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高职法律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基于江苏法院书记员管理体制改革的视角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惠芹 邹文梅 陈瑶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61-64,共4页
江苏省法院系统的书记员管理体制改革,需要大量具有法律素养和速录技能的书记员。书记员是高职法律专业学生重要的就业岗位。高职法律人才培养存在困境,必须进行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理念创新要求高职法律事务专业要服务地方司法改革的... 江苏省法院系统的书记员管理体制改革,需要大量具有法律素养和速录技能的书记员。书记员是高职法律专业学生重要的就业岗位。高职法律人才培养存在困境,必须进行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理念创新要求高职法律事务专业要服务地方司法改革的需求,坚持校政合作育人,培养学生法律素养和提升职业技能。制度创新包括凝练书记员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创新和培养内容创新。培养内容创新包括:法律素养和技能双达标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创新;课程内容和书记员岗位职业标准无缝对接的课程内容创新;教学过程与司法实践过程对接的教学组织创新和引进法院评价机制的考核机制创新。创新高职法律人才培养,校政合作共育书记员专业人才以助力江苏司法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法律 人才培养 创新 管理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地区汉族人群八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易龙 陈仕林 +6 位作者 许争峰 潘永久 杨驰 应锋 丁卫东 王勇 凌立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 :了解江苏地区汉族人群D14S30 6、D1S 818、D3S1338、LPL、F13B、F13A0 1、FESFPS和vWA等八个短串联重复序列 (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并获得该群体的遗传学数据。 方法 :采用Chelex 10 0法从江苏地区无亲缘关系的汉族个体血标... 目的 :了解江苏地区汉族人群D14S30 6、D1S 818、D3S1338、LPL、F13B、F13A0 1、FESFPS和vWA等八个短串联重复序列 (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并获得该群体的遗传学数据。 方法 :采用Chelex 10 0法从江苏地区无亲缘关系的汉族个体血标本 12 2份中提取DNA。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经 6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 ,银染检测。 结果 :这八个STR基因座在江苏地区汉族人群均具有遗传多态性 ,并符合Hardy Wein berg定律 ,它们的个人识别率范围从F13B的 0 .6 86 9到vWA的 0 .92 85 ,非父排除率范围从F13B的 0 .2 4 99到vWA的 0 .6 0 2 6不等。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遗传多态性 短串联重复序列 江苏地区汉族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院对同一技术方案被授予两个专利导致的民事纠纷案件如何处理
3
作者 谭筱清 《知识产权》 CSSCI 2003年第1期49-52,共4页
基本案情 1985年4月1日,方某就同一个技术方案同时向原国家专利局申请强应力定位万能顶尖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1986年12月3日实用新型“强应力定位万能顶尖”被授予专利证书,专利号为85200959,到1993年8月18日被公告保护期限届满。
关键词 法院 技术方案 民事纠纷案 案例分析 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专利 专利法 知识产权保护 合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海峡两岸民事法律冲突的合理解决──《大陆地区与台湾、香港、澳门地区民事法律 使用示范条例》与《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比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汪萍 许石慧 王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5期59-65,共7页
本文通过对台湾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和大陆学者提出的《大陆与台、港、澳民事 法律适用示范条例》的比较分析,认为海峡两岸通过相互协调,各自制定内容相同或相似的区际冲 突法是解决海峡两岸民事法律冲突的理想方式,但在如何细化... 本文通过对台湾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和大陆学者提出的《大陆与台、港、澳民事 法律适用示范条例》的比较分析,认为海峡两岸通过相互协调,各自制定内容相同或相似的区际冲 突法是解决海峡两岸民事法律冲突的理想方式,但在如何细化内容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两岸 区际及法律冲突 区际冲突法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院改革的思考
5
作者 卞昌久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71-75,共5页
改革旨在兴利除弊,科学地系统地分析法院现行体制和工作方法中的弊端霹其缘由,才能使改革向健康的方向深入地发展。笔者认为,在我国现存的法院体制和工作方法中,主要的弊端是:
关键词 法院改革 法院体制 法律 依法独立审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入侵检测及取证的冗余数据删减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钱勤 张瑊 +2 位作者 张坤 伏晓 茅兵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B11期252-258,共7页
近年来计算机犯罪逐年增多,并已成为影响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入侵检测技术与入侵取证技术对于打击计算机犯罪、追踪入侵、修补安全漏洞、完善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 近年来计算机犯罪逐年增多,并已成为影响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入侵检测技术与入侵取证技术对于打击计算机犯罪、追踪入侵、修补安全漏洞、完善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计算机存储能力的提升,入侵检测及取证技术目前需要分析的往往是GB乃至TB级的海量数据,而且有用信息往往湮没在大量由正常系统行为触发的冗余事件之中。这无疑给分析过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使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不高。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自动冗余数据删减技术来提高入侵检测及取证方法的准确率及效率,是当前入侵检测和取证领域的关键问题之一。文中即对这方面已有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冗余数据删减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医学数据分析等传统领域的应用,然后重点介绍了针对入侵检测和入侵取证的现有各种冗余数据删减方法,最后通过对当前冗余数据删除技术的比较,指出了该领域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检测 入侵取证 冗余数据删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死后心肌细胞DNA含量与死亡时间关系的进一步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徐洪新 刘亚玲 +6 位作者 邓伟年 董理达 刘艳 刘良 王成毅 彭东兵 秦新忠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93-196,共4页
目的研究机体的细胞核内DNA含量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本实验通过计算机图像系统,选择核面积、积分光密度等7种参数,研究了15只大鼠心肌细胞在死后25~49h细胞核DN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心肌细胞DNA含量测定适合相对较长死亡时间的推... 目的研究机体的细胞核内DNA含量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本实验通过计算机图像系统,选择核面积、积分光密度等7种参数,研究了15只大鼠心肌细胞在死后25~49h细胞核DN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心肌细胞DNA含量测定适合相对较长死亡时间的推断。结论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机体死后心肌细胞DNA含量将有可能成为推断死亡时间精确、客观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时间 图像分析 大鼠 DNA含量 法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限带宽下的远程观摩系统 被引量:7
8
作者 邰非 俞湘东 叶文亮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6期381-383,共3页
在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中,庭审直播观摩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而对于不同级别的法院由于地域不同,全系统现场观摩变得不太现实。法院之间现有的专网存在带宽低的缺点,不能满足大码流音视频数据传输的要求,增加租赁带宽又会受资金不足的影响,... 在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中,庭审直播观摩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而对于不同级别的法院由于地域不同,全系统现场观摩变得不太现实。法院之间现有的专网存在带宽低的缺点,不能满足大码流音视频数据传输的要求,增加租赁带宽又会受资金不足的影响,而采用组播中继、计数管理、数据包重组等技术,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带宽,使不同级别的法院同时进行远程实时观摩,达到现场观摩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观摩 组播中继 计数管理 数据包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权利救济:司法能动立场的证成与运作 被引量:14
9
作者 徐钝 郑记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6-139,共4页
新兴权利在习俗性、道德性意义上存在,并非法定权利,司法救济与否的理论难题也困扰司法实践,司法克制主义应为主流立场以维护规则之治,作为补充立场的司法能动主义对于回应社会需求也确有必要。而司法能动主义运作不应囿于方法角度,程... 新兴权利在习俗性、道德性意义上存在,并非法定权利,司法救济与否的理论难题也困扰司法实践,司法克制主义应为主流立场以维护规则之治,作为补充立场的司法能动主义对于回应社会需求也确有必要。而司法能动主义运作不应囿于方法角度,程序角度、功能角度的司法能动主义在新兴权利救济上也有所作为。司法能动主义的风险性决定了司法要"作茧自缚",法治秩序底线、权利成本、伦理道德都是司法能动的限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权利 生成机理 司法能动主义 运作 限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Windows操作系统的内存取证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钱勤 董步云 +2 位作者 唐哲 伏晓 茅兵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4年第8期310-317,共8页
传统的计算机取证方法收集被攻击的计算机磁盘等能持久化保存数据的介质。但是随着磁盘存储能力的提升以及数据加密等技术的发展,使用原来针对硬盘的取证方法获取数据进行分析变得越来越困难。对计算机的取证开始采用其他数据源,包括计... 传统的计算机取证方法收集被攻击的计算机磁盘等能持久化保存数据的介质。但是随着磁盘存储能力的提升以及数据加密等技术的发展,使用原来针对硬盘的取证方法获取数据进行分析变得越来越困难。对计算机的取证开始采用其他数据源,包括计算机内存中易失性的信息。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主要内存获取、分析方法以及内存取证过程进行介绍,采用分析和对比的手段对每种方法的特点、优势和不足进行比较,得出比较结果并给出计算机犯罪内存取证领域未来需要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犯罪 计算机取证 内存取证 内存获取 内存分析 易失性信息 内存取证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等同原则适用限制条件的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谭筱清 王燕仓 《知识产权》 CSSCI 2004年第2期27-31,共5页
在专利侵权判定的案件中,等同原则的适用一直是其中的难点。近几年等同原则在美国的司法审判实践中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动态,与其相关的理论也得到不断完善,该问题再次引起了国内一些学者的关注。我国在司法实践中对等同原则的理解、... 在专利侵权判定的案件中,等同原则的适用一直是其中的难点。近几年等同原则在美国的司法审判实践中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动态,与其相关的理论也得到不断完善,该问题再次引起了国内一些学者的关注。我国在司法实践中对等同原则的理解、适用存在着困难和偏差,也凸显了理论上所存在的缺陷和空白。本刊组织的这三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等同原则适用应考虑的因素和限制条件问题,探讨了等同原则和公知技术抗辩在侵权判定适用时产生的交叉和冲突,对比分析了我国和美国在审判实践中对相似案例判决上的差别。等同原则及对适用等同原则的限制理论上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在实践中如何更加准确和客观公正的理解和运用,需要我们共同的思考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同原则 限制条件 专利侵权行为 专利申请人 号利审查 保护范围 专利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司法解释规范化的思考 被引量:4
12
作者 秦瑜 刘峥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3-59,共7页
关键词 中国 司法解释 规范化 主体 权限界定 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认不侵权案的受理条件及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汤茂仁 管祖彦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39,共6页
本文在对国内现有确认不侵权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之上,着重就确认不侵权案件的受理条件、管辖标准、反诉及其他诉的合并,以及与相关行政诉讼的协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审理思路。
关键词 确认不侵权 受理条件 相关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问题探讨——以实证分析为视角 被引量:60
14
作者 宋健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19,共10页
当前关于知识产权案件损害赔偿额高与低的争论,通过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更具有客观性与事实说服力,有助于就提高司法保护力度精准发力。法定赔偿具有解决损害赔偿计算难的优越性,并非司法判赔数额较低的制度性原因。权利人... 当前关于知识产权案件损害赔偿额高与低的争论,通过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更具有客观性与事实说服力,有助于就提高司法保护力度精准发力。法定赔偿具有解决损害赔偿计算难的优越性,并非司法判赔数额较低的制度性原因。权利人主张较高赔偿额应当加强举证,而司法亦应当避免举证与判赔之间的恶性循环。假定许可费以及研发费用可以作为确定赔偿额的合理参照。合理律师费的判赔应当体现"优质优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损害赔偿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标权滥用的司法规制 被引量:23
15
作者 宋健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3-39,共7页
近年来,我国商标申请注册量极速攀升,除正常商业使用需求外,更多增量来自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抢注、恶意囤积,以及为防止被诉侵权,许多企业不得已大量进行的防御性注册。商标制度失序异化的结果,极大增加了企业营运成本,造成商标行政... 近年来,我国商标申请注册量极速攀升,除正常商业使用需求外,更多增量来自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抢注、恶意囤积,以及为防止被诉侵权,许多企业不得已大量进行的防御性注册。商标制度失序异化的结果,极大增加了企业营运成本,造成商标行政司法资源的极大耗费,亦助长了商标领域日趋严重的不诚信行为。本文通过两则典型案例,探析禁止商标权滥用原则的内涵和商标权滥用的构成要件,提出要更加明确禁止权利滥用的司法指引,通过加强商标权滥用案件的裁判,加大相关损害赔偿责任力度,推动驰名商标认定的理性回归,实现有效遏制商标权恶意注册及其滥用的政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商标权滥用 司法规制 恶意抢注 驰名商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以承受之重——论审判权在涉诉信访中的限度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玉岭 杨志刚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3-136,160,共4页
在汹涌的信访不信法的信访潮冲击和"稳定压倒一切"的口号下,审判权的限度常因满足个别信访者的非分要求而屡遭突破。现行涉诉信访机制在功能上的错位,让审判权承载了难以承受的使命和过份的期望,结果是不但分内事做不太好,分... 在汹涌的信访不信法的信访潮冲击和"稳定压倒一切"的口号下,审判权的限度常因满足个别信访者的非分要求而屡遭突破。现行涉诉信访机制在功能上的错位,让审判权承载了难以承受的使命和过份的期望,结果是不但分内事做不太好,分外事做得更不好。根据涉诉信访的本质特征,以法治化、理性化为目标,改革和完善涉诉信访机制,使其符合审判权限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诉信访 审判权限度 功能错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合理注意义务+实质性损害”判断标准的解读--以“东风”案为例 被引量:22
17
作者 宋健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8-36,共9页
近十余年来,对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问题的研究从未中断过,且伴随热点案件引发阶段性热议。通过梳理我国涉外定牌加工司法实践,分析该领域裁判标准及理由的变化及成因,提出单一性裁判标准难以妥当解决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争议,极易导... 近十余年来,对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问题的研究从未中断过,且伴随热点案件引发阶段性热议。通过梳理我国涉外定牌加工司法实践,分析该领域裁判标准及理由的变化及成因,提出单一性裁判标准难以妥当解决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争议,极易导致商标法适用的困境。"合理注意义务+实质性损害"裁判标准,符合综合考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和知识产权保护公共政策属性的要求,并能够体现商标法适用与司法保护政策的妥当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定牌加工 裁判标准 裁判理由 标准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家证人制度在知识产权诉讼中的运用及其完善 被引量:17
18
作者 宋健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34,共10页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专家证人诉讼制度。专家证人制度在各国,尤其是英美法系国家证据法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制度,对于解决技术事实争议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知识产权审判实践一直在积极尝试技术专家证人制度...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专家证人诉讼制度。专家证人制度在各国,尤其是英美法系国家证据法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制度,对于解决技术事实争议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知识产权审判实践一直在积极尝试技术专家证人制度的适用。即根据现行司法解释关于诉讼辅助人制度的规定,同时借鉴域外法的规定,探索当事人聘请专家证人与法庭指定专家证人相结合的方式,协助法庭查明相关技术事实。有关专家证人适格性标准、专家证人出庭方式、专家意见可采性标准以及裁判文书表述等的相关研究,一方面满足了解决技术事实认定难的司法现实需求,另一方面也为专家证人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不断积累了经验。实践证明,通过司法实践不断加强实际操作,总结、研究并提炼相应规则,专家证人制度在知识产权诉讼中完全可以与传统司法技术鉴定制度并行存在并获得发展。尽管专家证人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困难重重,但稳步推进是知识产权审判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证人 法庭审判模式 专家证人意见可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式诉辩交易制度的法理思考 被引量:3
19
作者 薛剑祥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8-181,共4页
近年来 ,司法机关从司法方式、司法机构内部管理到司法体制等不同层面有序地推进改革 ,取得了初步成效。无论是法理界还是司法界都有一个共同的改革思维观 ,既要继承和发扬司法领域中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又要针对司法的前沿问题 ,探索... 近年来 ,司法机关从司法方式、司法机构内部管理到司法体制等不同层面有序地推进改革 ,取得了初步成效。无论是法理界还是司法界都有一个共同的改革思维观 ,既要继承和发扬司法领域中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又要针对司法的前沿问题 ,探索一条新的司法途径。在刑事诉讼中 ,诉辩交易就是一个值得争议的热点话题。笔者认为 ,已经有多种诉辩交易的雏形和具备存在诉辩交易的理论依据。本文拟对诉辩交易法律制度存在的理论依据及适用问题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辩交易制度 司法领域 法理思考 适用问题 司法途径 司法机构 司法体制 改革 中国式 内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若干问题实证探微 被引量:1
20
作者 郇习顶 郇习峰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6-158,共3页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对象即"证据"范围不应当无限制宽泛,而应当限于刑事证据,对伪造民事证据、行政证据的行为应非犯罪化;犯罪行为人帮助抛弃昏迷中的被害人在实质意义上具有帮助毁灭证据的性质;本罪的配...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对象即"证据"范围不应当无限制宽泛,而应当限于刑事证据,对伪造民事证据、行政证据的行为应非犯罪化;犯罪行为人帮助抛弃昏迷中的被害人在实质意义上具有帮助毁灭证据的性质;本罪的配刑不能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即罪刑不均衡,应当设置与包庇罪相对应的刑罚档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证据 被害人 配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