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医方剂大辞典》的雷丸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1
作者 李瑶 陈瑜鑫 +3 位作者 高海云 李慧 刘天睿 袁媛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5期553-558,共6页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究《中医方剂大辞典》中雷丸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信息源,梳理含雷丸的方剂,构建雷丸方药数据库;采用文献分析和数据挖掘方法,探讨雷丸的增效减毒及其方剂主治病症类型、药物配伍情况;...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究《中医方剂大辞典》中雷丸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信息源,梳理含雷丸的方剂,构建雷丸方药数据库;采用文献分析和数据挖掘方法,探讨雷丸的增效减毒及其方剂主治病症类型、药物配伍情况;利用关联规则分析探寻其在常见病中的配伍特点;使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发掘药-证的相关性,总结其用药规律。结果 含有雷丸方剂的剂型主要为丸剂和散剂,高频用药为槟榔、大黄、木香等,与雷丸配伍的主要为驱虫药、泻下药及理气药等,且味多为苦、辛,归胃经、脾经。其中“槟榔-雷丸”出现的药对配伍频数最高,其次是“大黄-雷丸”“木香-雷丸”;雷丸方剂的主治病症为虫积的频数最高,其次为疳证、积滞等。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治疗虫积配伍槟榔、木香、使君子、芜荑、鹤虱等;治疗疳证配伍胡黄连、黄连、青皮等;治疗积滞配伍神曲、陈皮、牵牛子、三棱等。结论 雷丸与槟榔等配伍可加强杀虫消积的功效;与胡黄连、大黄等配伍可增加泻下攻积的作用,以上可能会引起轻微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与陈皮、神曲等配伍可保护胃黏膜,减轻胃肠不良反应。但雷丸毒性物质基础研究等未见报道,仍需深入研究,为雷丸临床应用提供更确切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丸 中医方剂大辞典 配伍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皮尔逊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膏菌毒性成分中毒特征及开发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瑜鑫 李瑶 +3 位作者 高海云 李慧 刘天睿 袁媛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5期496-501,共6页
目的探究鹅膏菌的毒性成分种类、中毒特征及其在医药和生物学领域内的应用前景,提供客观认识鹅膏菌安全性的新视角,为鹅膏菌的进一步合理开发和安全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针对鹅膏菌毒性成分、中毒特征及开发利用... 目的探究鹅膏菌的毒性成分种类、中毒特征及其在医药和生物学领域内的应用前景,提供客观认识鹅膏菌安全性的新视角,为鹅膏菌的进一步合理开发和安全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针对鹅膏菌毒性成分、中毒特征及开发利用的现代研究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结果鹅膏菌主要含有多肽、氨基酸、生物碱等毒性成分,但其成分组成和含量会受品种、使用部位等多种因素影响;中毒特征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和急性肝肾损伤。同时毒性成分在抑菌、抗肿瘤、抗炎等药物开发和生物学研究中也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结论鹅膏菌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了解鹅膏菌毒性成分种类、作用机制和安全剂量,有助于为鹅膏菌的临床安全使用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膏菌 鹅膏毒肽 毒性成分 中毒特征 剧毒 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藁本的品种问题与鉴定研究概况
3
作者 郑波 江上舟 +4 位作者 李耿 姚霞 李佳慧 李慧 邓文文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12期2172-2178,共7页
藁本药用历史悠久,但传统用药存在多种混淆品和地方习用品。近年来,市场上的藁本逐渐由野生品转变为栽培品,并出现多种混淆品。通过本草考证及产地、市场调研,分析藁本品种混乱的原因,探讨通过有效监管改变藁本质量现状的路径。通过总... 藁本药用历史悠久,但传统用药存在多种混淆品和地方习用品。近年来,市场上的藁本逐渐由野生品转变为栽培品,并出现多种混淆品。通过本草考证及产地、市场调研,分析藁本品种混乱的原因,探讨通过有效监管改变藁本质量现状的路径。通过总结当前藁本品种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发现,当前其处于栽培品替代野生品的过渡时期,亟须建立快捷、合理、实用的藁本品种辨识方法,满足市场监管的现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藁本 中药鉴定 品种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味牛肝菌药理及安全使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高海云 李瑶 +3 位作者 陈瑜鑫 李慧 刘天睿 袁媛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5期507-512,共6页
目的归纳与总结珍稀野生真菌美味牛肝菌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提出安全使用建议。方法从美味牛肝菌的形态特征、系统发育分析、生物活性成分、药理活性和重金属富集等多方面进行论述。结果美味牛肝菌子实体中蛋白质、氨基酸... 目的归纳与总结珍稀野生真菌美味牛肝菌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提出安全使用建议。方法从美味牛肝菌的形态特征、系统发育分析、生物活性成分、药理活性和重金属富集等多方面进行论述。结果美味牛肝菌子实体中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和矿物元素等含量丰富,所含多糖、酚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新型多功能蛋白等活性成分为其发挥抗氧化、抗炎、抗肿瘤、保肝等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具有优越的药理活性,成为候选药物,临床应用前景开阔。野生美味牛肝菌易富集重金属(Cd、Hg、As和Pb),具有一定的风险,避免采用土地污染地区的野生美味牛肝菌,选择合适的加工方式可有效减少重金属摄入风险。结论美味牛肝菌具有优越的药用价值,但也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需注意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味牛肝菌 生物活性成分 药理活性 候选药物 重金属富集 安全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头鬼伞的本草考证及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5
作者 高海云 陈瑜鑫 +3 位作者 李瑶 李慧 刘天睿 袁媛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5期502-506,512,共6页
目的探究药用真菌毛头鬼伞的用药历史与现代研究进展,为毛头鬼伞进一步研究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古代本草专著,对毛头鬼伞的名称、产地、形态、药性、功效进行考证,并结合现代文献研究进行深入探索。结果毛头鬼伞用药历史悠久,其古代... 目的探究药用真菌毛头鬼伞的用药历史与现代研究进展,为毛头鬼伞进一步研究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古代本草专著,对毛头鬼伞的名称、产地、形态、药性、功效进行考证,并结合现代文献研究进行深入探索。结果毛头鬼伞用药历史悠久,其古代名称为鬼盖、地盖、鬼屋等,现代称毛头鬼伞、鸡腿菇。性平、味甘,归胃、心经,主治小儿寒热惊痫证、疔疮肿毒、恶疮、蜈蚣蛇蝎伤。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毛头鬼伞具有抗氧化、抗癌、保护肝脏、抗炎、抗糖尿病、抗菌、抗病毒和抗线虫活性等药理作用。通过系统查阅古今文献发现,毛头鬼伞可能引起双硫仑样反应、胃肠炎型中毒、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皮肤反应、富集重金属等不良反应。结论通过对毛头鬼伞的本草考证及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可为毛头鬼伞的安全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头鬼伞 鸡腿菇 本草考证 双硫仑样反应 药用安全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拔对大别山区野生宽叶山蒿叶片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吴婷 李双鸽 +3 位作者 李慧 赵亚臣 黄显章 刘大会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2期308-315,共8页
目的:探究海拔对大别山区野生宽叶山蒿叶片性状和品质的影响。方法:对宽叶山蒿的叶片性状、出绒率、叶绒燃烧热解质量和叶片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利用相关性分析筛选与海拔有关联的指标,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不同海拔叶片成分进行综合评价。... 目的:探究海拔对大别山区野生宽叶山蒿叶片性状和品质的影响。方法:对宽叶山蒿的叶片性状、出绒率、叶绒燃烧热解质量和叶片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利用相关性分析筛选与海拔有关联的指标,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不同海拔叶片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着海拔升高,宽叶山蒿叶长和叶宽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出绒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除海拔1720 m宽叶山蒿叶绒的综合燃烧特性较差、燃烧放热量较少外,各海拔叶绒的点燃性能、燃烧后的速度和稳定性、燃烧持久性、燃尽性能和燃烧过程的放热量均相似。叶片成分比较发现,海拔≤1084 m,桉油精、α-古巴烯、石竹烯和氧化石竹烯相对含量较高;海拔≥1550 m,乙酸龙脑酯、大根香叶烯D相对含量较高;海拔≥1084 m,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C质量分数较高。相关性分析发现,宽叶山蒿叶片性状与海拔不相关,出绒率、大根香叶烯D相对含量、绿原酸质量分数、隐绿原酸质量分数与海拔呈正相关(P<0.01),异绿原酸C质量分数与海拔呈正相关(P<0.05),氧化石竹烯相对含量与海拔呈负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显示,高海拔宽叶山蒿叶片成分综合得分较高。结论:不同海拔造成的环境差异可能是导致野生宽叶山蒿叶片性状、出绒率、叶绒燃烧热解质量和叶片成分差异的重要因素,高海拔更利于野生宽叶山蒿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叶山蒿 海拔 叶片性状 出绒率 挥发性成分 黄酮 酚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常见易发生不良反应真菌的毒性分析及安全应用
7
作者 刘天睿 李瑶 +3 位作者 陈瑜鑫 李慧 高海云 袁媛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5期489-495,共7页
目的综述见手青类、胶陀螺、黑木耳、鹅膏菌类、橘黄裸伞、毛头鬼伞、卷边桩菇7种常见易发生不良反应条件性真菌研究现状,对其毒性成分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安全应用建议,为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及相关... 目的综述见手青类、胶陀螺、黑木耳、鹅膏菌类、橘黄裸伞、毛头鬼伞、卷边桩菇7种常见易发生不良反应条件性真菌研究现状,对其毒性成分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安全应用建议,为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及相关书籍,对7种常见易发生不良反应真菌的研究现状、功效作用、毒性成分、不良反应等进行总结。结果7种常见易发生不良反应真菌所含的毒性成分种类复杂,包括多肽、生物碱、氨基酸、低聚异戊二烯类等化合物,可能会引起神经毒性、光敏毒性、胃肠道刺激、双硫仑样反应、溶血性中毒等不良反应,需引起重视。同时,这些真菌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显著药理活性,部分毒性成分又具开发成抗炎、镇痛、抗抑郁等药的潜力,值得更深入研究及合理开发应用。结论易发生不良反应真菌亦是重要的药用真菌资源,极具开发价值,目前许多易发生不良反应真菌研究重点多偏重药理作用和毒理作用,其毒力因子及其中毒机制尚未明确,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为其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性真菌 神经毒性 光敏毒性 胃肠道刺激 双硫仑样反应 不良反应 毒性成分 安全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真菌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与思考
8
作者 刘天睿 高海云 +3 位作者 陈瑜鑫 李瑶 李慧 袁媛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5期481-488,共8页
目的综述我国药用真菌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推动药用真菌高质量发展。方法对我国药用真菌资源分布、种质资源库建设及种质资源保存、种质创新利用等方面进行论述,依据发展现状和远景定位,指出现阶段我国药用真菌资源发展存在的问题,并... 目的综述我国药用真菌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推动药用真菌高质量发展。方法对我国药用真菌资源分布、种质资源库建设及种质资源保存、种质创新利用等方面进行论述,依据发展现状和远景定位,指出现阶段我国药用真菌资源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发展建议。结果我国药用真菌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尚有95.1%的真菌种类有待发现、研究和开发利用;药用真菌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藏尚不全面,未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的保藏中心和管理平台,制约了菌物药产业的发展;药用真菌良种和新品种选育进程较缓慢。结论药用真菌资源作为我国独特的优势资源,其资源开发与利用仍有很长的路要探索。加大药用真菌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护力度、开展物质基础研究和功效评价研究、建立国家药用真菌产业技术体系、加快药用真菌良种和新品种选育等一系列工作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真菌 种质资源 菌种保藏 开发利用 菌物药 新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