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镍基高温合金中铅、铋、硒元素的含量 被引量:1
1
作者 浦益龙 李亚峰 +1 位作者 年季强 陈颖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2,共6页
取0.1000 g镍基高温合金样品置于100 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入2.0 mL盐酸、1.0 mL硝酸、0.5 mL氢氟酸,盖上塑料表面皿,于90℃水浴加热约60 min至样品完全溶解,冷却后,溶液转移到100 mL塑料容量瓶中,加入10 mL硝酸,用水稀释并定容,混匀... 取0.1000 g镍基高温合金样品置于100 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入2.0 mL盐酸、1.0 mL硝酸、0.5 mL氢氟酸,盖上塑料表面皿,于90℃水浴加热约60 min至样品完全溶解,冷却后,溶液转移到100 mL塑料容量瓶中,加入10 mL硝酸,用水稀释并定容,混匀。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铅、铋、硒元素,通过自动进样器,依次加入3μL 250 g·L^(-1)磷酸二氢铵溶液、5μL250 g·L^(-1)硫脲溶液、8μL 1000μg·L^(-1)Pd(NO_(3))_(2)-500μg·L^(-1)Mg(NO_(3))_(2)溶液作为测定铅、铋、硒元素的基体改进剂,通过交流纵向塞曼背景校正干扰,以基质匹配的混合标准溶液绘制工作曲线。结果表明,铅、铋、硒元素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对应的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0.01~0.03μg·L^(-1)。方法用于分析镍基高温合金标准物质,测定值基本在认定值的不确定度范围内,且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不大于25%。方法用于分析3个实际镍基高温合金样品,与辉光放电质谱法比较,所得测定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镍基高温合金 铅元素 铋元素 硒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添加量对K465高温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鲜晓 王博 +3 位作者 李华兵 靳西奎 江明辉 董鸿志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8-104,共7页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工艺制备了不同锆添加量(0,0.005%,0.025%,0.050%,质量分数)的K465镍基高温合金,并进行1210℃×4 h热处理,研究了锆添加量对合金显微组织、拉伸性能和高温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锆添加量试验合金中存在块...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工艺制备了不同锆添加量(0,0.005%,0.025%,0.050%,质量分数)的K465镍基高温合金,并进行1210℃×4 h热处理,研究了锆添加量对合金显微组织、拉伸性能和高温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锆添加量试验合金中存在块状MC型碳化物、条状和颗粒状M6C型碳化物,以及γ/γ'共晶和显微疏松;当锆添加量不大于0.025%时,随锆添加量增加,颗粒状碳化物含量先基本不变后增加,块状和条状碳化物以及γ/γ'共晶和显微疏松含量无明显变化;当锆添加量增至0.050%时,条状和颗粒状碳化物含量急剧降低,块状碳化物、γ/γ'共晶和显微疏松含量均显著增加。随着锆添加量的增加,试验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无明显变化,断后伸长率先基本不变后降低,在975℃/225 MPa下的持久断裂时间先延长后缩短。锆的最佳添加量为0.025%,此时合金的持久断裂时间最长,为70 h,室温抗拉强度为1020 MPa,断后伸长率为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465高温合金 锆添加量 显微组织 拉伸性能 高温持久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Zr在K417/K417G铸造镍基高温合金中的分布状态与作用机理研究
3
作者 周阳 李文韬 +6 位作者 王博 史志武 李淑苹 梁加淼 周菲 王俊 孙宝德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46-57,共12页
随着现代航空发动机朝着高推重比、高可靠性、长寿命的方向发展,对发动机关键热端部件高温合金材料的承温能力及综合服役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铸造高温合金的制备过程中,母合金中的微量合金元素在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方面起... 随着现代航空发动机朝着高推重比、高可靠性、长寿命的方向发展,对发动机关键热端部件高温合金材料的承温能力及综合服役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铸造高温合金的制备过程中,母合金中的微量合金元素在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铸造高温合金中应用广泛的K417和K417G高温合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典型微量元素Zr的作用机理及其分布状态的表征与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微量元素Zr对铸造高温合金凝固特性、微观组织及高温持久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Zr元素的加入可以有效降低合金的液、固相线温度,并促进共晶组织的形成,同时适量添加质量分数0.07%~0.09%的Zr有助于提升K417G高温合金的持久寿命;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和透射电镜分析结果显示,Zr元素以Ni_(11)Zr_(9)金属间化合物的形式沿共晶组织与合金基体的界面处分布,而非之前普遍认为的Zr元素仅在晶界处富集。以上研究为铸造高温合金母合金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微量元素Zr 二次离子质谱 凝固特性 高温持久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高径比K417镍基高温合金锭二次缩孔缺陷的数值模拟
4
作者 谭庆彪 王博 +2 位作者 董鸿志 汪东红 祝国梁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4-69,共6页
利用ProCAST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大高径比K417镍基高温合金铸锭充型及凝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研究了合金锭在凝固过程中其二次缩孔缺陷形成位置、数量和成因,及浇注温度和浇注速度对二次缩孔缺陷的影响,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数... 利用ProCAST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大高径比K417镍基高温合金铸锭充型及凝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研究了合金锭在凝固过程中其二次缩孔缺陷形成位置、数量和成因,及浇注温度和浇注速度对二次缩孔缺陷的影响,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得到的合金缩孔缺陷分布与实际生产的合金锭缺陷分布趋势一致,证明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浇注温度、降低浇注速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合金锭二次缩孔缺陷的形成,但无法完全消除缺陷,在1 530℃、浇注速度1.40 kg·s条件下,合金锭的缩孔缺陷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镍基高温合金 浇注工艺 大高径比 二次缩孔缺陷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