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瑞昌盆地土壤气体Rn、CO_(2)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影 陈志 +7 位作者 吕坚 肖孟仁 胡婷霞 刘兆飞 何鸿毅 罗齐彬 王成楠 胡旭东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2-550,共9页
通过野外流动观测,获取了2005年江西九江—瑞昌M S5.7地震震中所处的瑞昌盆地139个测点的土壤气体Rn和CO_(2)浓度数据。地质统计分析显示,瑞昌盆地Rn、CO_(2)背景浓度分别为7.33 kBq/m^(3)和0.50%,异常界浓度分别为27.50 kBq/m^(3)和6.... 通过野外流动观测,获取了2005年江西九江—瑞昌M S5.7地震震中所处的瑞昌盆地139个测点的土壤气体Rn和CO_(2)浓度数据。地质统计分析显示,瑞昌盆地Rn、CO_(2)背景浓度分别为7.33 kBq/m^(3)和0.50%,异常界浓度分别为27.50 kBq/m^(3)和6.00%。Rn和CO_(2)浓度空间分布结果表明:Rn浓度异常呈NE向优势分布特征,可能反应了当前赣北区域的构造应力场状态;Rn和CO_(2)浓度的同步异常带与刘家—范家铺—城门山断裂带、瑞昌盆地东南缘断裂重合较好;Rn、CO_(2)浓度异常分布对比分析显示瑞昌盆地东南方向的断裂活动性较西北方向的断裂活动性强,推测瑞昌盆地内相关地震活动与盆地东南方向断裂构造关联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江—瑞昌地震 土壤气 地球化学 Rn C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氡观测仪野外比测系统主要性能测试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仁桂 李雨泽 +9 位作者 赵影 宁洪涛 周红艳 肖健 任宏微 肖孟仁 袁俊 朱国伟 王良俊 罗桂生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08-1115,共8页
根据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发布地震计量体系建设方案,建立地震氡观测仪野外台站比测系统,通过该系统进行比测实验、功能检查和环境适应性等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提供不同氡气浓度背景(稳定性优于5%)符合《中国地震前兆台网技术规程》技术... 根据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发布地震计量体系建设方案,建立地震氡观测仪野外台站比测系统,通过该系统进行比测实验、功能检查和环境适应性等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提供不同氡气浓度背景(稳定性优于5%)符合《中国地震前兆台网技术规程》技术要求的功能和温湿度适应性检测,实验结果可为建立地震测氡仪台站比测标准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氡观测仪 地震监测 比测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水氡仪质量检测及台站比测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影 胡旭东 +4 位作者 肖孟仁 鲍志诚 宁洪涛 王成楠 黄仁桂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6-171,共6页
针对目前地震水氡模拟观测操作繁琐、干扰因素多等现状,引入新型水氡观测仪进行检测并与FD-125测氡仪开展对比试验研究。两款水氡观测仪在地震监测氡观测仪检测平台标准氡室校准,并依托九江地震台相同水样和环境下开展对比测量表明,在... 针对目前地震水氡模拟观测操作繁琐、干扰因素多等现状,引入新型水氡观测仪进行检测并与FD-125测氡仪开展对比试验研究。两款水氡观测仪在地震监测氡观测仪检测平台标准氡室校准,并依托九江地震台相同水样和环境下开展对比测量表明,在静置时间为1 h前提下,新型水氡观测仪重复性、相对误差、相对固有误差、固有本底符合技术要求,与FD-125测氡仪对比测量数据的一致性较好,但灵敏度指标有待提升。该仪器整体设计基本满足地震模拟水氡测量发展需求,可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测量误差,提升测量效率和数据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G2015D双通道测氡仪 FD-125测氡仪 标准氡室 对比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测氡仪野外校准的新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赵影 黄仁桂 +4 位作者 鲍志诚 查小惠 肖孟仁 胡旭东 王成楠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0-147,共8页
为克服地震测氡仪野外校准氡气固体源监管严格等工作环境问题,引进东华理工大学新研制的豁免级微型氡室开展地震测氡仪野外校准实验,分析该微型氡室应用于地震测氡仪定期校准的可行性。根据《JJG 825-2013测氡仪检定规程》,分别使用微... 为克服地震测氡仪野外校准氡气固体源监管严格等工作环境问题,引进东华理工大学新研制的豁免级微型氡室开展地震测氡仪野外校准实验,分析该微型氡室应用于地震测氡仪定期校准的可行性。根据《JJG 825-2013测氡仪检定规程》,分别使用微型氡室和标准氡室对2款在网观测测氡仪开展对比校准实验,分析认为采用微型氡室的校准方法基本可行。该微型氡室采用豁免级氡气源及自动化氡浓度控制系统,具备操作便捷、运输方便等特点,适用于地震台站测氡仪的现场定期校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氡仪 微型氡室 标准氡室 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南-寻乌断裂带温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欧晓斌 鲍志诚 +3 位作者 吕坚 肖健 赵影 陈浩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9-541,共13页
对全南—寻乌断裂带上5个温泉点进行野外调查和取样分析,对采集的水样进行常量组分、微量元素和氢氧同位素的测试,得到该区断裂带上温泉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①全南—寻乌断裂带温泉水温为42℃~72℃,属中高温温泉;分为... 对全南—寻乌断裂带上5个温泉点进行野外调查和取样分析,对采集的水样进行常量组分、微量元素和氢氧同位素的测试,得到该区断裂带上温泉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①全南—寻乌断裂带温泉水温为42℃~72℃,属中高温温泉;分为HCO_(3)-Na型水和HCO_(3)-Na-Ca型水,以HCO_(3)-Na型为主;富集Na、Li、Sr等主微量组分,主要是由于地下热水在循环过程中与周边的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发生了水-岩相互作用导致。②δD和δ^(18) O测值分别为-40.38‰~-44.50‰和-6.42‰~-6.95‰,分布在大气降水线左侧附近,指示热水主要源自大气降水,并且部分温泉与其中的CO_(2)气体发生了水-气相互作用。③温泉主要是由大气降水沿全南—寻乌断裂带深入地壳深部,经过深循环加热后,在有利的断裂通道上涌至地表而形成,温泉的空间分布和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与该区的地震活动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泉 水化学组分 氢氧同位素 全南—寻乌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监测扩散式采样测氡仪测试装置研究及其初步应用
6
作者 赵影 陈志 +3 位作者 胡旭东 王成楠 肖孟仁 鲍志诚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71-578,共8页
测氡仪的响应能力与稳定性是保障地震氡监测预测效能的关键因素,作为目前地震地下流体监测预测新兴手段,静电收集扩散式采样测氡仪响应能力与稳定性指标关系到开展地震土壤氡连续监测的适用性。本文依托九江二井高含氡量井水水样,设计... 测氡仪的响应能力与稳定性是保障地震氡监测预测效能的关键因素,作为目前地震地下流体监测预测新兴手段,静电收集扩散式采样测氡仪响应能力与稳定性指标关系到开展地震土壤氡连续监测的适用性。本文依托九江二井高含氡量井水水样,设计一种扩散式采样测氡仪测试装置,并对一款静电收集扩散式采样测氡仪开展高浓度下响应能力、稳定性测试实验。结果显示:测试装置内氡浓度可在0~120 kBq/m3范围内切换,且在目标氡浓度下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该静电收集扩散式采样测氡仪在高浓度下整点采样相差时间为2 h,8 h以上稳定性小于5%。测试装置由恒流模块、脱气模块、干燥瓶、测试腔体、计量标准器、气泵等组成,可用于地震监测扩散式采样测氡仪的响应能力和稳定性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监测 扩散式采样 测氡仪 响应能力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建模与实测应变分析——以九江地震台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萌 卢和雄 +1 位作者 赵爱平 严丽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63-1067,共5页
为研究区域地质构造的地壳应变状态,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构建数字化三维地形模型,再添加区域地质岩石属性建立有限元三维地质模型,并施加重力和热荷载,进行有限元与实测应变分析。以九江地震台为例,利用有限元模型及台站实测温度... 为研究区域地质构造的地壳应变状态,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构建数字化三维地形模型,再添加区域地质岩石属性建立有限元三维地质模型,并施加重力和热荷载,进行有限元与实测应变分析。以九江地震台为例,利用有限元模型及台站实测温度和应变数据,展开区域应变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建模应变解算结果与实测应变结果较符,均值量级皆为10^(-5),都呈明显的季节性周期变化趋势;模型热应变和定向应变分别能较好地反映温度造成的应变差异和不同方向的应变变化;模型应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区域应变的变化范围和量级大小,有益于缺乏实测应变条件的区域开展应变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建模 解算应变 台站实测应变 对比分析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山地震监测在火山喷发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国明 王良俊 +4 位作者 康建红 张宇 仲广培 刘含玉 乔天罡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5-437,共13页
火山地震学是火山监测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也是预测火山喷发最有效的方法。本文首先回顾了火山地震监测的历史,分析汇总了火山地震的类型和特征,并介绍了各类地震的形成机理。然后,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火山地震学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如... 火山地震学是火山监测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也是预测火山喷发最有效的方法。本文首先回顾了火山地震监测的历史,分析汇总了火山地震的类型和特征,并介绍了各类地震的形成机理。然后,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火山地震学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如地震活动性分析、实时振幅比测量、地震波速度变化和重复地震等,同时列举了具体的应用实例。最后,介绍了火山地震学方法在中国大陆火山监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地震 喷发预测 长白山火山 家族地震 能量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信息量法和逻辑回归信息量法的定南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成楠 宋勇 +3 位作者 赵影 张勇 向兴达 胡旭东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6期569-580,共12页
定南县孕灾地质条件相对复杂,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多发易发,是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县。依托定南县505处滑坡崩塌点样本数据,选取坡度、起伏度、工程地质岩组、距构造距离、距河流距离、土地利用类型、年均降雨量、距道路距离等8个... 定南县孕灾地质条件相对复杂,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多发易发,是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县。依托定南县505处滑坡崩塌点样本数据,选取坡度、起伏度、工程地质岩组、距构造距离、距河流距离、土地利用类型、年均降雨量、距道路距离等8个评价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加权信息量法和逻辑回归信息量法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精度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加权信息量模型AUC值为0.843,逻辑回归信息量模型AUC值为0.853,两种耦合评价模型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精度均较高,但本区域逻辑回归信息量模型的准确性更高,能够更客观的对定南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定南县地质灾害极高易发区整体呈现条带状,主要分布在各乡镇主要河流的沿岸、靠近主干道相对集中的区域,面积占比14.88%;高易发区呈团状包围在极高易发区边缘,距离河流、道路较近,面积占比为14.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发性评价 加权信息量法 逻辑回归信息量法 定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多种弛豫模型的GNSS坐标时序分析软件GTSA
10
作者 李萌 邹小平 +1 位作者 赵爱平 严丽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2年第5期135-142,150,共9页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坐标时序中,强震引发的震后弛豫效应难以用单一的对数或指数函数模型描述的问题,研发了一款包含多种弛豫模型的GNSS坐标时序分析(GTSA)软件,能够自动估计震后弛豫时间,提供对数、指数、双对数、双指数、对数...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坐标时序中,强震引发的震后弛豫效应难以用单一的对数或指数函数模型描述的问题,研发了一款包含多种弛豫模型的GNSS坐标时序分析(GTSA)软件,能够自动估计震后弛豫时间,提供对数、指数、双对数、双指数、对数加指数5种弛豫模型描述不同形变机制。以日本2011年矩震级9.0强震后9a的GNSS坐标时序为例,利用GTSA软件进行建模分析,并与赫克托(Hector)软件处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TSA自动估计对数模型的弛豫时间和振幅系数大小与站点的震中距呈反比,Hector估计对数模型的振幅系数也呈现类似规律,但无法估计弛豫时间;GTSA对数建模与Hector相当,指数建模优于Hector;针对震后短期形变机制复杂的GNSS站点,GTSA提供的弛豫模型中双函数优于单函数模型。双函数模型中,对数+指数模型最优。采用GTSA软件进行GNSS坐标时序建模,可估计同震形变位移场、震前震后速度场、年周期和半年周期振幅、弛豫时间和振幅系数等,用于震后形变机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弛豫模型 坐标时序分析软件 震后形变 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