应用区域、灵活应对特殊因子、注重多种评价方法的合作应用与创新研究三个角度出发对森林景观质量评价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 景观评价 景观质量 美景度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月境美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红艳 陈飞平 《现代园艺》 2020年第19期168-170,共3页
植物文化和月文化皆兼具着自然和人文内涵,二者形成的植月意境之美,美在其如诗如画的植月景色,美在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主要分析植月意境营造的影响因素、意境类型以及研究意义,以此拓展园林空间的景观层次,丰富植月文化和园林文化的内... 植物文化和月文化皆兼具着自然和人文内涵,二者形成的植月意境之美,美在其如诗如画的植月景色,美在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主要分析植月意境营造的影响因素、意境类型以及研究意义,以此拓展园林空间的景观层次,丰富植月文化和园林文化的内涵与审美情趣,同时也为现代园林景观意境营造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文化 月文化 园林意境 景观营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