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户物联网技术采纳意愿多元驱动路径研究——以江西省蔬菜种植大户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连英 李文斌 +1 位作者 邓永胜 刘文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2-310,共9页
为探究农户物联网技术采纳意愿驱动的具体路径,基于整合型技术接受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以406份蔬菜种植大户数据为调研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运用组态分析诠释前因条件与农户高物联网技术采纳意愿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 为探究农户物联网技术采纳意愿驱动的具体路径,基于整合型技术接受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以406份蔬菜种植大户数据为调研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运用组态分析诠释前因条件与农户高物联网技术采纳意愿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单一要素不构成蔬菜种植大户高物联网技术采纳意愿的必要条件,但高社会影响和政府支持在产生高物联网技术采纳意愿方面起着更普遍的作用;存在4类产生高物联网技术采纳意愿的适配组态路径:便利条件与政府支持驱动型、绩效期望与社会影响驱动型、努力期望与社会影响驱动型、多维协同驱动型;高绩效期望和高努力期望在实现高物联网技术采纳意愿的过程中互为替代关系;存在2类导致非高物联网技术采纳意愿的适配组态路径,即绩效便利缺失型和政府支持缺失型,且与产生高物联网技术采纳意愿的适配组态存在非对称关系。基于此,提出坚持系统观念,发挥多要素协同作用;重视社会影响,发挥推广示范作用;优化政策支持环境,发挥精准化政策引导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种植大户 物联网技术 采纳意愿 多元驱动 智慧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协同推进策略优化研究 被引量:51
2
作者 郑瑞强 赖运生 胡迎燕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2-772,共11页
形成精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良性互动格局,是实现贫困地区发展质量提升的关键。系统分析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战略关联与二者协同推进的条件保障,并选择江西典型深度贫困村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协同推进实践为分析样... 形成精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良性互动格局,是实现贫困地区发展质量提升的关键。系统分析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战略关联与二者协同推进的条件保障,并选择江西典型深度贫困村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协同推进实践为分析样本,思考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协同推进情势与倾向性问题,深入解析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工作协同推进的理论逻辑及其在规划、组织、主体、载体与监管等"五大关联空间协同",基于高绩效系统建设理念提出了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协同推进的优化策略:依法实现"一主多辅"体系,探索"一核两翼"基层治理模式,构建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关联协同的多维行动框架,实施乡村"骨干培育"工程,完善全过程绩效管理机制,创设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协同推进"政策试验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精准扶贫 协同推进 倾向性问题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格局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进路研究 被引量:69
3
作者 郑瑞强 郭如良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29,183,共12页
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应准确把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空间重构基础上要素组合优化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义。从减贫规律认知升华、行为外嵌转向发展自觉、资源配置优化与延续效应发挥三个层面分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 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应准确把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空间重构基础上要素组合优化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义。从减贫规律认知升华、行为外嵌转向发展自觉、资源配置优化与延续效应发挥三个层面分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行为的内在逻辑,厘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对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应着力做好发展规划统筹、体制政策健全完善、产业转型升级、相对贫困治理、全域生态宜居环境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高质量建设、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协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领域工作,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及其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有效衔接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要素组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传统公共文化空间的复兴与重构——基于江西莲花县村落祠堂的调研 被引量:44
4
作者 贺一松 王小雄 +2 位作者 贺雨昕 段祖青 曾国生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22-828,共7页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重构公共文化空间、促进乡村文化再造,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性问题。以村落祠堂为典型的农村传统公共文化空间,承载着农村悠久的文化传统,不仅是村落特殊的文化标识,同时是乡村文化治理的重要平台。随着历史...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重构公共文化空间、促进乡村文化再造,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性问题。以村落祠堂为典型的农村传统公共文化空间,承载着农村悠久的文化传统,不仅是村落特殊的文化标识,同时是乡村文化治理的重要平台。随着历史变迁,农村传统公共文化空间从社会内涵、社会功能到时代价值相应发生演变。以江西省莲花县为例,其兴修祠堂之风始于唐宋,兴于明清,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衰落之后,如今又有复兴之势。当代“盛世修祠”,既要看到其积极的时代功能,同时要关注现象之后的文化隐忧。重构农村传统公共文化空间,需要建立政府引导机制、完善民间自治机制、创新传统功能的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公共空间 传统文化 祠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启示:基于江西三地的调研 被引量:34
5
作者 陈美球 胡春晓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6-272,共7页
协同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现阶段"三农"工作的关键和核心任务,也是确保我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全面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从促进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协同、促进移民扶贫与生态宜居的协同、促进志智双扶与乡风... 协同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现阶段"三农"工作的关键和核心任务,也是确保我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全面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从促进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协同、促进移民扶贫与生态宜居的协同、促进志智双扶与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协同三个方面对江西瑞金市、井冈山市和修水县三地协同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实践进行剖析,并提出三点启示:协同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应坚持系统思维、土地使用制度创新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重要抓手、村集体组织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协同推进 实践与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保障措施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74
6
作者 廖彩荣 郭如良 +1 位作者 尹琴 胡春晓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3-282,共10页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到2020年的阶段性短期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分"三步走",是到2050年的长期战略目标,两者统一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协同推进两者有机衔接和互融互通,既有利于深度贫困地区实现打...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到2020年的阶段性短期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分"三步走",是到2050年的长期战略目标,两者统一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协同推进两者有机衔接和互融互通,既有利于深度贫困地区实现打赢脱贫攻坚战完美收官,也有利于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稳致远。基于协同推进打好脱贫攻坚战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措施与实施路径的分析,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坚持特殊到一般分析方法,针对性提出思想协同保障、产业协同保障、人才协同保障、文化协同保障、生态协同保障、组织协同保障和社会协同保障等7个协同推进打好脱贫攻坚战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措施与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推进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保障措施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政策认知与农民职业化意愿——基于江西省“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调查数据的实证 被引量:22
7
作者 郭如良 刘子玉 +1 位作者 肖嘉琳 翁贞林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7-346,共10页
新型职业农民是振兴乡村的重要力量,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有助于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根据江西省556位“一村一大”农民学员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社会资本与政策认知对“一村一大”农民学员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影... 新型职业农民是振兴乡村的重要力量,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有助于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根据江西省556位“一村一大”农民学员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社会资本与政策认知对“一村一大”农民学员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家庭人口留村比例”和“常联系朋友个数”表征的关系资本与政策认知对“一村一大”农民学员的职业化意愿有显著正影响,而社会资本中政治资本和经济资本对“一村一大”农民学员职业化意愿的影响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为此,政府部门在采取措施引导“一村一大”农民学员成为新型职业化农民时,应重视社会资本和政策认知的影响,以更好地发挥“一村一大”农民学员在乡村振兴中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政策认知 农民职业化 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贫攻坚经验总结及成果巩固策略研究——以江西为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郑瑞强 胡春晓 赵烨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34-642,共9页
科学总结脱贫攻坚经验和深入探讨成果巩固策略,对于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江西脱贫攻坚实践全景调研,系统分析“持续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健全扶贫开发体制机制;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夯实稳定脱贫基础;传承升... 科学总结脱贫攻坚经验和深入探讨成果巩固策略,对于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江西脱贫攻坚实践全景调研,系统分析“持续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健全扶贫开发体制机制;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夯实稳定脱贫基础;传承升华红色基因,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瞄准扶贫开发关键领域,靶向施策提升脱贫质量;广泛凝聚社会力量,构建完善大扶贫格局”等脱贫攻坚经验,尝试提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工作重心与推进策略:突破深度贫困解困,开展脱贫攻坚回访,持续提升精准扶贫效能;补齐短板弱项,关注特殊贫困群体帮扶,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进发展后劲,加快相对贫困治理机制建设,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经验总结 成果巩固策略 江西 高质量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鲜电商平台消费者购菜意愿多元提升路径及适配组态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连英 闵欣 傅青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9,共10页
基于南昌市519份调查数据,运用技术接受模型3和期望确认理论模型,采用fsQCA方法对生鲜电商平台消费者购菜意愿进行组态分析,探讨消费者购菜意愿适配组态的要素构成条件及提升策略。结果表明:单一条件变量均不是生鲜电商平台消费者购菜... 基于南昌市519份调查数据,运用技术接受模型3和期望确认理论模型,采用fsQCA方法对生鲜电商平台消费者购菜意愿进行组态分析,探讨消费者购菜意愿适配组态的要素构成条件及提升策略。结果表明:单一条件变量均不是生鲜电商平台消费者购菜意愿的必要条件,说明变量间可能存在替代作用;存在乐趣性与顾客认可型路径、适应性与情感导向型路径、体验感与顾客评价型路径、个性化与挑战导向型路径、影响力与便利导向型路径等5条产生高购菜意愿的路径;其中,高主观规范和高满意度作为核心条件存在于4条路径中,对生鲜电商平台消费者产生购菜意愿发挥着更普适的作用。基于此,建议整合多元路径,根据组态效应调整购菜意愿提升策略;确保产品质量,提升售后服务,重视满意度的普适性作用;建立良好口碑,发挥社交圈的积极作用,以实现平台发展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电商平台 购菜意愿 技术接受模型3 期望确认理论 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生猪种业发展困境与策略优化研究——基于30家种猪企业调研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瑞强 丁能水 +1 位作者 胡艳 季华员 《中国猪业》 2021年第5期24-29,共6页
总体把握江西省生猪种业发展情况,深入30家种猪企业开展种业发展情况调研,聚焦育种理念、关键技术、基础设施、繁育体系、环境支持等领域,系统思考江西省生猪种业发展的短板弱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江西省生猪种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加... 总体把握江西省生猪种业发展情况,深入30家种猪企业开展种业发展情况调研,聚焦育种理念、关键技术、基础设施、繁育体系、环境支持等领域,系统思考江西省生猪种业发展的短板弱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江西省生猪种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加强产业集群建设,打造优势种猪企业,明确江西特色的"猪芯片"攻关指向,建设省级生猪种业创新中心,推进生猪种业公益性研究创新,完善生猪种业成果转化利用机制,实施生猪育种技术更新工程,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以及延伸生猪种业产业链条,以推进生猪种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种业 困境 发展策略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庄公共性对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影响分析:基于江西省调查数据
11
作者 彭元元 郭锦墉 +1 位作者 王长旭 赖萍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74-1584,共11页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激发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是形成长效人居环境管护机制的关键。基于江西省1045户农户微观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PSM模型以及工具变量法,分析村庄公共性、公共精神认同...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激发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是形成长效人居环境管护机制的关键。基于江西省1045户农户微观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PSM模型以及工具变量法,分析村庄公共性、公共精神认同及公共规则认同对农户人居环境整治参与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村庄公共性越高,农户越会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相比较高的公共精神认同,较高的公共规则认同对农户参与人居环境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大。此外,村庄公共性通过提高农户社会资本,包括信任效应和互惠效应,促进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异质性研究发现,对村庄有文化中心和环境整洁认知高的农户而言,提高村庄公共性能显著促进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从不同村庄类型来看,对中青年人口密集型村庄和低收入村庄而言,村庄公共性越高,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越积极。同时,公共精神认同和公共规则认同对于不同类型村庄的影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公共性 社会资本 农村人居环境 参与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管辱虐管理对新生代农民工退缩行为的诱发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许晟 王孟婷 郭如良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87-994,共8页
通过227份企业主管和335份新生代农民工互评问卷,对主管辱虐管理诱发新生代农民工退缩行为的机制进行实证探讨。结果表明,主管辱虐管理与新生代农民工的退缩行为呈正性相关;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不安全感中介作用于辱虐管理与退缩行为的关... 通过227份企业主管和335份新生代农民工互评问卷,对主管辱虐管理诱发新生代农民工退缩行为的机制进行实证探讨。结果表明,主管辱虐管理与新生代农民工的退缩行为呈正性相关;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不安全感中介作用于辱虐管理与退缩行为的关系;这一中介效应受个人传统性的调节而有所不同,高个人传统性会强化新生代农民工工作不安全感的耐受力,进而减弱辱虐管理对其退缩行为的间接诱发影响;低个人传统性弱化新生代农民工工作不安全的耐受力,进而增强辱虐管理对其退缩行为的间接诱发影响。最后为企业创新进城农民工的管理思路和辅助新生代农民工规划职业生涯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管辱虐管理 新生代农民工 工作不安全感 个人传统性 退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与虚拟社会网络对农民电商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吴春雅 江帆 袁云云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07-715,共9页
采用有序Logit回归模型,应用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分析方法,探讨社会网络对农民电商创业意愿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现实社会网络对农民电商创业意愿无显著性影响,虚拟社会网络显著正向影响农民电商创业意愿;创业机会识别是虚拟社会网络与... 采用有序Logit回归模型,应用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分析方法,探讨社会网络对农民电商创业意愿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现实社会网络对农民电商创业意愿无显著性影响,虚拟社会网络显著正向影响农民电商创业意愿;创业机会识别是虚拟社会网络与农民电商创意愿的中介变量;创业榜样在现实与虚拟社会网络影响农民电商创业意愿中存在正向调节效应。基于此,提出加强现实与虚拟社会网络的构建、提高创业机会识别能力、发挥创业榜样的引领作用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商创业意愿 现实社会网络 虚拟社会网络 中介效应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资源禀赋对农药包装物处理行为的影响——基于江西农户的抽样调查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江华 薛应如 贺亚琴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7-287,共11页
基于江西省536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家庭资源禀赋特征对农户农药包装物处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资本的广度和深度均对农药包装物乱扔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社会资本越丰富,农户乱扔农药包装物的概率越低;人力... 基于江西省536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家庭资源禀赋特征对农户农药包装物处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资本的广度和深度均对农药包装物乱扔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社会资本越丰富,农户乱扔农药包装物的概率越低;人力资本质量对农药包装物乱扔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人力资本质量越高,农户乱扔农药包装物的可能性越大;自然资本对农药包装物乱扔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承包地规模的扩大和家庭地块数的增多会加剧农药包装物乱扔行为;社会资本、人力资本质量及自然资本对农药包装物处理行为的影响在户主年龄、村庄地形上存在差异。控制变量中,受访者是否为党员、乱丢弃农药包装物是否受他人指责以及村庄是否有柏油路对农户农药包装物乱扔行为均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处罚措施会显著加剧农药包装物乱扔行为。基于此,建议发挥家庭资源禀赋的内在引导作用,通过丰富农村社会资本、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引导与监管大规模农户的生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家庭 资源禀赋 农药包装物 行为选择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应用与农户家庭非农创业--基于CLDS(2018)数据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道和 朱伟丽 陈江华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53,共12页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兴旺,而不断激励农户创业是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基于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利用Probit和IV-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业机械应用对农户家庭非农创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应用总体上显...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兴旺,而不断激励农户创业是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基于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利用Probit和IV-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业机械应用对农户家庭非农创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应用总体上显著促进农户家庭非农创业行为;相较于有耕地转入、低人情消费、居住地形为丘陵和山区以及已购买农业机械的群体,农业机械应用对无耕地转入、高人情消费、居住地地形为平原以及未购买农业机械群体的非农创业效应更显著。基于此,为促进农户非农创业,应加大农机技术研发力度、加快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应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应用 非农创业 异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红薯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现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波 胡凯 蔡波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9期166-170,共5页
农产品地理标志性品牌的建立有助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本文从全国红薯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区分布情况、登记年份、证书持有主体、种植面积、产量、价格收益6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红薯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发展现状。在对32个红薯农产... 农产品地理标志性品牌的建立有助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本文从全国红薯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区分布情况、登记年份、证书持有主体、种植面积、产量、价格收益6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红薯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发展现状。在对32个红薯农产品地理标志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部分红薯种植大省暂缺红薯农产品地理标志;以及个别红薯地理标志产品的种植面积和产量较小。提出政府及相关单位应重视红薯农产品地理标志所能够带来的经济效应,并加强宣传工作,鼓励各类红薯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持有主体积极参与红薯地理标志产品的建设工作;加大相关红薯地理标志产品的种植面积、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提高部分红薯地理标志产品的产量,推进红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地理标志 种植面积 经济效益 红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生成逻辑·现实约束及深化路径 被引量:1
17
作者 饶喆 李秋生 刘小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8期237-241,248,共6页
随着技术受众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要素需求越来越高,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成为顺应时代变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中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模式。目前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运行总体呈现受众满意度高、任务完成度较好的态势,但由于资金短缺... 随着技术受众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要素需求越来越高,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成为顺应时代变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中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模式。目前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运行总体呈现受众满意度高、任务完成度较好的态势,但由于资金短缺和体制不顺,仍然存在诸多现实约束。以江西省为例,基于协同治理理论,从“分工共赢与纵横拓展”的逻辑视角分析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生成的必然性和优化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机制的深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推广 生成逻辑 协同治理 农业重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巢小农就地兼业与基层治理研究
18
作者 傅琼 吴北河 陈昭玖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1-258,共8页
由于城镇化、工业化的拉力作用,我国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多为45岁以上的农民,他们囿于资金、技术及生产生活习惯,大多耕种着承包的土地,是为空巢小农。鉴于乡村生计模式的改变,他们大多理性地选择就地兼业... 由于城镇化、工业化的拉力作用,我国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多为45岁以上的农民,他们囿于资金、技术及生产生活习惯,大多耕种着承包的土地,是为空巢小农。鉴于乡村生计模式的改变,他们大多理性地选择就地兼业,成为乡村各类企业的主要受雇者。空巢小农的就地兼业行为,能够发展基层经济、提升基层政治效能、增进基层文化认同、增强基层社会活力、改善基层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基层治理 空巢小农 就地兼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bit-ISM模型农户绿色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19
作者 胡伦 曹琪瑶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1期13-17,32,共6页
基于江西省383户农户调研数据,利用Ordered Probit模型、ISM模型,探究了江西省部分农户绿色行为采纳程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层次结构。结果表明:①整治氛围、环境政策宣传、对生态环境和环保的认知程度和区位禀赋均可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绿色... 基于江西省383户农户调研数据,利用Ordered Probit模型、ISM模型,探究了江西省部分农户绿色行为采纳程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层次结构。结果表明:①整治氛围、环境政策宣传、对生态环境和环保的认知程度和区位禀赋均可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绿色行为采纳程度,农户对身体健康的认知程度则对农户绿色行为采纳程度有负向显著影响;②对生态环境和身体健康的认知程度是表层因素,整治氛围、环境政策宣传和对环保的认知程度是间接因素,区位禀赋是深层根源因素。据此提出了加强政策引导宣传、培育农户环境认知、激发农户主体意识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 农户 绿色行为采纳程度 ISM模型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者生鲜电商平台购菜意愿与行为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永胜 章铭珠 +1 位作者 成可 李连英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8期134-139,共6页
随着消费者消费习惯趋于在线化,明确消费者购菜意愿与行为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对生鲜电商平台服务改革及提高消费者在线购菜体验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基于南昌地区643名消费者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s模型实证分析了当前消费... 随着消费者消费习惯趋于在线化,明确消费者购菜意愿与行为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对生鲜电商平台服务改革及提高消费者在线购菜体验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基于南昌地区643名消费者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s模型实证分析了当前消费者生鲜电商平台购菜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结果表明:消费者在生鲜电商平台的购菜意愿和购菜行为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决定消费者生鲜电商平台购菜意愿和行为的因素异中有同,购菜意愿主要受月均收入、易用性、交易风险、质量风险、亲友推荐及网络在线评论重视度等因素的影响,购菜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性别、年龄、学历水平和了解程度。而购物经历和需求满意度对消费者生鲜电商平台购菜意愿和购菜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生鲜电商平台应通过完善平台功能设计、严格把控商品质量、稳抓熟人经济等方式,促进消费者平台购菜意愿向购菜行为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电商平台 购菜 消费者 意愿与行为差异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