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中华秋沙鸭越冬种群现状调查与胁迫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汪志如 单继红 +7 位作者 李言阔 涂晓斌 贾道江 郝昕 宋玉赞 应钦 孙志勇 赵健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7-600,共4页
于2009年2月对江西省五大水系: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水的越冬中华秋沙鸭种群展开专项调查,分析了江西省越冬中华秋沙鸭种群的数量、性比、空间分布格局、生境特征及其胁迫因素。主要采用样线法在五大水系的主要河道展开同步调查,... 于2009年2月对江西省五大水系: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水的越冬中华秋沙鸭种群展开专项调查,分析了江西省越冬中华秋沙鸭种群的数量、性比、空间分布格局、生境特征及其胁迫因素。主要采用样线法在五大水系的主要河道展开同步调查,调查样线总长度400km。结果发现,江西省越冬中华秋沙鸭有26个生活群255只个体,雌雄性比为119:117,其生活群雌雄性比也多接近1:1。江西省五大水系中,除赣江外,在其他4个水系均发现有中华秋沙鸭越冬群体。除了在曾有中华秋沙鸭越冬记录的婺源、贵溪、弋阳、浮梁、修水发现其越冬群体外,还首次在江西省境内的宜黄、武宁和龙虎山地区发现有较大的中华秋沙鸭越冬群体,而且龙虎山泸溪河段分布有本次调查中个体数量最大的有53只个体的群体。人类采砂活动、水质污染、非法捕鱼和家禽饲养是目前影响该种群生存的主要胁迫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秋沙鸭 越冬种群 种群大小 性比 分布格局 致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江西于都崩岗侵蚀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赵静 唐剑波 牛德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21,共4页
崩岗是沟蚀和重力侵蚀结合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我国南方丘陵区水土流失的一种特殊类型,于都县是江西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县份之一,水土流失面积843.82 km2,中度以上流失占流失面积的64.01%,尤以崩岗侵蚀为强烈.借助Aremap 10地理信息系... 崩岗是沟蚀和重力侵蚀结合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我国南方丘陵区水土流失的一种特殊类型,于都县是江西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县份之一,水土流失面积843.82 km2,中度以上流失占流失面积的64.01%,尤以崩岗侵蚀为强烈.借助Aremap 10地理信息系统建立了江西于都崩岗侵蚀的数据库及影响崩岗的相关图层,将崩岗分布图层分别与影响图层叠加分析,从而得到研究区崩岗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于都县有崩岗4 062处,绝大多数崩岗正处于侵蚀发育旺盛期,侵蚀严重,崩岗类型以条型、瓢型、混合型为主,三者占崩岗数量的86.9%.崩岗主要发育分布在海拔200 m左右、坡度10°~30°、花岗岩发育的红壤区域.崩岗在全县23个乡镇均有分布,但在崩岗数量及侵蚀面积均具有北多南少、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的空间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岗 侵蚀 分布规律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阶段江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评价与思考 被引量:11
3
作者 朱再昱 曹建华 王红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250-2252,共3页
在对江西省奉新县、铜鼓县和武宁县的集体林权改革调查基础上,该文对集体林权改革后取得的林农收入增加、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和林区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等成效进行了评价,对林业主体改革之后存在的诸如林农抗风险能力较弱、林权改革配套政... 在对江西省奉新县、铜鼓县和武宁县的集体林权改革调查基础上,该文对集体林权改革后取得的林农收入增加、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和林区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等成效进行了评价,对林业主体改革之后存在的诸如林农抗风险能力较弱、林权改革配套政策滞后及林业经营规模较小等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实行森林保险制度、制定林权交易规则和创建新型的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今后林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权改革 林权交易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现代农业的SWOT分析及空间布局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朱再昱 陈美球 曹建华 《价格月刊》 2009年第6期17-19,共3页
通过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S)、劣势(W)、机遇(O)和风险(T)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现代农业的空间布局进行规划。
关键词 SWOT分析 现代农业 空间布局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浅埋软岩隧道施工沉降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2
5
作者 陈利杰 张晓平 +1 位作者 刘华斌 韩庚友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1-288,共8页
浅埋软岩隧道施工沉降变形控制是浅埋地下工程面临的关键难题,其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对开挖引起的沉降变形规律的掌握。通过对新建龙岩至厦门铁路石桥头隧道地表沉降变形观测分析,将地表沉降变形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初始沉降阶段、加速沉... 浅埋软岩隧道施工沉降变形控制是浅埋地下工程面临的关键难题,其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对开挖引起的沉降变形规律的掌握。通过对新建龙岩至厦门铁路石桥头隧道地表沉降变形观测分析,将地表沉降变形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初始沉降阶段、加速沉降阶段和减速沉降阶段;结合隧道拱顶沉降监测结果,得出浅埋软岩隧道地表沉降与拱顶沉降正相关的结论。隧道开挖对掌子面前后纵向地表沉降的主要影响范围分别为1.5D和3D(D为开挖跨度);横向地表沉降影响范围包括隧道中线两侧各4D的范围,地表建(构)筑物受到较大影响包括隧道中线两侧各2D的范围。针对地表和拱顶沉降过大,采取全断面超前预注浆方案进行处理,监测结果显示全断面超前预注浆能有效控制拱顶下沉和地表沉降量,收敛值减小则不显著,说明该方案达到了控制沉降变形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软岩隧道 地表沉降 拱顶沉降 监测 全断面超前预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朱再昱 陈美球 +1 位作者 吕添贵 李风琦 《价格月刊》 2009年第11期83-86,90,共5页
建立赣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是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的关键环节。在介绍赣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后,通过借鉴国内外有关生态补偿的经验,测算赣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依据和标准,探讨生态补偿机制主体与客体,以... 建立赣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是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的关键环节。在介绍赣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后,通过借鉴国内外有关生态补偿的经验,测算赣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依据和标准,探讨生态补偿机制主体与客体,以及生态补偿的方式和途径。赣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并充分调动社会补偿作用,建立相对完备的生态补偿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机制 鄱阳湖流域 赣江源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5·12”地震后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的对策思考 被引量:5
7
作者 朱再昱 刘水平 +1 位作者 刘登柱 钟宝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072-5073,5141,共3页
简述四川"5.12"地震给当地植被和生态造成的严重危害,指出了地震后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要遵循植被的生态完整性、植被的异质性、物种间的生态交互性和生态系统的排外性的原则,同时,提出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灾区开展生态... 简述四川"5.12"地震给当地植被和生态造成的严重危害,指出了地震后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要遵循植被的生态完整性、植被的异质性、物种间的生态交互性和生态系统的排外性的原则,同时,提出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灾区开展生态评估、注重自然恢复与生态恢复相结合、采用飞播建设模式、提高科技含量与实行扶持政策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5.12”地震 植被恢复 生态重建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林权改革后林权流转评估问题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徐朝国 朱再昱 曹端荣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9-91,共3页
林权流转可以推动森林资源优化配置,而进行准确的林权评估是实现林权顺利流转的前提和基础。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权流转日趋频繁,因而规范林权评估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解决林权流转评估中出现的问题,要采取健全林权评估法律、... 林权流转可以推动森林资源优化配置,而进行准确的林权评估是实现林权顺利流转的前提和基础。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权流转日趋频繁,因而规范林权评估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解决林权流转评估中出现的问题,要采取健全林权评估法律、法规和政策规章,建立科学的林权评估体系,加强林权评估管理,深化林权评估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等对策,以促进林权评估工作顺利开展,从而不断推动林权规范流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评估 林权流转 集体林权改革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菊科药用植物光合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肖智勇 郭圣茂 赵治国 《山东林业科技》 2009年第6期14-18,共5页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量牛蒡子、蒲公英和水飞蓟的光合特性,主要包括光强、水分、蒸腾作用、气孔导度和胞间二氧化碳。结果表明,①牛蒡子、蒲公英和水飞蓟具有午休现象,成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第1峰出现...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量牛蒡子、蒲公英和水飞蓟的光合特性,主要包括光强、水分、蒸腾作用、气孔导度和胞间二氧化碳。结果表明,①牛蒡子、蒲公英和水飞蓟具有午休现象,成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第1峰出现在上午10:00,第2峰则在下午16:00,第二峰比第一峰分别下降了11.33%、11.29%和10.42%;②牛蒡子、蒲公英和水飞蓟光响应中,水飞蓟光饱和点最高,为1 600μmol.m-2.s-1,蒲公英的光补偿点最高,为45.3μmol.m-2.s-1,其中水飞蓟光饱和点比牛蒡子和蒲公英分别高14.28%和60%,蒲公英的光补偿点比牛蒡子和水飞蓟分别高32.45%和79.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特性 蒲公英 水飞蓟 牛蒡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