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ERK-eIF2α-ATF4-CHOP通路探讨中医药干预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王茂泓 郑航 +1 位作者 李雪 张珍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79-3088,共10页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复杂,最终可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给患者带来沉重负担,目前的治疗手段疗效有限。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rotein kinase RNA-like endoplasmic reticulum kinase, PERK)-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激酶(eukaryotic initiation ...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复杂,最终可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给患者带来沉重负担,目前的治疗手段疗效有限。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rotein kinase RNA-like endoplasmic reticulum kinase, PERK)-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激酶(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2α, eIF2α)-转录激活因子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ATF4)-C/EBP同源蛋白(C/EBP-homologous protein, CHOP)信号通路作为内质网应激的关键通路,其下游调控的细胞凋亡和自噬等病理过程与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关系密切。中医药通过益气养阴、健脾益肾、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等治法调控PERK-eIF2α-ATF4-CHOP通路,起到保护肾小球滤过屏障、减少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增加尿蛋白质重吸收、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阐释PERK-eIF2α-ATF4-CHOP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机制,归纳中医治法干预该通路的理论基础,总结中药有效成分干预该通路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糖尿病肾病 内质网应激 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C/EBP同源蛋白(PERK-CHOP)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与慢性肾脏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与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庚鑫 张格第 +2 位作者 郭敏 罗富里 晏子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77-2186,共10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主要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microRNA是一类小的非编码RNA,是参与基因调控网络的重要因子。中外大量研究表明,部分microRNA的异...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主要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microRNA是一类小的非编码RNA,是参与基因调控网络的重要因子。中外大量研究表明,部分microRNA的异常表达可通过多种机制介导CKD及其心血管并发症如As的病理进程,被确定为CKD As的病理相关因子,应用microRNA作为疾病生物标志物的独特优势和CKD As潜在治疗靶点的作用是现代研究热点。中医认为CKD As病机正虚与邪实夹杂,具有本虚标实的特点,中医药通过调控microRNA干预CKD As符合传统“扶正祛邪”治疗原则与现代中医微观辨证理念,以microRNA为切入点研究中医药防治CKD As的具体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外microRNA与CKD As病理机制的相关性以及中药复方、中药活性成分调控CKD异常microRNA防治As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以便开发更有效的治疗策略,为临床中医药治疗CKD As提供新的可能途径与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MICRORNA 慢性肾脏病 动脉粥样硬化 微观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氧化应激治疗Ⅳ型心肾综合征研究进展
3
作者 袁文萋 刘庚鑫 +3 位作者 张格第 李福生 周坤城 晏子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14103-14112,共10页
Ⅳ型心肾综合征,病变涉及心肾两脏,治疗时间长、费用高,死亡率高。现代研究表明,Ⅳ型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4, CRS4)的发生发展与多种病理机制相关,而氧化应激在心脏、肾脏和其他系统中的作用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CRS4氧化应... Ⅳ型心肾综合征,病变涉及心肾两脏,治疗时间长、费用高,死亡率高。现代研究表明,Ⅳ型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4, CRS4)的发生发展与多种病理机制相关,而氧化应激在心脏、肾脏和其他系统中的作用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CRS4氧化应激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氧化应激调控CRS4型的作用机制与Nrf2、NF-κB、JAK/STAT3以及JNK等信号通路有关,这些通路通过减少炎症反应,抑制心肾氧化应激反应,减少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的形成,防止内皮功能障碍,逆转左心室肥厚和心肾纤维。研究证实一些中药活性成分及复方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通过减少ROS的形成,调控氧化应激通路,抑制Ⅳ型心肾综合征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从而发挥防治CRS4的作用,但目前缺乏对该领域的系统性整理和归纳。因此,梳理了相关文献,分析阐释了中医药通过调控氧化应激防治CRS4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研究与药物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Ⅳ型心肾综合征 氧化应激 中医药 慢性肾脏病 心肌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诊断古文的词性标注与特征重组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国龙 杜建强 +3 位作者 郝竹林 程春雷 蔡良俊 张鑫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35-840,F0003,共7页
中医诊断古文存在大量单音词,使用通用切词技术处理,结果是单个的分词结果,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诊断词汇。对此,设计一个基于键值对模型的中医诊断词性标记集,提出基于词汇联系的隐马尔可夫模型(HMM),进行词性标注,结合词法分析,采用移... 中医诊断古文存在大量单音词,使用通用切词技术处理,结果是单个的分词结果,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诊断词汇。对此,设计一个基于键值对模型的中医诊断词性标记集,提出基于词汇联系的隐马尔可夫模型(HMM),进行词性标注,结合词法分析,采用移进归约算法进行特征重组,生成中医诊断词汇。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HMM的词性标注准确率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分别提高了2.58%和1.02%,特征重组结果是完整独立的诊断词汇,方便中医人员进行诊断分析,适合构成向量空间模型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诊断古文 键值对模型 隐马尔可夫模型 词性标注 特征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用药或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高血压左室肥厚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骆始华 李林 +5 位作者 陈洪涛 陈晓凡 吴向武 林辉辉 邹勇 刘中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10-1416,共7页
目的:系统评中医辨证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s)与单一用ACEIs治疗对中国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LV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OVID、Embase、CNKI、VIP、CBM、Wanfang Data、中国中医药期... 目的:系统评中医辨证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s)与单一用ACEIs治疗对中国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LV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OVID、Embase、CNKI、VIP、CBM、Wanfang Data、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博士学位毕业论文数据库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6年1月15日,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980例患者。其中,关于总有效率指标评价的文献有17篇,包括8个单用中医辨证用药组,9个中医辨证用药联合ACEIs组;关于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指标的文献有15篇,包括7个单用中医辨证治疗组,8个中医辨证联合ACEIs治疗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1)总有效率指标评价:中医辨证用药联合ACEIs对高血压LVH总有效率优于单用ACEIs组[OR=2.10,95%CI(1.26,3.48),P=0.004];单用中医辨证用药组与ACEIs组无明显差异,疗效相当[OR=1.22,95%CI(0.76,1.97),P=0.42]。(2)LVMI指标评价:在改善患者LVMI方面,联合用药组优于单用ACEIs组[MD=-5.14,95%CI(-6.58,-3.71),P<0.000 01];单用中医辨证用药组优于ACEIs组[MD=-4.95,95%CI(-9.40,-0.50),P=0.03]。(3)不良反应指标评价:中医辨证用药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单用ACEIs组低[OR=0.18,95%CI(0.05,0.59),P=0.005]。结论:中医辨证用药联合ACEIs疗效方面上要优于ACEIs药物的治疗;单用中医辨证用药与ACEIs在疗效方面无差异。中医辨证用药联合ACEIs或单用中医辨证用药在治疗在逆转LVH的效果总体上要优于ACEIs的治疗。表明辨证用药在保护靶脏器(LVH)较ACEIs更具优势。在不良反应方面,中药能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由于所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差,且样本量较少,上述结论有待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RCT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室肥厚 中医辨证用药 ACEIs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ERS数据库对三氧化二砷安全警戒信号挖掘与分析
6
作者 陈抒鹏 高姚 +3 位作者 章美玲 罗钧允 刘婕 曾英坚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31-2136,共6页
目的 利用FAERS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分析三氧化二砷相关不良事件的分布特征及相关风险因素。方法 提取FAERS数据库中2004年第4季度至2024年第2季度的三氧化二砷不良事件报告数据。采用报告比值比、比例报告比、贝叶斯置信度传播神经网... 目的 利用FAERS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分析三氧化二砷相关不良事件的分布特征及相关风险因素。方法 提取FAERS数据库中2004年第4季度至2024年第2季度的三氧化二砷不良事件报告数据。采用报告比值比、比例报告比、贝叶斯置信度传播神经网络、经验贝叶斯几何平均值分析方法,识别与三氧化二砷相关的不良事件信号。进一步对年龄、性别、用药疗程等潜在风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识别880份与三氧化二砷相关的不良事件报告,发掘54种说明书未提及的新信号。相关不良事件主要集中在检查指标异常、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代谢系统等,尤以心血管系统不良事件(如QT间期延长、心包积液、室性期外收缩和射血分数降低)发生率较高。服用疗程90~179 d是心血管系统不良事件的显著影响因素,年龄≥65岁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达12.45%,疗程≥90 d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亦增高(14.78%)。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三氧化二砷在多系统中的不良事件特征及其风险因素,长期用药患者面临较高的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建议对高风险人群进行更密集的监测和个体化的用药管理,以提高三氧化二砷治疗的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不良事件 心血管毒性 安全性评估 真实世界研究 FAERS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和肾功能快速下降之间的关系: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纵向队列数据
7
作者 郑航 王茂泓 +1 位作者 李雪 张珍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377-5383,共7页
为探究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Non-H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比值NHHR与肾功能快速下降风险之间的关系。通过使用2011年和2015年中国健康与... 为探究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Non-H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比值NHHR与肾功能快速下降风险之间的关系。通过使用2011年和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数据,分析了4 055名年龄≥40岁并且基线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60 mL/(min·1.73m^(2))的参与者(根据血清肌酐和胱抑素C生成估计肾小球滤过率)。肾功能快速下降定义为eGFR下降≥3 mL/(min·1.73m^(2)·a)。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NHHR与肾功能快速下降的风险的相关性,同时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和阈值效应分析评估二者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表明:在4年的随访期间,447名(11.02%)参与者肾功能快速下降。在完全调整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NHHR最高组(T3)肾功能快速下降风险是NHHR最低组(T1)的1.94倍(OR=1.94,95%CI:1.46~2.61)。当NHHR作为连续变量时,NHHR每升高一个单位,肾功能快速下降风险增加1.21倍(OR=1.21,95%CI:1.08~1.36)。限制性立方样条结果显示,NHHR与肾功能快速下降呈现近似对数曲线的饱和效应关系(P_(nonlinearity)<0.05),拐点分析显示NHHR≤3.52时,随着NHHR升高,肾功能快速下降风险增加。当NHHR>3.52,肾功能快速下降风险趋于饱和。可见在中老年人中,较高的NHHR与纵向肾功能快速下降相关且存在非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快速下降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队列研究 CHAR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通过PI3K/Akt/CREB信号通路改善血栓栓塞脑卒中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8
作者 董佳豪 刘明睿 +4 位作者 袁铖 吴昊 高子涵 刘慧 刘应蛟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2-460,共9页
目的:基于PI3K/Akt/CREB信号通路探讨腺苷对血栓栓塞型卒中(TS)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TS组、腺苷(TS+Ade)组和腺苷+Akt抑制剂(TS+Ade+MK-2206)组,采用自体血栓血管内形成法... 目的:基于PI3K/Akt/CREB信号通路探讨腺苷对血栓栓塞型卒中(TS)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TS组、腺苷(TS+Ade)组和腺苷+Akt抑制剂(TS+Ade+MK-2206)组,采用自体血栓血管内形成法制备大鼠TS模型。Morris水迷宫(MWM)观察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测定海马CA1区谷氨酸转运体1(GLT-1)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测定PI3K、p-PI3K、Akt、p-Akt、CREB和p-CREB的蛋白表达。结果:腺苷能够提高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善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不规则且呈空泡状,核仁固缩等现象;免疫荧光结果显示GLT-1与GFAP存在共定位,腺苷能够显著增强GFAP和GLT-1的荧光强度;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腺苷能增强p-PI3K、p-Akt和p-CREB蛋白表达,使用Akt抑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PI3K、Akt和CREB的磷酸化。结论:腺苷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CREB信号通路,提高星形胶质细胞GLT-1的表达,增加谷氨酸的清除,从而降低兴奋性毒性,达到提高识别记忆功能,而这一作用被Akt抑制剂部分阻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PI3K/Akt/CREB通路 血栓栓塞型卒中模型 谷氨酸转运体1 学习记忆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通路探讨骨肉瘤的发病机制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
9
作者 周海东 卢姚宏 +5 位作者 胡梁深 龚礼 谢杰飞 胡文涛 单记春 范少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9-154,共16页
骨肉瘤(osteosarcoma,OS)是骨组织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致残率、转移率和复发率,其发病机制复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中药具有“多靶点、多成分、多途径”的特点,近年来,... 骨肉瘤(osteosarcoma,OS)是骨组织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致残率、转移率和复发率,其发病机制复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中药具有“多靶点、多成分、多途径”的特点,近年来,大量动物或细胞模型实验研究发现,OS发生进展的作用机制与神经源性位点缺口同源蛋白(neurogenic locus notch homolog protein,Notch)、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分泌型糖蛋白(Wingless/Integrated,Wnt)/β-连环蛋白(beta-catenin,β-catenin)、磷酸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s,PI3K)/蛋白质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刺猬因子(Hedgehog,Hh)、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果蝇抗蜕皮蛋白同源物(small 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Smad)、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eer and activator of tanseription,STAT)通路紧密相关,中药可通过干预以上相关信号通路从而影响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和自噬等生物学过程发挥抗肿瘤的作用。本研究以细胞信号通路为基础,阐述了上述信号通路在OS中的作用,并对近些年中药干预上述信号通路防治OS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旨在为今后深入研究中药治疗OS提供参考依据,以期为临床治疗OS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药物 信号通路 靶点 中药 骨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血浆代谢组学研究及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莉 谢胜 +3 位作者 刘礼剑 黄晓燕 陈雅璐 莫秋莲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4-261,共8页
分析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血浆代谢物成分,探索潜在的发病机制及评价芪石升降归元饮的临床疗效。选取60例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GERD患者及12例健康志愿者,将GERD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各30例。中药组给予芪石升降归... 分析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血浆代谢物成分,探索潜在的发病机制及评价芪石升降归元饮的临床疗效。选取60例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GERD患者及12例健康志愿者,将GERD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各30例。中药组给予芪石升降归元饮治疗,西药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疗程为28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评分。分析GERD病患者与健康受试者血浆代谢物差异。结果表明:两组基线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中药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两组治疗后GERD-Q评分、RD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中中药组GERD-Q、RDQ评分降低较西药组明显(P<0.01)。GERD患者与健康受试者血浆样本之间存在86个差异代谢物,共参与了27条代谢通路,通过KEGG数据库进行筛选,发现有23个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亚油酸代谢通路、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通路、精氨酸生物合成代谢通路等,另外还包括了色氨酸代谢通路以及AMPK通路,从而得知GERD患者血浆代谢产物主要涉及脂类、氨基酸类、多肽类等多种代谢途径。芪石升降归元饮治疗GERD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石升降归元饮 胃食管反流病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代谢组学 亚油酸代谢 色氨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阴火”理论试析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的中医内涵 被引量:23
11
作者 黄琦 万强 +1 位作者 刘言薇 刘中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942-2947,共6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反应,这种炎症以气虚为基础,火热为重要致病因素,气虚之火即李东垣所说的"阴火"。因此,本研究以慢性低度炎症为切入点,探讨阴火的基本证候要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的关系,气虚是动脉粥样硬...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反应,这种炎症以气虚为基础,火热为重要致病因素,气虚之火即李东垣所说的"阴火"。因此,本研究以慢性低度炎症为切入点,探讨阴火的基本证候要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的关系,气虚是动脉粥样硬化低度炎症发生的基础,火热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关键,气虚又是动脉粥样硬化火热之邪形成和缠绵难愈的重要基础,甘温除热法可能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新途径。并结合自噬相关研究,探讨了气虚之火与自噬功能异常引起的免疫炎症级联反应之间的关联性,进一步对甘温除热法的可能物质靶标展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火 动脉粥样硬化 低度炎症 甘温除热法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挥发油治疗心绞痛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明 王朝平 +3 位作者 雷志强 刘波 张华 罗晶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67-878,共12页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川芎挥发油抗心绞痛的作用机制,并用动物实验加以验证。方法 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口服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 OB)筛出挥发油成分;使...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川芎挥发油抗心绞痛的作用机制,并用动物实验加以验证。方法 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口服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 OB)筛出挥发油成分;使用Pubchem、SwissTarget、DisGeNET、DrugBank数据库和R语言分别获取挥发油成分的靶点、心绞痛的靶点和交集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通过String数据库完成;使用R语言的ClusterProfiler包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分析(gene ontology, 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富集分析,并通过Cytoscape构建中药-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借助AutoDock vina 1.2.3、Pymol 3.0、Discovery Studio 2016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分析关键靶点和主要挥发油成分的亲和力。最后,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川芎挥发油对心绞痛的治疗效果。结果 网络药理学研究共得到10个挥发油成分和22个关键靶点,这些靶点与神经递质、突触膜上的受体、物质代谢等生物过程以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视黄醇代谢、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等通路密切相关;分子对接结果表明3-butylidenephthalide、Alpha-selinene、Trans-ligustilide等挥发油成分与多个关键靶点结合发挥治疗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川芎挥发油通过调节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EF)、短轴缩短率(fractional shortening, FS)、左室收缩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internal diameter in systole, LVIDs)和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 SV)水平以及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活性,促进受损心肌细胞中ADRA1A、CHRM5蛋白的表达,改善心肌纤维状态,减小细胞间隙,减少炎性细胞浸润表现出保护心肌的作用。结论 川芎挥发油具有有效保护受损心肌组织,治疗心绞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挥发油 心绞痛 网络药理学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筛选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征基因及免疫细胞浸润分析
13
作者 李斌华 熊伟 +1 位作者 程凌 陆华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07-1614,共8页
目的: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确定类风湿关节炎(RA)的特征基因,并分析免疫细胞在RA相关微环境中的作用。方法:GSE1919和GSE77298芯片均来自GEO数据库。运用R语言将两芯片进行合并与批次矫正,得到一个新数据集,并进行差异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 目的: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确定类风湿关节炎(RA)的特征基因,并分析免疫细胞在RA相关微环境中的作用。方法:GSE1919和GSE77298芯片均来自GEO数据库。运用R语言将两芯片进行合并与批次矫正,得到一个新数据集,并进行差异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Metascape富集分析和GO、KEGG富集分析。运用R软件“randomForest”包在随机森林(RF)算法下筛选RA特征基因,并依据基因评分构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提取排名前4的基因(HubGene)进行后续分析。应用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计算样品中免疫细胞丰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筛选出排名前15的基因作为RA特征基因:STAT1、RUNX3、AR、CDH11、LMO4、TIMP1、PLXNC1、CAP2、PRKAA2、VDR、SPP1、HCK、EPHB2、KCNAB1、ITGB7,其中STAT1、RUNX3、CDH11在RA滑膜组织中均上调,AR在RA滑膜组织中下调。免疫细胞浸润结果显示,RA与活化CD4 T细胞相关性最显著。与RUNX3存在显著相关性的免疫细胞最多。RUNX3与活化B细胞、活化CD4 T细胞、活化CD8 T细胞、中央记忆CD4+T细胞、效应性记忆CD8 T细胞、调节性T细胞、γδT细胞和巨噬细胞呈显著正相关,但与NK细胞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通过人工神经网络确定了与RA相关的15个特征基因,其中排名前4的基因为STAT1、RUNX3、AR、CDH11。强调了活化CD4 T细胞、调节性T细胞、γδT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活化B细胞等免疫细胞在RA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为RA诊断和免疫细胞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类风湿关节炎 基因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瘤中铜死亡相关亚型鉴定、预后模型构建以及免疫细胞浸润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子晨 李华南 +2 位作者 章晓云 孙伟康 袁启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6,共9页
目的:在铜死亡基因基础上分析骨肉瘤(OS)中铜死亡基因相关亚型鉴定、预后模型构建和免疫浸润的影响。方法:联合TARGET与GEO数据库对OS相关铜死亡基因进行生存分析及预后相关性分析。采用一致性聚类方法将OS分为铜死亡不同亚型。运用SSG... 目的:在铜死亡基因基础上分析骨肉瘤(OS)中铜死亡基因相关亚型鉴定、预后模型构建和免疫浸润的影响。方法:联合TARGET与GEO数据库对OS相关铜死亡基因进行生存分析及预后相关性分析。采用一致性聚类方法将OS分为铜死亡不同亚型。运用SSGSEA对铜死亡分型进行免疫细胞差异分析。设置P value=0.05和q value=0.05,对铜死亡分型的差异基因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依据Lasso回归分析及交叉验证结果构建预后模型,并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和运用ROC曲线评估模型预测准确性。结合临床性状构建列线图预测患者生存期,同时进行风险差异分析。对OS样本进行免疫细胞浸润和肿瘤微环境分析。运用R软件“pRRophetic”包对OS样本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确定FDX1、GLS、DLAT和PDHB为OS预后的高风险基因。对OS样本进行铜死亡分型,可将OS分为两型:CRGclusterA与CRGclusterB,其中CRGclusterA与Th2细胞相关,CRGclusterB与Th1细胞相关。大部分OS铜死亡基因在CRGclusterA中呈高表达。免疫细胞浸润分析结果表明γδT细胞、静息肥大细胞和静息树突状细胞与风险评分呈正相关,而CD8 T细胞与风险评分呈负相关。药物敏感性分析显示OS对Elesclomol与GW.441756更敏感。结论:本研究识别出CRGclusterA与CRGclusterB两种亚型。鉴定出4个预后高风险基因:FDX1、GLS、DLAT和PDHB,为OS预后评估和免疫治疗候选靶点提供了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诱导细胞死亡 骨肉瘤 一致性聚类 免疫浸润 预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痛风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共同发病机制
15
作者 邵子晨 李华南 +4 位作者 章晓云 孙伟康 袁启鹏 刘晶 程凌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78-2483,I0001,I0002,共8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痛风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共同发病机制。方法:通过GEO公共数据库获取痛风和RA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芯片表达谱。利用R语言等工具对芯片进行重新注释后,分别筛选两者的差异基因(DEGs)并取交集,利用STRING数据库...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痛风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共同发病机制。方法:通过GEO公共数据库获取痛风和RA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芯片表达谱。利用R语言等工具对芯片进行重新注释后,分别筛选两者的差异基因(DEGs)并取交集,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包含CytoNCA插件)对交集差异基因(CODEGs)进行蛋白互作(PPI)网络构建及拓扑分析,筛选出关键基因(HubGene)并进行ROC曲线验证。最后使用DAVID在线分析工具对HubGene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9个HubGene,分别为TNF、RGS1、CD69、IL7R、DDX3X、SOCS3、IFIT1、IFIT3、CCL3。GO富集显示,HubGene主要涉及对病毒、STAT受体信号通路的调控和对神经炎症反应的正调节等。KEGG富集显示,HubGene主要参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RIG-Ⅰ样受体信号通路和破骨细胞分化等。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了参与痛风和RA发病机制的9个HubGene和相关信号通路,可能作为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潜在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类风湿关节炎 生物信息学 信号通路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蠲哮汤调节三型固有淋巴样细胞治疗肥胖哮喘小鼠机制
16
作者 田敏萍 张清源 +3 位作者 向双娣 陈玲玲 孙朋 薛汉荣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5,共13页
目的探讨蠲哮汤(Juanxiao decotion,JXD)调节三型固有淋巴样细胞(type 3 innate lymphoid cells,ILC3s)治疗肥胖型哮喘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60%高脂饲料^(+)OVA)、JXD组(低、中、高剂量分别为8.5... 目的探讨蠲哮汤(Juanxiao decotion,JXD)调节三型固有淋巴样细胞(type 3 innate lymphoid cells,ILC3s)治疗肥胖型哮喘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60%高脂饲料^(+)OVA)、JXD组(低、中、高剂量分别为8.5、17、34 g/kg)、地塞米松组(1 mg/kg),每组10只。除正常组,其余组高脂饲料喂养12周后,OVA致敏及雾化激发建立肥胖哮喘模型。首次雾化起,JXD低、中、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持续7 d。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肺部病理改变,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脂四项及肺泡灌洗液(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炎症细胞分类计数,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BALF和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水平,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C-C趋化因子受体17(CCL17)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肺和外周血中IL-17A^(+)ILC3、IL-22^(+)ILC3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气道炎性细胞浸润,气道壁增厚,经地塞米松和JXD中、高剂量干预后小鼠肺部炎症情况得到改善,其中高剂量效果更明显。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IL-1β、IL-17A^(+)ILC3、IL-13、CCL17水平显著升高(P<0.05),IL-22^(+)ILC3比例和P-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经JXD中、高剂量干预后肺组织中IL-1β、IL-17A^(+)ILC3、IL-13、CCL17水平显著下降,IL-22^(+)ILC3比例和P-STAT3表达明显增加(P<0.05,P<0.01,P<0.001)。结论JXD能改善肥胖哮喘小鼠机体炎症环境,减轻肺部炎症和过敏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调节ILC3分泌细胞因子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蠲哮汤 肥胖型哮喘 流式细胞术 ILC3s 气道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息态fMRI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百分比波动振幅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秋雨 黄冰林 +3 位作者 黄歆 谢雨燕 魏含蕾 黄琴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0,共6页
目的 使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s-fMRI)技术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 PACG)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百分比波动振幅(percent amplitude of fluctuatio... 目的 使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s-fMRI)技术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 PACG)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百分比波动振幅(percent amplitude of fluctuation, PerAF)的变化。材料与方法 共纳入江西省人民医院眼科诊断的PACG患者31例。同期,31名性别、年龄、受教育时间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 HC)被纳入对照组。对每个受试者进行全脑rs-fMRI扫描,以收集PerAF信号。分别采用单样本t检验和双样本t检验比较各组组内和组间PerAF数据。结果 与HC组相比,PACG患者组在左侧额上回背外侧(t=-3.9421,P<0.001)、眶部(t=-3.4619,P<0.001),左侧眶部额中回(t=-3.6709,P<0.001),右侧额中回(t=-3.8257,P<0.001),右侧额下回三角部(t=-3.6708,t=-4.0375,P<0.001);左侧缘上回(t=-3.9570,P<0.001)、顶下缘角回(t=-3.8230,t=-3.8730,P<0.001),右侧顶上回(t=-4.4581,P<0.001)、中央后回(t=-3.7825,P<0.001),中央旁小叶(t=-4.0816,P<0.001);右侧颞中回(t=-3.8402,P<0.001);左侧舌回(t=-3.5758,P<0.001);左侧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t=-3.4718,P<0.001)、补充运动区(t=-3.7209,P<0.001)以及右侧小脑下部7b区(t=-3.9479,P<0.001)的PerAF均显著降低(体素水平P<0.001,聚类水平P<0.05,高斯随机场校正)。结论 PACG患者在多个大脑区域存在异常的PerAF值,涉及与视觉、情绪和认知调节相关的初级和高级视觉皮层和大脑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百分比波动振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脂一号含药血清对H_2O_2诱导HUVECs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骆始华 刘中勇 +2 位作者 陈洪涛 唐娜娜 李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44-1847,共4页
目的:探讨调脂一号(TZYH)含药血清对H2O2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100μmol·L-1H2O2复制HUVECs损伤模型,TZYH含药血清倍比稀释后分为3个剂量干预组(体积分数10%),运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 目的:探讨调脂一号(TZYH)含药血清对H2O2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100μmol·L-1H2O2复制HUVECs损伤模型,TZYH含药血清倍比稀释后分为3个剂量干预组(体积分数10%),运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进一步通过RT-PCR方法检测炎症因子相关基因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结果:TZYH含药血清能明显提升H2O2损伤后的HUVECs存活率,流式细胞技术结果显示TZYHF含药血清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ELISA和RT-PCR结果提示TZYHF抑制H2O2所致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降低IL-1β、TNF-αmRNA和蛋白的表达实现的。结论:TZYH含药血清可以抑制H2O2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脂一号 内皮细胞 过氧化氢 炎症因子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瘀血痹片结合火针“三通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气滞血瘀型)疗效、膝关节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李华南 章晓云 吴剑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7-201,共5页
目的探究瘀血痹片结合火针“三通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气滞血瘀型)患者疗效、膝关节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方法研究纳入120例膝骨性关节炎(血瘀型)患者,均由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门诊与住院部2017年9月—2019年9月收治,采... 目的探究瘀血痹片结合火针“三通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气滞血瘀型)患者疗效、膝关节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方法研究纳入120例膝骨性关节炎(血瘀型)患者,均由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门诊与住院部2017年9月—2019年9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予以对照组患者(60例)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瘀血痹片及火针“三通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膝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或畸形、面色黧黑、舌紫黯或瘀斑、苔薄白等)变化、治疗前后患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骨代谢指标变化、骨关节炎指数(WOMAC)变化及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变化(VAS)、Lequesne指数变化、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变化(WHOQOL-BREF)、治疗后12个月及治疗后18个月疾病复发率情况。结果较观察组患者(96.67%,58/6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6.67%,52/60)较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膝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或畸形、面色黧黑、舌紫黯或瘀斑、苔薄白等)及IL-1β、IL-6及TNF-α水平、Ⅰ型胶原C-末端肽(C-terminal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CTX-Ⅰ)及Ⅱ型胶原C-末端肽(C-terminaltelopeptide of typeⅡcollagen,CTX-Ⅱ)、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metalloproteinase-3,MMP-3)等骨代谢指标、WOMAC评分、VAS评分及Lequesne指数评分、WHOQOL-BREF评分等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膝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或畸形、面色黧黑、舌紫黯或瘀斑、苔薄白等)及IL-1β、IL-6及TNF-α水平、CTX-Ⅰ、CTX-Ⅱ、COMP、MMP-3、WOMAC评分、VAS评分及Lequesne指数评分、WHOQOL-BREF评分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膝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或畸形、面色黧黑、舌紫黯或瘀斑、苔薄白等)及IL-1β、IL-6及TNF-α水平、CTX-Ⅰ、CTX-Ⅱ、COMP、MMP-3、WOMAC评分、VAS评分及Lequesne指数评分、WHOQOLBREF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及治疗后18个月疾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瘀血痹片结合火针“三通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气滞血瘀型)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恢复较好,复发率较低,安全可行,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气滞血瘀型 瘀血痹片 火针“三通法” 疗效 膝关节功能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溃疡虚瘀湿热病机研究述评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素敏 张小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069-2071,共3页
胃溃疡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累及胃黏膜肌层的坏死性缺损病变。张小萍教授课题组认为胃溃疡的病因病机与脾虚、湿热、血瘀紧密相关,采用益气活血,清热祛湿等方法辨证治疗,并自拟张氏益胃汤应用于临床取得满意疗效。重点从中医虚瘀湿... 胃溃疡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累及胃黏膜肌层的坏死性缺损病变。张小萍教授课题组认为胃溃疡的病因病机与脾虚、湿热、血瘀紧密相关,采用益气活血,清热祛湿等方法辨证治疗,并自拟张氏益胃汤应用于临床取得满意疗效。重点从中医虚瘀湿热病机角度全面阐述胃溃疡的发病机理,并对张氏益胃汤的临床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中医病机 张氏益胃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