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枳术精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及其对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1
作者 叶祖文 林巧红 +3 位作者 徐焕华 白英炎 杨明 王芳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8-204,I0037-I0042,共13页
目的分析枳术精油化学成分、含量,探讨不同剂量的枳术精油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分别给予荷荷巴油和枳术精油灌胃给药后,观察小鼠的活... 目的分析枳术精油化学成分、含量,探讨不同剂量的枳术精油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分别给予荷荷巴油和枳术精油灌胃给药后,观察小鼠的活动、饮食、饮水、体质量、死亡等情况,用加权回归法(Weighted regression method,Bliss)计算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_(50))及95%置信区间。结果经GC-MS检测,共鉴定出枳术精油化学成分主要有10种,其相对百分含量占总精油量的46.41%,分别为苍术酮、D-柠檬烯、β-蒎烯、γ-揽香烯、白术内酯Ⅱ、β-elinene、trans-Caryophyllene。枳术精油对小鼠的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枳术精油对存活小鼠饮食、饮水及体质量无明显影响。通过Bliss法计算得枳术精油的LD_(50)为1.681 mL/kg,表现出一定的毒性,LD_(50)的95%置信区间为3.367~7.417 mL/kg;回归方程为Y(Probit)=-1.228+7.612 lgD。结论苍术酮、D-柠檬烯等为枳术精油的主要成分,枳术精油具有一定的毒性,且脏器指数与病理观察显示毒性主要表现在血液血管方面,主要作用在肝、脾和肾脏,其毒性与给药剂量相关,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实 白术 精油 化学成分 急性毒性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自由基阳离子区分己烯醇碳碳双键位置的质谱研究
2
作者 黄运佳 李雯 +3 位作者 段敏敏 王晓云 张小平 陈焕文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6-843,共8页
己烯醇不同的双键位置异构体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活性,快速精准识别其碳碳双键位置异构体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结构与生物学功能。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水自由基阳离子区分己烯醇碳碳双键位置异构体的方法:首先利用低能电晕放电技术制备大量... 己烯醇不同的双键位置异构体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活性,快速精准识别其碳碳双键位置异构体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结构与生物学功能。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水自由基阳离子区分己烯醇碳碳双键位置异构体的方法:首先利用低能电晕放电技术制备大量的水自由基阳离子,再通入己烯醇分子使其与水自由基阳离子反应形成环氧化产物m/z[M+O]^(+•),然后对所得的环氧化产物进行碰撞诱导,分析形成的一系列特征碎片离子m/z 60、m/z 74、m/z 88,定位双键,从而区分不同碳碳双键的位置。该反应快速,质谱技术分析快速准确;且实验装置简单,无需反应预处理,操作简便;反应过程无需额外有机溶剂,环境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碳双键 位置异构 水自由基阳离子 己烯醇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解吸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分析研究炙甘草炮制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机制
3
作者 刘莹 余琳琳 +2 位作者 方小伟 陈焕文 吴栋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0-452,共13页
利用蜂蜜炮制加工甘草可增加其有效成分含量,具有补益作用,但炮制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机制尚不明确,且产地与炙甘草品质密切相关。本实验在无需任何样品预处理的条件下,采用中性解吸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ND-EESI-MS)技术,以80%甲醇为萃取剂... 利用蜂蜜炮制加工甘草可增加其有效成分含量,具有补益作用,但炮制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机制尚不明确,且产地与炙甘草品质密切相关。本实验在无需任何样品预处理的条件下,采用中性解吸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ND-EESI-MS)技术,以80%甲醇为萃取剂,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对甘草蜜炙过程中4种不同炮制程度的甘草样本进行分析,并比较了内蒙古、新疆、甘肃、安徽、广东和江西等产地的炙甘草品质。采用碰撞诱导解离(CID)对目标离子进行分析,共鉴定出炙甘草中35种化合物,其中己醛、辛醛、丝氨酸、脯氨酸、己酸甲酯、水杨酸甲酯、柠檬烯、山奈酚、香橙素和甘草香豆素等17种化合物在正离子模式下检出;没食子酸、咖啡酸、甘草素、芒柄花素、柚皮素、光甘草定、甘草苷、芹糖甘草苷、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等18种化合物在负离子模式下检出。结果表明,基于质谱分析数据的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可有效区分甘草蜜炙过程中4种不同炮制程度的甘草样本,且光甘草酚、刺槐黄素、甘草香豆素和甘草次酸等物质含量在加工过程中不断积累;6种地理来源的炙甘草样本可有效区分,其中,内蒙古炙甘草中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素和柚皮素等物质含量较高,品质较优。该方法为快速、原位、无损分析中药材炮制加工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解吸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ND-EESI-MS) 甘草 主成分分析(PCA)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 有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谷甾醇对肿瘤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文文 向施 +1 位作者 陈慧 杨潮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7-761,共5页
β-谷甾醇是一种天然的甾体类化合物,因其特有的生物学活性和理化特性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食品行业。β-谷甾醇作为真核生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不仅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作用,还具有化学预防高血脂、动脉硬化和炎症等疾病的作用。近年来... β-谷甾醇是一种天然的甾体类化合物,因其特有的生物学活性和理化特性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食品行业。β-谷甾醇作为真核生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不仅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作用,还具有化学预防高血脂、动脉硬化和炎症等疾病的作用。近年来,β-谷甾醇对肝癌、胃癌、结直肠癌、肺癌和乳腺癌等癌症均表现出极佳的抑制作用,在癌症的预防与治疗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该文对β-谷甾醇的抗癌作用及分子机制进行总结,以期为深入了解β-谷甾醇的抗癌作用以及未来在临床癌症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谷甾醇 癌症 分子机制 线粒体凋亡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