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老年患者术后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汪文琴 赵为禄 +3 位作者 罗佛全 张勤 胡春华 雷恩俊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46-949,共4页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老年患者术后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ASAⅠ~Ⅲ级的拟行非心脏、非神经手术的老年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每组100例。D组在麻醉诱导前经静脉持续泵入右...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老年患者术后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ASAⅠ~Ⅲ级的拟行非心脏、非神经手术的老年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每组100例。D组在麻醉诱导前经静脉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泵入时间为10min;M组在麻醉诱导前经静脉缓慢推注咪达唑仑0.05mg/kg,其余麻醉处理相同。于术前及术后采集静脉血,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S100β蛋白水平,并计算S100β蛋白水平升高幅度(△S100β)。于术前1d、术后5~7d、3个月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测定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结果最终D组98例,M组100例患者纳入分析。术前两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D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低于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D组血清△S100β明显低于M组(P〈0.01);两组术后血清S100β与术后5~7dPOCD发生呈正相关(r=0.370,P〈0.01)。术后5~7d、3个月两组患者POC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咪达唑仑比较,右美托咪定可抑制非神经、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术后S100β蛋白水平升高,但对于由MMSE量表评价的POCD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老年 S100Β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血红蛋白监测在脊柱融合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勇 罗佛全 +3 位作者 赵为禄 朱小萍 梁小丽 汪文琴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血红蛋白浓度(SpHb)监测与动脉血气分析血红蛋白浓度(Thbc)监测在脊柱融合术中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旨在明确SpHb监测能否用于指导术中输血。方法全麻下行择期脊柱融合术的成年患者53例,ASAⅠ-Ⅲ级。于切皮前、植骨融合... 目的探讨无创血红蛋白浓度(SpHb)监测与动脉血气分析血红蛋白浓度(Thbc)监测在脊柱融合术中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旨在明确SpHb监测能否用于指导术中输血。方法全麻下行择期脊柱融合术的成年患者53例,ASAⅠ-Ⅲ级。于切皮前、植骨融合、手术结束和出血量每超过400ml即刻,记录SpHb、Thbc、静脉血常规血红蛋白浓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末梢灌注指数(PI)、MAP、CVP、体温、输注液体种类及总量。结果用一致性检验、回归分析和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pHb与血红蛋白浓度的一致性弱于Thbc与血红蛋白浓度的一致性;SpHb与血红蛋白浓度成正相关(r=0.77,P〈0.01),Thbc与血红蛋白浓度成正相关(r=0.89,P〈0.01);SpHb与血红蛋白浓度、Thbc与血红蛋白浓度差值的平均值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血量、输注胶体、PI对SpHb监测的准确性有影响(P〈0.05)。结论 SpHb监测总体上能反映体内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趋势,可为临床有创测定血红蛋白浓度的采血时机提供参考。其准确性受众多因素影响,其在指导术中输血中的应用宜与动脉血气分析或静脉血常规测定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 血红蛋白 血气分析 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GF通过抑制Nogo-A信号减少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的形成 被引量:6
3
作者 蔡俊赢 董效禹 +9 位作者 赖嘉新 胡振鑫 吴志炫 刘娅妮 蔡含笑 韩辉 张谢 黄付 漆志民 毛宇钦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81-686,共6页
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的形成是阻碍神经恢复的关键原因之一。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及促进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然而其对于胶质瘢痕的影响及其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采用血管... 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的形成是阻碍神经恢复的关键原因之一。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及促进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然而其对于胶质瘢痕的影响及其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采用血管动脉夹(30 g)夹闭雌性SD大鼠脊髓2min造成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并予以每天皮下注射bFGF(80μg/kg),探讨bFGF促进脊髓损伤的恢复作用是否涉及到胶质瘢痕调控和Nogo-A/NgR信号的相关机制。通过检测损伤后28 d,各组BBB评分和斜板试验,发现bFGF显著促进脊髓损伤后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HE及尼氏染色显示,bFGF处理组相对于生理盐水处理组,其神经元明显增多,空洞面积减少。同时,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免疫荧光结果表明,bFGF减少胶质瘢痕形成,抑制星形胶质细胞过度激活。同样,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bFGF处理后,胶质瘢痕相关蛋白(如GFAP,neurocan)以及神经突生长抑制蛋白(Nogo-A)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质表达量下降。上述结果表明,bFGF可能通过抑制Nogo-A信号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胶质瘢痕的形成,促进脊髓损伤的恢复。此机制研究为脊髓损伤的治疗和恢复提供全新的思路和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神经突生长抑制蛋白 胶质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