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与森林资源特征 被引量:8
1
作者 宋述望 罗会潭 +3 位作者 黄萌 吴治明 刘骏 宋庆妮 《南方林业科学》 2021年第5期34-38,共5页
为探究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与森林资源,采用样线踏查与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保护区内植被进行调查,同时利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森林资源的特征。结果为:1)植被可归为4个植被型组,11个植被型,70个群系,其中常绿... 为探究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与森林资源,采用样线踏查与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保护区内植被进行调查,同时利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森林资源的特征。结果为:1)植被可归为4个植被型组,11个植被型,70个群系,其中常绿阔叶类型的群系数量最多,占总群系数量的30%。2)福建柏、长苞铁杉、伯乐树等起源古老的种群在保护区内更新良好。3)森林类型以天然林为主,其面积、蓄积量分别占总森林面积、蓄积量的93.3%、96.3%;林龄结构上,暂以中龄林为主。可见,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多样、起源古老种群保护良好,森林面积大且质量高,具有很高的保护与研究价值,对维持区域生态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常绿阔叶林 林分结构 林业调查 群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草地资源现状及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兰龙焱 马丽丽 +4 位作者 郭晓敏 杨明 吴平发 卢恺 牛德奎 《南方林业科学》 2022年第3期54-60,共7页
通过对2019年江西省草地资源现状的调查和对不同类型草地植物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开展监测,分析了江西省不同类型草地植物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及不同群落主要优势种。对草地植物生物量高峰期监测,监测结果为:(1)江西省草地植物资源种类丰富,... 通过对2019年江西省草地资源现状的调查和对不同类型草地植物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开展监测,分析了江西省不同类型草地植物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及不同群落主要优势种。对草地植物生物量高峰期监测,监测结果为:(1)江西省草地植物资源种类丰富,监测区共出现草本植物143种,隶属于39科,109属,主要为禾本科、菊科以及豆科植物;(2)不同地区草地植物ANPP差异较大,具体表现为萍乡>上饶>九江>吉安>景德镇>抚州>赣州>南昌>宜春;(3)全省林草地牧草利用潜力巨大,草地与畜牧业协同发展模式综合效益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林草地 ANPP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龄对华木莲苗木质量及其造林成效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龙桂根 王勇 +4 位作者 李峰 吴南生 李乾明 杨细兰 郑庆衍 《南方林业科学》 2021年第4期10-15,共6页
为更好提高华木莲造林质量,以1年生(S1-0)、2年生(S2-0)、3年生(S3-0)实生苗进行造林试验,分析了不同苗龄苗木的质量及其造林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1)华木莲苗期生长指标与苗龄显著正相关,苗木在第2年的各生长指标的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 为更好提高华木莲造林质量,以1年生(S1-0)、2年生(S2-0)、3年生(S3-0)实生苗进行造林试验,分析了不同苗龄苗木的质量及其造林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1)华木莲苗期生长指标与苗龄显著正相关,苗木在第2年的各生长指标的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第3年;2)采用S2-0、S3-0苗营造的人工林第1年的成活率分别为93%、90%,显著高于S1-0林分的成活率;S2-0林分第2、3年保存率分别为89%、84%,显著高于S3-0、S1-0林分;3)生长指标来看,S1-0、S2-0、S3-0“同年造林”时,造林后第2年、第3年,S2-0林分的树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均显著高于S1-0、S3-0林分;苗木“逐年造林”时,在树龄为6 a时,S1-0、S2-0、S3-03种苗型所造林分的树高无显著差异,S2-0、S1-0所造林分的地径均显著高于S3-0林分。4)叶绿素含量来看,S1-0与S2-0所造人工林在第3年时SPAD值分别为60.05、47.12,高于S3-0所造3 a人工林的SPAD;5)相关性分析表明,仅有苗龄与1 a林分的树高、地径、保存率等指标相关系数在0.75以上,为显著正相关。综合保存率、生长量、叶绿素含量等指标,S2-0苗适应性强,所造林分质量稳定,效果更佳。在同等条件下,华木莲苗龄显著地影响造林效果,造林时选用合格的S2-0苗能提高华木莲造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木莲 苗龄 苗木质量 造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播马尾松林水源涵养功能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崇龙 刘远生 +3 位作者 欧阳勋志 潘萍 欧阳林霞 章敏 《南方林业科学》 2022年第5期1-6,78,共7页
以江西省兴国县为研究区,基于201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采用综合蓄水能力法对飞播马尾松林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估算,并比较不同密度、坡位、坡向和海拔条件下林分水源涵养功能的差异。结果表明:(1)飞播马尾松林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为719.... 以江西省兴国县为研究区,基于201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采用综合蓄水能力法对飞播马尾松林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估算,并比较不同密度、坡位、坡向和海拔条件下林分水源涵养功能的差异。结果表明:(1)飞播马尾松林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为719.53 t·hm^(-2),其中,土壤层、枯枝落叶层和林冠层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分别为387.40 t·hm^(-2)、7.06 t·hm^(-2)和325.07 t·hm^(-2)。(2)低密度(<1500株·hm^(-2))、中密度(1500~2100株·hm^(-2))、高密度(≥2100株·hm^(-2))林分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分别为582.32 t·hm^(-2)、858.65 t·hm^(-2)和835.87 t·hm^(-2)。(3)不同坡位、坡向、海拔的林分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坡的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显著大于上坡(P<0.05);从坡向看,阴坡的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最小(640.28 t·hm^(-2)),半阳坡的最大(717.03 t·hm^(-2));随着海拔的升高,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同时,不同坡位、坡向、海拔林分的单位面积林冠截留降水量、枯枝落叶层持水量、土壤层蓄水量之间表现出的差异性不尽相同。土壤层蓄水量是林分水源涵养量的主体,通过调节林分密度能有效提高飞播马尾松林的水源涵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播马尾松林 水源涵养 综合蓄水能力法 兴国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等植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余定坤 祁红艳 +4 位作者 徐志文 刘观华 龚磊强 詹慧英 杨清培 《南方林业科学》 2022年第5期14-17,45,共5页
为全面了解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其水鸟食源植物等现状,本文根据该区域2010-2019年的植物调查、监测数据,结合已发表和正式出版的相关资料,以Flora of China和《中国植物志》为依据,对区内高等植物名录进行编目整理... 为全面了解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其水鸟食源植物等现状,本文根据该区域2010-2019年的植物调查、监测数据,结合已发表和正式出版的相关资料,以Flora of China和《中国植物志》为依据,对区内高等植物名录进行编目整理。研究结果:共统计到植物132科382属602种和变种。被子植物569种,占总物种数94.52%,其中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地位。大科共6个,分别为禾本科、菊科、莎草科、蓼科、豆科、蔷薇科,大科物种数占总物种数的35.88%。寡种科和单种科共118个,占总科数89.39%,占总属数54.45%,占总物种数的48.67%。保护区分布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9科10属11种,其中国家一级1种,国家二级10种,均为湿地草本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植物 物种多样性 鄱阳湖 食源植物 生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毛虫灾对松林中松褐天牛种群的影响
6
作者 潘友粮 李红征 +4 位作者 李智兴 罗致迪 陈元生 张诗迈 刘兴平 《南方林业科学》 2022年第4期58-62,共5页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通常遭受多种昆虫的危害,从而构成昆虫的种间关系。本文通过设立标准地,对遭受马尾松毛虫不同程度危害后的马尾松林中松褐天牛种群的变化规律开展调查。结果表明,随着马尾松遭受马尾松毛虫危害的加重,松树死亡率从...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通常遭受多种昆虫的危害,从而构成昆虫的种间关系。本文通过设立标准地,对遭受马尾松毛虫不同程度危害后的马尾松林中松褐天牛种群的变化规律开展调查。结果表明,随着马尾松遭受马尾松毛虫危害的加重,松树死亡率从9.57%上升至22.86%且存在显著差异;含有松褐天牛的松树有虫株率在90.60%~95.83%之间但不存在差异;松褐天牛幼虫的平均虫口密度从20.58头·株^(-1)上升至41.11头·株^(-1),且存在极显著差异;松褐天牛幼虫有70%左右集中分布在中下部和中部且在不同部位间的分布存在极显著差异,但同一部位的幼虫占比在不同受虫灾程度的树体中并不存在差异。这些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对马尾松的危害为松褐天牛的危害创造了条件,从而加重了松褐天牛对马尾松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松褐天牛 松树死亡率 虫口密度 垂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斑夜鳽在江西的分布态势
7
作者 俞长好 郑迎春 +3 位作者 王榄华 杨波 江航东 应钦 《南方林业科学》 2022年第6期75-77,共3页
虎斑夜鳽被IUCN列为濒危物种(EN),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899年依采自海南岛的标本而定名,20世纪没有虎斑夜鳽在江西的分布记录。2001年,刘智勇等人和洪元华分别在江西南部的龙南县和东北部的婺源县发现虎斑夜鳽。近20年来,江西省... 虎斑夜鳽被IUCN列为濒危物种(EN),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899年依采自海南岛的标本而定名,20世纪没有虎斑夜鳽在江西的分布记录。2001年,刘智勇等人和洪元华分别在江西南部的龙南县和东北部的婺源县发现虎斑夜鳽。近20年来,江西省相继发现了10处虎斑夜鳽的分布地点,使虎斑夜鳽在江西各县/市分布地点达14处,预示了该种在江西广域分布的可能。表明该物种在江西分布广泛,江西省是其重要的分布区。应加强江西省虎斑夜鳽种群监测和栖息地保护,为保护该物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斑夜鳽 分布态势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分子育种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7
8
作者 田仟仟 黄建建 +4 位作者 温强 周文才 黄彬 龚春 徐林初 《南方林业科学》 2021年第5期53-59,73,共8页
作为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培育高产、优质品种一直是油茶育种工作重点。传统育种周期长且存在盲目性等缺点,已无法满足当前油茶育种需求,而分子育种可以快速选择目标性状,加速育种进程,实现精确、高效育种。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油茶分子标... 作为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培育高产、优质品种一直是油茶育种工作重点。传统育种周期长且存在盲目性等缺点,已无法满足当前油茶育种需求,而分子育种可以快速选择目标性状,加速育种进程,实现精确、高效育种。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油茶分子标记、多组学研究及重要农艺性状关键基因挖掘等相关研究进展,同时分析了现存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作出展望,以期为今后油茶分子育种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分子育种 分子标记 多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樟树果实与种子变异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胡振兴 王文辉 +3 位作者 周松松 杨海宽 邱凤英 吴南生 《南方林业科学》 2023年第5期5-10,共6页
以江西省16个种源的樟树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不同种源樟树果实与种子相关性状变异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江西省各种源间的果实百粒重、果实直径、种子百粒重、种子直径和种子含水率均存在极显著的差... 以江西省16个种源的樟树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不同种源樟树果实与种子相关性状变异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江西省各种源间的果实百粒重、果实直径、种子百粒重、种子直径和种子含水率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而种源内个体间各果实和种子性状指标均无显著差异。江西省不同种源樟树果实百粒重变化范围为44.61~57.55 g,种子百粒重变化范围为10.53~13.79 g,果实直径变化范围为8.69~9.77 mm,种子直径变化范围为6.18~6.75 mm,种子含水率变化范围为13.31%~38.13%,果实直径变异系数范围为4.7%~9.7%,种子直径变异系数范围为4.9%~8.9%。根据果实和种子性状初步筛选出赣州市南康区种源和抚州市金溪县种源为选籽用樟树优良种源。相关分析显示,果实百粒重和果实直径、种子直径、种子百粒重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种子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果实直径与种子直径及种子百粒重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种子百粒重和种子直径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聚类分析显示,当欧氏距离为7时,江西省樟树聚为两类,从聚类结果来看,江西省樟树果实和种子性状与经纬度没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变异分析 果实变异 种子变异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多花黄精炮制过程化学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16
10
作者 梁焕焕 贾全全 +2 位作者 朱灵芝 黄丽莉 朱培林 《南方林业科学》 2022年第1期1-4,18,共5页
对比不同种源多花黄精炮制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为多花黄精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对3个种源2种多花黄精类型采用高压蒸汽锅九蒸九制炮制过程中的多糖、总皂苷、总黄酮及总酚等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4... 对比不同种源多花黄精炮制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为多花黄精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对3个种源2种多花黄精类型采用高压蒸汽锅九蒸九制炮制过程中的多糖、总皂苷、总黄酮及总酚等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4种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多花黄精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多糖含量随着蒸制次数的增加而减少,总皂苷含量先升高后下降,总黄酮及总酚含量随蒸制次数增加先升高后趋于稳定。建议高压条件下多花黄精蒸制次数以3~6次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炮制工艺 多糖 总皂苷 总黄酮 总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种空心莲子草的入侵及其克隆特性综述 被引量:7
11
作者 苏田 吴姝瑾 +1 位作者 胡姝珍 施建敏 《南方林业科学》 2021年第1期44-47,54,共5页
空心莲子草是一个入侵的恶性杂草,在我国诸多地区滋生蔓延,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安全。目前对于空心莲子草的入侵机制和防治等研究集中于生理和生物学研究,但其防治未产生较好的控制效果。本文梳理了空心莲子草的生物学特性和空... 空心莲子草是一个入侵的恶性杂草,在我国诸多地区滋生蔓延,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安全。目前对于空心莲子草的入侵机制和防治等研究集中于生理和生物学研究,但其防治未产生较好的控制效果。本文梳理了空心莲子草的生物学特性和空心莲子草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所表现出来强入侵特性与克隆性,总结了目前对于空心莲子草的防治方式,并提出今后空心莲子草的入侵研究需重点考虑其克隆特性的影响,以期对空心莲子草的入侵机制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 入侵机制 入侵性 克隆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木本濒危植物组成、分布及濒危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述望 吴治明 +5 位作者 黄声亮 卢建 邱仁静 宋庆妮 宋述灵 刘骏 《南方林业科学》 2023年第4期36-40,61,共6页
木本濒危植物是植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对木本濒危植物统计分析不足。本文分析了中国442种木本濒危植物的科组成、分布格局特征以及主要濒危原因等。结果表明:(1)濒危植物物种数量涉及94科228属,在科水平上分布差异较大,猕猴桃... 木本濒危植物是植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对木本濒危植物统计分析不足。本文分析了中国442种木本濒危植物的科组成、分布格局特征以及主要濒危原因等。结果表明:(1)濒危植物物种数量涉及94科228属,在科水平上分布差异较大,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松科(Pin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物种数量最为突出,三者占总数的30%。(2)木本濒危植物物种数量在空间区域分布上存在明显异质性。省级水平尺度上,南方省份高于北方省份,其中云南省的木本濒危植物物种数量最多。海拔垂直尺度上,木本濒危植物物种总数随海拔变化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800~1 000 m海拔区间的木本濒危植物物种数量最多。(3)人为因素是导致木本植物濒危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为种子环节以及种群生态学。基于分析结果,本文建议对严重濒危的科属,采取针对性保护对策,同时保护木质濒危植物需要加强各省份、区域之间的协同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濒危植物 物种组成 空间分布格局 濒危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盖栽培对国家良种厚竹的竹笋形态与品质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武红燕 张振烨 +5 位作者 苏田 吴姝瑾 胡姝珍 杨光耀 黎祖尧 施建敏 《南方林业科学》 2022年第3期32-36,共5页
厚竹是毛竹的优良品种,其笋鲜嫩、养分丰富;研究覆盖栽培对厚竹出笋形态和竹笋品质的影响,评价厚竹覆盖笋的产业前景。本研究采用谷壳+枯饼对厚竹进行覆盖,对比研究了厚竹覆盖笋和自然笋的形态和养分,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竹笋养分分析... 厚竹是毛竹的优良品种,其笋鲜嫩、养分丰富;研究覆盖栽培对厚竹出笋形态和竹笋品质的影响,评价厚竹覆盖笋的产业前景。本研究采用谷壳+枯饼对厚竹进行覆盖,对比研究了厚竹覆盖笋和自然笋的形态和养分,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竹笋养分分析,量化覆盖笋和自然笋的品质,结果表明:1)覆盖厚竹笋的笋径和个体质量在不同出笋阶段均大于对照,出笋盛期优势更明显,且覆盖厚竹笋壳色泽相比对照更鲜亮,箨片顶端呈嫩黄而非暗绿色;2)覆盖厚竹笋中灰分、蛋白质、可溶性糖、粗脂肪等含量更高,粗纤维、单宁等物质含量更低;3)6个养分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得到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0.26%,蛋白质、粗纤维和可溶性糖是各主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主成分贡献率权重计算的笋品质综合得分为覆盖笋高于自然笋。研究认为,相比自然笋,覆盖厚竹笋色黄、个大,营养和适口性更好,综合品质上佳,易受消费者青睐,因此厚竹覆盖栽培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 厚竹 竹笋 形态 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红椿AFLP体系优化及引物筛选 被引量:2
14
作者 潘蓉蓉 钟秋蔚 +4 位作者 张露 马际凯 程强强 袁生贵 孙荣喜 《南方林业科学》 2022年第4期6-10,62,共6页
以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红椿天然林为研究材料,对毛红椿AFLP反应体系中的DNA提取方法、酶切与连接步骤、连接产物稀释倍数、预扩增产物稀释倍数等影响因子进行优化,并筛选AFLP多态性高的引物。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对DNA质量... 以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红椿天然林为研究材料,对毛红椿AFLP反应体系中的DNA提取方法、酶切与连接步骤、连接产物稀释倍数、预扩增产物稀释倍数等影响因子进行优化,并筛选AFLP多态性高的引物。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对DNA质量有很大影响,试剂盒法提取的DNA杂质少,质量高;酶切与连接采用一步法完成;连接产物最适稀释倍数为3倍,预扩增产物最适稀释为10倍;利用4个天然居群的毛红椿基因组DNA从64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4对具有多态性扩增条带的引物,总扩增出147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22个,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84.36%,多态性较高,适用于毛红椿AFLP分析的4对引物组合分别是:E1/M6、E4/M7、E5/M3、E5/M8,为毛红椿遗传多样性和种质资源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红椿 AFLP 限制性内切酶 引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难立地条件下的赣北地区高速公路边坡植物调查及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永亮 杜昊 袁平成 《南方林业科学》 2021年第4期20-26,共7页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调查困难立地条件下的赣北地区10条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群落,筛选出边坡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优势种植物,总结江西省几十年的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模式实践经验,将植被恢复情况较好的边坡整理归纳出生态恢复模式,对植...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调查困难立地条件下的赣北地区10条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群落,筛选出边坡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优势种植物,总结江西省几十年的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模式实践经验,将植被恢复情况较好的边坡整理归纳出生态恢复模式,对植被恢复较差的边坡提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优化对策,为后期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及养护工作提供参考,以实现江西省高速公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观赏效益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植物调查 重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腈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王九龙 廖圣良 +3 位作者 张桧 饶小平 陈尚钘 王宗德 《南方林业科学》 2021年第6期75-80,共6页
柠檬腈是一种具有新鲜柠檬果香气的香料,香气浓郁持久,主要用于花香型和果香型香精的调香,广泛应用于食品和日化领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柠檬腈的研究进展,简述了柠檬腈的特性和应用,重点介绍了柠檬腈的制备工艺,并展望了柠檬腈未来的发... 柠檬腈是一种具有新鲜柠檬果香气的香料,香气浓郁持久,主要用于花香型和果香型香精的调香,广泛应用于食品和日化领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柠檬腈的研究进展,简述了柠檬腈的特性和应用,重点介绍了柠檬腈的制备工艺,并展望了柠檬腈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柠檬腈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醛 柠檬腈 香料 合成方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4种樟属植物识别技术研究
17
作者 涂白连 谢阳志 +4 位作者 伍艳芳 郑永杰 刘新亮 张月婷 徐海宁 《南方林业科学》 2022年第6期54-60,共7页
探究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于樟属植物识别的可行性,为樟属植物识别提供一个新方法。本研究运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猴樟、黄樟、油樟、银木4种樟属植物叶片的近红外光谱信息,并结合PCA聚类分析(PCA-Cluster)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 探究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于樟属植物识别的可行性,为樟属植物识别提供一个新方法。本研究运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猴樟、黄樟、油樟、银木4种樟属植物叶片的近红外光谱信息,并结合PCA聚类分析(PCA-Cluster)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建立识别模型。结果表明:运用PCA-Cluster方法,选择4 400~4 800 cm^(-1)、5 400~6 600cm^(-1)、7 800~10 000 cm^(-1)建模波段,Segment 5 Gap5的3点二阶泰勒求导(ds2)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所建模型的识别效果最好,对外部验证集样品的识别率达97.5%;运用PLS-DA方法选择4 000~8 000 cm^(-1)波段,一阶导数、5点平滑两种预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判别模型性能最佳,其校正集相关系数(Rc^(2))为0.923,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为0.1202,利用所建模型对外部验证集样品进行识别,识别率为100%。说明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够用于不同种樟属植物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樟属植物 叶片 PCA聚类分析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竹叶面积预测模型研究
18
作者 胡姝珍 陈永镇 +3 位作者 巫娟 刘上 李思卓 施建敏 《南方林业科学》 2022年第5期23-26,共4页
厚竹是毛竹优良品种,其叶片比毛竹小,竹叶易失水卷曲,叶面积测量误差大。基于前期毛竹叶面积预测模型研究,根据叶形对厚竹叶片进行聚类分析并将之分为3类,通过实际叶面积和叶片长宽之积进行建模,以叶面积仪所测量数据作为对照,并利用RMS... 厚竹是毛竹优良品种,其叶片比毛竹小,竹叶易失水卷曲,叶面积测量误差大。基于前期毛竹叶面积预测模型研究,根据叶形对厚竹叶片进行聚类分析并将之分为3类,通过实际叶面积和叶片长宽之积进行建模,以叶面积仪所测量数据作为对照,并利用RMSE、SSE以及预测精度3个指标来验证模型预测精度。结果表明:厚竹叶片按长宽比分为3类,长宽比≤7.38、7.38<长宽比≤8.58、长宽比>8.58;按叶形的分类拟合与不分类的整体拟合R2值均大于0.95,远超叶面积仪测量结果(R2值为0.89),模型预测精度分别为95.94%、95.39%;分类拟合的均方根误差和残差平方和均最小,仅为0.40和39.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竹 叶面积 预测模型 分类拟合 叶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KI的米槠文献计量学研究分析
19
作者 潘昕昊 孙荣喜 +2 位作者 叶雄英 叶学敏 林小凡 《南方林业科学》 2022年第4期53-57,共5页
为揭示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研究现状和热点,采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1999-2021年中国知网CNKI库中669篇米槠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米槠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土壤微生物、可溶性有机质、群落结构、生物量、酶活性等方面;杨... 为揭示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研究现状和热点,采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1999-2021年中国知网CNKI库中669篇米槠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米槠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土壤微生物、可溶性有机质、群落结构、生物量、酶活性等方面;杨玉盛、杨智杰、刘小飞是米槠发文量前三位的主要研究者;在研究机构方面,福建师范大学和福建农林大学发文量最多,分别发文183篇和120篇,占总发文量的45.1%;在研究基金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分别为179篇和84篇;在研究层次方面,主要集中在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而专项技术和行业指导研究有所不足。米槠的生态学研究较为丰富,但生物学特性及良种选育研究较少,今后应加强米槠的种质资源收集评价、遗传改良和良种选育工作,同时持续开展基础研究,为合理利用米槠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槠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