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PKC-P2X3信号通路观察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神经修复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立
程仕萍
+4 位作者
易惺钱
周平生
刘静
陶添明
陈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8-1182,1188,共6页
目的:基于蛋白激酶C(PKC)-配体门控型非选择性离子通道3(P2X3)信号通路观察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神经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与电针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小鼠构建坐骨神经慢性限...
目的:基于蛋白激酶C(PKC)-配体门控型非选择性离子通道3(P2X3)信号通路观察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神经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与电针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小鼠构建坐骨神经慢性限制性损伤(CCI)模型。术后第8天针刺组与电针组接受针刺与电针干预,连续7 d。于术前、术后3 d、5 d、7 d、10 d、12 d、14 d对各组进行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与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测试。术后15 d处死所有小鼠,HE染色观察坐骨神经组织形态,ELISA检测脊髓组织IL-1β、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脊髓组织PKC、P2X3水平,免疫荧光检测脊髓神经元PKC、P2X3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神经元细胞大小不一,细胞膜完整,细胞质呈细小颗粒状,细胞核大而圆,核仁居中清晰可见;模型组可见萎缩的神经元,有髓神经纤维紊乱,轴突肿胀,神经元间形成间隙;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电针组萎缩神经元数量减少(P<0.05),有髓神经纤维排布情况改善,电针组较针刺组改善更为明显。与相同时间点的假手术组相比,术后3 d、5 d、7 d、10 d、12 d、14 d模型组、针刺组、电针组患侧后肢的MWT、TWL值明显下降(P<0.05),IL-1β、TNF-α、PKC、P2X3表达量、PKC、P2X3阳性细胞数、平均光密度值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术后10 d、12 d、14 d针刺组、电针组MWT、TWL值明显上升(P<0.05),IL-1β、TNF-α、PKC、P2X3表达量、PKC、P2X3阳性细胞数、平均光密度值降低(P<0.05);与针刺组相比,术后10 d、12 d、14 d电针组MWT、TWL值升高(P<0.05),IL-1β、TNF-α、PKC、P2X3表达量、PKC、P2X3阳性细胞数、平均光密度值降低(P<0.05)。结论:电针可能减轻CCI模型小鼠神经炎症反应,降低PKC、P2X3表达水平,改善坐骨神经细胞形态与有髓神经纤维排布情况,缩小神经元间间隙,提升MWT、TWL值,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配体门控型非选择性离子通道3
电针
神经病理性疼痛
脊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PKC-P2X3信号通路观察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神经修复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立
程仕萍
易惺钱
周平生
刘静
陶添明
陈丽
机构
南昌医学院
中医
学院
江西
中医药大学
附属
医院
皮肤科
江西
中医药大学
附属
医院
儿科
江西
中医药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办公室
出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8-1182,1188,共6页
文摘
目的:基于蛋白激酶C(PKC)-配体门控型非选择性离子通道3(P2X3)信号通路观察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神经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与电针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小鼠构建坐骨神经慢性限制性损伤(CCI)模型。术后第8天针刺组与电针组接受针刺与电针干预,连续7 d。于术前、术后3 d、5 d、7 d、10 d、12 d、14 d对各组进行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与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测试。术后15 d处死所有小鼠,HE染色观察坐骨神经组织形态,ELISA检测脊髓组织IL-1β、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脊髓组织PKC、P2X3水平,免疫荧光检测脊髓神经元PKC、P2X3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神经元细胞大小不一,细胞膜完整,细胞质呈细小颗粒状,细胞核大而圆,核仁居中清晰可见;模型组可见萎缩的神经元,有髓神经纤维紊乱,轴突肿胀,神经元间形成间隙;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电针组萎缩神经元数量减少(P<0.05),有髓神经纤维排布情况改善,电针组较针刺组改善更为明显。与相同时间点的假手术组相比,术后3 d、5 d、7 d、10 d、12 d、14 d模型组、针刺组、电针组患侧后肢的MWT、TWL值明显下降(P<0.05),IL-1β、TNF-α、PKC、P2X3表达量、PKC、P2X3阳性细胞数、平均光密度值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术后10 d、12 d、14 d针刺组、电针组MWT、TWL值明显上升(P<0.05),IL-1β、TNF-α、PKC、P2X3表达量、PKC、P2X3阳性细胞数、平均光密度值降低(P<0.05);与针刺组相比,术后10 d、12 d、14 d电针组MWT、TWL值升高(P<0.05),IL-1β、TNF-α、PKC、P2X3表达量、PKC、P2X3阳性细胞数、平均光密度值降低(P<0.05)。结论:电针可能减轻CCI模型小鼠神经炎症反应,降低PKC、P2X3表达水平,改善坐骨神经细胞形态与有髓神经纤维排布情况,缩小神经元间间隙,提升MWT、TWL值,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程度。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配体门控型非选择性离子通道3
电针
神经病理性疼痛
脊髓
Keywords
Protein kinase C
Purinergic receptor P2X ligand-gated ion channel 3
Electroacupuncture
Neuropathic pain
Spinal cord
分类号
R245.3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PKC-P2X3信号通路观察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神经修复的作用机制
王立
程仕萍
易惺钱
周平生
刘静
陶添明
陈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