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款低GI乳基代餐粉的研制及其控糖效果研究
1
作者 宋福香 蒲婷 +6 位作者 龚志清 凌思婷 章志红 潘瑶 李静 陈芳 邓泽元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98-205,I0006,I0007,共10页
该文研制了一款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需求的健康食品,以期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减少相关并发症。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2》等文件,合理调整膳食营养素构成比,添加多种低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 该文研制了一款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需求的健康食品,以期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减少相关并发症。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2》等文件,合理调整膳食营养素构成比,添加多种低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和药食同源原料,制成一款满足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需求的健康食品:代餐粉。用国标规定的方法检测产品的主要营养素含量。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构建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验证代餐粉的糖尿病有益作用。代餐粉配方以脱脂乳粉为主要原料,并添加了多种药食同源原料(山药粉、葛根粉、薏苡仁粉和桑叶粉)。在动物实验中,代餐粉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多饮多食和消瘦的症状,代餐粉组小鼠空腹血糖下降,血糖耐受性增强,胰岛素耐受性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升高;代餐粉使2型糖尿病小鼠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下降;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降低,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肝脏、肾脏和胰岛的病理变化。该文通过参考糖尿病患者实际的营养需求和各种相关标准,制作出了一款营养均衡并且可以有效控制血糖的健康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代餐粉 药食同源 降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湿热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的结构及其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紫薇 朱明明 +2 位作者 王凤新 赵强 熊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57-164,共8页
研究了高温湿热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及功能特性的影响。在中性条件下,将质量分数为1%的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溶液在70、90、120、150、170、200℃下分别处理30 min,测定其处理前后结构、溶解度、表面疏水性、乳化... 研究了高温湿热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及功能特性的影响。在中性条件下,将质量分数为1%的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溶液在70、90、120、150、170、200℃下分别处理30 min,测定其处理前后结构、溶解度、表面疏水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的变化。红外光谱的拟合计算得出,随着处理温度升高,SPI的α-螺旋含量显著增加,β-折叠含量明显减少;荧光发射光谱的测试结果表明,湿热处理导致最大发射波长发生红移,经200℃高温湿热处理的样品,最大发射波长红移程度最大。处理温度增加到90℃,溶解性逐步提高,可能是由于产生了可溶性聚集体。处理温度为120℃时,SPI溶解度最低。处理温度继续升高至200℃,溶解度再次增加,电位绝对值降低,表明湿热处理会导致溶液的稳定性降低,易发生聚集。170、200℃高温湿热处理的样品粒径、浊度明显增大,表明SPI形成可溶性聚集体;SPI的表面疏水性和乳化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处理温度为90℃时达到最大,而乳化稳定性则逐步增加。该研究为植物蛋白尤其是大豆蛋白的热聚集改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及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高温湿热处理 热聚集 二级结构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