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液体中6-羟基-3,4-二氢-2(1H)-喹啉酮的合成 被引量:3
1
作者 袁加程 刘长春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3-606,共4页
研究了离子液体[bmim]Cl-AlCl3催化4-甲氧基苯胺与丙烯酰氯反应一锅法合成6-羟基-3,4-二氢-2(1H)-喹啉酮,并用IR、1H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确证。在[bmim]Cl-AlCl3介质中,4-甲氧基苯胺与丙烯酰氯发生酰化反应生成N-(4-甲氧基苯基)... 研究了离子液体[bmim]Cl-AlCl3催化4-甲氧基苯胺与丙烯酰氯反应一锅法合成6-羟基-3,4-二氢-2(1H)-喹啉酮,并用IR、1H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确证。在[bmim]Cl-AlCl3介质中,4-甲氧基苯胺与丙烯酰氯发生酰化反应生成N-(4-甲氧基苯基)丙烯酰胺。而后在[bmim]Cl-AlCl3和酰化反应产生的HCl协同作用下,经过分子内Friedel-Crafts烷基化和脱甲基化反应,以89.6%的产率得到6-羟基-3,4-二氢-2(1H)-喹啉酮。离子液体[bmim]Cl-AlCl3作为催化剂和反应介质可以回收利用,重复使用5次目标产物的产率无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羟基-3 4-二氢-2(1H)-喹啉酮 离子液体 烷基化 酰化 医药与日化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2A变体在小鼠不同时期雄性生殖细胞核质区的分布 被引量:1
2
作者 时小艳 潘丽红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53-2258,共6页
【目的】了解小鼠雄性生殖细胞中macro H2A、H2A.Z和H2A.X 3种组蛋白变体变化与其发育特征间的联系,为揭示原始生殖细胞(PGCs)的发育机理及其分子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C57BL/6J小鼠胚胎的中肾和生殖嵴为试验材料,通过免疫荧光... 【目的】了解小鼠雄性生殖细胞中macro H2A、H2A.Z和H2A.X 3种组蛋白变体变化与其发育特征间的联系,为揭示原始生殖细胞(PGCs)的发育机理及其分子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C57BL/6J小鼠胚胎的中肾和生殖嵴为试验材料,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11.5dpc、12.5dpc和13.5dpc不同发育时期含有PGCs的组织石蜡切片及单细胞中macro H2A、H2A.X和H2A.Z变体的分布情况。【结果】macro H2A变体在11.5dpc胚胎时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12.5dpc时在细胞质中的表达增强,但进入生殖嵴后(13.5dpc)表达消失;H2A.X变体在11.5dpc和12.5dpc时存在于PGCs的核质区,13.5dpc时主要存于细胞质,且呈聚集分布;H2A.Z变体在11.5dpc时在PGCs的核质区均有存在,12.5dpc和13.5dpc时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且表达明显增强。【结论】随着PGCs的不断迁移、增殖与分化,macro H2A、H2A.X和H2A.Z 3种组蛋白H2A变体在细胞核质区的分布及表达情况也发生变化,即H2A变体分布特征与PGCs的性别分化及其有丝分裂停止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雄性生殖细胞 macroH2A变体 H2A.Z变体 H2A.X变体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下合成2,6-二甲基-3-芳基-4(1H)-喹啉酮 被引量:4
3
作者 刘长春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5-78,共4页
研究了在微波促进下N-对甲苯基乙酰胺与取代苯乙酸经酰化和环化反应合成2,6-二甲基-3-芳基-4(1H)-喹啉酮化合物的方法,反应时间短,产物收率高,操作简便。在微波辐射下,以BF3·Et2O为催化剂,N-对甲苯基乙酰胺与取代苯乙酸发... 研究了在微波促进下N-对甲苯基乙酰胺与取代苯乙酸经酰化和环化反应合成2,6-二甲基-3-芳基-4(1H)-喹啉酮化合物的方法,反应时间短,产物收率高,操作简便。在微波辐射下,以BF3·Et2O为催化剂,N-对甲苯基乙酰胺与取代苯乙酸发生酰化,80℃下反应15min,以85.7%-91.3%的收率得到中间产物N-[4-甲基-2-(2-芳基乙酰基)苯基]乙酰胺;中间产物在叔丁醇钠/叔丁醇存在下进行环化,微波辐射下回流反应20min,得到目标产物2,6-二甲基-3-芳基-4(1日)-喹啉酮,收率89.2%-94.3%。用IR、^1HNMR和元素分析确证了目标产物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二甲基-3-芳基-4(1H)-喹啉酮 微波辐射 医药与日化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2A变体在卵原细胞及其前体细胞核质区的分布
4
作者 时小艳 潘丽红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38,共6页
小鼠卵原细胞发育之前经历细胞的迁移、大量繁殖和性别分化,为了进一步了解分子调控机制,通过组织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和单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配种时间为11.5d、12.5d和13.5d卵原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组蛋白H2A变体MacroH2A、H2A.Z、... 小鼠卵原细胞发育之前经历细胞的迁移、大量繁殖和性别分化,为了进一步了解分子调控机制,通过组织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和单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配种时间为11.5d、12.5d和13.5d卵原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组蛋白H2A变体MacroH2A、H2A.Z、H2A.X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配种时间为12.5d细胞中3种组蛋白H2A变体荧光强度减弱,macroH2A在配种时间为11.5d、12.5d细胞质表达,有少量的沉积,13.5d细胞质中macroH2A沉积明显增多。H2A.X在配种时间为11.5d、12.5d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弥散分布,13.5d主要集中于细胞核。H2A.Z在配种时间为11.5d整个细胞核和细胞质都有表达,12.5dH2A.Z在细胞质内表达减弱,细胞核出现部分沉积,13.5d细胞中H2A.Z主要集中分布于细胞质。组蛋白H2A变体的分布特征,可能与细胞的性别分化及细胞的减数分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A变体 卵原细胞 前体细胞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H2A变体在卵原及前体细胞中的分布研究
5
作者 时小艳 潘丽红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5年第3期6-11,共6页
通过组织石蜡切片和单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及定量PCR技术,对卵原及前体细胞中组蛋白H2A变体macroH2A、H2A.Z、H2A.X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5 dpc细胞中3种组蛋白H2A变体荧光强度减弱,macroH2A在11.5 dpc、12.5 dpc的细胞质中表... 通过组织石蜡切片和单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及定量PCR技术,对卵原及前体细胞中组蛋白H2A变体macroH2A、H2A.Z、H2A.X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5 dpc细胞中3种组蛋白H2A变体荧光强度减弱,macroH2A在11.5 dpc、12.5 dpc的细胞质中表达,有少量沉积,13.5 dpc细胞质中macroH2A沉积明显增多。H2A.X在11.5 dpc、12.5 dpc细胞核质中弥散分布,13.5 dpc时主要集中于细胞核表达。H2A.Z在11.5 dpc细胞核质区都有表达,在12.5 dpc细胞质内表达减弱的同时细胞核中表达增强,13.5 dpc时主要集中在细胞质中表达。不同时期组蛋白H2A 3种变异体定量PCR结果与免疫荧光技术分析结果一致。由此推断,组蛋白H2A变体的分布可能与细胞的性别分化及减数分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A 变体 卵原细胞 前体细胞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卵母细胞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组蛋白H4K20二甲基化的表达
6
作者 时小艳 刘庆新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5年第6期45-48,共4页
运用单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分析了小鼠卵母细胞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组蛋白H4K20二甲基化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H4K20二甲基化在生长期的卵母细胞中呈逐渐增加的趋势;15 d时的小鼠卵母细胞没有H4K20二甲基化的表达,但在第20天和第25天重新被... 运用单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分析了小鼠卵母细胞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组蛋白H4K20二甲基化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H4K20二甲基化在生长期的卵母细胞中呈逐渐增加的趋势;15 d时的小鼠卵母细胞没有H4K20二甲基化的表达,但在第20天和第25天重新被检测到信号;卵母细胞在生发泡期(GV)、生发泡破裂期(GVBD)和减数分裂中期(MⅡ)均没有H4K20二甲基化的表达;二细胞胚胎和四细胞胚胎中有H4K20二甲基化的表达,其他时期的胚胎中检测不到荧光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胚胎 H4K20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制品中吲哚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7
作者 时小艳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3期6015-6017,共3页
建立一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加工肉制品中吲哚残留量的新方法。样品经纯甲醇提取后,采用HLB固相萃取柱净化,用高效液相色谱C18柱分离,水-乙腈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柱温为30℃,紫外检测波长为275 nm,外标法定量。... 建立一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加工肉制品中吲哚残留量的新方法。样品经纯甲醇提取后,采用HLB固相萃取柱净化,用高效液相色谱C18柱分离,水-乙腈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柱温为30℃,紫外检测波长为275 nm,外标法定量。吲哚的浓度在10~100μg/L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2大于0.99,回收率为93.5%~97.4%,RSD小于15%(n=10)。该法简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吲哚残留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 高效液相色谱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