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化评价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王晓明
张婷
金志农
蔡海生
-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与生态工程技术中心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市鄱阳湖生态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0-14,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61029)
江西省软科学项目(20111BAA10010)
+2 种基金
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YC2011-S061)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GL1030)
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11YJ13)
-
文摘
根据江西省各市的相关生态化统计数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的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Yaaph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构建了鄱阳湖区生态化评价模型.应用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域的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镇市、上饶市、宜春市和鹰潭市进行了生态化指数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化水平趋于平稳;2006 ~ 2010年,南昌市生态化水平呈现上升趋势,总体发展较好;2006 ~2008年间景德镇市、鹰潭市、宜春市生态化水平较好,而2008~ 2010年间呈现下降的趋势;上饶市的生态化总体水平在2006 ~2010年间先上升后下降.针对各市环境、经济、社会等生态化评价因子的现状和差异,讨论了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化整体水平的相关对策.
-
关键词
生态化评价
指标体系
经济生态化
社会生态化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
Keywords
ecologic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economic ecological evaluation
social ecological evaluation
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鄱阳湖区农地流转过程中的效益流向分析
被引量:9
- 2
-
-
作者
吴寒冰
张学玲
蔡海生
钟滨
-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与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市鄱阳湖生态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19-224,共6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C11B02)
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项目(11YJ12)
+2 种基金
南昌市"十二五"社科规划课题重点项目(Zd201302)
江西教育厅科技项目(GJJ12218)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GL1030)
-
文摘
农村土地流转在我国已经发展到关键时期,如何结合新形势、新变化有效提升农地流转效率,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科学、合理、规范、高效进行,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户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效益构成、流向及其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结合鄱阳湖区农村土地流转调研情况和具体案例,对农户生产与规模化生产以及规模化生产中不同种植方式的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明确土地流转中限制流转效益发生的因素,结合创新农地流转机制促进农地流转、保障流转主体权益提高农民积极性、完善农村发展配套政策促进劳动力转移等,提出了优化、提高农地流转效益的对策和建议。
-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农地流转效益
效益流向
对策和建议
-
Keywords
rural land circulation
farmland conversion benefit
benefit flow direction
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
-
分类号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江西省农地利用碳排放时空特征与脱钩弹性研究
被引量:6
- 3
-
-
作者
张婷
张学玲
蔡海生
-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与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市鄱阳湖生态重点实验室
江西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08-212,222,共6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C11B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61029)
+4 种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项目(11YJ12
11Y13)
江西教育厅科技项目(GJJ12218)
江西省科技计划社会发展项目(20111BBG70003-2)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GL1030)
-
文摘
基于化肥、农药、农膜、农业机械以及农业灌溉五个方面导致的碳排放,利用1995—2011年江西省农业投入统计数据,采用碳排放系数法计算江西省农地利用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在Tapio脱钩模型的基础上分析江西省农地利用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弹性关系。结果表明:1995—2011年,江西省碳排放总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农地利用碳排放强度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各类农业活动中,化肥和农业机械化是主要的碳排放源。从区域差异来看,2010年江西省各设区市碳排放量排在第1位是赣州市,其碳排放量比最后1位的景德镇市多出近8.13倍;碳排放强度最高的为新余市,高达7.4657 t/hm2,最低的地区为景德镇市,仅为1.9240 t/hm2,只有新余市的1/3,碳排放量排在前7位的粮食主产区是江西省农地利用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地。从江西省农地利用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发展间的脱钩关系来看,1996-2011年间,其脱钩关系主要以弱脱钩、扩张连接、扩张负脱钩为主,说明近年来江西省以农业经济发展为主,在兼顾环境效应上表现不佳。
-
关键词
农地利用
碳排放
时空特征
脱钩弹性
江西省
-
Keywords
farm land use
carbon emissions
spatial-temporal char acteristics
decoupling elasticity
Jiangxi province
-
分类号
X19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