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哈特曼探测器的光学传递函数测量方法研究
1
作者 张黄轲 李子凡 +4 位作者 施文恺 毛红敏 陆焕钧 樊丽娜 曹召良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9-829,共11页
为实现光学传递函数的低成本、实时测量,本文提出基于哈特曼探测器的光学传递函数测量方法。首先,基于哈特曼探测器的测量波面,给出光学传递函数的测量方法。然后,设计传函测量光路,并给出焦深、像差和焦距的测量方法。同时,设计了物镜... 为实现光学传递函数的低成本、实时测量,本文提出基于哈特曼探测器的光学传递函数测量方法。首先,基于哈特曼探测器的测量波面,给出光学传递函数的测量方法。然后,设计传函测量光路,并给出焦深、像差和焦距的测量方法。同时,设计了物镜像差的标定光路,并给出标定方法。最后,搭建实验光路,实现了单透镜的调制传递函数(MTF)、像差、焦距、焦深及色差的测量。结果显示,该方法实现了0~1°视场透镜的MTF测量;透镜的像散、慧差及球差分别为0.114λ、0.128λ和0.02λ;0°视场下透镜的色差在红、绿、蓝三个波长下分别为0.047λ、0.055λ、0.048λ,1°视场下增长到0.117λ、0.176λ和0.154λ;焦深为0.454 mm,误差2%,焦距为74.6 mm,误差0.8%。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能够实现透镜的传函测量,为光学系统传函的低成本、实时测量提供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特曼探测器 光学传递函数 像差 焦距测量 色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溶致液晶制备拉曼光谱增强基底的新冠病毒检测
2
作者 叶佳伟 唐一博 +5 位作者 李科良 宋从喜 徐浩然 毛红敏 陆焕钧 曹召良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8-597,共10页
基于溶致液晶制备银纳米花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基底,实现了对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的定量检测。首先设计新冠病毒的拉曼光谱检测方案,并利用溶致液晶软模板和电化学沉积技术制备SERS基底... 基于溶致液晶制备银纳米花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基底,实现了对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的定量检测。首先设计新冠病毒的拉曼光谱检测方案,并利用溶致液晶软模板和电化学沉积技术制备SERS基底。然后,研究了SERS基底的光谱一致性和不同基底的检测差异,为新冠病毒的定量检测提供技术保障。接着,分析了SERS基底对S蛋白的检测灵敏度,其检出限为2×10^(-6)mg/mL。最后,研究新冠病毒的定量检测方法,得到S蛋白浓度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强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得出检测模型的测量误差为4×10^(-7)mg/mL。本文基于溶致液晶制备SERS基底的技术为新冠病毒刺突蛋白高灵敏的定量测量提供了依据,也为其他蛋白的检测提供了可行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致液晶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拉曼光谱 新冠病毒刺突蛋白 高灵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旋光束轨道角动量的十字线检测法
3
作者 王彤 熊晗 +1 位作者 王华鑫 来右丽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3-810,共8页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十字线衍射进行涡旋光束OAM检测的方法,其远场分布中与OAM相关的主亮斑包含了入射光束的大部分能量(50%~84%),且不存在干扰检测的次亮斑。相比之下,传统小孔衍射法中的主亮斑能量比例极低,尤其是7阶拓扑荷以上的远场主...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十字线衍射进行涡旋光束OAM检测的方法,其远场分布中与OAM相关的主亮斑包含了入射光束的大部分能量(50%~84%),且不存在干扰检测的次亮斑。相比之下,传统小孔衍射法中的主亮斑能量比例极低,尤其是7阶拓扑荷以上的远场主亮斑中只包含不到1%的入射光束能量,且拓扑荷级数越高,次亮斑的干扰性越强。因此,十字线测量法对弱涡旋光束的检测尤为适用,这对于远程的自由空间光通讯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 涡旋光束 轨道角动量 拓扑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压驱动的穆勒矩阵高速测量方法
4
作者 巩忠轩 李子凡 +6 位作者 龚君豪 韩琪锐 于壁君 毛红敏 樊丽娜 陆焕钧 曹召良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2-1142,共11页
为实现穆勒矩阵的高速测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过压驱动的穆勒矩阵高速测量方法。首先,建立基于液晶的穆勒矩阵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待测物穆勒矩阵的测量可行性。其次,给出了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的过压驱动方法,并利用过压驱动技术缩短了... 为实现穆勒矩阵的高速测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过压驱动的穆勒矩阵高速测量方法。首先,建立基于液晶的穆勒矩阵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待测物穆勒矩阵的测量可行性。其次,给出了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的过压驱动方法,并利用过压驱动技术缩短了偏振态的切换时间。最后,实验测量了空气、偏振片及1/4波片的穆勒矩阵。实验结果表明:6个偏振态的生成频率从71Hz提升到417Hz,穆勒矩阵的测量频率从10Hz提升到60Hz,提升约6倍;同时,穆勒矩阵测量均方误差(MSE)优于0.0004,消光比优于750∶1,椭偏度低于1.06%。上述结果表明:过压驱动方法能够实现穆勒矩阵的高速测量,从而为动态偏振分析、光学元件在线质检、生物医学成像等实时检测领域提供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勒矩阵 过压驱动 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 偏振态切换 相位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