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视觉增强的桥梁检测算法及技术 被引量:4
1
作者 朱尧于 李佳欢 +3 位作者 朱力 刘玉静 何超 刘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2-910,共9页
为了识别桥梁结构微小振动,提出一种基于方向码匹配(OCM)法的靶标圆心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OCM法实现像素级匹配,然后在最佳匹配区域采用靶标圆心检测算法进行精确跟踪.通过室内试验,将基于OCM的靶标圆心检测算法与基于相位的光流法... 为了识别桥梁结构微小振动,提出一种基于方向码匹配(OCM)法的靶标圆心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OCM法实现像素级匹配,然后在最佳匹配区域采用靶标圆心检测算法进行精确跟踪.通过室内试验,将基于OCM的靶标圆心检测算法与基于相位的光流法和OCM亚像素实现算法进行对比,研究3种算法在不同振动幅度和实际工程应用的适用性,为实桥检测提供技术方案比选依据.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各种振动幅度下均能精确地识别结构振动位移和频率,在实桥应用时应考虑靶标粘贴的可行性;基于相位的光流法在幅度指标小于2 mm或1.7像素的微小振动工况下能精确地识别结构的振动位移和频率;OCM亚像素实现算法的分辨精度取决于插值点的数量,对大幅度振动工况的识别具有与所提算法相似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检测 适用性研究 视觉增强 方向码匹配 基于相位的光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辆荷载-位移响应动态数字映射模型的在役桥梁健康状态评估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陆海珠 沈刚 +2 位作者 杜元 程勋煜 丁幼亮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8,共8页
为研究桥梁服役期间的运行状态,统计分析了江苏省烈士河大桥2018年的动态称重数据和位移响应数据,分别建立车辆荷载与车致位移特征参数的概率分布模型,采用马尔可科夫链蒙特卡罗(MCMC)方法和贝叶斯线性回归方法构建车辆荷载-位移响应动... 为研究桥梁服役期间的运行状态,统计分析了江苏省烈士河大桥2018年的动态称重数据和位移响应数据,分别建立车辆荷载与车致位移特征参数的概率分布模型,采用马尔可科夫链蒙特卡罗(MCMC)方法和贝叶斯线性回归方法构建车辆荷载-位移响应动态数字映射模型,提出以映射模型斜率作为桥梁状态评估指标,结合建立的模拟不同损伤程度的大桥多尺度有限元模型,研究其有效性。结果表明:通过概率分析发现大桥车辆荷载和对应的车致位移存在模糊映射关系;基于实测数据建立车辆荷载-位移响应动态数字映射模型,其斜率能够稳定反映桥梁的力学性能;基于有限元的无损和损伤状态车辆荷载-位移响应动态数字映射模型进一步验证了斜率可动态反映桥梁的力学性能变化,清晰表征桥梁结构的损伤程度;采用双样本Z检验方法可识别斜率评估指标的异常分布,进而对桥梁损伤和异常运行状态进行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桥梁健康监测 车辆荷载 位移响应 数字建模 损伤预警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结构修补中UHPC-NC黏结界面的收缩性能
3
作者 刘玉静 夏浩 +2 位作者 刘国梁 朱尧于 郭佳傲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0-146,共7页
将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应用于桥梁构件修补时,为明确后浇UHPC和既有普通混凝土(Normal Concrete,NC)黏结界面的收缩变形及应力分布,通过开展UHPC-NC黏结试件的收缩试验,测量了UHPC试件的自由收缩变形... 将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应用于桥梁构件修补时,为明确后浇UHPC和既有普通混凝土(Normal Concrete,NC)黏结界面的收缩变形及应力分布,通过开展UHPC-NC黏结试件的收缩试验,测量了UHPC试件的自由收缩变形和UHPC-NC黏结试件的约束收缩变形;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讨论了黏结界面的滑移,分析了界面和后浇UHPC中的应力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UHPC的自由收缩应变增长符合指数发展规律;UHPC-NC黏结试件的界面存在滑移,滑移可有效降低界面应力;界面开裂应力随修补层厚度的减小而增加,随着修补底面面积的增大而增加;黏结界面端部受到收缩引起的切应力最大;界面应力随黏结龄期增长而呈现出先快速增加后逐渐趋于稳定的特征,UHPC中的钢纤维可以降低界面应力。UHPC用作混凝土修补时不会出现因收缩受约束而开裂的问题,是理想的桥梁构件修补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桥梁 修补材料 UHPC-NC黏结试件 收缩 界面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管养数据的空心板底板纵向开裂原因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吉伯海 谢民滇 +2 位作者 谢发祥 陈欣 雷笑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6,共7页
为系统的分析先张法空心板梁底板纵向裂缝的特征及成因,以桥梁管理系统的病害数据为基础,结合现场调研,总结了纵向裂纹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从有限元数值计算的角度分析了预应力、车辆荷载、桥梁宽跨比以及底板厚度对纵向裂缝形成的影... 为系统的分析先张法空心板梁底板纵向裂缝的特征及成因,以桥梁管理系统的病害数据为基础,结合现场调研,总结了纵向裂纹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从有限元数值计算的角度分析了预应力、车辆荷载、桥梁宽跨比以及底板厚度对纵向裂缝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纵向裂缝主要发生于预应力空心板梁桥中,并且裂缝数量、长度及宽度等特征均逐年增多增大;泊松效应及施工不当是板梁初始微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也是运营期纵向裂缝产生的重要诱因,运营阶段荷载作用是导致裂纹发生并扩展的主要原因;汽车荷载作用下裂缝的扩展规律为由底板上缘向下缘扩展;宽跨比较大的桥更容易产生底板纵向裂缝;底板厚度的削弱对纵向裂缝的影响显著,且影响程度随削弱程度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病害数据 预应力 空心板 纵向裂缝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方法对聚氨酯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吴建涛 伍洋 +2 位作者 刘泉 陆国阳 尹龙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89-495,共7页
为研究聚氨酯应用于再生沥青混合料(RAM)的可行性,研究了聚氨酯再生沥青混合料(PRA)的强度和路用性能.对RAM进行抽提沥青、普通热拌、热拌+再生剂预处理后,经聚氨酯常温再生得到试件PRA-1、PRA-2和PRA-3;以大孔隙聚氨酯混合料(PPM)和开... 为研究聚氨酯应用于再生沥青混合料(RAM)的可行性,研究了聚氨酯再生沥青混合料(PRA)的强度和路用性能.对RAM进行抽提沥青、普通热拌、热拌+再生剂预处理后,经聚氨酯常温再生得到试件PRA-1、PRA-2和PRA-3;以大孔隙聚氨酯混合料(PPM)和开级配抗滑磨耗层(OGFC)为对照,测试PRA的劈裂强度、孔隙率、抗冻性、马歇尔稳定度和抗剥落性.结果表明:PRA-1的劈裂强度约1.8 MPa,马歇尔稳定度较大,但抗冻和抗剥落性低于OGFC,性能接近PPM;PRA-2受沥青影响,劈裂强度(约1.0 MPa)和马歇尔稳定度略低,抗冻和抗剥落性优于PRA-1,性能接近OGFC;PRA-3受沥青和再生剂影响,强度和稳定度过低,不具有使用意义.因此聚氨酯应用于RAM的可行性与预处理方法密切相关,其中抽提沥青和普通热拌处理方法具有一定应用意义,但不推荐在PRA中掺入再生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RAM 预处理 PRA 劈裂强度 路用性能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B试验的玄武岩纤维混合料抗裂性能 被引量:8
6
作者 丁皓 肖鹏 +2 位作者 夏炎 寇长江 陆鹏程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37-644,共8页
基于半圆弯拉试验,采用断裂能量、柔性指数等指标来评价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沥青种类混合料,玄武岩纤维对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抗裂缝扩展性能的增强略优于基质沥青混合料的,但抗裂缝发展速度得到大... 基于半圆弯拉试验,采用断裂能量、柔性指数等指标来评价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沥青种类混合料,玄武岩纤维对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抗裂缝扩展性能的增强略优于基质沥青混合料的,但抗裂缝发展速度得到大幅提升;对于不同最大公称粒径混合料,玄武岩纤维对细粒径混合料的抗裂缝扩展性能的增强效应优于粗粒径混合料的,而玄武岩纤维对细粒径混合料的抗裂缝发展速度的增强效应不如粗粒径沥青混合料的;对于不同集配的混合料,玄武岩纤维对连续级配的沥青混合料的抗裂缝扩展性能和抗裂缝开展速度的增强效应均优于间断型级配的沥青混合料的。总体而言,玄武岩纤维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开裂能力,并降低开裂时裂缝发展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沥青混合料 半圆弯拉试验 断裂能量 柔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网沥青旧料综合再生站点规划与效益 被引量:4
7
作者 徐光霁 韩诚嘉 +2 位作者 马涛 黄晓明 黄若昀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5-151,共7页
为了满足区域路网中不同养护工程的沥青路面旧料调配与再生混合料供给,以最大程度提升混合料再生利用率,建立了面向区域路网再生养护需求的旧沥青混合料存储站点选址模型.分析了不同再生技术的经济与环境效益,并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 为了满足区域路网中不同养护工程的沥青路面旧料调配与再生混合料供给,以最大程度提升混合料再生利用率,建立了面向区域路网再生养护需求的旧沥青混合料存储站点选址模型.分析了不同再生技术的经济与环境效益,并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路网再生需求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基于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的经济运距计算与基于GIS的环境因素分析,提出了多目标的旧料仓库选址流程,实现了面向不同周期需求的仓库选址规划.依托江苏省高速公路网养护数据进行了选址规划,基于费用效益定量分析了建立旧料仓库后的路网协同再生养护投资净现值.结果表明,江苏省路网再生养护在30年投资周期内投资回报高达15亿元,研究成果将为区域路网协同再生养护的实施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综合再生 混合料需求预测 仓库选址规划 成本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钢桥面板疲劳裂纹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石林泽 程斌 +1 位作者 董华能 刘天成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69,共8页
为准确识别钢桥面板在车辆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疲劳裂纹,构建了一种用于Lamb导波信号分析和疲劳裂纹扩展尺寸识别的卷积神经网络方法。该方法先用小波函数对导波信号进行卷积处理,获取导波特征,然后对时域参数和频域参数进行优化,最后... 为准确识别钢桥面板在车辆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疲劳裂纹,构建了一种用于Lamb导波信号分析和疲劳裂纹扩展尺寸识别的卷积神经网络方法。该方法先用小波函数对导波信号进行卷积处理,获取导波特征,然后对时域参数和频域参数进行优化,最后运用全连接网络对导波特征与先验性裂纹尺寸信息进行学习,实现疲劳裂纹扩展过程中的裂纹尺寸智能识别。以某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钢桥面板的疲劳裂纹扩展过程监测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和实桥测试,并与小波变换法和傅里叶变换法进行对比,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结果表明:卷积神经网络方法提取得到的导波特征随裂纹尖端扩展的变化趋势具有明显且稳定的规律性,裂纹扩展长度识别结果与裂纹真实值之间的识别误差均在1 mm内。卷积神经网络方法适用于工程实测中导波信号处理分析,可在钢桥面板裂纹监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面板 疲劳裂纹监测 裂纹尺寸识别 导波信号 卷积神经网络方法 有限元法 实桥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RAP料掺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6
9
作者 马辉 茅荃 李宁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7-104,共8页
针对目前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应用中遇到的RAP料掺量较低的问题,以江苏宿淮盐高速淮安大桥服役11年的SMA-13型RAP料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手段分析了RAP料掺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RAP料掺量受旧沥青性能的可恢复程度... 针对目前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应用中遇到的RAP料掺量较低的问题,以江苏宿淮盐高速淮安大桥服役11年的SMA-13型RAP料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手段分析了RAP料掺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RAP料掺量受旧沥青性能的可恢复程度、RAP集料级配的可调性、RAP集料级配与油石比的质量控制以及新集料的加热温度4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实际工程中可以通过掺入再生剂、减小RAP料中细料的比例、控制RAP料中油石比的偏差以及设法降低新集料的加热温度来提高RAP料的掺量,提高厂拌热再生技术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厂拌热再生 RAP料掺量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