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武夷山南方铁杉生长规律及更新困难的原因解释 被引量:8
1
作者 祁红艳 金志农 +4 位作者 杨清培 袁荣斌 裘利洪 施建敏 欧阳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7-143,208,共8页
为了解珍稀植物南方铁杉的生长过程及林下更新困难的原因。在南方铁杉森林群落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不同层次树木进行树干解析,分别研究林冠层、下木层南方铁杉生长过程。结果发现:(1)在成熟林中南方铁杉种群结构呈"倒金字塔"形... 为了解珍稀植物南方铁杉的生长过程及林下更新困难的原因。在南方铁杉森林群落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不同层次树木进行树干解析,分别研究林冠层、下木层南方铁杉生长过程。结果发现:(1)在成熟林中南方铁杉种群结构呈"倒金字塔"形,林冠层数量较多,林下幼苗幼树较少,自然更新困难;(2)南方铁杉生长较为缓慢,林冠层与下木层最大树高生长量分别仅为0.286、0.315 m/a,最大胸径生长量仅为0.453、0.286 cm/a,最大树积生长量仅为0.033、0.007 m3/a;(3)与林冠层相比,下木层南方铁杉除树高生长外,胸径、材积的最大连年生长年龄分别提前了39 a、42 a,数量成熟年龄分别提前了64 a和59 a,而且其树高、胸径与材积3者的速生生长时间都明显短缩。这些结果说明生长缓慢、林下受压"早衰"是南方铁杉林下更新困难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为南方铁杉的就地保护和人工林经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铁杉 生长规律 林下更新 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岗山毛竹扩张对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碳储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1
2
作者 杨清培 王兵 +3 位作者 郭起荣 赵广东 方楷 刘苑秋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9-536,共8页
采用时空替代法对江西大岗山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扩张对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碳储特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竹扩张导致常绿阔叶林逐渐演变成毛竹林,森林生态系统总的碳储量由267.94 t/hm2减少到226.75 t/hm2,减少了15.37%... 采用时空替代法对江西大岗山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扩张对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碳储特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竹扩张导致常绿阔叶林逐渐演变成毛竹林,森林生态系统总的碳储量由267.94 t/hm2减少到226.75 t/hm2,减少了15.37%,其中植被碳储量由93.26 t/hm2减少到82.06 t/hm2,减少了12.01%;土壤碳储量由173.93 t/hm2减少到143.84 t/hm2,减少了17.30%;同时生态系统碳储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地上/地下碳储量比由1∶2.69变为1∶4.0。然而,森林生态系统的植被年固碳量却有所增加,由常绿阔叶林的4.15 t/(hm2.a)增加到毛竹林的4.76 t/(hm2.a),提高了14.18%,反映了森林演变过程中生态系统碳储特征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扩张 常绿阔叶林 碳储特征 大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壁毛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分配格局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骏 杨清培 +5 位作者 杨光耀 方楷 章情 戴艳艳 乐冬英 欧阳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24-928,共5页
基于蒽酮比色法,对不同年龄厚壁毛竹叶、枝、秆、蔸、鞭、蔸根、鞭根7器官构件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及其分配格局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竹叶可溶性糖的含量较高,平均为7.89%,淀粉含量较低,只有4.42%;竹蔸、... 基于蒽酮比色法,对不同年龄厚壁毛竹叶、枝、秆、蔸、鞭、蔸根、鞭根7器官构件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及其分配格局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竹叶可溶性糖的含量较高,平均为7.89%,淀粉含量较低,只有4.42%;竹蔸、蔸根、鞭根和鞭的淀粉含量较高,分别可达15.02%,13.40%,12.02%和5.03%;而可溶性糖的含量较低,说明鞭、蔸、根是主要的营养储藏器官。(2)随年龄增长,竹叶、枝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变化不大,而竹秆、竹蔸逐渐升高,从Ⅰ度竹至Ⅵ度竹,竹秆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分别由1.68%、2.26%增加到6.10%和4.48%;竹蔸也分别由0.48%、8.62%增长到2.02%和22.35%,但竹鞭淀粉含量则显著降低,由幼龄鞭的10.26%锐减到老龄鞭的0.07%,减少了150倍。总之,厚壁毛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在器官构件层次上存在较大差异,且受年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厚壁毛竹 分配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年生厚壁毛竹光合生理动态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建 杨清培 +3 位作者 施建敏 方楷 刘腾飞 杨光耀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63-767,共5页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当年生厚壁毛竹光合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空气相对湿度、气温和叶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等因子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动态变化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厚壁毛竹净光合速率的日...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当年生厚壁毛竹光合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空气相对湿度、气温和叶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等因子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动态变化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厚壁毛竹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规律为,夏、秋季呈"双峰"曲线,冬、春季呈"单峰"曲线;全年动态变化表现为"单峰"曲线,其最高峰值出现在7月,为6.96μmol/(m2·s),最低值出现在4月仅为0.88μmol/(m2·s)。夏季、秋季净光合速率较高,主要是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适宜的生态因子,如较强的光合有效辐射和较适宜温度。冬季光合速率较低主要是光合有效辐射和气温较低;春季净光合速率较低,主要与叶片生理机能衰退、叶绿素含量较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壁毛竹 光合生理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岗山毛竹林中主要树种生态位及DCA排序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清培 王兵 +4 位作者 郭起荣 杨光耀 赵广东 余定坤 宋庆妮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63-1170,1185,共9页
为探讨竹林中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与木本植物间的生态位关系,主要采用Levins、MacArthur-Levins和Pearson等指数,对江西大岗山天然毛竹林中20个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及种间相关性等生态特征进行了分析和DCA排序研究... 为探讨竹林中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与木本植物间的生态位关系,主要采用Levins、MacArthur-Levins和Pearson等指数,对江西大岗山天然毛竹林中20个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及种间相关性等生态特征进行了分析和DCA排序研究。结果表明:毛竹是竹林中最强的优势种,其生态位最宽(BA=0.711),且对其他树种生态位重叠度较大(Oij>0.30),而其他多数树种对毛竹生态位重叠度则较小(Oji<0.25),说明它对其他树种具有较明显竞争优势。同时,竹林内种间负关联种对数占67.89%,大多树种间存在较大的生态异质性与资源利用差异性,它们可长期共存,形成较为稳定的竹木混交林,尤其是毛竹与丝栗栲、山乌桕、杉木等树种更易形成竹阔(杉)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 生态位 DCA排序 大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壁毛竹与毛竹的抗寒生理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建 杨清培 +3 位作者 方楷 施建敏 于芬 杨光耀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7-541,共5页
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对厚壁毛竹和毛竹的叶、笋、芽3种器官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及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抗寒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厚壁毛竹叶、笋、芽3种器官的脯氨酸(P... 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对厚壁毛竹和毛竹的叶、笋、芽3种器官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及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抗寒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厚壁毛竹叶、笋、芽3种器官的脯氨酸(PRO)含量分别为48.73,23.39,48.76 mg/g均高于毛竹,且差异显著;厚壁毛竹的叶、笋、芽3种器官内MDA含量分别为34.98,5.27,4.74 mmol/g(FW)也均高于毛竹,且叶与笋内的含量差异显著;同时,厚壁毛竹3种器官SOD、CAT和POD活性均高于毛竹。最后,隶属函数法综合判定厚壁毛竹抗寒性高于毛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寒生理 厚壁毛竹 毛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控制增温和施氮对丝栗栲和苦槠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喻志强 赵广东 +3 位作者 王兵 邓宗富 杨清培 贺小云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2-107,共6页
以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的主要优势树种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和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MSR-2420红外辐射增温装置和人工施氮(对照、质量分数为0.125%和0.25%NH4NO3溶液),设置出不同的增温和施氮梯... 以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的主要优势树种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和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MSR-2420红外辐射增温装置和人工施氮(对照、质量分数为0.125%和0.25%NH4NO3溶液),设置出不同的增温和施氮梯度,研究增温和施氮对丝栗栲和苦槠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MSR-2420红外辐射增温装置处理引起了小气候环境的明显改变。随着在设定环境下生长时间的增加,丝栗栲和苦槠幼苗单株的地径和苗高均显著增加(P<0.01)。同一测量时间、同一处理条件下,苦槠幼苗的地径和苗高均显著高于丝栗栲(P<0.01)。与对照相比,增温和施氮均明显提高了丝栗栲和苦槠幼苗的生物量,但其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的比值未发生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栗栲 苦槠 生长状况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毛竹竹材化学特性变异初探 被引量:4
8
作者 方楷 杨清培 +4 位作者 施建敏 吴隆生 郭起荣 李建 杨光耀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9-684,共6页
为研究亚热带毛竹竹材化学成分变异和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对21个毛竹居群的9项竹材化学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方差分析表明:除热水抽出物含量和10 mg/LNaOH抽出物含量外,不同居群间竹材各化学成分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冷水抽出物、乙... 为研究亚热带毛竹竹材化学成分变异和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对21个毛竹居群的9项竹材化学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方差分析表明:除热水抽出物含量和10 mg/LNaOH抽出物含量外,不同居群间竹材各化学成分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冷水抽出物、乙醚抽出物、木素、多戊糖、灰分和SiO2这6项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异达到极显著水平(F>F0.01,P<0.01),苯醇抽出物含量的变异达到显著性水平(F>F0.05,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竹材化学成分含量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较弱,仅极端低温与乙醚抽出物(r=-0.599,P<0.01)和木素(r=-435,P<0.05)呈显著负相关。并讨论了毛竹竹材化学特性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竹材 化学特性变异 亚热带 研究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壁毛竹材积与地上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格局 被引量:4
9
作者 黄兰 欧阳明 +2 位作者 宋庆妮 陈昕 杨清培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2-337,共6页
材积和生物量不仅反映竹类植物生长状况,而且也是林分经济产量和生态功能评价的重要指标。在测量统计竹高、胸径、壁厚、含水率等指标的基础上,分析厚壁毛竹立竹材积、地上生物量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厚壁毛竹秆材含水量随着高... 材积和生物量不仅反映竹类植物生长状况,而且也是林分经济产量和生态功能评价的重要指标。在测量统计竹高、胸径、壁厚、含水率等指标的基础上,分析厚壁毛竹立竹材积、地上生物量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厚壁毛竹秆材含水量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由秆基的50%降到秆梢的30%,而秆材密度则呈上升趋势,由基部的0.6 g/cm3增加至0.8 g/cm3;(2)50%的材积和生物量集中在竹秆下部全长的1/5,90%的材积和生物量分布于中下部竹秆全长的2/3;(3)构建了厚壁毛竹竹秆实际秆壁材积、外径材积、地上各部分生物量与胸径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厚壁毛竹精确取材与生物量计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壁毛竹 材积 生物量 分布格局 取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醛衍生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玉慧 陈尚钘 +2 位作者 范国荣 王宗德 侯晓林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1-83,共3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甲基紫罗兰酮、异甲基紫罗兰酮、鸢尾酮、柠檬腈6种柠檬醛衍生物对辣椒疫病菌、枇杷炭疽病菌、水稻纹枯病菌、莴苣菌核病菌4种常见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6种化合物对4种植物...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甲基紫罗兰酮、异甲基紫罗兰酮、鸢尾酮、柠檬腈6种柠檬醛衍生物对辣椒疫病菌、枇杷炭疽病菌、水稻纹枯病菌、莴苣菌核病菌4种常见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6种化合物对4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也增强;通过本试验从6种化合物中依次筛选出对莴苣菌核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枇杷炭疽病菌、辣椒疫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的分别是柠檬腈、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柠檬腈,其EC50依次分别为8.83、14.02、15.77、9.46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罗兰酮 柠檬醛衍生物 植物病原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