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蒿不同部位薄层鉴别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蜀瑶 李敏 王佳黎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3年第5期365-367,共3页
目的:通过收集青蒿植株不同部位的药材,对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性研究,为黄花蒿药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薄层鉴别法。结果:所建立的方法适用于青蒿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鉴别。结论:青蒿子、青蒿地上部分以及青蒿叶成分最... 目的:通过收集青蒿植株不同部位的药材,对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性研究,为黄花蒿药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薄层鉴别法。结果:所建立的方法适用于青蒿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鉴别。结论:青蒿子、青蒿地上部分以及青蒿叶成分最为相似;花所含的挥发油种类最多,茎最少;茎可能不含或是含有极微量的青蒿素。其中,青蒿子、花、茎的薄层鉴别属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薄层鉴别 挥发油 黄酮 香豆素 倍半萜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表证 寒风郁阳 正邪相争 被引量:4
2
作者 姚荷生 伍炳彩 +1 位作者 邓必隆(整理) 姚梅龄(整理) 《江西中医药》 2010年第3期5-6,共2页
关键词 伤寒论 证候分类纲目 太阳表证 寒风郁阳 正邪相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主证 表里同病 被引量:2
3
作者 姚荷生 姚梅龄 +1 位作者 宋健平 伍炳彩 《江西中医药》 2010年第4期5-9,共5页
关键词 伤寒论 证候分类纲目 太阳主证 表里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伤寒表实证 被引量:4
4
作者 姚荷生 姚梅龄(整理) 伍炳彩(整理) 《江西中医药》 2010年第1期5-9,共5页
本篇以及本年度将在每期连载的"姚荷生研究室专栏"的文章,均出自我们与其他十三位同道整理的姚荷生先生遗著——《<伤寒论>疾病分类纲目》——所形成的书稿(《〈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中的部分章节。本书虽然即将出版... 本篇以及本年度将在每期连载的"姚荷生研究室专栏"的文章,均出自我们与其他十三位同道整理的姚荷生先生遗著——《<伤寒论>疾病分类纲目》——所形成的书稿(《〈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中的部分章节。本书虽然即将出版,但由于其理论价值及应用价值甚高,故将其中各论中的部分病证先行发表,以飧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证候分类纲目 太阳伤寒表实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续六) 被引量:2
5
作者 姚荷生 姚梅龄(整理) 伍炳彩(整理) 《江西中医药》 2010年第11期5-8,共4页
风淫经脉(柔痉) 在临床上,外感病中的"刚痉"与"柔痉"均较常见。 痉病的临床表现,以项背强急、角弓反张、抽搐口噤为特征,刚痉与柔痉亦不例外。张仲景依据痉病的不同兼症,以及不同的病因属性,将痉病分类成"刚痉"和"柔痉"。
关键词 伤寒论 证候分类纲目 太阳变证 风淫经脉 柔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 被引量:2
6
作者 姚荷生 伍炳彩(整理) 姚梅龄(整理) 《江西中医药》 2010年第5期5-7,共3页
关键词 伤寒论 证候分类纲目 太阳变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续四) 被引量:1
7
作者 姚荷生 姚梅龄(整理) 伍炳彩(整理) 《江西中医药》 2010年第9期5-8,共4页
本证系医生强用冷水喷淋患者身体,以致变成邪水郁热于肤表的证侯,故将其列入太阳变证表证。【相关原文】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之,若灌之,其热被却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
关键词 伤寒论 证候分类纲目 太阳变证 水郁肤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续二) 被引量:1
8
作者 姚荷生 伍炳彩(整理) 姚梅龄(整理) 《江西中医药》 2010年第7期5-7,共3页
风温犯表 《伤寒论》虽然是讨论外感风寒所致伤寒病的专书,但其不可避免地须在书中谈到其他疾病,谈到伤寒病与温病等其他疾病的鉴别.《伤寒论》第6条所说的"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即是为伤寒与温病的鉴别而设的,为伤... 风温犯表 《伤寒论》虽然是讨论外感风寒所致伤寒病的专书,但其不可避免地须在书中谈到其他疾病,谈到伤寒病与温病等其他疾病的鉴别.《伤寒论》第6条所说的"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即是为伤寒与温病的鉴别而设的,为伤寒初起太阳风寒表证与温病初起太阳风热表证的鉴别而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证候分类纲目 太阳变证 风温犯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中风表虚证 被引量:1
9
作者 姚荷生 伍炳彩(整理) 姚梅龄(整理) 《江西中医药》 2010年第2期5-7,共3页
关键词 伤寒论 证候分类纲目 太阳中风表虚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续五)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荷生 伍炳彩 《江西中医药》 2010年第10期5-6,共2页
风寒凝闭经脉(刚痉) [相关原文] 1.太阳病,项背强,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31)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 风寒凝闭经脉(刚痉) [相关原文] 1.太阳病,项背强,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31)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证候分类纲目 太阳变证 风寒凝闭经脉 刚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续八)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荷生 姚梅龄(整理) 《江西中医药》 2011年第2期3-7,共5页
所谓“中喝”,即伤暑,属夏令暑气外感所致之病,故属时病。
关键词 伤寒论 证候分类纲目 太阳变证 中暍 伤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续九)
12
作者 姚荷生 姚梅龄 +1 位作者 伍炳彩 肖德发 《江西中医药》 2011年第3期3-5,共3页
里证 热结膀胱 【相关条文】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方。
关键词 伤寒论 证候分类纲目 太阳变证 里证 热结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荨汤配合热敏灸治疗血虚风燥型荨麻疹50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邹国明 《江西中医药》 2012年第2期39-40,共2页
目的:消荨汤配合热敏灸治疗血虚风燥型荨麻疹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消荨汤配合热敏灸,10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予盐酸西替利嗪,5 mg,口服,日1次(5 mg/片、14片/盒、生产厂家:UCB Far... 目的:消荨汤配合热敏灸治疗血虚风燥型荨麻疹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消荨汤配合热敏灸,10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予盐酸西替利嗪,5 mg,口服,日1次(5 mg/片、14片/盒、生产厂家:UCB Farchim SA);10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症状积分及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愈率为78%,对照组显愈率为4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消荨汤配合热敏灸治疗血虚风燥型荨麻疹具有简便、安全,高效等特点,明显优于应用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荨汤 热敏灸 血虚风燥型荨麻疹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续三)
14
作者 姚荷生 姚梅龄(整理) 伍炳彩(整理) 《江西中医药》 2010年第8期5-7,共3页
关键词 伤寒论 证候分类纲目 太阳变证 营卫不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续七)
15
作者 姚荷生 姚梅龄 《江西中医药》 2010年第12期5-7,共3页
风湿(湿痹之一) 本证所讨论的是风湿犯太阳的病变,非太阳伤寒,故属太阳病的变证. 若属风湿犯太阴的病证,则又当别论,因为"太阴之上,湿气主之"(〈素问·天元纪大论〉),湿邪为太阴的主气,故太阴风湿为太阴病的主证.
关键词 伤寒论 证候分类纲目 太阳变证 风湿 湿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续一)
16
作者 姚荷生(原撰) 姚梅龄(整理) 《江西中医药》 2010年第6期5-7,共3页
关键词 伤寒论 证候分类 太阳变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