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血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对“瘀毒”证P16、p21、c-met表达影响多中心对照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石强 张清 +1 位作者 张倩 邵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12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及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及邻近正常胃黏膜组织P16、p21、c-met蛋白表达与“瘀毒”证、非“瘀毒”证相关性。[方法]按流行病学调查与“以方测证”方法,将65例病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门诊...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及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及邻近正常胃黏膜组织P16、p21、c-met蛋白表达与“瘀毒”证、非“瘀毒”证相关性。[方法]按流行病学调查与“以方测证”方法,将65例病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门诊患者分为“瘀毒”证与非“瘀毒”证组,使用活血解毒方(刺猬皮12g,丹参20g,红花、黄连、蚤休各9g,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各15g).1剂/d。水煎100-150mL,3次/d,口服。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胃黏膜组P16、p21、c-met蛋白表达。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P21、p16、c-met蛋白表达瘀毒组军高于非瘀毒组(P〈0.05)。使用活血解毒方治疗后P21、c-met蛋白表达两组均有降低(P〈0.05),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p16两组均有升高(P〈0.05)瘀毒组高于非瘀毒(P〈0.05)。[结论]活血解毒方可改变P16、p21、c-met蛋白表达,P16、p21、c-met蛋白表达可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瘀毒”证中医辨证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瘀毒证 突变型基因癌基因P21 抑癌基因蛋白p16 c—met蛋白 活血解毒方 多中心对照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针沿皮透刺治疗脊髓损伤后癃闭43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部爱贤 王立国 侯志 《江西中医药》 2016年第10期63-65,68,共4页
目的:比较耳针沿皮透刺法与留置尿管、间歇导尿治疗脊髓损伤后癃闭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耳针沿皮透刺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留置尿管、间歇导尿方法进行处理。治疗结... 目的:比较耳针沿皮透刺法与留置尿管、间歇导尿治疗脊髓损伤后癃闭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耳针沿皮透刺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留置尿管、间歇导尿方法进行处理。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膀胱压力容积、排尿次数、膀胱功能积分,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膀胱压力容积、排尿次数、膀胱功能积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针沿皮透刺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癃闭的疗效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耳针沿皮透刺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癃闭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留置尿管、间歇导尿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针 耳针沿皮透刺 脊髓损伤 癃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姚梅龄临证涩脉的再认知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飞 章莹 刘志彬 《江西中医药》 2015年第12期16-17,共2页
本文从涩脉的源流及姚梅龄教授对涩脉的再认识两方面入手,系统阐述了涩脉的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姚教授认为临床通常有"往来难"与"去速"的两类涩脉,多因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常见原因为湿滞气机、饮郁气机、瘀血凝滞... 本文从涩脉的源流及姚梅龄教授对涩脉的再认识两方面入手,系统阐述了涩脉的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姚教授认为临床通常有"往来难"与"去速"的两类涩脉,多因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常见原因为湿滞气机、饮郁气机、瘀血凝滞、阴血枯竭、气结于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梅龄 涩脉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姚椿龄治疗闭经临床用药规律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贺丹 部爱贤 金德忠 《江西中医药》 2016年第12期15-17,共3页
闭经是女性常见疾病之一,中医在治疗闭经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姚椿龄从医50年,在治疗闭经过程中有不少值得传承的经验和方法,笔者通过文本挖掘方法整理了姚老所有关于闭经的病案,总结了一些用药规律,希望对临床医生在闭经治疗决策中起到参... 闭经是女性常见疾病之一,中医在治疗闭经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姚椿龄从医50年,在治疗闭经过程中有不少值得传承的经验和方法,笔者通过文本挖掘方法整理了姚老所有关于闭经的病案,总结了一些用药规律,希望对临床医生在闭经治疗决策中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经 姚椿龄 挖掘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荨汤配合热敏灸治疗血虚风燥型荨麻疹50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邹国明 《江西中医药》 2014年第2期48-49,共2页
目的:观察消荨汤合热敏灸疗法治疗血虚风燥型荨麻疹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消荨汤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予盐酸西替利嗪5mg口服,1次/日。两组均治疗10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观察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愈率为78%,对照组... 目的:观察消荨汤合热敏灸疗法治疗血虚风燥型荨麻疹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消荨汤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予盐酸西替利嗪5mg口服,1次/日。两组均治疗10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观察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愈率为78%,对照组显愈率为4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消荨汤合热敏灸治疗血虚风燥型荨麻疹具有简便、安全、高效等特点,明显优于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荨汤 热敏灸 血虚风燥型荨麻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