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制剂技术“思政融合+岗课赛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
1
作者 靳丽梅 王丽 赵吉宇 《山东畜牧兽医》 2025年第7期96-98,101,共4页
中药制剂技术是中药制药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专业课程。为了充分对接中药制药企业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需要,打破授课内容与实践南辕北辙的痛点,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对接行业产业需求,充分分析了专业岗位、核心能力和... 中药制剂技术是中药制药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专业课程。为了充分对接中药制药企业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需要,打破授课内容与实践南辕北辙的痛点,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对接行业产业需求,充分分析了专业岗位、核心能力和课程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重要性,围绕“岗课赛证”进行课程设计,培养树立“仁、和、精、诚”的中医药核心价值理念的课程思政目标,创新中药制剂技术专门人才培养,提出了构建“课程思政融合+岗课赛证融通”课程体系并在教学中进行应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制剂技术 课程思政 岗课赛证 课程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ESIPT“关-开”型Cys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应用
2
作者 韩秋敏 李登超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4-269,共6页
以2-氨基苯硫酚和4-羟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的2-(4-羟基苯基)苯并噻唑(4HBT)为荧光团,以丙烯酰氯为识别单元,设计并合成了一种ESIPT“关-开”型半胱氨酸(Cys)荧光探针4HBT-AC。通过~1H-NMR和^(13)C-NMR波谱对4HBT-AC进行了结构表征。吸收... 以2-氨基苯硫酚和4-羟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的2-(4-羟基苯基)苯并噻唑(4HBT)为荧光团,以丙烯酰氯为识别单元,设计并合成了一种ESIPT“关-开”型半胱氨酸(Cys)荧光探针4HBT-AC。通过~1H-NMR和^(13)C-NMR波谱对4HBT-AC进行了结构表征。吸收光谱实验结果表明,探针4HBT-AC溶液的最大吸收峰为302 nm,而加入Cys后,最大吸收峰变为318 nm;荧光光谱系列实验结果显示,在302 nm激发波长下,最大发射波长为380 nm,荧光强度增强约107倍;最适pH在7.0左右;响应时间为16 min;在0~60μmol/L范围内,荧光强度与Cys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1 1,检测限为0.12μmol/L;该探针对Cys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强。通过HPLC分析检测反应过程确定了4HBT-AC与Cys的响应机理。用测试纸和薄层硅胶板对探针响应Cys的荧光分析进行了初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IPT 荧光探针 半胱氨酸 2-(4-羟基苯基)苯并噻唑 丙烯酰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QAMS多指标成分联合OPLS-DA及加权TOPSIS模型的喜树果药材质量评价
3
作者 李思阳 李更东 闫宇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76-1385,共10页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喜树果中9个成分含量同步检测方法,筛选影响其质量的差异标志物,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对7省18个批次喜树果样品进行回流提取,提取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喜树果中9个成分含量同步检测方法,筛选影响其质量的差异标志物,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对7省18个批次喜树果样品进行回流提取,提取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和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法建立喜树果质量优劣评价模型,对其质量差异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3,4′-O-二甲基鞣花酸、丁香酸、10-羟基喜树碱、喜树碱、10-甲氧基喜树碱、三叶豆苷、短小蛇根草苷、金丝桃苷和喜果苷分别在0.51-12.75、0.23-5.75、3.21-80.25、4.45-111.25、1.88-47.00、0.41-10.25、2.05-51.25、0.34-8.50和7.95-198.75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6.95%-100.06%(RSD<2.0%);18批样品聚为3类;喜果苷、10-羟基喜树碱、喜树碱、10-甲氧基喜树碱和短小蛇根草苷可能是影响喜树果产品质量主要潜在标志物;加权TOPSIS法分析结果显示18批喜树果质量评价贴近度(Jb)在0.1090-0.7385,其中S14最大(0.7385)。结论建立了同时测定喜树果中9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采用OPLS-DA及加权TOPSIS法进行客观全面评价,可用于喜树果质量差异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果 高效液相色谱法 化学计量学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 加权TOPSIS法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R-20b-5p/TXNIP通路探讨羟基喜树碱脂质体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脏线粒体动力学的影响
4
作者 李思阳 李更东 闫宇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1-528,共8页
基于miR-20b-5p/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hioredoxin interacting protein,TXNIP)通路探讨羟基喜树碱脂质体(hydroxycamptothecin liposomes,HCPTL)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脏线粒体动力学的影响。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al ligation,... 基于miR-20b-5p/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hioredoxin interacting protein,TXNIP)通路探讨羟基喜树碱脂质体(hydroxycamptothecin liposomes,HCPTL)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脏线粒体动力学的影响。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al ligation,UUO)法成功构建梗阻性肾病大鼠模型后分别用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HCPTL、HCPTL+miR-20b-5p antagomir(miR-Ant)干预,检测血清中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观察肾组织纤维化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变化;评估肾组织中线粒体结构、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chondrial fusion protein 2,MFN2)、动力相关蛋白1(dynamic related protein 1,DRP1)平均光密度值、miR-20b-5p表达及TXNIP、MFN2、DRP1蛋白变化。结果显示,HCPT、HCPTL干预后,UUO大鼠呈蓝染的纤维化区域减少,线粒体基质肿胀、嵴破裂等现象有所缓解,血清中SCR、BUN降低,肾组织中SOD水平、线粒体膜电位、MFN2平均光密度值、miR-20b-5p表达及MFN2蛋白表达升高,肾组织中MDA水平、DRP1平均光密度值、TXNIP、DRP1蛋白表达降低,且HCPTL干预后的对应变化趋势更明显(P<0.05);miR-Ant减弱了HCPTL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脏线粒体动力学的改善作用。以上结果表明HCPTL可能通过调控miR-20b-5p/TXNIP通路改善肾脏线粒体动力学,增强抗氧化应激能力,进而抑制梗阻性肾病大鼠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喜树碱脂质体 梗阻性肾病 miR-20b-5p 线粒体动力学 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凯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67-69,共3页
针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系统性不强、可操作性差、形式单一、企业参与度低等问题,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校企要共建"全程化、多层次、分阶段"职业指导体系,要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推行"双导师制"、共建"专... 针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系统性不强、可操作性差、形式单一、企业参与度低等问题,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校企要共建"全程化、多层次、分阶段"职业指导体系,要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推行"双导师制"、共建"专家工作站"、共建"高端定制班",并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高职院校 全程化 职业指导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Q-TOF-MS分析陈皮中多甲氧基黄酮部位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2
6
作者 唐惠玲 张竞研 +5 位作者 谭冰艳 孙颖 宋金瑶 张奕阳 李心如 康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23-1233,共11页
目的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陈皮中的多甲氧基黄酮部位进行富集,进一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HPLC-Q-TOF-MS)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陈皮提取物经D101大孔树脂吸附后,以不同浓度乙醇溶液洗脱,富集得到多甲氧... 目的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陈皮中的多甲氧基黄酮部位进行富集,进一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HPLC-Q-TOF-MS)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陈皮提取物经D101大孔树脂吸附后,以不同浓度乙醇溶液洗脱,富集得到多甲氧基黄酮部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其中的主要黄酮类成分含量;进一步采用HPLC-Q-TOF-MS结合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的碎裂规律对其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建立的同时测定陈皮中7种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分析方法准确、可靠。富集后的多甲氧基黄酮类部位中,川陈皮素等化合物含量显著提高。采用高分辨质谱技术,分别从陈皮提取物和多甲氧基黄酮部位中鉴定出70和60个化合物,其中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均为53种。结论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辨识陈皮中多甲氧基黄酮部位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 多甲氧基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H_(2)S的荧光探针制备及其在水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登超 韩秋敏 +2 位作者 邱忠洋 夏军 毛瑞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8-243,共6页
以2-(3,5,5-三甲基环己-2-烯-1-基)丙二腈(TCM)和4-羟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TCM-OH作为荧光团,以7-硝基-1,2,3-苯并二唑胺(NBD)作为识别单元,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近红外荧光探针(TCM-NBD),用于检测水样中的H_(2)S。考察了不同pH对探针响... 以2-(3,5,5-三甲基环己-2-烯-1-基)丙二腈(TCM)和4-羟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TCM-OH作为荧光团,以7-硝基-1,2,3-苯并二唑胺(NBD)作为识别单元,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近红外荧光探针(TCM-NBD),用于检测水样中的H_(2)S。考察了不同pH对探针响应H_(2)S的影响、探针对H_(2)S浓度和时间响应、探针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并推测可能的响应机理。结果显示,探针TCM-NBD对H_(2)S可以实现快速响应(<10 min);在0~25μmol/L范围内,吸光度和荧光强度与H_(2)S浓度之间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性分别为0.9947和0.9926,检测限分别为0.28、0.84μmol/L。该探针抗干扰性强,灵敏度高,可以成功应用于环境水样中的H_(2)S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 5 5-三甲基环己-2-烯-1-基)丙二腈 7-硝基-1 2 3-苯并二唑胺 荧光探针 硫化氢 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高产菌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明华 孟秀梅 王成龙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4-138,共5页
该研究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SP08,并通过菌落形态特征和ITS测序技术对菌株进行鉴定,最后通过酶促反应初步测定了该菌所产纤维素酶的性质。结果表明,筛选得到菌株SP08,经鉴定为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该菌株具有... 该研究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SP08,并通过菌落形态特征和ITS测序技术对菌株进行鉴定,最后通过酶促反应初步测定了该菌所产纤维素酶的性质。结果表明,筛选得到菌株SP08,经鉴定为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该菌株具有较高的纤维素酶产酶能力,培养60 h时纤维素酶活性即达(18.54±0.75),72 h时酶活达到最高(19.18±0.68)U/mL。酶学研究表明,菌株SP08所产纤维素酶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50℃和5.5,在20~50℃及pH4.0~6.0时稳定性较高;Mg^(2+)、Mn^(2+)和Ca^(2+)能够提高该酶活性,而Fe^(2+)和Cu^(2+)却对该酶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纤维素酶 鉴定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核铂(Ⅱ)配合物通过p53-Bak途径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静 杨猛 +2 位作者 陈曦 沈敏敏 戚雅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0-168,共9页
新型双核铂(Ⅱ)配合物{[cis-Pt(NH_3)_2Cl]2L}(NO_3)_2(L=4,4'-methylenedianiline)对多种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作用机制不明。本研究以顺铂为对照,探讨了该双核铂(Ⅱ)配合物对MCF-7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凋亡... 新型双核铂(Ⅱ)配合物{[cis-Pt(NH_3)_2Cl]2L}(NO_3)_2(L=4,4'-methylenedianiline)对多种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作用机制不明。本研究以顺铂为对照,探讨了该双核铂(Ⅱ)配合物对MCF-7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因子p53、P-p53(ser15)、p21、Bcl-2、Bak、Cleaved-caspase-3、c PARP(cleavage of poly(ADP-ribose)polymerase)的影响。MTT法检测配合物或顺铂在不同浓度或不同作用时间后对MCF-7增殖的影响,其中作用48 h后配合物对MCF-7的IC50为1.59μmol/L,顺铂为7.95μmol/L。原位移植瘤实验显示,配合物组肿瘤抑制率为54.1%,高于顺铂组(36.2%)。同等条件下,配合物处理的MCF-7细胞,经Hoechst33342染色后出现明显细胞体积缩小和染色质固缩现象。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分析显示,经该配合物处理后,大部分MCF-7细胞停滞在S期,并出现了细胞膜外表面的磷脂酰丝氨酸外翻与线粒体内膜急剧下降等典型的细胞凋亡现象。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随着配合物浓度增加,Cleaved-caspase-3、p53、P-p53(ser15)、c PARP、Bak蛋白表达增强,而p21、Bcl-2表达水平下调。上述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可能通过p53-Bak途径诱导DNA损伤,进而导致MCF-7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铂(Ⅱ)配合物 顺铂 人乳腺癌MCF-7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氯-7-甲氧基喹啉-6-甲酰胺的简便合成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长春 张亚婷 毛芮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10-813,共4页
以3-甲氧基苯胺和3,3-二乙氧基丙酸乙酯为原料,通过串联的甲酰化-加成环化-氯化反应和氧化酰胺化反应,制备得到了抗癌药Lenvatinib(乐伐替尼)关键中间体4-氯-7-甲氧基喹啉-6-甲酰胺。用1HNMR、13CNMR和EA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考察了... 以3-甲氧基苯胺和3,3-二乙氧基丙酸乙酯为原料,通过串联的甲酰化-加成环化-氯化反应和氧化酰胺化反应,制备得到了抗癌药Lenvatinib(乐伐替尼)关键中间体4-氯-7-甲氧基喹啉-6-甲酰胺。用1HNMR、13CNMR和EA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考察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以BF_3·Et_2O作为催化剂和溶剂,在微波辅助下,n(3-甲氧基苯胺)∶n(3,3-二乙氧基丙酸乙酯)∶n(DMF)∶n(POCl_3)=1.0∶1.0∶1.0∶2.5,90℃反应20 min,一锅法合成得到了4-氯-7-甲氧基喹啉-6-甲醛,收率72.2%;然后,以CuI为催化剂,在n(CuI)∶n(4-氯-7-甲氧基喹啉-6-甲醛)∶n(NH_4HCO_3)∶n(TBHP)=1∶20∶60∶30,80℃反应4 h的条件下,制备得到了4-氯-7-甲氧基喹啉-6-甲酰胺,收率8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氯-7-甲氧基喹啉-6-甲酰胺 Lenvatinib 中间体 医药与日化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促进下N-(3-氯-4-氟苯基)-7-氟-6-硝基-4-喹唑啉胺的合成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长春 顾言语 梁恩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76-780,共5页
以2-溴-4-氟-5-硝基苯甲腈为原料,CuI为催化剂,在微波促进下与3-氯-4-氟苯胺进行加成反应后,再与甲酰胺发生串联的胺化和缩合环化反应合成抗癌药Afatinib(阿法替尼)和Dacomitinib(达克替尼)的关键中间体N-(3-氯-4-氟苯基)-7-氟-6-硝基-4... 以2-溴-4-氟-5-硝基苯甲腈为原料,CuI为催化剂,在微波促进下与3-氯-4-氟苯胺进行加成反应后,再与甲酰胺发生串联的胺化和缩合环化反应合成抗癌药Afatinib(阿法替尼)和Dacomitinib(达克替尼)的关键中间体N-(3-氯-4-氟苯基)-7-氟-6-硝基-4-喹唑啉胺,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Cu I用量为20%(以2-溴-4-氟-5-硝基苯甲腈的物质的量为基准,下同)和微波促进下,n(2-溴-4-氟-5-硝基苯甲腈):n(3-氯-4-氟苯胺)=1:1,回流反应20 min,制备得到2-溴-N-(3-氯-4-氟苯基)-4-氟-5-硝基苯甲脒,收率93.8%;在Cu I与4-羟基-L-脯氨酸用量均为10%〔以2-溴-N-(3-氯-4-氟苯基)-4-氟-5-硝基苯甲脒的物质的量为基准,下同〕和微波促进下,n〔2-溴-N-(3-氯-4-氟苯基)-4-氟-5-硝基苯甲脒〕:n(甲酰胺)=1:2,80℃反应10min,以96.4%的收率得到目标产物N-(3-氯-4-氟苯基)-7-氟-6-硝基-4-喹唑啉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3-氯-4-氟苯基)-7-氟-6-硝基-4-喹唑啉胺 阿法替尼 达克替尼 微波辐射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喜树碱脂质体调节SphK1/S1P信号通路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思阳 李更东 闫宇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1-808,共8页
【目的】探讨羟基喜树碱脂质体(LHCPT)调节鞘氨醇激酶1(SphK1)/1-磷酸鞘氨醇(S1P)信号通路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羟基喜树碱(HCPT)组、LHCPT组、卡托普利组、LHCPT+K6PC-5(SphK1激活剂)组... 【目的】探讨羟基喜树碱脂质体(LHCPT)调节鞘氨醇激酶1(SphK1)/1-磷酸鞘氨醇(S1P)信号通路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羟基喜树碱(HCPT)组、LHCPT组、卡托普利组、LHCPT+K6PC-5(SphK1激活剂)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均需通过腹腔注射阿霉素的方法构建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进行给药处理,给药一天一次,持续4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大鼠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HE、Masson染色分别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心肌纤维化;ELISA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qRT-PCR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Ⅲ)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SphK1、S1P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及纤维化严重,LVESD、LVEDD、TNF-α、IL-6水平、TGF-β1、Collagen I、CollagenⅢmRNA表达及SphK1、S1P蛋白表达升高,LVEF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HCPT组、LHCPT组、卡托普利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及纤维化减轻,LVESD、LVEDD、TNF-α、IL-6水平、TGF-β1、CollagenⅠ、CollagenⅢmRNA表达及SphK1、S1P蛋白表达降低,LVEF升高(P<0.05);与LHCPT组比较,LHCPT+K6PC-5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及纤维化加剧,LVESD、LVEDD、TNF-α、IL-6水平、TGF-β1、CollagenⅠ、CollagenⅢmRNA表达及SphK1、S1P蛋白表达升高,LVEF降低(P<0.05)。【结论】LHCPT可能通过抑制SphK1/S1P信号通路抑制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喜树碱脂质体 心力衰竭 鞘氨醇激酶1/1-磷酸鞘氨醇信号通路 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K1类似物合成与维生素K1致过敏反应的结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宇春 陆正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46-49,共4页
目的 考察和分析维生素K1类似物合成与维生素K1致过敏反应的结构相关性.方法 参考文献分别合成甲萘醌、2-甲基-1,4-萘醌、维生素K3、维生素K4、维生素K1和MK-2.制备甲萘醌、2-甲基-1,4-萘醌、维生素K3、维生素K4、维生素K1和MK-2的无菌... 目的 考察和分析维生素K1类似物合成与维生素K1致过敏反应的结构相关性.方法 参考文献分别合成甲萘醌、2-甲基-1,4-萘醌、维生素K3、维生素K4、维生素K1和MK-2.制备甲萘醌、2-甲基-1,4-萘醌、维生素K3、维生素K4、维生素K1和MK-2的无菌注射剂.分别分为高低剂量进行豚鼠过敏反应,增加吐温-80高低剂量为对照.结果 第1次和第2次激发出现反应较多的三个组别均为阳性组、甲萘醌组、维生素K1组和维生素K3组、2-甲基-1,4-萘醌、维生素K4、MK-2和吐温-80组,与第1次激发比,第2次激发发生反应的豚鼠数量略多.结论 甲萘醌是维生素K1类似物的结构母核,其萘结构的2与4碳链断开有助于降低致敏反应,3位连接较长碳链较短链的致敏性高,但维生素K1类似物造成过敏与结构相关的原因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1 类似物合成 过敏反应 结构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散风宁嗽糖浆中7种成分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301-2304,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散风宁嗽糖浆(苦杏仁、化橘红、前胡等)中苦杏仁苷、芸香柚皮苷、柚皮苷、野漆树苷、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白花前胡素E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散风宁嗽糖浆(苦杏仁、化橘红、前胡等)中苦杏仁苷、芸香柚皮苷、柚皮苷、野漆树苷、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白花前胡素E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甲醇(1∶1)-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9 m 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07、283、321 nm。结果 7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96.85%~99.95%,RSD 0.86%~1.66%。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散风宁嗽糖浆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风宁嗽糖浆 化学成分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钩藤药膳对高血压鼠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时小艳 《农产品加工》 2018年第10期47-52,共6页
应用天麻钩藤药膳对高血压病鼠进行干预,研究天麻钩藤药膳对肾性高血压病鼠的降压疗效。观察干预前后试验鼠状态、毛发色泽的变化,研究血压、血浆内血管紧张素II (AngII)、内皮素ET-1、NO、动脉组织一氧化氮合酶(eNOS)、尿液中mALB、β_... 应用天麻钩藤药膳对高血压病鼠进行干预,研究天麻钩藤药膳对肾性高血压病鼠的降压疗效。观察干预前后试验鼠状态、毛发色泽的变化,研究血压、血浆内血管紧张素II (AngII)、内皮素ET-1、NO、动脉组织一氧化氮合酶(eNOS)、尿液中mALB、β_2-MG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天麻钩藤药膳提高了试验鼠血清中一氧化氮含量,降低了血管紧张素II (AngII)、内皮素-1 (ET-1)、尿液中mALB与β_2-MG的含量,对于改善自发性肾性高血压具有很强的功效。该结果对于开发以天麻、钩藤为主的纯天然中药药膳,进一步探索调控机制,为临床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疗效 天麻 钩藤 药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维莫司对大鼠实验性IgA肾病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敏 唐惠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87-1891,共5页
目的:观察依维莫司对大鼠实验性Ig A肾病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实验性Ig A肾病大鼠模型,实验共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模型组(Ig A组)和依维莫司给药组;测定给药后各组大鼠尿红细胞、尿蛋白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 目的:观察依维莫司对大鼠实验性Ig A肾病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实验性Ig A肾病大鼠模型,实验共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模型组(Ig A组)和依维莫司给药组;测定给药后各组大鼠尿红细胞、尿蛋白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肾组织中Ig A沉淀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髓样分化因子88(My D88)、TLR4、NF-κB、IL-4和IL-13的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L-4与IL-13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依维莫司能够抑制实验性Ig A肾病大鼠尿红细胞、尿蛋白和尿NAG含量的升高,抑制My D88、TLR4、NF-κB和IL-4和IL-13蛋白表达水平的上调,以及抑制IL-4和IL-13 mRNA表达水平的上调。结论:依维莫司能降低Ig A肾病大鼠尿红细胞、尿蛋白和尿NAG含量,其作用可能与其调节My D88、TLR4、NF-κB、IL-4与IL-1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维莫司 IGA肾病 髓样分化因子88 NF-κB TLR4 IL-4 IL-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乳球蛋白与EGCG结合规律的分子动力学探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孔庆新 黄业传 +3 位作者 徐伟平 张径舟 刘碧林 李思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59,共9页
为探究不同pH下多酚与蛋白质的结合规律,以茶多酚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β-乳球蛋白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对接和分子模拟技术研究两者结合能、结合机制分别在pH为2、5、8时的变化。结果表明,EGCG主要结合在β-乳球蛋白的3个区... 为探究不同pH下多酚与蛋白质的结合规律,以茶多酚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β-乳球蛋白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对接和分子模拟技术研究两者结合能、结合机制分别在pH为2、5、8时的变化。结果表明,EGCG主要结合在β-乳球蛋白的3个区域;在结合能最高的结合位点进行150 ns分子模拟过程中,发现EGCG的波动幅度比β-乳球蛋白大,特别是pH为2时,但EGCG的波动不会影响β-乳球蛋白结构的稳定;pH为5时β-乳球蛋白的疏水表面积、α-螺旋和β-折叠含量均为最低;EGCG与β-乳球蛋白在pH为5时结合能最高,pH为8时最低,pH为5时结合能最高主要由于此时疏水作用力、氢键和范德华力均最强。通过研究可知,pH会影响蛋白质表面结构,特别是蛋白质与小分子物质的结合处,从而影响两者间的结合能、结合位点和结合姿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Β-乳球蛋白 多酚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叶乙醇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和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肖建琪 徐健 +3 位作者 束方荣 胡晓芬 柳文媛 冯锋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76,共6页
为评价艾叶乙醇提取物对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血脂的影响,采用腹腔注射STZ(35 mg/kg)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ICR小鼠,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糖尿病小鼠随机分成3组,模型组(5 mL/kg 0.5%CMC-Na)、艾叶乙醇提... 为评价艾叶乙醇提取物对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血脂的影响,采用腹腔注射STZ(35 mg/kg)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ICR小鼠,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糖尿病小鼠随机分成3组,模型组(5 mL/kg 0.5%CMC-Na)、艾叶乙醇提取物低剂量组(100 mg/kg)和高剂量组(400 mg/kg)。连续给药6周,每天记录小鼠的饮水量及摄食量,每周记录并比较小鼠的血糖指标。测定给药6周后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糖耐量(OGTT)水平。结果显示,艾叶乙醇提取物高剂量组小鼠的饮水量、摄食量、体重及空腹血糖和血糖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明显降低(P<0.01),口服葡萄糖耐量也显著改善(P<0.01),艾叶乙醇提取物低剂量组小鼠的TG、TC和LDL-C显著降低(P<0.01)。实验结果提示艾叶乙醇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具有显著调节、改善作用,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 乙醇提取物 2型糖尿病 血糖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酶法辅助提取百香果原花青素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鹏程 王雪亭 +1 位作者 尚文文 胡静雯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21期22-26,30,共6页
采用双酶法辅助提取百香果皮中的原花青素,探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料液比及乙醇体积分数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胶酶与纤维素酶之比为7∶3,pH值为4,酶反应温度40℃,催化反应时间0.5 h,提取温度70℃,料液比1∶6.8,乙醇体... 采用双酶法辅助提取百香果皮中的原花青素,探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料液比及乙醇体积分数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胶酶与纤维素酶之比为7∶3,pH值为4,酶反应温度40℃,催化反应时间0.5 h,提取温度70℃,料液比1∶6.8,乙醇体积分数54%,提取时间1.44 h,原花青素提取率为1.06%,所得原花青素粗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原花青素 双酶法 响应面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