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作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华南 张海明 +2 位作者 顾兵 原琴琴 闵友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1-644,共4页
本文介绍针刺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主要生物学机制,包括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增加神经营养活性物质,调节细胞生存/凋亡基因和神经再生信号通路。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针刺 神经功能 氧化应激 神经病理性疼痛 凋亡 信号通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甲氨蝶呤的抗炎作用机制及其在脊髓损伤中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原琴琴 周玉敏 +3 位作者 顾兵 刘建涛 李华南 余兆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2-316,共5页
甲氨蝶呤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双重功效,其药理机制复杂、多样且相互协同。该文总结了低剂量甲氨蝶呤的主要抗炎机制,包括对JAK/STAT通路和炎症反应细胞核因子的抑制作用、增加腺苷的累积及细胞内甲氨蝶呤代谢产物(多聚谷氨酸化甲氨蝶呤)... 甲氨蝶呤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双重功效,其药理机制复杂、多样且相互协同。该文总结了低剂量甲氨蝶呤的主要抗炎机制,包括对JAK/STAT通路和炎症反应细胞核因子的抑制作用、增加腺苷的累积及细胞内甲氨蝶呤代谢产物(多聚谷氨酸化甲氨蝶呤)的作用等。此外,低剂量甲氨蝶呤可以通过降低脂质过氧化物水平、抑制氧化反应,抑制继发性脊髓损伤的炎症反应,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神经性疼痛等一系列药理机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作者就低剂量甲氨蝶呤的抗炎作用机制及其在脊髓损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指导对甲氨蝶呤抗炎功效的进一步研究,为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寻找新型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低剂量 脊髓损伤 抗炎作用 JAK/STAT通路 氧化反应 腺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