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英语单元主题图运用的现实困境及突破策略
1
作者 孙丽 沐雅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55-58,共4页
单元主题图作为译林小学英语教材革新的重要载体,既丰富了教材中的图片资源,也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运用单元主题图的困境主要体现在策略固化、活动割裂和技术手段单一等方面。结合2024年版译林三年级英语教材的具体教学案例,系... 单元主题图作为译林小学英语教材革新的重要载体,既丰富了教材中的图片资源,也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运用单元主题图的困境主要体现在策略固化、活动割裂和技术手段单一等方面。结合2024年版译林三年级英语教材的具体教学案例,系统阐释如何利用单元主题图的生活化、多模态化、直观化和统整化特征,在引入、展开、推进、回归的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单元主题图,切实增强学生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教材 新课标 单元主题图 小学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考查的命题策略 被引量:5
2
作者 侯国梅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2期54-55,共2页
随着大家对整本书阅读的日益重视,不少学校都十分注重对整本书阅读的考查,考查的形式丰富多样,其中试卷测试已成为整本书阅读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最近的一张试卷上笔者看到了这样的一道选择题:在《皇帝的新装》中,当人们问起皇帝去... 随着大家对整本书阅读的日益重视,不少学校都十分注重对整本书阅读的考查,考查的形式丰富多样,其中试卷测试已成为整本书阅读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最近的一张试卷上笔者看到了这样的一道选择题:在《皇帝的新装》中,当人们问起皇帝去了哪儿时,得到的回答常常是()A陛下在打猎B陛下在看戏C陛下在更衣室D陛下在买衣服。《安徒生童话》是小学四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必读书目,为了考查学生对这本必读书目的阅读情况,命题者特意命制此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帝的新装》 必读书目 整本书阅读 小学语文 命题者 命题策略 《安徒生童话》 课外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借画面提高儿童叙事诗教学实效 被引量:2
3
作者 储红梅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0-51,共2页
儿童诗是为儿童所创作的,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儿童叙事诗是儿童诗中的一个类别,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它既有故事、人物等小说的内容,又兼有抒情诗的特点,具有浓厚的诗意、简练的叙事。教师在教学此类诗歌时,往往关注... 儿童诗是为儿童所创作的,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儿童叙事诗是儿童诗中的一个类别,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它既有故事、人物等小说的内容,又兼有抒情诗的特点,具有浓厚的诗意、简练的叙事。教师在教学此类诗歌时,往往关注不到叙事诗“有故事、有人物”这些独特特点,而采用一般儿童诗的教学,运用诵读、想象、仿写等教学方法,导致其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笔者以为,教师应根据叙事诗特点,巧妙借助画面,提高儿童叙事诗的教学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儿童 画面 审美特点 教学效果 学习兴趣 故事 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叶圣陶“自能作文”思想的“循环日记”实践思考
4
作者 董大春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7-I0007,共1页
在语文教学体系中,作文教学占据关键地位却面临重重困境。传统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从属地位,其主动性与创造性受抑,习作沦为应试任务,难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叶圣陶的“自能作文”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自我实践... 在语文教学体系中,作文教学占据关键地位却面临重重困境。传统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从属地位,其主动性与创造性受抑,习作沦为应试任务,难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叶圣陶的“自能作文”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自我实践与感悟。基于此的“循环日记”实践研究意义重大,可以为突破教师为中心的传统作文教学理论提供支撑,推动向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论转型,使其更契合现代教育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教育理念 实践思考 内在潜能 循环日记 作文教学 自能作文 实践与感悟 从属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小学写作教学及其启示
5
作者 邵龙霞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5-57,共3页
澳大利亚的写作教学颇具特色,主要体现为:写作话题丰富,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写作策略具体,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对比中澳两国的写作话题设置、写作策略安排,我们将不断优化我国小学写作教学的路径:力求写作话题更丰富,写作策略更具... 澳大利亚的写作教学颇具特色,主要体现为:写作话题丰富,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写作策略具体,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对比中澳两国的写作话题设置、写作策略安排,我们将不断优化我国小学写作教学的路径:力求写作话题更丰富,写作策略更具体,写作评价更多元,从而促进儿童的语言力、情感力、想象力及思考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教学 写作话题 写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数学教材的合理改造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兆伟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4-55,共2页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不少教师已经不再拘泥于教教材,而是尝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不少教师在改造教材时,由于缺乏对教材的深入解读,以致出现目标定位不当、逻辑顺序混乱、价值认识偏差等问题。笔者认为,在改造教材时,应深入解读教...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不少教师已经不再拘泥于教教材,而是尝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不少教师在改造教材时,由于缺乏对教材的深入解读,以致出现目标定位不当、逻辑顺序混乱、价值认识偏差等问题。笔者认为,在改造教材时,应深入解读教材,充分把握数学学科本质、学生认知及心理发展规律,以保证其合理性与有效性。下面结合苏教版数学教材中的一些例子,谈谈笔者的一些认识。一、在知识脱节处衔接数学知识具有完整的结构和严密的体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教材在编排时,理应考虑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努力实现前后知识之间的无缝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材 长方形 同分母分数 异分母分数 数学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好思维导图,提升方法指导效率--以《海底世界》教学为例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吉才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37-41,共5页
统编教材有相对完备的助学系统。加大方法指导力度,成为使用统编教材的内在要求。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形象化的学习工具,能让方法指导的过程变得清晰、有序、直观、具体。本文认为,可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改进指导形式,优化指导过程,理... 统编教材有相对完备的助学系统。加大方法指导力度,成为使用统编教材的内在要求。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形象化的学习工具,能让方法指导的过程变得清晰、有序、直观、具体。本文认为,可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改进指导形式,优化指导过程,理要素图示起点,读习题图解要点,抓语言图明落点,巧运用图显重点,以充分发挥思维导图在方法指导中的作用,提升方法指导的效率,彰显方法指导的助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教材 方法指导 思维导图 指导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要素训练的逆向教学设计路径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吉才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11期49-51,共3页
紧扣语文要素进行训练是统编教材使用的基本要求。逆向设计为提高要素训练实效提供了全新视角、开辟了有效路径。只要我们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立足教材特点,聚焦要素训练,在梳理脉络中建构内容主线,在整合资源中形成方法序列,在优化训... 紧扣语文要素进行训练是统编教材使用的基本要求。逆向设计为提高要素训练实效提供了全新视角、开辟了有效路径。只要我们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立足教材特点,聚焦要素训练,在梳理脉络中建构内容主线,在整合资源中形成方法序列,在优化训练中实现整体联动,实现内容、方法、过程的多维“逆向”,就一定能优化要素训练过程,实现要素训练的精准、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教材 要素训练 逆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据学习体验合理改造数学教材
9
作者 刘兆伟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14期51-53,共3页
教材是编者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知识逻辑、学生年龄及心理特征等编写,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使用的最重要的材料。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体验,在不违背学科课程标准的情况下,在学生缺乏认可处调整学习顺序,在学生困惑难解处更换学习... 教材是编者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知识逻辑、学生年龄及心理特征等编写,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使用的最重要的材料。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体验,在不违背学科课程标准的情况下,在学生缺乏认可处调整学习顺序,在学生困惑难解处更换学习素材,在学生意犹未尽处增加学习内容,在学生批判质疑处丰富学习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体验 数学教材 学习顺序 学习素材 学习内容 学习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找准读写结合的切入点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吉才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0-31,共2页
读写结合就是以课文为载体,从课文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的"写"的训练,为学生构建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平台,用读来引导写,用写来深化读,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说,读写结合训练是提升学... 读写结合就是以课文为载体,从课文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的"写"的训练,为学生构建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平台,用读来引导写,用写来深化读,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说,读写结合训练是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一条捷径。如果说理解作者"写什么"是指向内容方面的,那么读写结合则是学习和借鉴作者"怎么写"。张志公先生说过:"多写,这是完全必要的,不过,写必须以读为基础;没有正确、充分的读作基础,光写还是不行的。"可见读和写密切相关,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继续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写 思维训练 表达能力 学生 基础 作者 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策略教学要让学生有“震撼感”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宏臻 陆兆芬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2-54,共3页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要想让一种策略真正走进学生心里,使其能自觉地、主动地运用,必须让学生切实体悟这种策略的价值和作用,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有过真切的情感体验。这样,...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要想让一种策略真正走进学生心里,使其能自觉地、主动地运用,必须让学生切实体悟这种策略的价值和作用,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有过真切的情感体验。这样,学生才会体验深刻,才会由衷地喜爱、主动地亲近、认真地学习并自觉地运用这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策略教学 教材编写 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 教学实践 情感体验 苏教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教学渗透建模思想的时机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宏臻 陆兆芬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7-58,共2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将其作为十大核心概念之一而明确地提了出来。计算是小学数学重要的教学内容,蕴涵着明确的建模思想,而建模思想需要学生在“做”的过程和“思”的过程中慢慢积淀,在数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将其作为十大核心概念之一而明确地提了出来。计算是小学数学重要的教学内容,蕴涵着明确的建模思想,而建模思想需要学生在“做”的过程和“思”的过程中慢慢积淀,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逐步感悟。为此,教师要高度重视数学建模,心中有强烈的建模意识;要精心设计有价值的教学活动,做实、做好教学过程,让学生充分进行“再创造”“再发现”;要重视回顾和反思,让学生在有效的数学活动中逐步感悟和体验建模思想;要让学生适当尝试建模,在计算时建构新的模型。现结合具体课例,谈谈如何在整数计算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学习活动 建模思想 小学数学 建模意识 模型思想 课例 教学渗透 计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被引量:1
13
作者 相咸珍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3-54,共2页
如何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相咸珍在幼儿稚嫩的心田里播种下爱国主义的种子,是帮助他们树立爱国主义信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将来成长为四有新人的关键所在。对处于启蒙阶段,可塑性极强,而各方面知识又非常贫乏的幼儿,应该如何进... 如何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相咸珍在幼儿稚嫩的心田里播种下爱国主义的种子,是帮助他们树立爱国主义信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将来成长为四有新人的关键所在。对处于启蒙阶段,可塑性极强,而各方面知识又非常贫乏的幼儿,应该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方面的教育呢?下面根据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幼儿园 幼儿家庭教育 小朋友 少年儿童 庆祝活动 爱国主义情结 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非智力因素 学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抽象须循序渐进
14
作者 刘兆伟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5期32-33,共2页
抽象是数学的基本思想之一,抽象在数学教学中无处不在,任何一个数学概念、法则、公式、规律、性质和定理等的推导,都要用到抽象概括[1]。抽象是有层次的,史宁中教授认为:“数学的抽象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抽象是基于现实的,是从感... 抽象是数学的基本思想之一,抽象在数学教学中无处不在,任何一个数学概念、法则、公式、规律、性质和定理等的推导,都要用到抽象概括[1]。抽象是有层次的,史宁中教授认为:“数学的抽象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抽象是基于现实的,是从感性具体上升到理性具体的思维过程;第二阶段的抽象是基于逻辑的,是从理性具体上升到理性一般的思维过程”[2]。算法即计算法则,其本质是一种用于计算的数学模型,其形成过程是一个抽象的过程,算法的抽象过程也存在一定的阶段性和层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法则 循序渐进 思维过程 数学概念 理性具体 数学模型 抽象概括 感性具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生立场的数学教材横向比较与教学建议
15
作者 刘兆伟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35期70-72,共3页
基于学生立场,从情境创设、活动设计、文化渗透这三个方面,对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和青岛版教材中“三角形的面积”内容进行横向比较分析,进而提出教学建议:情境创设从单元整体出发、活动设计从已有经验出发、文化渗透从意义理解出发。
关键词 学生立场 教材横向比较 三角形的面积 情境创设 活动设计 文化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校本教研效率的提升
16
作者 刘吉才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32期22-25,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悄然而至。“互联网+”时代不仅改变着教育教学方式,也改变着教学研究方式。和传统校本教研相比,数字化校本教研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互动交流、便于管理考核,标志着校本教研进入新阶段。只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悄然而至。“互联网+”时代不仅改变着教育教学方式,也改变着教学研究方式。和传统校本教研相比,数字化校本教研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互动交流、便于管理考核,标志着校本教研进入新阶段。只要我们一切从教学研究的实际出发,从优选人员起步,从精选内容推进,从优化形式深入,从完善评价提升,数字化校本教研就一定会变得更加方便、快捷、高效,逐渐成为校本教研实施的新样态,在提高教研效益、优化课堂质态、助推教师发展、促进均衡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校本教研 基本特点 方式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