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类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以“酶学”为例 被引量:29
1
作者 董德刚 鲍淑芳 +2 位作者 宋梅 王万春 黄佩蓓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83-988,共6页
生物化学是中医药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能紧密联系临床实际,其思政元素较为丰富,能为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提供可借鉴和使用的案例素材。然而,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课程思政开展程度较低、思政功能较为缺失的现状。将思政教育融入生物... 生物化学是中医药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能紧密联系临床实际,其思政元素较为丰富,能为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提供可借鉴和使用的案例素材。然而,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课程思政开展程度较低、思政功能较为缺失的现状。将思政教育融入生物化学课堂,促进专业教育与人文素养的有机结合,尤其对中医药类专业学生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与专业认同感,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酶学"为例,积极探索生物化学实施课程思政的具体举措,深入挖掘该课程中蕴含的育人与德育元素,通过案例教学将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融入中医药类专业生物化学课堂,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实现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与崇高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课程思政 中医药专业 酶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动化技术的大学生腧穴压痛知觉阈调查
2
作者 王朝晖 张志枫 周昌乐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35-837,共3页
压痛阈(pressure pain threshold,PPT)是引起身体疼痛的按压力度,压痛知觉阈(pressure pain consciousness threshold,PPCT)是刚能感觉到疼痛时的按压力度.压痛知觉阈常简称为压痛阈,相对的有压痛耐受阈,即刚超出对压痛的耐受时施... 压痛阈(pressure pain threshold,PPT)是引起身体疼痛的按压力度,压痛知觉阈(pressure pain consciousness threshold,PPCT)是刚能感觉到疼痛时的按压力度.压痛知觉阈常简称为压痛阈,相对的有压痛耐受阈,即刚超出对压痛的耐受时施加的按压力度.按压力度与按压物触端的质地、按压速度、接触面积、按压力、局部压强均有关.本文报道运用自制自动化按诊装置[1,2]对人体多个部位的腧穴与非穴点的PPCT所做的一次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技术 痛知觉 调查 大学生 穴压 身体疼痛 压痛阈 接触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药抗蛇毒局部毒性效应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董德刚 宋梅 +2 位作者 邓中平 毛文丽 王万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07-911,共5页
毒蛇咬伤是临床常见急症,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抗蛇毒血清能有效治疗蛇毒神经毒性、心脏毒性、溶血及凝血等全身性毒性反应,而对蛇毒出血、水肿、疼痛、肌坏死以及继发性感染等局部效应作用有限。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天然药物能有效... 毒蛇咬伤是临床常见急症,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抗蛇毒血清能有效治疗蛇毒神经毒性、心脏毒性、溶血及凝血等全身性毒性反应,而对蛇毒出血、水肿、疼痛、肌坏死以及继发性感染等局部效应作用有限。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天然药物能有效治疗蛇毒引起的局部效应,对蛇毒金属蛋白酶、透明质酸酶、磷脂酶等产生局部组织损伤的主要酶类活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促进蛇伤局部损伤修复。本文综述了蛇毒致局部毒性作用主要组分,讨论了当前抗蛇毒天然药物的最新概况,及这些药用植物的抗蛇毒活性的药理学研究,重点介绍了其抑制蛇毒局部效应作用。旨在为设计及开发蛇毒的天然药物抑制剂,特别是作用于抗局部组织损伤的潜力,为蛇伤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蛇咬伤 局部组织损伤 植物药 中医药 抗炎 抗氧化 抗感染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莲莲房多糖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抗氧化与免疫活性 被引量:13
4
作者 马广强 李国群 +2 位作者 吴静 熊伟 吴磊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6-162,共7页
以白莲莲房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获得白莲莲房粗多糖,再采用Sevage试剂脱蛋白、联合脱色和透析法对白莲莲房粗多糖进行纯化,得到白莲莲房多糖。采用红外光谱以及气相色谱对莲房多糖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还原能力测定、DPPH自由... 以白莲莲房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获得白莲莲房粗多糖,再采用Sevage试剂脱蛋白、联合脱色和透析法对白莲莲房粗多糖进行纯化,得到白莲莲房多糖。采用红外光谱以及气相色谱对莲房多糖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还原能力测定、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评价白莲莲房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以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为模型,考察白莲莲房多糖对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结果表明,所得白莲莲房多糖的得率为5.29%,多糖质量分数为84.58%;白莲莲房多糖单糖组成分析表明,白莲莲房多糖是一个杂多糖,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其摩尔比为1.28∶2.10∶1.00∶2.20∶2.42∶4.76。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白莲莲房多糖呈现出多糖类物质的典型特征吸收峰。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白莲莲房多糖具有良好的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免疫活性结果表明白莲莲房多糖显著促进巨噬细胞一氧化氮和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的分泌,在安全浓度范围内,白莲莲房多糖质量浓度为100μg/mL时,NO、TNF-α、IL-6和IL-1β的分泌量达到了最大值,与空白组相比,NO、TNF-α、IL-6和IL-1β的分泌量分别增加了29.89μmol/L、84.24 ng/mL、33.89 ng/mL和45.96 ng/mL。白莲莲房多糖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功能性食品免疫调节剂或补充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莲 莲房 多糖 分离纯化 结构表征 抗氧化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黄连药对防治D-半乳糖痴呆小鼠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9
5
作者 章常华 刘彤彤 +5 位作者 邓可众 陈颖翀 林贵兵 叶荷平 涂秀英 盛军庆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4-529,共6页
目的研究黄芩-黄连药对对D-半乳糖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 mg/kg每天1次,连续8周诱导小鼠痴呆模型,与此同时分别灌胃黄芩-黄连药对5、10、20 g生药/kg,吡拉西坦0.75 g/kg,正常... 目的研究黄芩-黄连药对对D-半乳糖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 mg/kg每天1次,连续8周诱导小鼠痴呆模型,与此同时分别灌胃黄芩-黄连药对5、10、20 g生药/kg,吡拉西坦0.75 g/kg,正常组给予等量蒸馏水。在给药后4、8周时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并于试验结束时测定血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以及脑海马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 E)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连续注射D-半乳糖4、8周后,黄芩-黄连药对能显著缩短D-半乳糖痴呆小鼠在定向航行和空间探索的潜伏期(P<0.05或P<0.01)。连续注射D-半乳糖8周,黄芩-黄连药对可非常显著升高血浆SOD活性和降低MDA水平(P<0.01),同时,可降低脑组织Ach E活性,并升高GSH-Px活性(P<0.01)。结论黄芩-黄连药对对老年性痴呆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和增加脑海马组织乙酰胆碱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黄连药对 D-半乳糖 痴呆 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17解毒合剂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和STAT3活性减轻蝮蛇咬伤大鼠肝脏炎症反应 被引量:7
6
作者 董德刚 宋梅 +2 位作者 陈俊 毛文丽 王万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669-2676,共8页
目的研究717解毒合剂对蝮蛇伤大鼠肝脏NF-κB信号通路与STAT3活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717解毒合剂抗蝮蛇毒急性肝损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717解毒合剂(25、60和150 mg生药/kg)组和抗蝮蛇毒血清组。除正... 目的研究717解毒合剂对蝮蛇伤大鼠肝脏NF-κB信号通路与STAT3活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717解毒合剂抗蝮蛇毒急性肝损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717解毒合剂(25、60和150 mg生药/kg)组和抗蝮蛇毒血清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制备蝮蛇伤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2 h,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抗蝮蛇毒血清组尾静脉注射抗蝮蛇毒血清,中药组灌胃717解毒合剂,每天1次,第6天后收集血清、肝脏。镜下观察各组肝脏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e-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e-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β-干扰素(Interferon-β,INF-β)等炎性因子浓度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抑制蛋白α(Inhibitor kappa B alpha,IκBα)、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磷酸化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p-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RT-RCR检测IκBα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肝核因子κBP50(NF-кBP50)、核因子κBP65(NF-кBP65)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717解毒合剂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P<0.05或P<0.01),显著提高IκBα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或P<0.01),抑制NF-кBP50蛋白的高表达(P<0.01),降低STAT3、p-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或P<0.01)。结论717解毒合剂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及STAT3磷酸化,减轻蝮蛇伤大鼠肝脏炎症反应,促进肝损伤修复,从而降低因蛇伤致多脏器综合征的发生率,对蛇伤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17解毒合剂 蝮蛇咬伤 NF-ΚB信号通路 STAT3活性 肝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酒神菊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影 黄璐琦 +4 位作者 刘宏栋 闵建新 朱金华 周小青 李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48-1156,共9页
目的研究巴西酒神菊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方法巴西酒神菊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ODS、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MTT法测定其体外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增... 目的研究巴西酒神菊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方法巴西酒神菊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ODS、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MTT法测定其体外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结果从中分离得到2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lnincanone(1)、β-alnincanyl(2)、foliasalaci A4(3)、desoxyarticulyn(4)、7α,15,18-trihydroxy-ent-cleroda-3-ene(5)、15,16-diacetoxy-7α,18-dihydroxy-ent-cleroda-3-ene(6)、15,16-epoxy-7α,18-dihydroxy-15-oxo-ent-cleroda-3-ene(7)、7α-hydroxy-3,13-clerodadiene-16,15,18,19-diolide(8)、6,6,7,8,9,10-hexahydro-7,8-dimethyl-7-[2-(tetrahydro-5-oxo-3-furanyl)ethyl]-1H-naphtho[1,8-c]furan-3(5H)-one(9)、7-[2-(2,5-dihydro-5-oxo-3-furanyl)ethyl]-6,6,7,8,9,10-hexahydro-9-hydroxy-7,8-dimethyl-1H-naphtho[1,8-c]furan-3(5H)-one(10)、7α-15-dihydroxy-ent-clerod-3-en-18,19-olide(11)、鼠尾草素(12)、5-羟基-7,3′,4′-三甲氧基黄酮(13)、5,7,4′-三羟基-3′,8-二甲氧基黄酮(14)、异泽兰素(15)、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16)、芦丁(17)、槲皮素(18)、山柰酚(19)、豆甾醇(20)、15-二十九烷醇(21)、β-谷甾醇(22)、对羟基苯甲酸乙酯(23)、丁香树脂醇(24)、表无羁萜醇(25)。化合物15~16在10μmol/mL时细胞存活率分别为(32.50±2.66)%、(24.77±2.32)%。结论化合物1、2、21为首次从酒神菊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7、12~15、23~24为首次从巴西酒神菊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16具有体外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酒神菊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MDA-MB-23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碱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8
作者 刘雪珂 王海燕 +3 位作者 刘億 陈芳 赵海梅 刘端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60-863,共4页
吴茱萸碱(evodiamine, Evo)是吴茱萸中重要的生物碱成分,其主要药理作用为抗肿瘤、抗炎镇痛、抑菌、调节内分泌、降血脂、调节平滑肌细胞等。吴茱萸碱可通过调控信号通路和引发细胞周期阻滞而达到抗肿瘤作用,包括JAK2/STAT3信号通路、W... 吴茱萸碱(evodiamine, Evo)是吴茱萸中重要的生物碱成分,其主要药理作用为抗肿瘤、抗炎镇痛、抑菌、调节内分泌、降血脂、调节平滑肌细胞等。吴茱萸碱可通过调控信号通路和引发细胞周期阻滞而达到抗肿瘤作用,包括JAK2/STAT3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PI3K/Akt和mTOR等信号通路,同时吴茱萸碱可以将肿瘤细胞阻滞于G0/G1期和G2/M期。这些研究为靶向治疗肿瘤提供了可行性方案,为治疗其他相关性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O 抗肿瘤 抗炎镇痛 抑菌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肝脏疾病相关性 被引量:9
9
作者 董德刚 邓中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7-131,共5页
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其种类、数量、比例、定位等要素的平衡对宿主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尤其与消化系统关系紧密。肝脏是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器官,大量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可对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肝病、肝性脑病、肝硬化、... 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其种类、数量、比例、定位等要素的平衡对宿主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尤其与消化系统关系紧密。肝脏是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器官,大量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可对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肝病、肝性脑病、肝硬化、肝癌以及自身自身免疫性肝炎等肝病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肠道菌群与肝脏疾病的相关性,肠道菌群影响肝脏疾病的可能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肝病临床治疗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肝脏疾病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乌里芯芭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梁永红 黄秀英 +4 位作者 姚慧莹 郑佛生 谢娜 余英才 黄慧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593-2602,共10页
目的研究达乌里芯芭Cymbaria dahurica L.的化学成分。方法达乌里芯芭70%乙醇提取物采用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硅胶、聚酰胺、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33个化合物,... 目的研究达乌里芯芭Cymbaria dahurica L.的化学成分。方法达乌里芯芭70%乙醇提取物采用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硅胶、聚酰胺、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3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梓醇(1)、京尼平-1-O-β-D-龙胆双糖苷(2)、栀子苷(3)、龙胆苦苷(4)、桃叶珊瑚苷(5)、cis-eurostoside(6)、eurostoside(7)、玉叶金花苷酸(8)、8-表马钱子苷酸(9)、小麦黄素(10)、木犀草素(11)、金圣草素(12)、芹菜素(13)、5,7-二羟基-3′,4′,5′-三甲氧基黄酮(14)、槲皮素(15)、反式咖啡酸(16)、咖啡酸乙酯(17)、trans-p-hydroxycinamic acid(18)、cis-p-hydroxycinnamic acid(19)、原儿茶酸(20)、对羟基苯甲酸(21)、香草酸(22)、丁香酸(23)、没食子酸(24)、3,4,5-三甲氧基苯甲酸(25)、acteoside(26)、isocrenatoside(27)、酪氨酸(28)、N,N,N-三甲基甘氨酸内盐(29)、β-谷甾醇(30)、胡萝卜苷(31)、stigmastanol-3β-p-glyceroxydihydrocoumaroate(32)、β-谷甾醇棕榈酸酯(33)。结论化合物6、19、27~29、32为首次从芯芭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通过2D NMR及X射线单晶衍射首次确切归属了化合物9的8、9位碳氢信号的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乌里芯芭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角蛋白降解菌的诱变育种
11
作者 孔祥承 周嘉睿 +2 位作者 邓瑾 徐喜 王立元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32期100-101,共2页
对分离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WHJ菌株进行诱变,经紫外线和亚硝基胍复合诱变处理,获得1株遗传性状稳定的高产蛋白酶突变菌株WXP99。检测结果表明,发现突变后表达的蛋白酶活性提高约39.2%,但酶稳定性有所下降。
关键词 蛋白酶 枯草芽孢杆菌 诱变育种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