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红树莓、黑树莓引种江西的表现及其栽培技术
被引量:5
- 1
-
-
作者
辜青青
徐小彪
毛红英
范德林
-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江西省九江市农业局经作站
-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1-62,共2页
-
-
关键词
红树莓
黑树莓
引种
江西
表现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663.2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九江水梨(赣北早熟梨)标准化栽培技术
- 2
-
-
作者
张玲芳
吕凤琴
陈艳
柯梁
-
机构
江西省九江市农业局经作站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
出处
《现代园艺》
2011年第4期14-16,18,共4页
-
文摘
九江水梨(赣北早熟梨)是江西省“南桔北梨”果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0年“南桔北梨”果业工程实施以来,九江水梨在九江市种植已有10个年头,现有2万hm^2的开发规模。通过多年的不断摸索总结九江水梨生产实践中的栽培经验,
-
关键词
早熟梨
标准化栽培技术
江水
赣北
果业发展
组成部分
工程实施
栽培经验
-
分类号
S661.2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苔韭高效栽培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吕凤琴
柯梁
-
机构
江西省九江市农业局经作站
-
出处
《现代园艺》
2006年第7期37-37,共1页
-
-
关键词
高效栽培
营养丰富
药用价值
经济效益
韭菜花
消费者
-
分类号
S633.3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油菜苗期病虫草害防治策略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杜红霞
-
机构
江西省九江市农业局粮油站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1年第13期22-22,共1页
-
文摘
油菜是九江市传统优势冬种作物,由于近年油菜价格上涨,农民种植积极性高,面积逐年扩大,目前种植面积已达180万亩。培育好健壮无病虫油菜苗、搞好大田油菜病虫草害防治是夺取油菜高产的关键措施。油菜苗期管理的关键,一是做好中耕或化学除草,避免杂草与油菜争肥争光,影响油菜苗的生长;二是冬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时,应做好蚜虫和小菜蛾的防治;三是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四是预防苗期缺硼症状(苗期缺硼表现为:叶形小,叶柄变粗,叶端倒卷,叶色初为暗绿,后变紫色,叶脉及附近组织变黄,根系发育不良,须根少,茎基出现裂口)的发生。
-
关键词
病虫草害防治
苗期管理
油菜苗
种植面积
缺硼症状
价格上涨
化学除草
冬季气温
-
分类号
S435.65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51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
-
题名棉田套种生姜栽培技术
- 5
-
-
作者
段志诚
-
机构
江西省九江市农业局
-
出处
《农家科技》
2010年第4期12-12,共1页
-
文摘
一、选地套种
1.严格选地,施足底肥。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无姜瘟病菌(前两茬未种过生姜)的棉田。冬前全面深翻.并在生姜种植畦内每亩埋施猪牛粪、作物秸秆等有机肥1000千克,以利培肥地力。
-
关键词
棉田套种
生姜
技术
栽培
土层深厚
作物秸秆
培肥地力
有机肥
-
分类号
S57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油菜苗期病虫草害防治措施
- 6
-
-
作者
杜红霞
-
机构
江西九江市农业局粮油站
-
出处
《农村新技术》
2013年第11期16-16,共1页
-
文摘
一、农业防治1.选用良种。种植优良品种,既是油菜高产的基础,也是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有效途径。可选用秦优7号、秦优9号、浔油8号、中双9号、华赣油1号、蓉油11号和蓉油10号等“双低”油菜品种。2.增施肥料。重点施好底肥和腊肥,看苗适施腊肥、薹肥,做到氮、磷、钾合理施用。一般中等肥力田每667平方米(1亩)施栏粪2500千克、火粪5000千克、枯饼25千克、人粪尿1500千克、标氮30千克、磷肥25千克、钾肥10千克,底肥中加入0.5。1千克硼砂,腊肥在元月份施下。这样既可培育健壮油菜苗,抓冬壮促春发,又可增强油菜的抗病虫能力和抗寒能力,减轻病虫为害。
-
关键词
“双低”油菜
病虫草害防治
苗期
优良品种
病虫害发生
蓉油11号
抗病虫能力
人粪尿
-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城市绿化新秀——花叶鱼腥草
- 7
-
-
作者
徐明媛
颜霓
-
机构
江西省九江市农业局种子公司
-
出处
《现代园艺》
2006年第1期24-25,共2页
-
-
关键词
鱼腥草
城市绿化
花叶
观赏效果
园林绿化
植物
-
分类号
S682.36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早熟桃新秀——都昌大白桃
- 8
-
-
作者
邵金玉
徐英法
邱太明
方建国
-
机构
江西省都昌县农业局
江西省九江市农业局
-
出处
《江西果树》
1999年第1期4-5,共2页
-
-
关键词
都昌大白桃
早熟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要点
发展前景
-
分类号
S662.102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二晚机械化抛秧试验小结
- 9
-
-
作者
毛红英
吴杰
-
机构
江西省九江市农业局
-
出处
《南方农机》
2004年第3期21-22,共2页
-
-
关键词
二晚稻
机械化抛秧
经济性状
品种选择
-
分类号
S511.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233.71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
-
题名三层刺网长江捕鲟获得成功
- 10
-
-
-
机构
江西九江市农业局
-
出处
《淡水渔业》
1973年第10期F002-F002,共1页
-
文摘
九江市水产公社捕捞队在上级党委的支持下,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改钩捕为网捕,改定置网为拖网,经多次试验,捕捞效果很好。在一九七二年捕鲟季节里,先后捕获大小鲟鱼二十余尾,计重五千八百余斤,最大的鲟体重达605斤。
-
关键词
刺网
捕捞
拖网
鲟鱼
季节
水产
体重
成功
九江市
解放思想
-
分类号
S972
[农业科学—捕捞与储运]
S966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三层刺网长江捕鲟获得成功
- 11
-
-
-
机构
江西省九江市农业局
-
出处
《淡水渔业》
1973年第10期21-22,共2页
-
文摘
中华鲟是长江名产鱼类之一,经济价值很高。以往,我市水产公社扑劳队,每年于九、十月,在长江的“沙泡”(即江底有积沙的地方)地带使用滚钩扑鲟。年产很低,多则2-3条,少则1-2条。在扑捞过程中,由于鲟体过大,出水时凶猛,有脱钩现象。如果扑到五、六百斤重的鲟鱼,要动用很多的人力。水产公社扑捞队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总结过去扑鲟的试验基础上,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破除迷信。
-
关键词
刺网
鲟鱼
中华鲟
水产
鱼类
经济价值
长江
成功
人力
领导
-
分类号
S965.215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S972
[农业科学—捕捞与储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