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首次发现入侵害虫 木瓜粉蚧Paracoccus marginatus 被引量:4
1
作者 廖嵩 廖为财 +3 位作者 李婷 卢和平 吴敏 王建国 《生物灾害科学》 2021年第1期10-14,共5页
2020年9月在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新发现一种严重发生的粉蚧,经制作玻片标本,形态鉴定为木瓜粉蚧(Paracoccus marginatus Williams and Granara de Willink),后得到28S序列比较鉴定确认。该虫为国内新入侵物种在江西的首次发现,在赣州主... 2020年9月在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新发现一种严重发生的粉蚧,经制作玻片标本,形态鉴定为木瓜粉蚧(Paracoccus marginatus Williams and Granara de Willink),后得到28S序列比较鉴定确认。该虫为国内新入侵物种在江西的首次发现,在赣州主要危害园林绿化植物和杂草,其中以木芙蓉、黄花槐、白花鬼针草危害最甚,介绍了木瓜粉蚧的鉴别特征、寄主、分布和为害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粉蚧 入侵害虫 赣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侵红火蚁侵入赣州10年的发生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何益民 李蔚明 +6 位作者 廖为财 涂冲冲 卢和平 刘甫祥 赖水长 邱玉平 王建国 《生物灾害科学》 2019年第3期232-237,共6页
入侵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疫情在江西省赣州市已发生10年,调查其发生现状并分析防治原因极其重要。调查了红火蚁在赣州分布情况、发生的现状,分析了传入途径、快速扩散原因等,总结了防控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防控建议,以... 入侵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疫情在江西省赣州市已发生10年,调查其发生现状并分析防治原因极其重要。调查了红火蚁在赣州分布情况、发生的现状,分析了传入途径、快速扩散原因等,总结了防控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防控建议,以期对江西省非疫区和新发生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红火蚁 疫情 扩散 疫区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州市桉树林油桐尺蠖和桉树落祝蛾的发生及防治 被引量:2
3
作者 戴宏芳 刘波 +2 位作者 曹春鹏 李家增 王建国 《桉树科技》 2022年第1期53-55,共3页
结合广东梅州区域最近几年桉树虫害发生情况,总结生产中遇到的2种主要虫害(油桐尺蠖和桉树落祝蛾)的发生及防治经验。油桐尺蠖为一年多代,每年呈现上升趋势,对桉树生长影响非常大。2021年在梅州市发现了桉树落祝蛾危害桉树,其危害性不... 结合广东梅州区域最近几年桉树虫害发生情况,总结生产中遇到的2种主要虫害(油桐尺蠖和桉树落祝蛾)的发生及防治经验。油桐尺蠖为一年多代,每年呈现上升趋势,对桉树生长影响非常大。2021年在梅州市发现了桉树落祝蛾危害桉树,其危害性不亚于油桐尺蠖,由于其属于杂食性害虫,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尺蠖 桉树落祝蛾 发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虫击倒抗性基因突变检测及抗性测定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婷 曹玉峰 +6 位作者 王常禄 徐业 李伟军 林莉 Abdul Hafiz Ab Majid 王松灌 王建国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31-739,共9页
近20多年,臭虫(Cimex spp.)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常见的卫生害虫,其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但很多种群发现击倒抗性(Knockdown resistance gene,kdr)基因突变的存在以及抗药性。监测kdr的发生频率以及不同种群对农药的抗性对臭虫有效防治很重... 近20多年,臭虫(Cimex spp.)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常见的卫生害虫,其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但很多种群发现击倒抗性(Knockdown resistance gene,kdr)基因突变的存在以及抗药性。监测kdr的发生频率以及不同种群对农药的抗性对臭虫有效防治很重要,但我国对臭虫种群的抗药性报道很少。本试验采用点滴法测定了1个温带臭虫Cimex lectularius野外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吡虫啉、噻虫嗪和高效氯氰菊酯等5种药剂的毒性及抗性水平,使用区分剂量快速鉴定抗性方法对2个温带臭虫和2个热带臭虫Cimex hemipterus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水平进行了检测,此外用PCR方法检测8个臭虫地理种群(1个温带臭虫实验室种群,1个温带臭虫野外种群和6个热带臭虫野外种群)174个个体的kdr突变频率。点滴法结果表明,5种杀虫剂对温带臭虫的毒性是吡虫啉和呋虫胺>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和高效氯氰菊酯,测试的野外温带臭虫种群仅对噻虫嗪无明显抗性。热带臭虫2个野外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均远高于温带臭虫。在温带臭虫的实验室种群中未检测到突变,在野外种群中检测到了V419L和L925I突变,可分为2种基因型类型(A:无突变位点;B:同时有L925I和V419L),而在热带臭虫的6个种群检测到M918I和L1014F突变,只有1种基因型类型,即M918I和L1014F双位点突变。温带臭虫1个野外种群及热带臭虫6个野外种群kdr突变的存在与臭虫对高效氯氰菊酯敏感密切关联。基于kd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推测我国臭虫种群广泛存在对拟除虫菊酯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带臭虫 热带臭虫 击倒抗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实蝇不同寄主种群对4种杀虫剂的敏感性
5
作者 汪宝如 田震亚 +3 位作者 高旭渊 陈红松 王建国 周忠实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79-1086,共8页
为探索瓜实蝇Zeugodacus cucurbitae不同寄主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本研究在室内通过药膜法测定了瓜实蝇节瓜、黄瓜、丝瓜和苦瓜种群4日龄成虫对4种杀虫剂的敏感性,随后将瓜实蝇不同寄主种群致死中浓度LC_(50)进行比较,计算抗性倍数。... 为探索瓜实蝇Zeugodacus cucurbitae不同寄主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本研究在室内通过药膜法测定了瓜实蝇节瓜、黄瓜、丝瓜和苦瓜种群4日龄成虫对4种杀虫剂的敏感性,随后将瓜实蝇不同寄主种群致死中浓度LC_(50)进行比较,计算抗性倍数。结果表明,4个寄主种群对甲维盐的敏感性为节瓜>苦瓜>丝瓜>黄瓜,其中节瓜、苦瓜种群对甲维盐最敏感,其次是丝瓜、黄瓜,LC_(50)值分别为0.250、0.391、0.809和1.035 mg/L。4个寄主种群对灭多威的敏感性表现为节瓜>黄瓜>苦瓜>丝瓜,LC_(50)值分别为0.302、0.318、0.652和0.804 mg/L。对多杀菌素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黄瓜、节瓜、丝瓜、苦瓜,LC_(50)值分别为1.157、1.198、1.232和2.029 mg/L。对啶虫脒的敏感性为苦瓜>节瓜>黄瓜>丝瓜,LC_(50)值分别为17.946、20.166、20.190和21.986 mg/L,其中对甲维盐的敏感性差异幅度最大,为4.140倍,其次是灭多威,为2.654倍,对啶虫脒的敏感性差异幅度最小,为1.225倍。表明寄主植物可引起瓜实蝇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实蝇 不同寄主 杀虫剂 敏感性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巫山段消落带生态环境治理的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梁洪海 刘志文 +3 位作者 唐威 赖盛昌 卢峰 王建国 《生物灾害科学》 2019年第2期160-164,共5页
长江三峡库区巫山段消落带涉及面广,类型复杂多样,生态极度脆弱,破坏性创面较多,自我修复缓慢,探索该区域生态治理途径极为重要。提出以下5条策略:探索不同水位的生物治理,生物治理与人文活动相结合,生物治理与工程建筑相结合,减少库区... 长江三峡库区巫山段消落带涉及面广,类型复杂多样,生态极度脆弱,破坏性创面较多,自我修复缓慢,探索该区域生态治理途径极为重要。提出以下5条策略:探索不同水位的生物治理,生物治理与人文活动相结合,生物治理与工程建筑相结合,减少库区污染源,缓解水波对消落区冲击力度,强化社会治理。做到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探索多种治理途径,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增加生物多样性,确保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逐步建成三峡库区巫山段"水退即绿、水涨成饵"、"库岸稳定、两岸秀美"的消落带,为水库消落带生态治理提供了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 消落带 治理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