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高校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管理与经验交流
1
作者 田晓彦 杨文浩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8-93,共6页
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ABSL-3)作为国家新发再发传染病的生物安全体系基础支撑平台,为研究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预防和治疗手段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硬件基础。ABSL-3实验室也为高校“产学研”结合提供了重要支撑。ABSL-3实... 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ABSL-3)作为国家新发再发传染病的生物安全体系基础支撑平台,为研究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预防和治疗手段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硬件基础。ABSL-3实验室也为高校“产学研”结合提供了重要支撑。ABSL-3实验室正常运行和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离不开应急预案工作的精心策划和有效实施。此外,实验室合理的设计和布局也是规避和降低意外事故的关键因素。本文结合扬州大学ABSL-3建设管理实践,从应急预案准备工作入手对实验室建设布局、日常运行及污水处理、终末消毒具体措施和突发事件处置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展开介绍,以期为今后操作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应急准备 日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德育渗透的高质量互动式教学在《动物保护概论》课程中的实践——以家禽保护教学为例
2
作者 胡增垒 陈玉 +3 位作者 刘丹丹 张成成 郇长超 胡娇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6-151,共6页
为了顺应新农科背景下培养综合型“大爱”兽医人才的时代要求,解决《动物保护概论》家禽保护教学课程思政乏味、理论与实际联系不紧密的问题,文章开展德育渗透的高质量互动式教学改革。结果显示:与传统灌输式模式相比,德育渗透的高质量... 为了顺应新农科背景下培养综合型“大爱”兽医人才的时代要求,解决《动物保护概论》家禽保护教学课程思政乏味、理论与实际联系不紧密的问题,文章开展德育渗透的高质量互动式教学改革。结果显示:与传统灌输式模式相比,德育渗透的高质量互动式教学显著提升学习效果。具体体现在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明显提高,平均成绩由75.4分增至78.8分,且低分数学生人数明显减少;作业完成度更高,比例由84.7%增至95.34%;作业正确率更高,比例由81.25%增至98.41%;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进一步提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与社会生活契合度”方面打分高达4.96分。研究表明,家禽保护教学环节中实施德育渗透的高质量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促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保护概论》 德育 互动式教学 家禽保护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部分规模化养殖场肉羊口蹄疫及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燕 刘雨婷 +2 位作者 曹思宇 成大荣 邢华 《现代畜牧兽医》 2021年第2期54-56,共3页
为了解江苏部分地区规模化肉羊场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的免疫情况,采用ELISA法对2017~2019年江苏省7个地区规模化养殖场的临床健康肉羊血液样品进行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2017年,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70.85%,达到国家规定... 为了解江苏部分地区规模化肉羊场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的免疫情况,采用ELISA法对2017~2019年江苏省7个地区规模化养殖场的临床健康肉羊血液样品进行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2017年,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70.85%,达到国家规定(70%);2018和2019年,未达到国家规定。2017、2018、2019年,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3.97%、75.71%和83.33%,均符合国家规定。结果表明,应进一步加强肉羊口蹄疫的免疫接种,有助于该地区其他动物口蹄疫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羊 口蹄疫 小反刍兽疫 抗体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动物福利相关问题及改善措施 被引量:3
4
作者 郇长超 胡娇 高崧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3-116,共4页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新时代,实验动物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相关各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然而,我国实验动物福利起步比较晚,关于实验动物福利的普及工作和立法的滞后性也较为明显。论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新时代,实验动物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相关各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然而,我国实验动物福利起步比较晚,关于实验动物福利的普及工作和立法的滞后性也较为明显。论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分析归纳了多年实际工作中发现的实验动物福利相关的诸多问题。针对目前国内实验动物福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动物福利相关制度的建设,重视实验动物福利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水平并改善运输条件,实验人员遵循实验动物的3R原则等相关措施,可推动人类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心灵深处塑造对实验动物福利的理解和道德认知,从而使我国的实验动物福利与国际标准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动物福利 实验动物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课教学法在《动物寄生虫病学》中的应用与成效--以家禽寄生虫病教学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丹丹 胡娇 +4 位作者 候照峰 秦涛 王志强 陶建平 许金俊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2-155,共4页
为解决家禽寄生虫病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开展微课教学模式改革。选取重点、难点,修订教学计划,设计微课教学,并通过课程考核制度对微课教学的应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与传统教学模式班级相比,应用微课教学模式班级... 为解决家禽寄生虫病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开展微课教学模式改革。选取重点、难点,修订教学计划,设计微课教学,并通过课程考核制度对微课教学的应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与传统教学模式班级相比,应用微课教学模式班级,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临床实战能力、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和考核优良率均有所提升。微课教学2020级的期末考试卷面平均成绩为82.4分,显著高于传统教学2019级(76.7分)和2020级(77.5分)(P<0.05),其中,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模拟题平均得分为22.7分,显著高于传统教学2019级(21.4分)和2020级(21.9分)(P<0.05)。微课教学2020级的课程目标总达成度为0.939,高于传统教学2019级(0.902)和2020级(0.891)。研究表明家禽寄生虫病教学环节中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并促进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寄生虫病学》 家禽 微课 应用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6
作者 张娣 张靖琳 +1 位作者 李斌 崔胜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0期217-220,共4页
动物生理学是高等农业院校畜牧学、兽医学、实验动物学及其相关动物科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对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分析了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教学改革措施,具体包括优化教学... 动物生理学是高等农业院校畜牧学、兽医学、实验动物学及其相关动物科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对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分析了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教学改革措施,具体包括优化教学内容、教学与科研充分融合、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思政教育与教学充分融合方面内容,以期为相关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生理学课程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思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传染病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以扬州大学为例
7
作者 周建卫 冯旭飞 胡顺林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10期167-170,共4页
为了探索《动物传染病学》课程教学的开展方式和效果,文章挖掘了5种重要传染病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将融入教学过程中。随后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初步评估课程思政教学的开展效果,结果表明,课程思政的开展可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专业认... 为了探索《动物传染病学》课程教学的开展方式和效果,文章挖掘了5种重要传染病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将融入教学过程中。随后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初步评估课程思政教学的开展效果,结果表明,课程思政的开展可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专业认同感、人文精神以及法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传染病 本科教学 动物医学专业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小囊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佳 马卓 +3 位作者 于畅 王丹丹 张金龙 马志禹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5-109,共5页
圆小囊(SR)是兔回肠末端与盲肠相接处形成的一个壁厚而膨大的圆囊,主要由丰富的淋巴组织构成,为兔特有的外周免疫器官。圆小囊在兔的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消化吸收、免疫防御、神经内分泌等多种生理功能。圆小囊结构特殊、功... 圆小囊(SR)是兔回肠末端与盲肠相接处形成的一个壁厚而膨大的圆囊,主要由丰富的淋巴组织构成,为兔特有的外周免疫器官。圆小囊在兔的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消化吸收、免疫防御、神经内分泌等多种生理功能。圆小囊结构特殊、功能复杂,在科学试验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参考意义,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阔发展前景。论文从圆小囊的解剖学、组织学、影像学等方面总结了其结构特征,对圆小囊多种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并对圆小囊抗菌肽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旨在为今后以圆小囊为研究对象的学者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为宠物兔疾病临床诊断以及推动圆小囊抗菌肽的研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小囊 结构 生理功能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抗菌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可通过影响大鼠肠道菌群致大脑皮质氧化应激
9
作者 陆乐 罗贤祖 +6 位作者 黄心昱 邹辉 顾建红 刘学忠 卞建春 刘宗平 袁燕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40-3547,共8页
旨在探究镉是否可通过影响大鼠肠道菌群致大脑皮质氧化应激,将20只21日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on组)和镉组(Cd组),预饲养1周。镉组大鼠每天每只按每千克体重10 mg的剂量灌胃氯化镉(CdCl2),对照组大鼠每天每只灌胃等量双蒸水。... 旨在探究镉是否可通过影响大鼠肠道菌群致大脑皮质氧化应激,将20只21日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on组)和镉组(Cd组),预饲养1周。镉组大鼠每天每只按每千克体重10 mg的剂量灌胃氯化镉(CdCl2),对照组大鼠每天每只灌胃等量双蒸水。4周后取大鼠新鲜粪便,制成粪菌悬液,随后将大鼠解剖采集大脑皮质。另将20只21日龄雌性Wistar大鼠用混合抗生素灌胃1周构建伪无菌模型后,随机分成粪菌移植对照组(FMTCon组)和粪菌移植镉组(FMTCd组),FMTCon组大鼠每天每只每千克体重灌胃10 mL上述对照组大鼠粪菌悬液,FMTCd组大鼠每天每只每千克体重灌胃10 mL上述镉组大鼠粪菌悬液,处理4周后,解剖采集大鼠大脑皮质。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NADH醌脱氢酶1(NQO-1)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镉组大鼠大脑皮质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GSH含量、CAT和T-SOD活性、T-AOC、Nrf2和NQO-1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FMTCon相比,FMTCd组大鼠大脑皮质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GSH含量、CAT活性、Nrf2和NQO-1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T-SOD活性和T-AOC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镉可以通过影响大鼠肠道菌群引起大脑皮质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大鼠 大脑皮质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oup_3798基因的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0
作者 王双娟 康喜龙 +6 位作者 杨燕娇 王新为 阮燕雨 孟闯 耿士忠 焦新安 潘志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46,共7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的PCR方法,试验利用全基因组分析鸡常见血清型沙门氏菌,从中筛选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特异性基因group_3798,并针对该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PCR方法,测定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符...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的PCR方法,试验利用全基因组分析鸡常见血清型沙门氏菌,从中筛选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特异性基因group_3798,并针对该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PCR方法,测定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符合率,应用粪便模拟样品及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的雏鸡泄殖腔拭子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家禽沙门氏菌中,group_3798特异性存在于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基因组,建立的PCR方法能在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特异性扩增出924 bp的目的条带,而其他血清型沙门氏菌和非沙门氏菌均无扩增条带;基因组与菌液浓度检测限分别为2.593 pg/μL和8 CFU/mL;与国家标准中所述方法相比,对鸡白痢沙门氏菌临床分离株的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鸡粪便模拟样品中可以特异性检测出鸡白痢沙门氏菌,未增菌培养时检测限为106 CFU/g;使用PCR方法和国家标准中所述方法同时检测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48 h后雏鸡泄殖腔样品,检测结果一致。研究表明,建立的PCR方法可用于鸡粪便和泄殖腔拭子样品中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检测,为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 group_3798基因 PCR 粪便 泄殖腔拭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番鸭NMB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和组织表达分析
11
作者 张莹 陈广振 +6 位作者 刘梅 李红霞 俞燕 贾雪波 李雯倩 范建华 马志禹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05-1715,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克隆半番鸭神经介素B(NMB)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检测NMB基因在半番鸭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根据NCBI数据库中鸭NMB基因的预测序列(登录号:XM_027466185.2)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半番鸭NMB基因片段,克... 【目的】本研究旨在克隆半番鸭神经介素B(NMB)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检测NMB基因在半番鸭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根据NCBI数据库中鸭NMB基因的预测序列(登录号:XM_027466185.2)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半番鸭NMB基因片段,克隆后测序获得NMB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半番鸭NMB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并构建遗传进化树;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MB基因mRNA在半番鸭体内多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本试验克隆获得了半番鸭NMB基因,其CDS序列长度为387 bp,编码128个氨基酸,包括14个氨基酸(GNLWATGHFMGKKS)的蛙皮素保守结构域,与鸡、小鼠、猪、牛和人的NMB的保守结构域完全相同。相似性比对发现,半番鸭与鸡NMB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较高,分别为87.9%和89.8%,与其他动物的相似性较低;半番鸭NMB在进化上与鸡亲缘关系较接近,与牛、马、猪、犬等家畜较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半番鸭NMB蛋白属于亲水性蛋白,其N-端22个氨基酸为信号肽,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中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分别占53.91%、14.06%、7.03%和25.00%,半番鸭NMB蛋白主要与NMBR和GRPR蛋白结合发挥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NMB基因mRNA在半番鸭中枢和外周多个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以空肠为对照,NMB基因在中枢的小脑、大脑和视叶表达量相对较高(P<0.01),在外周的气管、肺脏、松果体、甲状腺、肾脏和尾脂腺表达量相对较高(P<0.01)。另外,NMB基因mRNA在不同性别半番鸭体内的表达趋势基本一致,但在在小脑和胰腺等组织中母鸭比公鸭NMB基因mRNA的表达量相对较高(P<0.01),但在松果体和肾脏等组织中则相反(P<0.01;P<0.05)。【结论】半番鸭NMB蛋白具有蛙皮素的保守结构域,与鸡的亲缘关系最近、蛋白相似性高,属于亲水性蛋白,有信号肽。NMB基因在半番鸭多个中枢(小脑、大脑和视叶)和外周(松果体、肾脏、尾脂腺、甲状腺和气管等)组织器官中高表达。以上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半番鸭NMB基因的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番鸭 NMB基因 克隆 表达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聚咪唑材料对沙门氏菌抑菌性能的评价及其初步应用
12
作者 王野 梁敬时 +5 位作者 邹紫阳 李青 康喜龙 焦新安 孟闯 潘志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4-75,共12页
研究旨在探究一类高效安全的抑菌材料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及其在家禽沙门菌防控中的应用潜力。试验通过化学合成3种聚咪唑(Polyimidazolium,PIM)PIM0、PIM1、PIM2,测定其对肠炎沙门氏菌和肯塔基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 研究旨在探究一类高效安全的抑菌材料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及其在家禽沙门菌防控中的应用潜力。试验通过化学合成3种聚咪唑(Polyimidazolium,PIM)PIM0、PIM1、PIM2,测定其对肠炎沙门氏菌和肯塔基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生长曲线、存活率的影响评价其抑菌性能;通过测定其对HeLa和HD11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BALB/c小鼠体重等生理变化和存活情况的影响评价其安全性;通过测定其对模拟家禽生产中地面和设备的瓷砖和不锈钢板表面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评价其在家禽沙门氏菌防控中的应用潜能。结果显示:3种聚咪唑对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PIM2的MIC值为2μg/mL,低浓度(10μg/mL)时即可抑制细菌生长,高浓度(100μg/mL)时完全抑制细菌生长,显示其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最好;HeLa细胞和HD11细胞在不同浓度的3种聚咪唑中均有较高的存活率,其中在PIM0中存活率最高,达80%以上;3种聚咪唑灌胃后的小鼠在21 d的试验周期内存活率为100%,高浓度PIM2(1000μg/mL)处理后肝细胞变性及盲肠损伤,但整体损伤程度较低;PIM2杀菌效果最好,低浓度(10μg/mL)抑菌率(Inhibition rate,IR)达99.8%以上。研究表明,3种聚咪唑均有较好的沙门氏菌抑菌效果且安全性较高,表现出在家禽养殖和屠宰过程中沙门氏菌控制中的应用潜能,为进一步开展家禽生产过程中沙门氏菌的现场防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聚咪唑 化学合成 抑菌性能 家禽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害艾美耳球虫配子体抗原基因DNA疫苗的构建与免疫保护效果评价
13
作者 冯永翠 Naing Htet Aung +7 位作者 张馨尹 汪飞燕 王乐乐 张露 朱玉 许金俊 陶建平 刘丹丹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87-1896,共10页
旨在评估毒害艾美耳球虫配子体抗原基因DNA疫苗的抗球虫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构建了配子体抗原基因的DNA疫苗pVAX-Engam59,并添加CpG ODN2006佐剂免疫雏鸡,通过间接ELISA和qRT-PCR方法分析雏鸡特异性抗体效价和细胞因子(IL-4、IFN-γ和T... 旨在评估毒害艾美耳球虫配子体抗原基因DNA疫苗的抗球虫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构建了配子体抗原基因的DNA疫苗pVAX-Engam59,并添加CpG ODN2006佐剂免疫雏鸡,通过间接ELISA和qRT-PCR方法分析雏鸡特异性抗体效价和细胞因子(IL-4、IFN-γ和TGF-β4)转录情况;最后,每只雏鸡经嗉囊感染2.5×10^(4)个毒害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观察各试验组的临床症状、血便排出情况,感染8 d后检测各试验组的卵囊排出量、增重、病变记分等,并计算抗球虫指数。结果表明,与空载体pVAX-1组、未免疫攻虫组、未免疫未攻虫组相比,pVAX-Engam59、pVAX-Engam59+CpG ODN2006免疫雏鸡后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显著升高(P<0.05),细胞因子IFN-γ、IL-4、TGF-β4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卵囊减少率分别为64.65%与64.48%,血便数以及病变记分显著降低、相对增重率显著增加(P<0.05);ACI值分别为156.02与159.72。综上,本研究成功构建了毒害艾美耳球虫配子体抗原基因的DNA疫苗,且与pVAX-Engam59相比,pVAX-Engam59+CpG ODN2006佐剂组免疫保护效果较好,二者均接近抗球虫中效水平,有望成为抗球虫病的候选DNA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害艾美耳球虫 配子体抗原基因 DNA疫苗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氏菌SifA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14
作者 苗苏南 何嘉文 +5 位作者 王静 夏泽淼 廖宗杰 赵一丁 焦新安 耿士忠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71,共8页
研究旨在制备沙门氏菌Sif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分析其亚类、腹水效价、亲和力和反应性,并初步应用于检测沙门氏菌感染巨噬细胞后SifA分泌的生物学特性。试验通过构建重组表达大肠杆菌BL21(DE3)/pET-28a-sifA和BL21(DE3)/pGEX-6P-1-sifA,... 研究旨在制备沙门氏菌Sif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分析其亚类、腹水效价、亲和力和反应性,并初步应用于检测沙门氏菌感染巨噬细胞后SifA分泌的生物学特性。试验通过构建重组表达大肠杆菌BL21(DE3)/pET-28a-sifA和BL21(DE3)/pGEX-6P-1-sifA,表达和纯化得到rHis-SifA和rGST-SifA蛋白,以rHis-SifA作为免疫抗原,rGST-SifA作为检测抗原,采用B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SifA单克隆抗体,并使用鼠源亚类鉴定试剂盒确定其亚类,间接ELISA方法测定其腹水效价和亲和力,Western blot分析其反应性、与肠杆菌科其他细菌交叉反应的特异性和巨噬细胞中沙门氏菌SifA的分泌特性,评价其效果或应用潜力。结果显示:成功制备10株单克隆抗体,其中单克隆抗体10G6亚型为IgG1,其效价达1.0×10^(6)以上,亲和常数为3.66×10^(9)/M,能特异性结合rHis-SifA和rGST-SifA蛋白,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8种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并能确定沙门氏菌感染巨噬细胞后SifA的分泌特性。研究表明,成功制备10株单克隆抗体,其中单克隆抗体10G6具有良好的特性,为沙门氏菌的研究和检测提供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SifA蛋白 单克隆抗体 应用 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新城疫基因Ⅶ型F蛋白重组火鸡疱疹病毒的构建及免疫保护评价
15
作者 沈沁儒 申可 +2 位作者 邵红霞 秦爱建 钱琨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5-57,共13页
为构建以火鸡疱疹病毒(Herpesvirus of turkey,HVT)为载体的表达基因Ⅶ型新城疫病毒(NDV)F蛋白的重组疫苗,研究将密码子优化的基因Ⅶ型NDV F基因插入转移载体质粒pT-sgA-eGFP-SV40-Fopt后,通过CRISPR/Cas9技术,将F基因插入HVT Fc126疫... 为构建以火鸡疱疹病毒(Herpesvirus of turkey,HVT)为载体的表达基因Ⅶ型新城疫病毒(NDV)F蛋白的重组疫苗,研究将密码子优化的基因Ⅶ型NDV F基因插入转移载体质粒pT-sgA-eGFP-SV40-Fopt后,通过CRISPR/Cas9技术,将F基因插入HVT Fc126疫苗株的US2区,获得重组疫苗rHVT-Fopt。将重组疫苗接种1日龄SPF鸡,28 d后攻毒以评价该重组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构建的转移载体质粒pT-sgA-eGFP-SV40-Fopt在CEF细胞中表达良好;该重组疫苗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且与HVT Fc126株的复制能力无显著差异;F基因在各主要脏器中均有表达且能诱导较高水平的体液免疫,对NDV F48E8强毒株的攻击能产生100%的免疫保护效力。研究表明,重组疫苗rHVT-Fopt可以作为针对鸡新城疫的候选新型疫苗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火鸡疱疹病毒 新城疫病毒 基因编辑 F蛋白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菌诱导宿主细胞炎症小体应答研究进展
16
作者 陈亚琴 潘志明 +1 位作者 焦新安 胡茂志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88,共6页
细胞内炎症小体应答是沙门菌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研究的热点之一。沙门菌感染激活宿主细胞内炎症小体通路,一方面可诱发细胞焦亡,有助于沙门菌的早期清除;另一方面可介导炎症小体依赖性细胞超活化,促进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产生。本文综... 细胞内炎症小体应答是沙门菌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研究的热点之一。沙门菌感染激活宿主细胞内炎症小体通路,一方面可诱发细胞焦亡,有助于沙门菌的早期清除;另一方面可介导炎症小体依赖性细胞超活化,促进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产生。本文综述了沙门菌感染激活宿主炎症小体的应答情况及其对获得性免疫产生的影响,以期为沙门菌致病机理和疾病防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炎症小体 细胞焦亡 细胞超活化 获得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血清4型禽腺病毒与HH9亚型禽流感病毒亚型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混合感染的鉴定 被引量:7
17
作者 梅梅 陆吉虎 +2 位作者 张雪花 唐应华 侯继波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59-62,共4页
试验对临床疑似血清4型禽腺病毒与H9亚型禽流感、新城疫混合感染鸡的病例进行了病毒分离与鉴定。通过接种鸡胚、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琼脂扩散试验、PCR鉴定,确定该病例为三种病毒混合感染。动物回归试验证明,1 000 ELD_(50)病毒量对2日... 试验对临床疑似血清4型禽腺病毒与H9亚型禽流感、新城疫混合感染鸡的病例进行了病毒分离与鉴定。通过接种鸡胚、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琼脂扩散试验、PCR鉴定,确定该病例为三种病毒混合感染。动物回归试验证明,1 000 ELD_(50)病毒量对2日龄SPF鸡致死率达到100%,剖检病变呈现典型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而H9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病变特征不明显,说明混合感染中血清4型禽腺病毒病变非常典型,H9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则呈现非典型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4型禽腺病毒 H9亚型禽流感病毒 新城疫病毒 混合感染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与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共感染增强鸡支气管堵塞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建军 陆小龙 +3 位作者 刘开拓 王晓泉 胡顺林 刘秀梵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4-110,共7页
为明确鸡支气管堵塞的发病原因,通过建立H9N2亚型、H7N9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PAIV)以及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单独或共感染SPF鸡的动物模型,对其临床症状、死亡率和组织病理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H9N2和H7N9亚型LPAIV分别单独... 为明确鸡支气管堵塞的发病原因,通过建立H9N2亚型、H7N9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PAIV)以及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单独或共感染SPF鸡的动物模型,对其临床症状、死亡率和组织病理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H9N2和H7N9亚型LPAIV分别单独感染组在感染后仅引起轻微的一过性临床症状,未出现呼吸道症状,未观察到试验鸡的死亡;而IBV单独感染组及与LPAIV(H9N2 AIV、H7N9 AIV)共感染组均能引起鸡的呼吸困难、张口喘、支气管堵塞等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并造成鸡死亡。IBV与LPAIV共感染组鸡的死亡率(IBV+H9N2AIV:40%;IBV+H7N9 AIV:45%)明显高于IBV单独感染组(15%)。临床剖检病死鸡均可观察到组织学病变,其中共感染组发病鸡支气管堵塞更加严重。研究结果揭示了IBV与LPAIV共感染增强鸡支气管堵塞的现象,对鸡呼吸道感染的科学防控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支气管堵塞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共感染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σC基因序列分析
19
作者 李婷 张成成 +2 位作者 王秀玲 张小荣 吴艳涛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20-2524,共5页
旨在研究安徽地区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的流行现状及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从安徽一养殖场患有脾梗死的麻鸭中分离出1株NDRV,命名为AH812。通过RT-PCR、鸭胚分离鉴定及动物致病性试验,结合σC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的病毒为NDRV,... 旨在研究安徽地区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的流行现状及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从安徽一养殖场患有脾梗死的麻鸭中分离出1株NDRV,命名为AH812。通过RT-PCR、鸭胚分离鉴定及动物致病性试验,结合σC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的病毒为NDRV,纯净性试验显示,其他常见病原(鸭肝炎病毒、鸭坦布苏病毒、番鸭细小病毒、腺病毒与鸭圆环病毒)均为阴性;致病性试验通过腿部肌肉途径注射0.5ml分离病毒AH812(TCID50=10-4.25/0.1 mL),雏鸭出现脾肿大、出血等典型症状。序列分析表明,分离株AH812与2020年山东分离株NDRV-N7(登录号:MW030529.1)亲缘关系最近。综上,本研究成功分离得到1株NDRV病毒AH812,对麻鸭有较强的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 分离 鉴定 σC基因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血液寄生虫耐药性研究进展
20
作者 柳志成 车金 +13 位作者 柴宜均 杨来康 陈伟 李丽霞 贠秀君 马艳萍 吴韬 徐利军 杨小梅 马利军 马长春 马鹏 关贵全 殷宏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1,共5页
血液寄生虫的感染对牲畜种群构成严重威胁。最常见的牛血液寄生虫为锥虫、泰勒虫、巴贝斯虫和无浆体,这些血液寄生虫每年给全世界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抗寄生虫药物种类单一且被长期重复使用,使得全世界牛血液寄生虫耐药性的... 血液寄生虫的感染对牲畜种群构成严重威胁。最常见的牛血液寄生虫为锥虫、泰勒虫、巴贝斯虫和无浆体,这些血液寄生虫每年给全世界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抗寄生虫药物种类单一且被长期重复使用,使得全世界牛血液寄生虫耐药性的问题日益严重。本文概述了寄生虫耐药性的产生及表现形式,列举了国内外部分抗血液寄生虫药物耐药性的现状,分析了各药物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总结了一些血液寄生虫耐药性的分析方法,旨在为科研和生产实践中血液寄生虫耐药性的分析及药物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寄生虫 耐药性 锥虫 泰勒虫 巴贝斯虫 无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