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黄散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1
作者 解慧梅 殷韶杰 +5 位作者 贾青辉 张君胜 周海云 穆晓惠 李卫晴 程念龙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04-2914,共11页
【目的】研究四黄散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的治疗效果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只10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病毒组及四黄散低、中、高剂量,每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雏鸡均采用滴鼻、点... 【目的】研究四黄散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的治疗效果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只10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病毒组及四黄散低、中、高剂量,每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雏鸡均采用滴鼻、点眼方式接种鸡胚半数感染量(EID_(50))为10^(-4.67)/100μL的IBV-QX株病毒液,0.25 mL/只。攻毒后24 h给药,四黄散低、中、高剂量组雏鸡通过饮水给药的方式分别给予浓度为1 g/mL的四黄散药液2、4、6 mL,早晚给药,2次/d,连续给药24 d,对照组和病毒组饮用超纯水,每日观察临床症状。给药24 d后雏鸡全部进行剖检,采集气管、肺脏和肾脏样品,分析组织病理变化,同时无菌采集鸡盲肠内容物测定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结果】病毒组雏鸡给药第3天时出现食欲下降、呼吸困难和腹泻等症状。给药第7天时,四黄散各剂量组雏鸡临床症状逐渐减轻,给药第8天时,四黄散中、高剂量组雏鸡呼吸困难症状消失,食欲恢复。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与病毒组相比,四黄散各剂量组雏鸡未见气管黏膜层呼吸上皮大面积脱落、肺泡塌陷和肺泡壁炎性细胞浸润,未见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炎症渗出及坏死等病理变化;四黄散中剂量组雏鸡气管黏膜层完整,可见纤毛细胞和杯状细胞,肺泡结构完整,肾小球结构完整,偶见炎性细胞聚集。盲肠菌群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病毒组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Simpson指数显著升高(P<0.05);与病毒组相比,四黄散各剂量组Shannon指数显著升高,Simpson指数显著降低(P<0.05)。盲肠菌群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四黄散各剂量组和对照组菌群构成相似度高,不存在明显差异;病毒组与四黄散各剂量组及对照组菌群聚落显著分开,差异明显。门水平上,病毒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及四黄散各剂量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组及四黄散各剂量组;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病毒组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明显降低;四黄散中剂量组乳球菌属(Lactococcus)和Inconstantimicrobium菌属明显高于病毒组。【结论】四黄散可有效改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盲肠菌群结构和多样性,中剂量(0.4 g/只)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四黄散 治疗效果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梭菌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徐亚飞 《水产养殖》 CAS 2023年第8期18-23,共6页
简述了丁酸梭菌的主要生物学功能,以及在虾类养殖中、在鱼类养殖中和其他养殖动物中的研究与应用。提出丁酸梭菌在水产动物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指出,丁酸梭菌作为水产饲料添加剂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选择具有生物安全性的优良菌株;... 简述了丁酸梭菌的主要生物学功能,以及在虾类养殖中、在鱼类养殖中和其他养殖动物中的研究与应用。提出丁酸梭菌在水产动物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指出,丁酸梭菌作为水产饲料添加剂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选择具有生物安全性的优良菌株;利用微生物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的方法,探究丁酸梭菌在水产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针对水产养殖动物消化道特点,寻找与其具有协同作用的菌株,做出水产养殖用复合微生态制剂;通过制剂化技术,筛选菌体保护剂,并优化保存条件,有利于丁酸梭菌被水产动物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生物学功能 水产养殖 肠道健康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