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储能用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分析及液氮抑制效果研究
1
作者 史波波 王宇恒 +1 位作者 王志 李志华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07-912,共6页
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而触发热失控,此类现象不仅具有不可预测性,而且一旦发生,后果严重且难以控制,特别是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对于热失控的影响尤为显著。鉴于此,通过对比不同SOC条件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特性并... 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而触发热失控,此类现象不仅具有不可预测性,而且一旦发生,后果严重且难以控制,特别是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对于热失控的影响尤为显著。鉴于此,通过对比不同SOC条件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特性并对其实施液氮喷射冷却处理,旨在探究其在封闭环境中的热失控行为特征。本研究还对电池箱进行了保温处理,以探究保温处理对液氮冷却效果及抑制电池热失控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SOC的提高与电池热失控引发的火灾规模、质量损失幅度以及产生的CO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触发热失控的临界温度随SOC的增加而降低,而热失控峰值温度随之升高。电池热失控特征时间差值Δt与SOC成正比。对电池箱施加保温处理后,液氮的冷却效果得以显著延长,为延缓甚至抑制热失控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失控 液氮灭火 锂离子电池 保温处理 热失控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氮抑制外部加热和过充锂电池模组热失控 被引量:3
2
作者 史波波 沈王赵男 +2 位作者 王志 阮辉 刘航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9-136,共8页
为抑制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热失控传播,构建液氮(LN)对热失控的抑制试验系统,揭示在外部加热和过充条件下,LN对锂离子电池模组热失控传播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外部加热条件下,热失控自紧贴加热板的电池向两侧传播,共6块热失控电池;同条件... 为抑制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热失控传播,构建液氮(LN)对热失控的抑制试验系统,揭示在外部加热和过充条件下,LN对锂离子电池模组热失控传播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外部加热条件下,热失控自紧贴加热板的电池向两侧传播,共6块热失控电池;同条件下,注氮后热失控电池温度降低超过100℃,峰值温度降低70℃以上,LN冷却效率为42.9%,有效利用率为4.1%,热失控剧烈程度降低,传播被阻断;改变加热板位置使LN不直接接触热失控电池时,LN的冷却效率为18.3%,有效利用率仅为2.1%,远低于接触组,且热失控电池回温至207℃,LN不能终止电池热失控进程,LN直接接触热失控电池时达到最佳抑制效果。过充条件下,电池模组内共7块热失控电池,峰值温度均超过345℃;注氮组无热失控电池,电池峰值温度为127.4℃,LN冷却效率为41.7%,在电池模组压降时注氮可防止热失控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LN) 外部加热 过充 锂电池模组 热失控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部加热和过充下梯次利用锂离子电池模组热失控传播特性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志 何昌林 +1 位作者 史波波 李志华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25-1629,1635,共6页
为了探究储能用梯次利用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模拟实际储能场所搭建储能舱,试验研究外部加热、过充两种滥用条件下,大容量储能用梯次利用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热失控传播特性。结果表明,外部加热条件下,触发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诱导热量来自... 为了探究储能用梯次利用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模拟实际储能场所搭建储能舱,试验研究外部加热、过充两种滥用条件下,大容量储能用梯次利用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热失控传播特性。结果表明,外部加热条件下,触发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诱导热量来自电池外部,模组中热失控电池最高温度为295.6℃,热失控电池质量损失率最高为18%,呈现双向热失控传播,热失控传播速度最大可达到0.022 mm/s,热失控传播总时间为9316 s。过充条件下,触发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诱导热量主要来自电池内部,模组中热失控电池最高温度为499.5℃,热失控电池质量损失率最高为21.5%,热失控传播总时间为827 s。相比外部加热下触发的热失控,过充条件下触发的热失控温度更高,传播时间更短,火灾爆炸危险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模组 梯次利用 外部加热 过充 热失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