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转录组学探讨葛根芩连汤通过干预HepG2细胞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吴爱兰 操映倩 +6 位作者 谢佩瑶 曹征 彭淑红 程子文 曹岚 章常华 梁芳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31-1540,共10页
目的基于转录组学探究葛根芩连汤(GGQLD)含药血清在改善人肝癌HepG2细胞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游离脂肪酸(FFA)诱导HepG2细胞脂肪堆积构建NAFLD体外模型,使用不同比例的GGQLD以及吡格列酮含药血清干预细胞... 目的基于转录组学探究葛根芩连汤(GGQLD)含药血清在改善人肝癌HepG2细胞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游离脂肪酸(FFA)诱导HepG2细胞脂肪堆积构建NAFLD体外模型,使用不同比例的GGQLD以及吡格列酮含药血清干预细胞。以油红O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内脂质沉积,甘油三酯水平评估各组细胞内脂质含量。采用转录组学技术检测各干预组间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GO注释分析、KEGG富集分析以及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验证。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细胞内红色脂滴数量增多,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GGQLD中剂量组细胞内红色脂滴含量呈现减少的趋势,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转录组学对比出差异表达基因608个,其中163个差异表达基因发生上调,445个差异表达基因发生下调,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主要涉及调控MAP激酶磷酸酶活性等,KEGG分析差异基因主要涉及MAPK信号通路等。RT-PCR检测结果显示,GGQLD上调了MAP2K6 mRNA表达水平,下调了FOSL1、CTSL、DUSP5、DUSP1、JUN、HSPA6、IL1A、IL11、RELB mRNA表达水平,该过程可能主要参与了MAPK信号通路。结论GGQLD具有改善NAFLD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MAPK信号传导途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转录组学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HEP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