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的非机动车头盔佩戴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朱硕 黄剑翔 +2 位作者 汪宗洋 许芯浚 边松岩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20-127,共8页
近年来,由于电动车驾驶人未佩戴头盔行车导致的交通事故频频发生,造成了较大的人身伤害与损失,调查显示事故多在交通路口发生,为此,有必要开展交通路口电动车驾驶人头盔佩戴行为的监测与管控。本文利用机器视觉传感器收集大量电动车及... 近年来,由于电动车驾驶人未佩戴头盔行车导致的交通事故频频发生,造成了较大的人身伤害与损失,调查显示事故多在交通路口发生,为此,有必要开展交通路口电动车驾驶人头盔佩戴行为的监测与管控。本文利用机器视觉传感器收集大量电动车及驾驶人目标数据,制作相应的数据集,将处理后的数据集在Pytorch框架上利用改进的Yolov5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获得最优权重参数;实验对比发现,改进后的Yolov5算法对于电动车和头盔的检测精度分别达到了92%和98%,比原始神经网络的识别准确度可提高1%至2%。最终联合使用训练改进的Yolov5模型和Sort算法,在检测电动车佩戴头盔情况的同时,对其进行跟踪标号,以此实现对交通路口违规电动车驾驶行为的有效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检测跟踪 数据处理 数据集 头盔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喷印技术在太赫兹超表面制备中的应用
2
作者 封春节 朱晓波 +4 位作者 吴杨慧 傅晨 常惠玉 岳玉涛 顾文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4-149,共6页
近年来,太赫兹技术快速发展,基于超表面的太赫兹器件受到广泛关注,并已应用于太赫兹成像、光谱和生物传感等诸多领域。但太赫兹超表面器件的制备复杂且成本高,而静电喷印技术无需掩模版,成本低、精度高且易于在异形曲面上制作。基于静... 近年来,太赫兹技术快速发展,基于超表面的太赫兹器件受到广泛关注,并已应用于太赫兹成像、光谱和生物传感等诸多领域。但太赫兹超表面器件的制备复杂且成本高,而静电喷印技术无需掩模版,成本低、精度高且易于在异形曲面上制作。基于静电喷印技术设计和制备了太赫兹吸波器,并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THz-TDS)对样品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与仿真结果基本相符,在0.098~0.353 THz频段内吸收大于90%。此外,还设计了太赫兹线极化转换器,在0.167~0.355 THz频段内的极化转换大于95%,相对带宽约72%,并分析了所设计样品的制备工艺条件,验证了静电喷印技术对于制备太赫兹极化转换器的可行性。研究成果表明,静电喷印技术在太赫兹超表面器件的制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喷印技术 太赫兹器件 超表面 吸波器 极化转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7的交通路口目标识别算法
3
作者 江晟 张仲义 +1 位作者 汪宗洋 于晴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5-673,共9页
针对交通路口车辆目标检测算法存在精确度低、少检、漏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7的交通路口目标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前馈式卷积注意力机制CBAM从通道注意力和空间注意力两者提升网络对关键特征的注意力,提高网络的运行速率,... 针对交通路口车辆目标检测算法存在精确度低、少检、漏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7的交通路口目标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前馈式卷积注意力机制CBAM从通道注意力和空间注意力两者提升网络对关键特征的注意力,提高网络的运行速率,优化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其次采取空间层到深度层连接全维动态卷积组成一个新的学习模块,以此结构改进YOLOv7特征学习方式,提升特征表达能力;最后在实际采集的交通路口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对应数据集上平均精度达到96.1%,训练耗时降低至16.71 h,因此针对交通路口小目标检测有明显的识别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全维动态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SOI波导-单模光纤耦合的硅微透镜设计
4
作者 李雄飞 韩明玺 +4 位作者 疏静 王雷 桂桑 岳玉涛 顾文华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95-1401,共7页
硅光集成的优势在高速光电子领域不断凸显,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场景中。在硅基集成技术发展过程中,其面临的一个典型技术难点是硅波导与单模光纤的耦合。本文设计了波导边缘集成的硅微透镜结构,经BPM法(Beam Propagation Method)计算... 硅光集成的优势在高速光电子领域不断凸显,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场景中。在硅基集成技术发展过程中,其面临的一个典型技术难点是硅波导与单模光纤的耦合。本文设计了波导边缘集成的硅微透镜结构,经BPM法(Beam Propagation Method)计算验证该结构可实现3μm厚SOI波导与纤芯直径8.6μm单模光纤90%的近场耦合效率,具备高集成度、高耦合效率、多场景适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波导 单模光纤 硅微透镜 耦合 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