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铁死亡理论探讨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孙伟康 李华南 +4 位作者 唐德志 章晓云 邵子晨 袁启鹏 刘晶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9-1055,共7页
铁死亡是一种铁离子参与的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高发代谢性疾病,与铁死亡之间关系密切。中医药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具有独特优势。铁死亡理论指导下,如何选择最优的中医药方法,以提高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率,是该... 铁死亡是一种铁离子参与的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高发代谢性疾病,与铁死亡之间关系密切。中医药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具有独特优势。铁死亡理论指导下,如何选择最优的中医药方法,以提高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率,是该领域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铁死亡的主要调控机制与骨质疏松相关。花椒、姜黄、丹参、黄芪、补肾还精方及电针等对骨质疏松症有治疗作用的中医药方法,均可实现不同途径下对铁死亡的干预。推测所纳入的单味中药及复方、电针等均可通过干预铁死亡对骨质疏松症产生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骨质疏松症 中医药 调控机制 铁代谢 活性氧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糖酵解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及中医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廖乃彬 陈炜 +5 位作者 朱小敏 廖世锋 李倩倩 梁怡 麦芳瑜 何瑷芯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1-235,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致病因素多样且发病机制复杂,以至于该病在全球有着很高的患病率和致死率。尽管现在的诊疗设备和药物研发与时俱进,但目前的医疗技术仍无法彻底治愈该病,因此深入探索AD的发病机制和治...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致病因素多样且发病机制复杂,以至于该病在全球有着很高的患病率和致死率。尽管现在的诊疗设备和药物研发与时俱进,但目前的医疗技术仍无法彻底治愈该病,因此深入探索AD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标靶意义重大。AD的病理过程中能量代谢障碍是其特征性改变之一,有氧糖酵解(AEG)是大脑中特殊的代谢途径,可通过快速消耗葡萄糖产生神经元所需能量和底物,改善突触可塑性、神经炎症和氧化损伤,有助于记忆与认知功能的恢复。近年许多文献相继报道了AEG在AD中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对该机制的干预研究。本文旨在综述AEG在AD中的作用及中医药调控AEG治疗AD的相关研究,以期为未来中医药防治AD提供参考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有氧糖酵解 中医药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节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研究概况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素萍 蒋青青 +6 位作者 金晶 栾思宇 刘妙华 吴甜甜 刘端勇 王海燕 左铮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8-212,共5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直肠和结肠慢性非接触异质性炎症疾病,虽然可通过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但复发率高且难以彻底治愈。近年来,愈来愈多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在宿主肠道黏膜免疫和炎症性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直肠和结肠慢性非接触异质性炎症疾病,虽然可通过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但复发率高且难以彻底治愈。近年来,愈来愈多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在宿主肠道黏膜免疫和炎症性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发展进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肠道微生态失衡容易引发UC,然中药复方及其有效组分调节UC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逐步得到认可。将系统阐述肠道菌群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结合肠道菌群失调的中医病因病机,概述近年来健脾渗湿类、清热燥湿类、活血化瘀类等中药复方及其有效组分调节UC肠道菌群平衡的相关研究,为进一步探索中医药恢复肠道菌群平衡治疗UC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为中医药防治UC的研究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中药复方 中药有效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对哮喘Th17细胞/Treg细胞免疫失衡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余涛 丁明 +1 位作者 喻强强 薛汉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733-3739,共7页
免疫失衡机制在哮喘的发病中占有主导地位,既往认为Th1/Th2比例失衡是哮喘的主要免疫发病机制,但近年来,Th17/Treg免疫失衡与哮喘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Th17细胞比例的上调、Treg细胞比例的下降导致的Th17/Treg... 免疫失衡机制在哮喘的发病中占有主导地位,既往认为Th1/Th2比例失衡是哮喘的主要免疫发病机制,但近年来,Th17/Treg免疫失衡与哮喘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Th17细胞比例的上调、Treg细胞比例的下降导致的Th17/Treg免疫失衡与哮喘发病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中医药治疗哮喘历史悠久,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阐释中医药治疗哮喘的机制是现阶段研究的热点,不仅为中医药治疗哮喘赋予科学内涵,也为更多的哮喘患者带来福音。本文通过阐释Th17、Treg细胞在哮喘中的作用,对近十年来中医药对哮喘Th17/Treg免疫失衡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供同仁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哮喘 TH17细胞 TREG细胞 Th17/Treg免疫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在炎症性肠病发病中的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雪珂 赵海梅 +4 位作者 吴甜甜 蒋青青 金晶 黄小英 刘端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1-145,共5页
炎症性肠病(IBD)作为难治疾病之一,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在IBD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M1/M2巨噬细胞平衡打破会导致炎症的发生,并且PPARγ、STAT家族、CX3CR1、IL-1家族、IL-10和TNF-α等因子与IBD密切相关... 炎症性肠病(IBD)作为难治疾病之一,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在IBD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M1/M2巨噬细胞平衡打破会导致炎症的发生,并且PPARγ、STAT家族、CX3CR1、IL-1家族、IL-10和TNF-α等因子与IBD密切相关。利用中医药疗法发现可以通过干预巨噬细胞达到预防或治疗IBD的目的,为后续研究IBD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IBD 转录因子 细胞因子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类药治疗心系疾病应用研究概述 被引量:1
6
作者 欧阳昕 刘中勇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0-154,共5页
从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两个方面彰显虫类药治疗心系疾病的研究状况。从古代文献梳理虫类药治疗心系疾病的研究成果,从现代研究的资料中按病因、病机、病势、主治、药理归纳总结虫类药治疗心系疾病的研究现状,并特别指出虫类药治疗心系疾... 从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两个方面彰显虫类药治疗心系疾病的研究状况。从古代文献梳理虫类药治疗心系疾病的研究成果,从现代研究的资料中按病因、病机、病势、主治、药理归纳总结虫类药治疗心系疾病的研究现状,并特别指出虫类药治疗心系疾病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和趋势。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虫类药治疗心系疾病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虫类药 心系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代谢物在银屑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晓健 严张仁 +5 位作者 黄东北 吴燕瑜 程仕萍 吴允波 邱桂荣 蓝宏荣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1-256,共6页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皮肤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复杂。肠道微生物与皮肤健康存在关联,其代谢产物对宿主免疫和炎症均具有调节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了肠道菌群代谢物对免疫细胞如T细胞、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皮肤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复杂。肠道微生物与皮肤健康存在关联,其代谢产物对宿主免疫和炎症均具有调节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了肠道菌群代谢物对免疫细胞如T细胞、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的活性和芳香烃受体等产生调节作用。本文对肠道菌群代谢物参与银屑病发病机制及相关的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银屑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脂肪酸 色氨酸代谢物 胆汁酸代谢物 银屑病 寻常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动物实验研究报告的质量评价
8
作者 江净尧 熊俊 +2 位作者 吕承强 肖强 陈甜姿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9-605,共7页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动物实验的报告质量。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PubMed等7个数据库,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用《动物研究:体内实验报告2.0》(ARRIVE guidelines 2.0)38个亚条目和《动物实验金标准报告清单...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动物实验的报告质量。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PubMed等7个数据库,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用《动物研究:体内实验报告2.0》(ARRIVE guidelines 2.0)38个亚条目和《动物实验金标准报告清单》(GSPC list)54个亚条目评价报告质量,每个条目分为满足、部分满足和不满足三级,采用Excel2016统计结果。结果:纳入合格文献56篇。ARRIVE指南2.0关键条目满足率达37.33%,建议条目的满足率是22.10%,GSPC清单满足率为14.45%。主要问题有:1)实验设计内容透明度差;2)动物饲养和监测内容描述简短;3)动物福利和伦理声明不足;4)实验步骤报告不完整;5)实验结论分析不充分。结论:当前针灸治疗LDH动物实验报告的质量不高,建议未来严格遵照指南与清单进行实验设计和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艾灸 腰椎间盘突出症 动物研究 体内实验报告指南 动物实验金标准报告清单 动物实验 研究报告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病证结合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章海凤 曾婷 +7 位作者 曹乾安 李小清 李芳 李琳慧 龚红斌 陈文光 曾莉茗 付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208-212,共5页
当前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l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病证结合模型造模方式多样,评价标准繁多,但中医病证结合模型仍处于发展阶段,存在造模思路单一,造模方法病证堆砌缺乏中医理论指导,模型评价主观性强尚无特... 当前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l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病证结合模型造模方式多样,评价标准繁多,但中医病证结合模型仍处于发展阶段,存在造模思路单一,造模方法病证堆砌缺乏中医理论指导,模型评价主观性强尚无特异性指标及评价体系不完善。虽然中医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疗效显著,但其效应机制不明确,临床也未形成规范的指南,符合临床特征的病证模型既是研究的基石更是突破口。该文旨在对现有肝郁脾虚型IBS-D中医病证模型的制备思路、方法、评价展开讨论,为后续研究者提供可行的模型制备思路方法,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肝郁脾虚证 病证结合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严张仁 胡香君 +1 位作者 潘俊卿 王万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245-249,共5页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病程长,病因复杂且迁延难愈,近年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大量研究证明免疫功能紊乱或失调是CP/CPPS发病的重要机制,因此,调节免疫是治疗本病的重点。中医对细胞因子的...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病程长,病因复杂且迁延难愈,近年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大量研究证明免疫功能紊乱或失调是CP/CPPS发病的重要机制,因此,调节免疫是治疗本病的重点。中医对细胞因子的调节于本病干预作用明显,但对于中医治疗本病机制的相关阐述不多,该文将从中医病机、免疫发病机制、中医药调节免疫机制方面对中医治疗CP/CPPS的免疫机制进行论述,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中医治疗 免疫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干预新生儿黄疸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一博 龙彦 +4 位作者 漆宇杭 郑丽 余文星 黄佳琦 王茂泓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750-1754,共5页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医干预新生儿黄疸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以“胎黄”或“新生儿黄疸”为主题词,检索中华医典(V5.0)、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8月1日),建立数据库,使用中医传承计算平...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医干预新生儿黄疸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以“胎黄”或“新生儿黄疸”为主题词,检索中华医典(V5.0)、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8月1日),建立数据库,使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进行频次、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27首中医处方,涉及中药194味,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中药依次为茵陈、甘草、栀子、茯苓、大黄;通过对高频药物(使用频次≥5次)的药物性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医处方干预新生儿黄疸以苦、甘、辛味,寒、平、温性药,归脾、胃、肺经为主。通过对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3类组合,关联规则分析得出6个潜在组合药对。结论:利湿退黄为中医干预新生儿黄疸的基本法则,对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的6个潜在药对组合均以茵陈蒿汤为基础方,辅以补中益气,拟对中医干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新生儿黄疸 中医药 茵陈蒿汤 用药规律 关联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中医健康管理效果评估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京慧 林色奇 +4 位作者 查青林 周平生 曹征 吕爱平 简晖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86-1791,共6页
目的:构建女性中医健康管理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方法:提取《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月经不调疾病的疾病和证候疗效评价指标及分值标准;搜集与月经不调疾病发病相关的饮食、情志、运动等方面的健康行... 目的:构建女性中医健康管理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方法:提取《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月经不调疾病的疾病和证候疗效评价指标及分值标准;搜集与月经不调疾病发病相关的饮食、情志、运动等方面的健康行为,构建月经不调健康行为评分指标。结果:构建了疾病疗效、证候疗效以及健康行为分数组成的女性中医健康管理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结论:评估指标体系有助于动态跟踪干预和管理效果,有助于用户及时调整干预方案和改善不良健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中医健康管理 效果评估 证候疗效 健康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兰兰 周平生 +4 位作者 林色奇 程仕萍 简晖 吕爱平 查青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78-1785,共8页
目的:挖掘分析女性中医健康状态的特征,初步构建有生理周期女性的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模型。方法:对《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月经相关疾病的疾病诊断和辨证内容进行文本挖掘分析,提取与脏腑病位、气血阴阳盈亏、病邪性质相关的症状,... 目的:挖掘分析女性中医健康状态的特征,初步构建有生理周期女性的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模型。方法:对《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月经相关疾病的疾病诊断和辨证内容进行文本挖掘分析,提取与脏腑病位、气血阴阳盈亏、病邪性质相关的症状,通过计算症状与健康状态的权重值,形成女性疾病问卷和证素辨证问卷;通过计算月经周期阶段推算内在气血阴阳消长状态;借助体质问卷进行体质辨识。通过上述四类辨识方法,形成女性中医健康状态的综合辨识。结果:通过疾病辨识模型区分已病和未病或欲病状态;通过证素辨证模型了解女性脏腑病位、气血阴阳盈亏与病邪性质;再通过辨识内在气血阴阳状态,结合体质结果,初步构建女性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模型。结论:模型辨识结果能够多维度的反映女性综合健康状态,可对女性中医健康状态进行精细化分类,既可以了解既往较稳定的健康状态又可了解未来健康趋势,从而有助于后续个性化健康干预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周期 健康状态辨识 模型 文本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肾清热利湿化瘀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晶 李佩双 +3 位作者 丁志玲 彭佳华 刘淑娟 梁瑞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4-775,共12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探讨滋肾清热利湿化瘀方(Zishen Qingre Lishi Huayu Prescription,ZQLHP)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滋肾方的核心成分、靶基因和主要通...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探讨滋肾清热利湿化瘀方(Zishen Qingre Lishi Huayu Prescription,ZQLHP)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滋肾方的核心成分、靶基因和主要通路,对其中PCOS相关成分、靶基因、通路进行筛选;采用来曲唑(letrozole,LET)诱导PCOS小鼠模型,观察滋肾方对PCOS小鼠的作用,并对网络药理学结果进行机制验证。结果网络药理学结果表明,滋肾方456个成分中含有361个相关靶点,PCOS相关靶点1397个,交集靶点125个;获得槲皮素、豆甾醇、β-谷甾醇等主要活性成分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3,MAPK3)、蛋白激酶1(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和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等核心靶点;GO分析得到BP 663条目,CC 64条目,MF 119条目,其中富集基因数量较多的条目为negative regulation of apoptotic process,plasma membrane,protein binding;KEGG分析显示潜在作用靶点主要富集在癌症信号通路、PI3K-AKT和TNF等信号通路;PPI网络分析结果显示,MAPK3、AKT1和STAT3可能是滋肾方治疗PCOS的关键靶点。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滋肾方组的小鼠的体重降低(P<0.05),且能有效改善PCOS模型小鼠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囊性卵泡数量降低(P<0.05),黄体数量增加(P<0.01)。降低卵巢组织中IL-10水平(P<0.01),升高IL-6、TNF-α水平(P<0.05,P<0.01)。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结果显示,PCOS小鼠卵巢组织p-AKT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P<0.01),p-p38MAPK和p-STAT3蛋白表达较正常组升高(P<0.05,P<0.01),而经滋肾方治疗后p-AKT蛋白表达上升(P<0.05),p-p38MAPK和p-STAT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滋肾方可能通过调控AKT/p38MAPK/STAT3信号改善来曲唑诱导的PCOS小鼠的炎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肾清热利湿化瘀方 多囊卵巢综合征 网络药理学 机制 AKT P38MAPK 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蛇咬伤后相关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玉梅 杨悦 +3 位作者 易军 严张仁 王万春 董德刚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4-151,共8页
毒蛇咬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迅速、致残率及死亡率高等特点。蛇毒中毒除出现常见的全身性和局部组织损伤外,还会引起显著的毒蛇咬伤并发症,包括即时性和延迟性。这些并发症也是导致毒蛇咬伤致残甚至死亡的主要原... 毒蛇咬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迅速、致残率及死亡率高等特点。蛇毒中毒除出现常见的全身性和局部组织损伤外,还会引起显著的毒蛇咬伤并发症,包括即时性和延迟性。这些并发症也是导致毒蛇咬伤致残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远期预后及生活质量。该文综合新近的研究成果,重点从血液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及其他方面对毒蛇咬伤并发症的症状、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在临床上为毒蛇咬伤有效、精准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蛇咬伤 并发症 多系统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人群骨折风险与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曾颖梅 涂丽莎 +2 位作者 杨枝 王艳 涂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6-841,共6页
目的应用FRAX骨折风险评估工具评估南昌市中老年人群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比较男性与女性的骨折风险差异,分析骨折风险与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于2018年6月在南昌市西湖区和青山湖区进行调查,对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应用FRAX骨折风险评估工具评估南昌市中老年人群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比较男性与女性的骨折风险差异,分析骨折风险与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于2018年6月在南昌市西湖区和青山湖区进行调查,对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年龄、疾病史等)、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重等)、骨密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糖、骨代谢生化指标等)。采用FRAX计算未来10年发生主要部位骨折概率和髋部骨折概率,并使用SPSS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了1051名40~90岁南昌市居民,其中男性250名,女性801名,平均年龄为(59±8)岁。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3.4%,其中男性为21.6%,女性为36.9%。男性的髋部骨折概率、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和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高于女性,主要部位骨折概率、血磷、骨钙素和β胶原特殊序列水平低于女性。Spearman相关及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有参与者中,主要部位骨折概率与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及血钙水平呈负相关,与β胶原特殊序列水平呈正相关;髋部骨折概率与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血钙、血磷和骨钙素水平呈负相关,与25-羟基维生素D及β胶原特殊序列水平呈正相关。在男性参与者中,主要部位骨折概率与腰椎骨密度和股骨颈骨密度呈负相关;髋部骨折概率与股骨颈骨密度呈负相关。在女性参与者中,主要部位骨折概率和髋部骨折概率均与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和血钙水平呈负相关,与β胶原特殊序列水平呈正相关。以上P值均<0.05。结论FRAX值不仅与骨密度有关,还与一些骨代谢生化指标有关;与骨形成标志物骨钙素相比,FRAX值与骨吸收标志物β胶原特殊序列的相关性更为确切。因此,将FRAX与骨密度和骨代谢生化指标结合应用可以更好地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X骨折风险评估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代谢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药饼灸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子宫内膜黏附重建的作用机制研究
17
作者 郭慧文 周平生 +3 位作者 黄丽丹 王颖 刘莹 周志刚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305-3310,3317,共7页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干预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模型小鼠异位内膜组织生长,调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 9)、E-钙黏蛋白(E-cadherin)、轴蛋白(Axin)、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和β联蛋白(β-catenin)的表达,探索...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干预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模型小鼠异位内膜组织生长,调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 9)、E-钙黏蛋白(E-cadherin)、轴蛋白(Axin)、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和β联蛋白(β-catenin)的表达,探索隔药饼灸抑制EMs异位内膜黏附重建机制。方法:42只雌性Balb/c小鼠按照随机区组分组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Wnt激动剂组和Wnt抑制剂组,采用自体移植法建立EMs小鼠模型,术后2周各组连续治疗14 d。末次治疗结束后计算小鼠扭体次数,测量异位内膜组织大小,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异位内膜组织中uPA、MMP-9、E-caderin、Axin、GSK3β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和Wnt激动剂组比较,隔药饼灸组小鼠扭体反应数显著减少,且异位囊泡体积显著缩小(P<0.05)。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显示,隔药饼灸组的Axin、GSK3β、β-catenin、uPA、MMP-9的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和Wnt激动剂组(P<0.05),隔药饼灸组的E-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和Wnt激动剂组(P<0.05)。结论:隔药饼灸可通过降低子宫内膜β-catenin、Axin、GSK3β、uPA、MMP 9的表达,提高E-cadherin的表达,介导异位内膜组织“黏附-侵袭-血管生成”发展机制,抑制其异位内膜的黏附、阻止基质和基底膜重建过程,从而减轻EMs小鼠痛经症状、抑制其异位内膜组织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药饼灸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异位内膜 黏附重建 β-连环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E-钙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息态fMRI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百分比波动振幅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秋雨 黄冰林 +3 位作者 黄歆 谢雨燕 魏含蕾 黄琴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0,共6页
目的 使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s-fMRI)技术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 PACG)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百分比波动振幅(percent amplitude of fluctuatio... 目的 使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s-fMRI)技术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 PACG)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百分比波动振幅(percent amplitude of fluctuation, PerAF)的变化。材料与方法 共纳入江西省人民医院眼科诊断的PACG患者31例。同期,31名性别、年龄、受教育时间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 HC)被纳入对照组。对每个受试者进行全脑rs-fMRI扫描,以收集PerAF信号。分别采用单样本t检验和双样本t检验比较各组组内和组间PerAF数据。结果 与HC组相比,PACG患者组在左侧额上回背外侧(t=-3.9421,P<0.001)、眶部(t=-3.4619,P<0.001),左侧眶部额中回(t=-3.6709,P<0.001),右侧额中回(t=-3.8257,P<0.001),右侧额下回三角部(t=-3.6708,t=-4.0375,P<0.001);左侧缘上回(t=-3.9570,P<0.001)、顶下缘角回(t=-3.8230,t=-3.8730,P<0.001),右侧顶上回(t=-4.4581,P<0.001)、中央后回(t=-3.7825,P<0.001),中央旁小叶(t=-4.0816,P<0.001);右侧颞中回(t=-3.8402,P<0.001);左侧舌回(t=-3.5758,P<0.001);左侧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t=-3.4718,P<0.001)、补充运动区(t=-3.7209,P<0.001)以及右侧小脑下部7b区(t=-3.9479,P<0.001)的PerAF均显著降低(体素水平P<0.001,聚类水平P<0.05,高斯随机场校正)。结论 PACG患者在多个大脑区域存在异常的PerAF值,涉及与视觉、情绪和认知调节相关的初级和高级视觉皮层和大脑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百分比波动振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调控炎症反应干预IgA肾病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刘永芳 周莉 +3 位作者 刘晖扬 黄睿 尹甜甜 丰志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08-3117,共10页
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等,病理特征是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关于其发病机制的框架是“多重打击假说”。含半乳糖缺乏的IgA1(Gd-IgA1)... 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等,病理特征是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关于其发病机制的框架是“多重打击假说”。含半乳糖缺乏的IgA1(Gd-IgA1)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系膜区激活系膜细胞产生炎性介质导致的炎症反应在IgA肾病的发病及进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并进而导致肾小球内皮细胞、足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多种炎症细胞因子及多条炎症细胞信号通路与IgA肾病的肾损伤及病情进展密切相关。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性药物能干预IgA肾病炎症反应,但不良反应较多,临床应用常常受限。与现代医学的单靶点治疗相比,中药能通过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和调节自噬等发挥多靶点作用而取得较好的疗效,可以成为IgA肾病的第一选择或替代选择。近年来,不少研究证实具有抗炎作用的中药治疗IgA肾病能调控相关炎症因子及细胞信号通路的传导,以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及减轻肾组织病理损伤。该文系统总结了炎症反应在IgA肾病中的作用及与炎症密切相关的细胞信号通路,尤其是具有抗炎作用的中药改善IgA肾病炎症反应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以期为中药干预IgA肾病炎症反应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炎症反应 信号通路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GE2/PKC/TRPV1信号通路研究热敏灸对膝骨性关节炎兔镇痛效应机制 被引量:9
20
作者 付勇 李琳慧 +7 位作者 廖璐 喻文 张波 黄仙保 黄辉 罗淑瑜 熊俊 章海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78-182,I0006,共6页
目的观察热敏灸对膝骨性关节炎(KOA)兔血清PGE2、背根神经节PKC、穴区皮肤TRPV1的影响,探讨其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雄性普通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组(6只)、假手术组(6只)、造模组(24只)。采用木瓜蛋白酶溶液注射膝关节腔法造模... 目的观察热敏灸对膝骨性关节炎(KOA)兔血清PGE2、背根神经节PKC、穴区皮肤TRPV1的影响,探讨其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雄性普通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组(6只)、假手术组(6只)、造模组(24只)。采用木瓜蛋白酶溶液注射膝关节腔法造模15d,假手术组关节腔内注射等量的0.9%NaCl溶液。造模成功后,造模组随机分成模型组(6只),艾灸组(18只),艾灸组艾灸“犊鼻”穴,每日1次,每次40 min,共7 d,根据兔艾灸过程中温度变化分为热敏灸组(10只)和非热敏灸组(7只),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不予干预措施。干预结束后,肉眼、光镜下观察膝关节滑膜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PGE2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兔背根神经节PKC mRNA、穴区皮肤TRPV1 mRNA的含量。结果(1)干预后模型组兔膝关节腔内有大量积液,滑膜增生肥厚,伴有血管增生及大量炎症细胞成团聚集;热敏灸及非热敏灸组关节腔内积液减少,滑膜异常增生改善。(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PGE2含量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热敏灸组、非热敏灸组血清PGE2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非热敏灸组比较,热敏灸组血清PGE2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背根神经节PKC mRNA、穴区皮肤TRPV1 mRNA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热敏灸及非热敏灸组PKC、TRPV1 mRNA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非热敏灸组比较,热敏灸组PKC、TRPV1 mRNA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可抑制PGE2、PKC、TRPV1的高表达,从而抑制痛觉过敏,减轻KOA滑膜炎性反应,缓解关节损害,这可能是热敏灸治疗KOA的效应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膝骨性关节炎 前列腺素E2 蛋白激酶C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