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Y两优2号在江西鄱阳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朱莉英 毛卫英 +1 位作者 邓兴木 徐金仁 《福建稻麦科技》 2015年第4期44-46,共3页
Y两优2号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两系杂交稻新品种,201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2013—2014年在鄱阳县各乡镇示范推广,表现较好,产量为10 912.0~11 665.0 kg/hm^2。介绍了其在江西鄱阳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Y两优2号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灌溉农业 被引量:5
2
作者 叶利民 徐芬芬 +2 位作者 徐卫红 林海原 吴高燕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共3页
土壤盐渍化严重、淡水资源严重不足已成为限制农业发展的世界性问题,如何减轻农业用水对淡水资源的压力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海水灌溉农业的意义、国内外的研究概况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 海水灌溉农业 研究概况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徐芬芬 叶利民 夏瑾华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共2页
本文综述了不同种类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植物诱导抗病性 生物诱导 化学诱导 物理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及应用展望 被引量:5
4
作者 徐芬芬 俞晓凤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3,共2页
本文介绍了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及应用展望。
关键词 光合细菌 光合作用 分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麻酮脂酰辅酶A合成酶(KCS)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构建及自激活检测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高阳 邓接楼 +1 位作者 黄思齐 李德芳 《中国麻业科学》 2018年第2期75-78,共4页
酮脂酰辅酶A合成酶(KCS)是超长链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参与超长链脂肪酸和蜡质的合成,在植物抗旱和应对生物胁迫反应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研究采用PCR方法从红麻中(茎皮)分离KCS基因片段,将该基因按正确方式插入酵母双杂交表达质粒... 酮脂酰辅酶A合成酶(KCS)是超长链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参与超长链脂肪酸和蜡质的合成,在植物抗旱和应对生物胁迫反应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研究采用PCR方法从红麻中(茎皮)分离KCS基因片段,将该基因按正确方式插入酵母双杂交表达质粒pGBKT7中,酶切鉴定正确后,用PEG/Li Ac方法转化酵母MaV203,经抗性筛选后,用X-Gal对转化酵母进行自激活检测。结果表明,KCS基因的DNA结合结构域与酵母GAL4转录因子的上游激活位点(UAS)结合,可激活报告基因半乳糖苷酶的表达。经删除KCS基因DNA binding区域后重新转化酵母,结果表明,不携带KCS基因DNA binding区域的截短蛋白可以作为诱饵蛋白来研究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脂酰辅酶A合成酶 酵母双杂交 自激活 红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救命仙草”铁皮石斛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洪森荣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7,共2页
铁皮石斛是中国特有的名贵药材,千年以来一直和灵芝、人参和冬虫夏草等被列为上品中药,并被道家养生经典《遭藏》誉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民间则称其为“救命仙草”。本文概述了铁皮石斛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铁皮石斛 人工栽培 组织培养 药用成分 药理学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阴清热良药知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洪森荣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共3页
知母是中国传统的中药材。本文概述了知母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知母 人工栽培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种质资源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癌药用植物黄独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尹明华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12,共3页
本文概述了黄独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组织培养及毒副作用,并对如何推进对黄独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黄独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组织培养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型教学在植物生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徐芬芬 赵静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5期140-141,共2页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阐述植物生理学研究型教学的实施策略,探讨了从理论教学到实验教学如何在植物生理教学活动中开展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扎实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型实验的...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阐述植物生理学研究型教学的实施策略,探讨了从理论教学到实验教学如何在植物生理教学活动中开展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扎实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型实验的锻炼,培养科研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理学 研究型教学 实施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风味牛油加工工艺优化及挥发性物质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东 何新益 +1 位作者 李云 姚迪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9-154,214,共7页
目的:优化辣椒风味牛油加工工艺,研究浸提过程,为牛油加工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酸价、过氧化值为指标,研究了质量比、加热温度、加热时间3个因素对辣椒风味牛油的品质影响,并对浸提过程的理化指标和挥发性成分进行系统研究。结果:... 目的:优化辣椒风味牛油加工工艺,研究浸提过程,为牛油加工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酸价、过氧化值为指标,研究了质量比、加热温度、加热时间3个因素对辣椒风味牛油的品质影响,并对浸提过程的理化指标和挥发性成分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辣椒风味牛油加工条件为m_(干辣椒)∶m_(牛油)=20∶100,加热温度120℃,加热时间5 min,此条件下辣椒风味牛油品质风味较佳;在恒温浸提过程中,辣椒风味牛油和牛油的酸价、过氧化值都呈上升趋势,但随浸提时间延长,辣椒风味牛油变化趋势比牛油低。应用电子鼻检测到辣椒风味牛油的风味物质有9种,主要是丙醛、甲醇和戊醇以及2-甲基丙烷;不同浸提时间的辣椒风味牛油气味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浸提时间越长,辣椒素类物质含量越多,并且辣椒中的辣椒碱等物质对辣椒风味牛油高温浸提下的过氧化值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同浸提时长的辣椒风味牛油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油 辣椒 理化指标 挥发性成分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风味油茶籽油制备及挥发性物质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东 张琼 +2 位作者 何新益 李云 张陈云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6-172,共7页
目的:为改善油茶籽油的特殊气味,以油茶籽油和花椒为原料开发花椒风味油茶籽油。方法:研究不同工艺条件下花椒风味油茶籽油的过氧化值、酸价、脂肪酸组成和气味变化。结果:当料液比(m花椒∶m油茶籽油)为10∶100、煎炸温度为180℃、煎炸... 目的:为改善油茶籽油的特殊气味,以油茶籽油和花椒为原料开发花椒风味油茶籽油。方法:研究不同工艺条件下花椒风味油茶籽油的过氧化值、酸价、脂肪酸组成和气味变化。结果:当料液比(m花椒∶m油茶籽油)为10∶100、煎炸温度为180℃、煎炸时间为5 min时,制备所得样品的酸价为0.400 7 mg/g、过氧化值为0.030 4 g/100 g、羟基-β-山椒素含量为2.225 mg/g,料液比对花椒风味油茶籽油的主要脂肪酸含量影响较小;油茶籽油和花椒风味油含有油茶籽油的关键风味物质(E)-2-辛烯醛和庚醛。结论:花椒风味油茶籽油具备花椒油的特殊风味物质芳樟醇和柠檬烯,可有效改变油茶籽油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油茶籽油 花椒酰胺 挥发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