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酵粘液乳杆菌HCS08-005冻干粉制备工艺优化及其抗过敏功能
1
作者 汤纯 徐长隆 +3 位作者 宋佳 余萍 苏美玲 王小海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3,共6页
该研究以发酵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HCS08-005为菌种,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冻干粉,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发酵粘液乳杆菌HCS08-005冻干粉的制备工艺,并通过斑马鱼试验验证该菌株对类胰蛋白酶表达水平的影... 该研究以发酵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HCS08-005为菌种,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冻干粉,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发酵粘液乳杆菌HCS08-005冻干粉的制备工艺,并通过斑马鱼试验验证该菌株对类胰蛋白酶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粘液乳杆菌HCS08-005冻干粉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15 h,接种量5%,菌泥与冻干保护剂比例1∶3(kg∶L)。在此优化条件下,冻干粉活菌数为6.40×1011 CFU/g。斑马鱼对发酵粘液乳杆菌HCS08-005冻干粉的最大耐受质量浓度(MTC)为500μg/mL,且不同质量浓度的发酵粘液乳杆菌HCS08-005冻干粉均能极显著降低类胰蛋白酶表达水平(P<0.01)。因此,发酵粘液乳杆菌HCS08-005冻干粉具有抗过敏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粘液乳杆菌 冻干粉 制备工艺优化 响应面法 抗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枸杞本草酵素缓解小鼠脂溢性脱发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闵祥博 李丽娜 +3 位作者 余萍 李晶 惠美星 白淼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1-47,共7页
该研究对黑枸杞本草酵素缓解小鼠脂溢性脱发症状的功能开展了研究。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原浆组和酵素组,通过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建立脂溢性脱发小鼠模型,原浆组和酵素组小鼠在14 d内分别灌胃黑枸杞原浆和黑枸杞本草酵素(25... 该研究对黑枸杞本草酵素缓解小鼠脂溢性脱发症状的功能开展了研究。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原浆组和酵素组,通过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建立脂溢性脱发小鼠模型,原浆组和酵素组小鼠在14 d内分别灌胃黑枸杞原浆和黑枸杞本草酵素(25 mL/kg·bw),观察其对脱发小鼠背部毛发生长状态、皮肤组织中毛囊数量、胶原蛋白含量、毛囊增殖细胞和毛囊干细胞标记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枸杞原浆和酵素促进了脱发小鼠的毛发生长速度,增加了毛囊数量和胶原蛋白含量,显著提高了毛囊增殖细胞标记物Ki67和毛囊干细胞标记物Sox9的阳性表达(P<0.05),且酵素组效果更明显。代谢组学结果表明黑枸杞原浆发酵后11种花色苷类代谢物上调。富含花色苷的黑枸杞本草酵素可能通过调控小鼠背部毛囊生长、胶原蛋白积累、毛囊增殖细胞和毛囊干细胞标记物的阳性表达,来缓解脂溢性脱发对小鼠毛发的生长,具备开发为功能性发酵食品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枸杞 酵素 脂溢性脱发 毛囊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降解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解酒防醉功效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宋佳 余萍 +3 位作者 林欣梅 陈雪娇 王婷婷 彭永振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2,共7页
该研究采用传统培养分离法从传统发酵食品奶疙瘩样品中分离乳酸菌,通过体外降解乙醇试验筛选高效降解乙醇功能的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耐逆性试验,以及体内小鼠防... 该研究采用传统培养分离法从传统发酵食品奶疙瘩样品中分离乳酸菌,通过体外降解乙醇试验筛选高效降解乙醇功能的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耐逆性试验,以及体内小鼠防醉解酒功效试验。结果表明,筛选鉴定出一株乙醇降解率高(13.38%)、乙醇耐受能力强(耐受体积分数12%乙醇)的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RH2712,其对氨苄西林、青霉素、亚胺培南、氯霉素敏感,溶血性安全;对酸和胆盐耐受力强,在pH 3.0的条件下活菌对数值几乎不变,延迟时间为2 h,在1.5%胆盐含量下培养4 h后活菌对数值达到8.72,延迟时间仅为0.5 h,在人工模拟胃液条件下处理3 h后活菌对数值仍能达到7.14。乳酸片球菌RH2712在小鼠试验中表现出明显的防醉解酒的功效,且活菌数为1×10^(8)~1×10^(9)CFU/m L时解酒功能强于美他多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降解 菌株 筛选 鉴定 解酒 防醉 益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阴道加德纳菌乳酸菌的筛选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宋佳 李雪龙 +5 位作者 乌日娜 武俊瑞 李东红 余萍 汤纯 矫艳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6-171,共6页
为筛选具有较强抑制阴道加德纳菌(Gardnerella vaginalis)特性的乳酸菌菌株,该研究通过双层琼脂扩散法测定菌株抑制阴道加德纳菌的能力,从筛菌样品中筛选能力较强的乳酸菌,通过溶血性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评价其安全性,并进行了耐酸耐... 为筛选具有较强抑制阴道加德纳菌(Gardnerella vaginalis)特性的乳酸菌菌株,该研究通过双层琼脂扩散法测定菌株抑制阴道加德纳菌的能力,从筛菌样品中筛选能力较强的乳酸菌,通过溶血性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评价其安全性,并进行了耐酸耐胆盐能力试验。结果表明,筛选菌株中罗伊氏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HCS02-001抑菌能力最强,发酵上清液抑菌圈直径为18.23 mm,发酵上清液经过3倍浓缩后抑菌圈直径可达21.58 mm。菌株HCS02-001无溶血性,无致病性,在pH 2.0条件下培养17 h活菌数对数值为7.97,存活率为85.52%,在1.5%胆盐条件下培养17 h活菌数对数值为8.48,存活率为90.99%。结果显示罗伊氏粘液乳杆菌HCS02-001具有较强的抑制阴道加德纳菌特性,初步判定其具备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安全性 抑菌特性 罗伊氏粘液乳杆菌 阴道加德纳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枳椇子洛神花本草酵素的解酒护肝作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余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4-159,共6页
以葛根、枳椇子、洛神花为原料,通过益生菌发酵制备本草酵素。筛选菌种比例,分析酵素营养成分,并建立小鼠醉酒模型,考察小鼠醉酒后的醒酒时间、血液乙醇浓度、肝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含量的变化,探究酵素解酒护肝作用。结果表明,植物乳植杆... 以葛根、枳椇子、洛神花为原料,通过益生菌发酵制备本草酵素。筛选菌种比例,分析酵素营养成分,并建立小鼠醉酒模型,考察小鼠醉酒后的醒酒时间、血液乙醇浓度、肝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含量的变化,探究酵素解酒护肝作用。结果表明,植物乳植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罗伊氏粘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鼠李糖乳酪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以5∶4∶1比例进行发酵,本草酵素中总酸、粗多糖、游离氨基酸、γ-氨基丁酸、多酚、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1.29 g/kg、12.95 mg/g、3.61 mg/g、86.66μg/g、4.32 mg/g、0.06 mg/g。酵素实验组小鼠醉酒时间和醒酒时间明显缩短;酒后3 h内小鼠血液乙醇浓度显著降低(P<0.05);对比模型组和未发酵提取液组,中、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匀浆中乙醇脱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水平均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表明葛根枳椇子洛神花本草酵素具有解酒护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枳椇子 洛神花 本草酵素 解酒护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HCS03-001对龋病防治作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汪海涛 汤纯 +3 位作者 闵祥博 张艳华 矫艳平 余萍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24,共5页
牛津杯法检测植物乳杆菌HCS03-001发酵上清液体外抑菌效果。构建大鼠龋病模型,通过用蒸馏水、洗必泰、实验菌株上清液和菌悬液分别处理大鼠口腔,检测变异链球菌水平、Keyes记分值和龋齿降低率,评价不同处理方法对大鼠口腔内变异链球菌... 牛津杯法检测植物乳杆菌HCS03-001发酵上清液体外抑菌效果。构建大鼠龋病模型,通过用蒸馏水、洗必泰、实验菌株上清液和菌悬液分别处理大鼠口腔,检测变异链球菌水平、Keyes记分值和龋齿降低率,评价不同处理方法对大鼠口腔内变异链球菌繁殖情况的影响及对龋病发生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HCS03-001发酵上清液对致龋菌变异链球菌抑制效果明显,抑菌圈直径可达25.97 mm。与蒸馏水组对比,各实验组大鼠口腔内变异链球菌的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对大鼠龋病的发生与发展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该菌上清液和菌悬液对光滑面牙本质龋效果显著(龋齿降低率分别达到77.47%和87.36%)。因此,植物乳杆菌HCS03-001能够抑制大鼠口腔内变异链球菌的代谢繁殖,可有效防治大鼠磨牙龋病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变异链球菌 抑菌活性 龋病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杞酵素发酵工艺优化及调节免疫功能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余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12-420,共9页
目的:优化参杞酵素的发酵工艺,并研究参杞酵素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以总酸含量为响应值,以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菌种比例、接种量为自变量,通过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试验优化发酵工艺。以80 mg/(kg·d)环磷酰胺诱导... 目的:优化参杞酵素的发酵工艺,并研究参杞酵素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以总酸含量为响应值,以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菌种比例、接种量为自变量,通过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试验优化发酵工艺。以80 mg/(kg·d)环磷酰胺诱导小鼠构建免疫低下小鼠模型,分别用低(5.0 mL/kg)、中(10.0 mL/kg)、高(15.0 mL/kg)剂量的试验酵素液免疫调节干预,模型组和正常组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含量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相对表达量,利用碳廓清法检测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及对脏器指数的影响。结果:优化得到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72 h,发酵温度37℃,接种量5%,菌种比例5:4.5:0.5,总酸含量为1.23 g/100 g。试验酵素可显著(P<0.05)上调免疫抑制小鼠的血清中IFA-γ、TNF-α、IL-4及Ig G水平,下调IL-10水平,高剂量的小鼠血清IL-10质量浓度可恢复至72.26 pg/mL,小鼠血清IFN-γ质量浓度达到213.47 pg/mL,TNF-α质量浓度可达246.13 pg/mL,IgG的质量浓度可达119.89 ng/mL,接近或高于正常组,明显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结论:参杞酵素对小鼠免疫功能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杞酵素 响应面试验 工艺优化 小鼠试验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