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实时无创活体质谱分析技术
1
作者
隋华杰
朱腾高
+4 位作者
张小平
杨彤彤
刘思敏
何明晋
陈焕文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10-1821,共12页
从活体生物中获取化学信息对于揭示生理与病理状态下潜在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过去二十年间,实时、在线、非侵入性的直接质谱分析技术因其高灵敏度、高准确性以及快速响应能力,同时具备对生物体无物理损伤和生理应激等优势,逐渐成...
从活体生物中获取化学信息对于揭示生理与病理状态下潜在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过去二十年间,实时、在线、非侵入性的直接质谱分析技术因其高灵敏度、高准确性以及快速响应能力,同时具备对生物体无物理损伤和生理应激等优势,逐渐成为活体分析领域的重要手段。该文根据不同类型和特性的活体样本(包括人类、植物和微生物),系统综述了适用于呼出气体与体表样本分析的原位、实时、非侵入性直接质谱方法,如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技术(EESI-MS)、中性解吸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技术(ND-EESI-MS)、质子转移反应质谱技术(PTR-MS)、二次电喷雾电离质谱技术(SESI-MS)、选择离子流管质谱技术(SIFT-MS)和低温等离子体探针质谱技术(LTP-MS)的基本原理与技术特点。最后,从采样方式、电离技术及应用前景(如医学、环境科学、农业与植物科学以及公共安全)三个方面,展望了实时无创活体质谱分析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与潜在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
实时无创
活体采样
呼出气体
体表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部萃取电喷雾电离质谱法快速测定不同产地酸枣仁中脂肪酸含量
2
作者
刘鹏
王宁
+4 位作者
谢斯瑜
王乐婷
梁哲豪
赖润晨
秦嫚嫚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3-510,共8页
酸枣仁是经典中药材,其品质与所含脂肪酸有关。本文建立了内部萃取电喷雾电离质谱(iEESI-MS)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酸枣仁中亚油酸、油酸、亚麻酸、硬脂酸、软脂酸等脂肪酸含量。通过对萃取剂种类、离子传输管温度、喷雾电压和萃取剂流速...
酸枣仁是经典中药材,其品质与所含脂肪酸有关。本文建立了内部萃取电喷雾电离质谱(iEESI-MS)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酸枣仁中亚油酸、油酸、亚麻酸、硬脂酸、软脂酸等脂肪酸含量。通过对萃取剂种类、离子传输管温度、喷雾电压和萃取剂流速等参数进行优化,5种脂肪酸在0.01~50.00 mg/g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2,方法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0.01~0.08 mg/g和0.03~0.27 mg/g,平均回收率在93.39%~102.5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3)均低于6.05%。经主成分分析(PCA)和热图分析发现,河北、河南和陕西3个产地酸枣仁的品质差异与脂肪酸含量差异一致。该方法无需样品预处理、灵敏度高、通量高,可用于不同产地酸枣仁中脂肪酸的直接、快速、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萃取电喷雾电离质谱(iEESI-MS)
酸枣仁
脂肪酸
快速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性解吸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分析研究炙甘草炮制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机制
3
作者
刘莹
余琳琳
+2 位作者
方小伟
陈焕文
吴栋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0-452,共13页
利用蜂蜜炮制加工甘草可增加其有效成分含量,具有补益作用,但炮制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机制尚不明确,且产地与炙甘草品质密切相关。本实验在无需任何样品预处理的条件下,采用中性解吸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ND-EESI-MS)技术,以80%甲醇为萃取剂...
利用蜂蜜炮制加工甘草可增加其有效成分含量,具有补益作用,但炮制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机制尚不明确,且产地与炙甘草品质密切相关。本实验在无需任何样品预处理的条件下,采用中性解吸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ND-EESI-MS)技术,以80%甲醇为萃取剂,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对甘草蜜炙过程中4种不同炮制程度的甘草样本进行分析,并比较了内蒙古、新疆、甘肃、安徽、广东和江西等产地的炙甘草品质。采用碰撞诱导解离(CID)对目标离子进行分析,共鉴定出炙甘草中35种化合物,其中己醛、辛醛、丝氨酸、脯氨酸、己酸甲酯、水杨酸甲酯、柠檬烯、山奈酚、香橙素和甘草香豆素等17种化合物在正离子模式下检出;没食子酸、咖啡酸、甘草素、芒柄花素、柚皮素、光甘草定、甘草苷、芹糖甘草苷、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等18种化合物在负离子模式下检出。结果表明,基于质谱分析数据的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可有效区分甘草蜜炙过程中4种不同炮制程度的甘草样本,且光甘草酚、刺槐黄素、甘草香豆素和甘草次酸等物质含量在加工过程中不断积累;6种地理来源的炙甘草样本可有效区分,其中,内蒙古炙甘草中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素和柚皮素等物质含量较高,品质较优。该方法为快速、原位、无损分析中药材炮制加工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解吸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ND-EESI-MS)
甘草
主成分分析(PCA)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
有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时无创活体质谱分析技术
1
作者
隋华杰
朱腾高
张小平
杨彤彤
刘思敏
何明晋
陈焕文
机构
江西中医药大学恶性肿瘤中医药诊疗与康复江西省重点实验室
东华理工
大学
江西省
质谱科学与仪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10-1821,共12页
基金
江西中医药大学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培育项目(2023ZDPY003)
江西中医药大学校级科技创新团队发展项目(CXTD22005)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2364002,22376084)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42BAB25138)。
文摘
从活体生物中获取化学信息对于揭示生理与病理状态下潜在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过去二十年间,实时、在线、非侵入性的直接质谱分析技术因其高灵敏度、高准确性以及快速响应能力,同时具备对生物体无物理损伤和生理应激等优势,逐渐成为活体分析领域的重要手段。该文根据不同类型和特性的活体样本(包括人类、植物和微生物),系统综述了适用于呼出气体与体表样本分析的原位、实时、非侵入性直接质谱方法,如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技术(EESI-MS)、中性解吸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技术(ND-EESI-MS)、质子转移反应质谱技术(PTR-MS)、二次电喷雾电离质谱技术(SESI-MS)、选择离子流管质谱技术(SIFT-MS)和低温等离子体探针质谱技术(LTP-MS)的基本原理与技术特点。最后,从采样方式、电离技术及应用前景(如医学、环境科学、农业与植物科学以及公共安全)三个方面,展望了实时无创活体质谱分析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与潜在趋势。
关键词
质谱
实时无创
活体采样
呼出气体
体表样品
Keywords
mass spectrometry
real-time non-invasive
in vivo sampling
exhaled human breath
body surface samples
分类号
O657.63 [理学—分析化学]
G353.11 [文化科学—情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部萃取电喷雾电离质谱法快速测定不同产地酸枣仁中脂肪酸含量
2
作者
刘鹏
王宁
谢斯瑜
王乐婷
梁哲豪
赖润晨
秦嫚嫚
机构
江西
中医药大学
江西
中医药大学
医学转化中心
出处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3-510,共8页
基金
江西省“十四五”期间药学一流专业建设经费(1242300102/2003)
江西中医药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410412167)
2023年名贵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建设项目(2060302-2303-17)。
文摘
酸枣仁是经典中药材,其品质与所含脂肪酸有关。本文建立了内部萃取电喷雾电离质谱(iEESI-MS)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酸枣仁中亚油酸、油酸、亚麻酸、硬脂酸、软脂酸等脂肪酸含量。通过对萃取剂种类、离子传输管温度、喷雾电压和萃取剂流速等参数进行优化,5种脂肪酸在0.01~50.00 mg/g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2,方法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0.01~0.08 mg/g和0.03~0.27 mg/g,平均回收率在93.39%~102.5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3)均低于6.05%。经主成分分析(PCA)和热图分析发现,河北、河南和陕西3个产地酸枣仁的品质差异与脂肪酸含量差异一致。该方法无需样品预处理、灵敏度高、通量高,可用于不同产地酸枣仁中脂肪酸的直接、快速、定量分析。
关键词
内部萃取电喷雾电离质谱(iEESI-MS)
酸枣仁
脂肪酸
快速测定
Keywords
internal extractive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iEESI-MS)
Ziziphi Spinosae Semen
fatty acid
rapid determination
分类号
O657.63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性解吸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分析研究炙甘草炮制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机制
3
作者
刘莹
余琳琳
方小伟
陈焕文
吴栋
机构
江西
中医药大学
癌症研究中心
江西中医药大学恶性肿瘤中医药诊疗与康复江西省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
化学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道地药材品质保障与资源持续利用全国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0-452,共13页
基金
江西中医药大学校级科技创新团队发展项目(CXTD22005)
江西中医药大学国家重大科学研究和培育项目(2023ZDPY003)
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名贵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建设项目”(2060302)。
文摘
利用蜂蜜炮制加工甘草可增加其有效成分含量,具有补益作用,但炮制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机制尚不明确,且产地与炙甘草品质密切相关。本实验在无需任何样品预处理的条件下,采用中性解吸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ND-EESI-MS)技术,以80%甲醇为萃取剂,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对甘草蜜炙过程中4种不同炮制程度的甘草样本进行分析,并比较了内蒙古、新疆、甘肃、安徽、广东和江西等产地的炙甘草品质。采用碰撞诱导解离(CID)对目标离子进行分析,共鉴定出炙甘草中35种化合物,其中己醛、辛醛、丝氨酸、脯氨酸、己酸甲酯、水杨酸甲酯、柠檬烯、山奈酚、香橙素和甘草香豆素等17种化合物在正离子模式下检出;没食子酸、咖啡酸、甘草素、芒柄花素、柚皮素、光甘草定、甘草苷、芹糖甘草苷、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等18种化合物在负离子模式下检出。结果表明,基于质谱分析数据的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可有效区分甘草蜜炙过程中4种不同炮制程度的甘草样本,且光甘草酚、刺槐黄素、甘草香豆素和甘草次酸等物质含量在加工过程中不断积累;6种地理来源的炙甘草样本可有效区分,其中,内蒙古炙甘草中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素和柚皮素等物质含量较高,品质较优。该方法为快速、原位、无损分析中药材炮制加工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机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中性解吸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ND-EESI-MS)
甘草
主成分分析(PCA)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
有效成分
Keywords
neutral desorption-extractive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ND-EESI-MS)
Glycyrrhiza uralensi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
active compound
分类号
O657.63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实时无创活体质谱分析技术
隋华杰
朱腾高
张小平
杨彤彤
刘思敏
何明晋
陈焕文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内部萃取电喷雾电离质谱法快速测定不同产地酸枣仁中脂肪酸含量
刘鹏
王宁
谢斯瑜
王乐婷
梁哲豪
赖润晨
秦嫚嫚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性解吸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分析研究炙甘草炮制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机制
刘莹
余琳琳
方小伟
陈焕文
吴栋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